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白山市地处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腹地,境内林木、矿产、水利、生物和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白山市素有立体资源宝库之称,其中:人均林木蓄积量是全国的19倍;已探明煤炭、铁矿、钴矿储量居吉林省首位;硅藻土、白云石储量居全国首位;同时还是世界三大矿泉水富集地之一。  相似文献   

2.
《世界环境》2006,(1):64-67
保护和发展被称为无价资源的森林是当前人类社会的重要课题。例如,奥地利有一个全国性的森林资源保护网络,长期以来一直从事于建立、维护和研究国家天然森林资源的工作。该保护网络在全国设立159个网点。由奥地利森林专家主持,统一管理奥地利全国森林。由于管理工作出色,奥地利的天然森林面积在过去几十年问不断扩大。过去奥地利并不如此重视天然森林。在原始森林的保护方面走过弯路,当时天然森林曾经被奥地利人当作“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和能源,  相似文献   

3.
多种自然灾害往往对森林、草原等植被造成直接破坏或潜在威胁;另外,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常常是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所以,对植被破坏造成经济损失的评估,对于定量分析灾害损失和人类活动影响程度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就森林植被破坏经济损失的评估作一些简要分析。1森林植被破坏的影响 森林植被破坏的直接后果主要反映在资源减少和环境质量变差两方面。1.1对资源的影响 (1)森林生产力下降,甚至森林资源枯竭。 (2)森林释氧量减少,保健功能减弱或消失。 (3)森林景观变差或消失。 (4)多种林下植物减少或…  相似文献   

4.
数字     
《环境》2006,(10):12-12
98% 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家林业局9月12日在山西太原召开的全国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暨扑火指挥战例研讨会上指出,今年已查明火因的5747起森林火灾中,98%由人为因素引发。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具备多种地貌类型,如:平原、丘陵、台地、高原和山地等,在气候分布上中国南北跨越五个气候带,分别是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因此,中国各个地区拥有各具特色的森林景观资源。就人与自然和谐的森林生态旅游的构建进行分析,把生态旅游的主要形式和核心内容定义为森林生态旅游,注重旅游开发、建设、经营中的森林自然资源保护,为解决森林旅游破坏环境等关键问题提出有关发展措施,引发森林生态旅游的思考,为今后的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介绍我国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的同时,试图分析森林旅游与文化、生态旅游及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建议在有效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对我国的森林旅游进行有计划的慎重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森林文态保护和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功能。森林文态与森林生态相对应,是指在森林的自然、生命系统的基础上形成的人文精神的综合。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率已由1993年的28%提高到2008年的45.68%,城市森林生态保护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对森林文态保护重视不够、相关管理滞后等问题。为了加强城市森林文态保护和管理,研究认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走向成熟推进和消费阶段,森林文态保护是未来城市森林发展的灵魂,尤其是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森林文态保护将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最后建议,应把城市森林文态保护纳入森林立法和管理,加强城市森林发展规划,突出物质财富生产和精神财富生产的有机结合,促进城市森林文态保护和绿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数字     
《环境》2008,(10)
12502起 关键词:火灾 森林 2008年全国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会议指出:今年1—8月份,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12502起,受害森林面积4.9万公顷,伤亡172人。与前3年同期均值相比,森林火灾次数和人员伤亡数量分别上升51.9%和76.7%,受害森林面积减少68.3%。今年春夏季,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的高温连旱天气,西北及大兴安岭林区干旱严重,森林高火险时段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9.
开垦土地、过度放牧、机动车辆毁地和旅游等人为活动给浑善达克沙地东部的森林-草原交错带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像草场退化、土地沙化、野生动植物资源枯竭等。为了使森林-草原交错带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采取措施保护森林-草原交错带的土地资源并对退化沙化的土地进行整治和恢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速读     
《世界环境》2014,(2):8-9
<正>新工具将有助彻底改变森林监测世界资源研究所近日发布了一种新的工具,将有望彻底改变森林监测的现状。该工具被称为全球森林观察(Global Forest Watch)平台,是由40个多合作伙伴共同研发的。他们收集了与森林词条相关的"大数据",并把这些数据转换绘制成一种交互式地图和图表来揭示森林砍伐、森林恢复、林业和工业扩张的趋势。全球森林观察是首  相似文献   

