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日本旅游期间,免不了要去品尝各种美味小吃。有天,我和表哥来到一家料理店吃日本料理,没吃一点,我就放下筷子,表哥问道:“怎么不吃了?”我苦笑道:“在外面还是少吃点为妙,地沟油不是好东西!”听我这么说,表哥笑了:“你是不是给地沟油吓怕了?这样,我带你看看,日本人是如何对付地沟油的!”  相似文献   

2.
深度2012     
好莱坞拍灾难片很是有一套,看罢好评如潮的“2012”,好菜坞式的“人性深刻”让我动容。 如果今天就是世界末日,人类将会怎样?我们又会怎样?  相似文献   

3.
我亲爱的Echo: 大约两个月前吧,晚上临睡前,你问我:“人为什么要死?我不想死。”我安慰你说:“我们就像现在这样,天天去游泳,肯定能活很久。”你似懂非懂地睡了。  相似文献   

4.
小白 《环境》2009,(6):94-95
雕塑园的灯光 就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远方居然亮起了灯!这“灯”一闪一闪地向我们靠近,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夜黑草乱,游移不定的光亮,让我紧张得毛都竖了起来。  相似文献   

5.
语丝     
◇如果你没有对某一件事情充满激情,你就不应该创业,绝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 ——乔布斯 很多人问我,我想创业该怎么做?我会问他:“你的激情在哪里?你的公司将做什么让你感到振奋的事情?大部分的回答都是:不知道。我就会告诉他:那你先去餐馆里端盘子,慢慢想,想清楚了再谈创业。我深深认为:如果你没有对某一件事情充满激情,你就不应该创业,绝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  相似文献   

6.
2004年12月31日,汕头没有通过原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环保模范城复检,被亮“黄牌”警告。这是国家开展环保模范城创建工作8年来,近50个环保模范城市中,第一个被“黄牌”警告的城市。汕头,中国最早设立的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却一下被推到了环保风暴的风口浪尖。时至2009年,汕头环保整改已四年,整改情况如何?各项指标能否达标?本刊记者深入汕头调查采访,为您讲述汕头环保模范城保卫战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亚卓 《环境》2009,(7):24-25
我是从孩童时候开始,就与鼠兔有了“缘分”。 那时,我整天在抓鼠兔。我完全是一个“专家”,谁想抓鼠兔,可以向我“请教”。鼠兔一般有很深的洞,而且洞口通着另一个洞口。鼠兔注定生存于草原上,草原也注定拥有鼠兔。造物主当初是否打了“瞌睡”,无意间把鼠兔错放在高原上,否则,鼠兔怎么会有如此坎坷的命运呢?  相似文献   

8.
闻泽 《环境》2006,(3):36-37
“对不起,我们不提供免费塑料袋,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在收银台购买,小的三毛大的五毛。”1月12日,广州首家麦德龙超市对习惯于在付款后索要购物袋的顾客们作如上答复。  相似文献   

9.
绿色搜索     
《环境》2012,(5):56-58
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 环境保护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16日向媒体通报:2012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这一主题旨在强调绿色消费理念,唤起社会公众转变消费观念和行为,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环境》2005,(6):11
《环境》读者俱乐部推出的“订阅四重奖”和“‘广东核电杯’读者有奖知识问答”的抽奖结果出炉在即,欢迎广大读者参与。只要您是《环境》读者俱乐部会员,就有机会获得我  相似文献   

11.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6,22(5):21-21
冰箱、空调上贴有“能效标识”就表示节能吗?在近日的“节能在我身边”大型宣传活动中,专家们对厂家这一“偷换概念”的宣传进行了揭露。他们解释,能源效率标识≠节能认证标志,只有通过国家相关权威机构的节能认证,才能在宣传时冠以“节能”字样、粘贴节能标志。  相似文献   

12.
环球扫描     
《世界环境》2007,(3):6-6
企业在行动,政府怎么办?;阿尔·戈尔最后的诱惑;“风”行天下;美国态度突变 环保分子不买账;徐守盛:完不成节能减排任务我就引咎辞职;  相似文献   

