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传真     
《环境工作通讯》2009,(7):70-71
江苏全面推行流域治理“双河长制” 江苏省积极探索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新思路、新举措.率先在太湖流域建立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的“河长制”,将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职责落到实处。2008年,为推进太湖水污染防治,江苏省决定在太湖流域推广无锡首创的“河长制”,15条主要入湖河流已全面实行“双河长制”。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太湖流域治理不同发展阶段的实践分析,对环境库茨涅兹曲线和太湖流域水质变化对应的规律性分析,指出太湖流域治理已经进入3.0时代.文章围绕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国家和江苏省“十三五”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以及地方实践需求,提出太湖治理3.0阶段应该在流域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环境经济和城乡统筹协调,生产及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公众参与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共享等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太湖水危机后,江苏省在应急防控、综合整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流域水质改善成效明显。本文阐述了治理太湖(以下简称"治太")十年江苏省在法规法规、法规标准、治理规划、治理资金、组织机构、应急防控、环境经济政策、督政制度八个方面取得的经验,同时也从治太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进程、流域治理规律性、社会经济变革三个方面,分析了治理太湖进入深水区面临的三大困境。从坚持创新的角度,提出未来十年治理太湖的方向,包括加快治理领域整体推陈出新、加快环境治理体系改革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近年来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项目进行实地调查与水质监测分析,发现工业点源污染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及河网综合整治等项目存在运行不正常、维护不到位、管理不规范、水质改善不明显等问题.根据各类项目水环境绩效评估结果,将项目分为严格界定、重点推进、加强推进、减少实施四类,作为今后太湖治理重点方向的建议,并针对项目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项目长效管理机制研究,以推动太湖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为流域水污染治理提供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5.
在总结“十一五”太湖富营养化治理成效、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十二五”期间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太湖富营养化控制与治理项目的总体设计思路. 项目以综合示范区水质改善为目标,重点研发园区化乡镇企业工业废水中难降解含氮、磷有机物的深度削减技术,农田种植业和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的控源减排技术,“湖荡湿地-入湖河流-湖滨缓冲带”为一体的生态拦截与修复技术;以湖泊水生态安全保障为目标,研发湖泛与水华灾害应急处置技术及建立水资源优化调度决策平台. 选择太湖流域重污染型竺山湾小流域、面源污染主控型苕溪小流域和城市化型太湖新城三大典型综合示范区,通过控源减排和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的研发、集成和综合实施,实现综合示范区污染负荷得到有效控制、示范区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和规模化蓝藻水华发生得到有效控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湖流域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流域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太湖流域所跨省份之一的江苏省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太湖水污染进行了防治,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本文从组织领导、规章制度、蓝藻应急治理、控源截污和长效治理5个方面总结了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张均 《环境导报》2003,(14):18-18
问题整合“太湖水资源的状况”是一个面广量大的研究性课题,如果教师不指导学生对课题进行分析,把课题化大为小,学生就会无从下手。于是我组织学生围绕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或认为值得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经过筛选、论证后整合出以下七个问题:“零点行动”前太湖水被污染状况怎样、造成太湖水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太湖水污染造成了哪些危害、相关部门采用了哪些措施来治理被污染的太湖水、“零点行动”后的太湖水状况怎样、如何防止太湖水污染的继续发生、我国有哪些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废水的排放。方案拟定由于现在高中生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此…  相似文献   