11.
中国森林植被生物量空间网格化估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碳库之一,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森林生物量是核算森林碳储量的主要因子,其数量及空间分布是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的重要参数。论文以中国第8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为基础,以影响森林生物量空间分布的气候(气温、降水)、地形(高程、坡度)和植被因子(NDVI)为辅助,利用降尺度方法估算了1 km×1 km格网分辨率下的中国森林生物量,并从不同空间尺度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中国森林生物量总量约为13.56 Pg,平均生物量密度为65.3 t/hm2,各省森林生物量总量差异较大,总量较高省份主要集中于西南和东北内蒙古地区,其中西南地区(西藏、四川、云南)最高,为4.5 Pg,占总量的33%;东北内蒙古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次之,为3.58 Pg,占总量的26%;2)在省级尺度构建的森林生物量与相关影响因子的回归关系可用于栅格尺度下森林生物量的降尺度估算,多尺度验证分析表明网格化估算结果基本合理;3)中国森林生物量空间格局区域分异规律明显,大致以东北至西南为界,与水热条件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生物量高值区主要集中于东北地区(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区)、西南地区(横断山脉)、新疆山区(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秦岭和东南武夷山等地区。  相似文献   

12.
<正> 在北欧及北美东部,由于酸雨等影响导致的森林衰退及枯损大规模发生,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在日本大气污染加重的同时,降雨及雾也开始酸化,以致各地都报告观测到降至pH4以下非常重的酸雨及酸雾(以下均称为酸雨),故不能不担忧酸雨导致的森林衰退及枯损等损害在日本也会大规模发生。 酸雨对森林等的影响可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直接危害地面植物的生长发育;另一  相似文献   

13.
开垦土地、过度放牧、机动车辆毁地和旅游等人为活动给浑善达克沙地东部的森林—草原交错带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像草场退化、土地沙化、野生动植物资源枯竭等。为了使森林—草原交错带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采取措施保护森林—草原交错带的土地资源并对退化沙化的土地进行整治和恢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森林资源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少林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进行“四五”清查以前,中国只掌握一些局部性的调查数据。在1978—1981年间又进行了以省为总体的宏观抽样调查,即“五五”清查。两次清查结果很接近,但都表明中国森林太少,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有代表性的国家。 古代中国的林区远比现在为大。森林面积则比现在大若干倍。中国缺林少材的现状是几千年来农业社会发展进程中火烧、滥伐、滥垦、滥牧的结果。其中,置森林于万劫不复的是滥垦和滥牧。这一过程至今尚未停止。 根据中国的自然条件和宜林地资源的状况,有条件大幅度扩大森林面积和增加森林蓄积量。经过努力,森林面积可达到2.53×108ha,蓄积量可达到210×108m3以上。都是现在的2倍多。但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向国民经济提供木材和林产品来说,仍然不能完全满足需要。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 ,森林就是人类的朋友 ,刀耕火种、采摘、狩猎的生活方式 ,是森林为人类提供的生息场所 ,人类要生存凸现了对森林的整体依赖性。而今 ,人类又把森林美喻为地球之肺、物种的基因库、大气环境的“空调器”、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枢纽等。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森林无私地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人类理应对这样忠诚的朋友要“和平共处”,要善待森林。然而 ,由于人类的贪婪和无知 ,常常对森林大动干戈 ,拿起电锯、斧头 ,将大片森林砍得“伤筋断骨 ,鲜血淋淋”。别的不说 ,单就遍布于全国广大城乡大小餐馆、饮食店 ,泛滥成灾的一次性木筷 …  相似文献   