13.
近年,你发现身边的绿色多起来了吗?你想过种草好还是种树好吗?你喜欢在树荫下乘凉还是愿意到 草地上打滚,或者只是远远地观赏一片绿色? 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个湖,湖边搞了一个广场,广场里种上了不少绿草,再用栅栏围起来。春天来了,广场上碧草幽幽,令人心旷神怡。许多不住在这里的朋友都很羡慕我,身处这样的绿草之中我亦得意不已。 想到绿草地上拍个照,脚刚踩进去,一边有人在喊:“不能踩踏,违者罚款。”只得站在栅栏外欣赏。 我就奇怪起来,这是为什么呀?为什么就不能到草地里坐一会,和青青的绿草有一个约会。你看国外的草坪…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初期,法国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从乡下流浪到巴黎,希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工作。“精通数学吗?”父亲的朋友问道,青年羞涩地摇摇头:“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又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那法律呢?”父亲的朋友连连问话,青年只能摇头。“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吧,我总得帮你找份工作呀!”  相似文献   

15.
自1983年,拉斯喀瑞首次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后,这一现代的休闲方式迅速风靡全球,为数众多的旅游产品纷纷被打上“生态”的标签以吸引游客的眼球。但所谓“生态”就一定“生态”吗?花了大价钱的“上帝”在“生态旅游”中真的有“上帝”般的享受吗?本期独家策划就与您聊聊“生态旅游”的乐与忧,是和非。  相似文献   

16.
青木 《环境》2004,(7):18-19
我第一次知道绿色和平组织是在报纸上读到一条消息——一家出售裘皮大衣的商店接到绿色和平组织的警告说:“如果你们再出售野生动物的皮毛,我们就在你们商店里放一颗定时炸弹。”当时我很奇怪,怎么会有这种环保组织?之后,我才了解到,绿色和平组织的行为都比较激进。对此,世界舆论褒贬不一,莫衷一是。它被联合国环境署誉为。环  相似文献   

17.
邹晶 《世界环境》2005,(3):76-79
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如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是众所周知,甚至是有点“老生常谈”的话题了。除了中国政府及早采取了经济“点刹”的方式外,各种各样的论坛、会议、研究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媒体对此话题的报道也是“铺天盖地”。那么对于那些与中国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国际或区域金融组织的专家们有什么样的观点?他们又都采取了什么措施呢?近日。本刊记者对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涩市彻先生就有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话题进行了独家专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以上所有这些荣誉者归属于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您相信吗?可是如果我说出她的名字,您就不会再感到惊奇。她,就是田桂荣,一位拥有辉煌“环保战绩”的中国民间环保大使。  相似文献   

19.
张弘  李心亮 《环境保护》2005,(10):34-36
昔日有“花果城”美誉的临汾,却在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十大污染城市”中,连续两年位列榜首,这在当地上下引起了强烈震动和反响。当地政府也曾痛下决心“这顶第一的‘帽子’绝不能戴”,然而在我刊记者临汾行的途中,依然看到了触目惊心的污染状况。污染顽症真得无可救药吗?像文中山西汾河生化公司这类企业的污染为什么不能得到有效遏制?临汾到底如何才能摘掉“污染”和黑帽子?在2006年的“黑榜”上,临汾还要三居榜首吗?  相似文献   

20.
新环境:您说公众最关心的时候,是科普的最好时机。在这几年备受关注的PM2.5网络论战中,您是怎么科普的?杜少中:关于PM2.5,说实话,我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做科普。今年3月,民主与法制时报发表文章《杜少中的“雾霾”论》,基本客观地梳理了这些年我有关PM2.5和“雾霾”的故事。早在奥运会之前,我被法新社记者追着问PM2.5,那时国内还不怎么关注这个概念,我是讲概念;后来国内关注度暴涨,我开始对国人讲,讲成因和解决方案,不说明白不罢休。今年5月,我继续发表观点——现在专盯PM2.5,是瞎耽误工夫。新环境:您以前一直反对“雾霾”的提法,现在您也开始提“雾霾”,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