8.
太湖重点污染控制区综合治理方案研究   总被引:74,自引:1,他引:73  
太湖流域是中国人口和城镇最为密集的经济发达地区,同时也是富营养化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大湖流域之一。太湖的水质污染目前已严重影响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危险。如何治理太湖、保护太湖已成为当地政府和科技人员的紧迫任务。笔者通过对太湖近15 a来水质发展趋势及污染物来源的分析,提出了太湖污染治理的重点污染控制区及相应的治理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9.
“十四五”时期是安徽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发展的定位要求和建设美好安徽的关键时期。本文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的进展,分析了“十四五”时期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聚焦“一个关键”、狠抓“两个重点”、强化“三个兼顾”、提升“四个能力”的总体思路,以及全面推动绿色转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实施区域共保联治以及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0.
“十四五”时期是安徽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发展的定位要求和建设美好安徽的关键时期。本文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的进展,分析了“十四五”时期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聚焦“一个关键”、狠抓“两个重点”、强化“三个兼顾”、提升“四个能力”的总体思路,以及全面推动绿色转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实施区域共保联治以及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1.
近日,由国务院13个部委组成的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检查团,对太湖沿岸江苏、浙江两省的重点污染源达标排放进度及太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为期10天的现场检查,并要求沿湖各地进一步增强水污染防治紧迫感,营造浓厚的治污氛围,以确保完成国务院确立的总投资将超过40亿元的1998年太湖流域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六大工程”任务。检查期间,江苏、浙江两省政府和沿湖有关市政府分别向国务院检查团汇报了太湖水污染防治进度及达标排放工作落实情况。到今年2月底,江苏沿湖770家国家重点治理污染源,已有247家基本完成了治污任务,占总数…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夏天,一场引起全国关注的太湖水危机突然降临,无锡成为大自然向人类发动进攻的承受者。为了重现往日的“太湖美”,太湖水危机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生活在太湖周边的人们痛定思痛,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实际行动作出了“科学治理、和谐发展”的理性选择,进行了监测预警、调水引流、打捞蓝藻、控源截污等多方面的努力,探索“河长制”则是其中的一项制度创新。“河长制”有哪些创新。其主要作用有哪些,“河长制”实施一年多来,其成效如何,近日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于红霞。  相似文献   

13.
综述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第一年,我省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党委、政府领导、人大、政协监督”以及“各部门分工负责、企业治理、环保监管、公众参与、舆论监督”的环境保护运行机制,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在进一步巩固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成果的基础上,狠抓南水北调东线和太湖水污染防治两个工作重点,广泛开展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和生态  相似文献   

14.
●绿岛心语。新的形势新的任务 ●视点 l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加强环境综台整治推进生态省建设的决定5理解和把握“十五”太湖水污染防治计划 做好“十五”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刘晓磊一8对二冲程助力车说“不”…………………………………………徐小帖1l擒缚隐形杀手 ——苏州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散记…………………陈肇琪●科技平台!13大气污染物区域总量控制目标确定方法的研究 ……………………………………………程炜魏东星 杨云飞16涡凹气浮法在废纸再生造纸废水治理中应用 ………………………  相似文献   

15.
太湖水污染近期变动趋势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太湖水污染是公众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近3年调查资料,对太湖水污染治理措施(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水的治理、河道清淤和引水工程、农业面源治理及禁用含磷洗涤剂等)、水质变动趋势及影响太湖水质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太湖水污染的进一步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1、配合省人大、省政府做好出台《关于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生态省建设的决定》的调研工作;做好实施《江苏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2、配合省政府对太湖水污染防治进展情况进行检查,上报“十五”太湖水污染防治计划;3、对全省环保政务公开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开展互查;对全省环保行政执法责任制试点城市工作情况进行总结验收;4、对扬州市生态城市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做好召开全省农村环境保护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会议的准备工作;5、开展污染治理设施“管理规范化、运营市场化、监督自动化”建设市际交流;6、加强对全…  相似文献   

17.
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太湖目前的水质状况,分析了水质恶化的原因,对照江苏省“十一五”水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的要求,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中国20多年来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政策演变和不同阶段的转型发展重点,并分析了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效。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政策近二十年来的发展演化路径,基本遵循了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的发展逻辑,经历了从“行政干预”“行政引导”到“综合治理”的变迁,国家角色不再以单一化的行政干预方式出现,而是以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复合型关系系统推进政策治理,施策对象逐步扩大,施策领域呈现精细化、专业化的演化特征。综合来看,政策演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解困阶段、分类治理阶段和高质量发展阶段。(2)当前国家已经形成了以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资源富集城市创新发展、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为重点的“四位一体”的发展政策框架。从解决资源枯竭城市衰退问题入手,重点关注两类特殊困难地区,同时面向未来规避资源富集地区发展路径依赖,构成了全方位的政策引导体系。(3)各资源型城市充分利用当地优势和发展基础,初步形成了特色化的转型发展模式。(4)在新时期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碳减排任务大、经济增长乏力、特殊地区发展困难等严峻挑战,亟需全力破解重点问题,推进可持续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太湖目前的水质状况,分析了水质恶化的原因,对照江苏省“十一五”水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的要求,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