16.
森林经营主体的碳汇供给潜力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增加森林碳汇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论文基于浙江、江西和福建三省农户和林场的调研数据,以杉木为案例树种,引用生长模型、修正的Faustmann 模型碳密度和价格数据,对单一和碳汇木材复合经营目标下的杉木最佳轮伐期和林地期望值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此比较了不同森林经营主体碳汇供给潜力的差异,同时模拟了不同营林成本和利率水平下对森林经营主体碳汇供给差异造成的影响。可以发现,在可能的碳汇林经营模式下,基于目前杉木市场价格远高于碳价格的现实,森林经营主体的经营采伐决策并不会发生明显改变,从而导致在大范围的碳价格变动下碳汇的供给也没有显著增加,这也说明木材收益和碳收益的两个不同经营目标是协调的;林场凭借着规模、技术和资金等资源禀赋优势将成为今后碳汇林的适宜经营和供给主体;从影响因素来看,目前市场利率处于低位徘徊的前提下,即碳汇林地的潜在投资价值巨大,尤其对劣等土地的投资效果明显;理论上营林成本会提升继而导致碳汇供给增加,这反而对于森林固碳有显著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世界环境》2003,(2):21-26
森林退化的最主要的直接原因是由人类导致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森林面积的净减少量大约为9400万hm^2。九十年代,大约有70%的森林被砍伐改为农业用地,而且大多数为永久性的改变。商业性的伐木作业方法是最具破坏性的,并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森林采伐。  相似文献   

18.
张凯旋  范雯  施佳颖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11):2270-2280
郊野森林是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户外游憩需求的重要游憩资源,郊野森林游憩功能开发利用的依据是进行森林游憩适宜性评价。采用德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由游憩资源、游憩设施、游憩区位三个方面10个指标构成的上海郊野森林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并以此评估了上海64个郊野森林2000年、2006年和2012年游憩适宜性,根据评价结果将郊野森林游憩适宜性划分为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4个等级。结果表明:2000-2012年,上海郊野森林的游憩适宜性呈增加的趋势,处于低适宜性等级的郊野森林向高适宜性等级转化。并基于不同的游憩适宜性等级提出了优先开发高度适宜郊野森林、积极开发中度适宜郊野森林、适度开发勉强适宜郊野森林的分类引导途径。  相似文献   

19.
基于碳密度-林龄关系的黑龙江省森林碳汇潜力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量化黑龙江省森林碳储量、预测森林碳汇潜力,利用蓄积量-生物量相关方程法对黑龙江省1994-2013年的森林碳储量进行估算,并依据1994-2013年4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黑龙江省18种主要森林类型各林龄组数据,建立主要森林类型碳密度与林龄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预测2014-2020年黑龙江省森林的碳储量,并分析其碳汇潜力.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各森林类型碳密度与林龄关系拟合较好,18种森林类型中有14个的R2大于0.9;黑龙江省1994-2013年4次森林资源清查中森林碳储量分别为693.2、676.3、741.1和805.2 Tg;预计在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14-2018年)中,黑龙江森林碳储量将达到844.0 Tg,并且在预估期间其碳储量逐年递增,2020年将达到868.1 Tg.如果2013年黑龙江省现有森林都达到过熟林,其碳储量将会达到1.40×103 Tg,具有很高的碳汇潜力.为了进一步增加黑龙江省碳汇潜力,建议加强省内寒温带、温带山地针叶林和阔叶混交林的保护;在更新造林上要侧重于有固碳优势的森林类型(如赤松、杨树等);加大对赤松、针阔混等近熟林、成熟林的保护力度,控制过熟林的数量.   相似文献   

20.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芬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5):31-33,38
森林不仅为社会提供多种物质产品,同时在维持地球生命支持系统,提供生态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其生态效益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特性,难以通过传统的市场实现其经济价值。如何通过适当的措施将森林外部性内部化。部分或全部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在综合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理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概念,详细阐速了国内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该领域已经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我国今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工作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