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论流域环境经济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流域系统具有整体性、地域分异性、污染的跨界单向外部性,面临着上下游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使得传统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遇到了障碍.基于环境经济学在流域这一特殊研究对象的理论拓展和实践探索要求,提出了流域环境经济学发展的必要性,阐述了流域环境经济学的概念、内涵和理论基础,并初步构建了流域环境经济学框架和主要内容.研究认为,流域环境经济学是随着流域环境问题不断演化而产生的新研究领域,通过借鉴空间经济学、信息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引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探索流域环境管理的机制设计和合理的环境经济政策手段,优化流域环境资源配置,实现流域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黄惠 《环境》1996,(10):26-26
“为什么要征收排污费?”,从事排污收费工作的同志经常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在清理“乱收费”的过程中,排污收费在有的地方成了被清理的对象,归入合法不合理的一类。因此,在征收排污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以理服人,了解一些有关的理论知识很有必要。环境经济学正是提供这些知识的一门新兴学科。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方法和政策手段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在发达国家已有三十多年的研究历史,而在我国只有十多年的研究时间。环境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如何取得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排污收费作为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经济杠杆,在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环境经济学为我国排污收费的性质、收费标准、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9年全国生态经济建设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7月22日在甘肃行政学院隆重举行。围绕“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题,从5个方面展开讨论;中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绿色新政与绿色经济、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和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国内研究循环经济的主要力量及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4.
外部性理论是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它一方面揭示了市场经济活动中一些低效率资源配置的根源,另一方面又为如何解决环境外部不经济性问题提供了思路。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是国际社会迄今为止,解决环境问题最有效,最能形成长效机制的办法。外部性内部化是制定环境经济政策的出发点所在。本文从外部性理论出发,对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改善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绿色贸易壁垒谈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对策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分析了 WTO中的绿色贸易壁垒从质量、成本、营销三个方面对中国农产品贸易产生的影响以及中国目前农产品贸易的形式 ,提出中国在入世后农产品贸易全球化发展中所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旅游环境问题的经济学透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旅游环境问题已成为旅游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通过旅游环境容量和经济行为分析,指出了旅游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外部不经济性,为了实现在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旅游经济效益最大化,需主动进行环境治理并采取适当的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7.
郑捷 《福建环境》2000,17(6):11-12
从经济学角度简述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环境资源的经济特性等问题,提出解决环境问题应采用相关的经济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生态省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省级行政区域。生态省建设的具体内涵是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抓生产结构调整这一重要环节.充分发挥区域生态与资源优势.统筹规划和实施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不是简单的自然生态学问题、社会问题或者经济问题,而是环境、经济、社会相结合的复杂问题。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存在相互作用,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我环境污染进行分析,并简述对策。  相似文献   

10.
韩俊 《上海环境科学》2004,23(4):164-167
环境审计是当前政府审计的重要领域。文章根据环境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分析了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经济学特征,探讨了现有体制下政府环境管理的缺陷,并提出依据市场的新的环境经济政策,以此阐明了环境审计的理论依据以及对象内容。  相似文献   

11.
在最近几十年中,经济学理论家和研究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改革,这些将使经济变得更真实、更绿色、更可持续。《2008世界报告》的作者在报告第一章:“可持续经济的新方法”中描述了七点。  相似文献   

12.
建立新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子贵  杨洪 《贵州环保科技》2004,10(1):37-39,44
运用环境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提出建立新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体系,并介绍了经济损益分析的价值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3.
论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源经济学至今没能成为一门成熟学科的首要原因在于学者们对其研究对象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并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在研究对象的外延和内涵上,没有划清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其二,把资源经济学变成自然资源有效配置或利用经济学。作者根据人口、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自然灾害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分别与经济系统形成的7个交叉系统,把资源经济学与6种相关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对象区分开来。进而根据科学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性,把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划分开来。还根据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活动的概要界定,从总体上分别概要地界定了三种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认为资源经济活动是资源经济本质、资源经济运行和资源经济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林新友 《环境》1999,(9):18-18
环境经济学是在近几十年才出现的一门新学科,它既从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又从生态学和社会学吸取营养。环境经济学具体内容什么是“环境经济学”呢?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确定其含义: 1、宏观领域,集中表现在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2、在巨大的部门机构方面,特别应考虑经济与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例如同环境的关系。 3、微观领域,集中表现生产单位的态度和行为方面,也就是不同  相似文献   

15.
黄猛  李晶 《环境保护科学》2007,33(6):113-115
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是以自然资源耗费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它运用会计学的理论与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和属性。本文就环境会计应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更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国外生态-经济系统整合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高群 《自然资源学报》2003,18(3):375-384
生态-经济系统整合模型的研究将生态的、经济的、社会的以及生物物理模型整合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中,考察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关系,采用遥感与计算机建模技术,结合多种生态模型和计量经济模型,预测、模拟、优化生态-经济系统。它的研究范围从整个系统的管理和全球生命支撑系统的可持续性到自然资源和环境服务的可持续使用等等,为分析可持续发展而按照不同的论题建立不同的模型框架。生态经济整合模型的建立是今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侧面,生态经济学要想取得主流经济学的地位,必须应用整合的方法深入探索生态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为生态与经济的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张坤民老师翻译了一本日本著作《环境经济学新论》,书中谈到了日本"先污染再治理"的例子,对我们有借鉴作用。全书十章,从环境问题、环境治理、环境经济评价、环境政策手段、环境修复、企业环境问题、全球变化等多个方面对环境经济学领域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对入门的读者来说,是一本不错的读物。《环境经济学新论》之"新"可归纳为三个关键词: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潜在能力(Capacity)和治理(Governance),这体现了作者在新时期处理环境与经济问题的核心思想。他将环境问题扩展为可持续性的问题,涵盖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即环境问题的核心不仅仅是保护资源,而是如何让我们的地球、我们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环境保护正面临空前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经济学中有个著名的“库兹涅茨环境曲线”理论EKC),该理论主要描述了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的关系,其核心内容就是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所对应的环境质量状况:在经济发展的初湖,环境质量可能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下降和恶化,但到一定拐点时.环境质量又有可能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步改善。说白了,就是“先污染,后治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经济学原理深入阐述了排污收费的理论。从环境资源和价格、市场体系和资源配置的角度探讨了环境资源利用的定价方法,指出了排污收费在限制环境资源利用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环境经济学讲座》是适应广大环保工作者和高等院校理、工、农、医、政法、外语专业的学生学习环境经济学的需要而编写的.共分二十讲,分别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厉以宁教授与章铮撰写,自本期起,将在本刊陆续刊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