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环境》2009,(1):32-34
当世界上所有环保人士为巴拉克·奥巴马的胜利欢欣鼓舞时,人们似乎暂时忘了美国经济、环境和国家安全所面临的空前挑战。人们需要工作,也需要清洁的能源,同时还需要阻止全球变暖,而奥巴马,美国新当选的总统,向所有美国公民及世界承诺:“这是我上任后的头号目标。”然而,奥巴马的胜利能给地球“降温”吗?  相似文献   

2.
竹子与君子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古来君子的生活写照,以此为标准,那么6岁以前的我应该算是君子吧,这也应了“人之初,性本善”的古训。我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小县城里的小加工厂,屋后是一片小竹林,竹林后是美丽的左江。对于“宁可食无肉”的“宁可”二字,对我就不是太合适了。我出生在“食无肉”的年代,盼望父亲出差回家是我儿时的惟一牵挂,父亲年轻时是一位业务员,经常是一出差就是一两个月,而只有父亲回来的那一天,母亲才会烧上一小碟肥肉,这时我才能“俗”上一回。因父亲有规定:“一碗饭就只能吃三块猪肉。”于是平时两碗就饱的…  相似文献   

3.
1996年,北美大熊基金会为了表彰潘文石教授在科学上的突出贡献,在授予他科学特别成就奖时,美国的Paramitas基金会主席WinstonH.chen博士曾经称潘教授为“中国大熊猫之父”是研究大熊猫问题的权威,但是潘教授说:“这样的称呼不符合实际,因为无论从研究的经历还是个人的资历,我都是晚辈。”因此他特别强调“千万不要这样称呼我!”后来,全球读者最多的杂志Reader'sDigest(《读者文摘》)1999年9月号的封面刊登了潘文石教授怀抱1只9个月龄的熊猫幼仔,情同父子,并标明“熊猫爸爸潘文石,专心致志保育熊猫,成就卓然”;同时MartinWi…  相似文献   

4.
董文茂 《环境》2005,(2):12-17
近几年来,“食品安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热门话题。劣质奶粉、工业甲醇白酒、头发酱油、劣质大米等等,国际上流行的“对食物短缺的担忧已被食品的安全恐惧代替”的说法,在中国也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就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我吃东西时也挺担心安全。”  相似文献   

5.
绿网     
声音 “12369!” ──为了加强环保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提高环境管理透明度,国家环保总局决定在全国46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开通统一的环境热线“12369”。 “排除中国则无法讨论环境问题。” ──世界银行向中国政府提出建议:设立强有力的保护环境的行政当局,在国家发展战略中要以“环境保护”为中心。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为美国人着想。” “地球不是美国玩耍的皮球!” ──这是世界最强国和欧州最强国之间的一次引人注目的对话。为环保,美德首脑闹翻脸。 “我们正面临(1970年)石油禁运以来最严重的能源短缺。” ─…  相似文献   

6.
我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常去教授们家里做客。也许是女人的 缘故,我对他们的厨房特别感兴趣,我印 象最深刻的,就是被称为“Three bin” 的分类垃圾袋:一个装废纸,一个装塑 料、易拉罐和玻璃瓶等,还有一个装生活 垃圾。社区的清洁工人在每周不同日子 的固定时间来把这些分类后的垃圾袋分 别集中在一起,然后送到专门的再生员 工厂用工。 这些“洋人”们怎么越富裕反倒赵 珍惜不起眼的垃圾来了呢?这是因为他 们曾走过一段长长的弯路,饱受过垃圾 围城之苦。以前他们并不知道垃圾分类, 所有的垃圾都塞在一块儿,然后送去填 埋…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如果在炎热的夏日,长时间处于高温的环境中,人极易中暑,那么在类似的条件下,那些“不可一世”的高技术武器也会“中暑”吗?答案是肯定的。作为世界上的军事大国,美国所使用的武器不可谓不先进,性能不可谓不优良,但这些武器在战争中却也会因为气候的原因,被弄得“半死不活”、“奄奄一息”。  相似文献   

8.
美国一直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克林顿总统上台以后,号称要高举环境保护旗帜。当前环境保护几个观念的转变大都是美国首先提出来的,例如,从末端控制到源头控制;从局部管理到全过程控制;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要用行政手段但是也要用市场经济手段;环境保护涉及到国家主权,美国首先提出环境安全的概念并把环境问题做为美国外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等等。1战略原则 当今时代,世界正在迅速地变化,公众环境意识也正在增强。“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人类的生存、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在这种形势下,美国环境…  相似文献   

9.
亚卓 《环境》2009,(7):24-25
我是从孩童时候开始,就与鼠兔有了“缘分”。 那时,我整天在抓鼠兔。我完全是一个“专家”,谁想抓鼠兔,可以向我“请教”。鼠兔一般有很深的洞,而且洞口通着另一个洞口。鼠兔注定生存于草原上,草原也注定拥有鼠兔。造物主当初是否打了“瞌睡”,无意间把鼠兔错放在高原上,否则,鼠兔怎么会有如此坎坷的命运呢?  相似文献   

10.
声音     
《环境》2008,(5):14
“养棵树比养个娃还难。”;“能经历这样一场婚礼太幸福了!”;“环保文学应该是文学中的文学。”;“我表示很惭愧,在这里也向全体市民道个歉。”“我是梁溪河河长。”  相似文献   

11.
自从我妈来到我家之后,我就十分佩服她在用水时的那个“抠”劲,并受其感染,学会了“抠”用水。  相似文献   

12.
宠物与环境     
现在,城里人养宠物的越来越多,以猫狗为甚。“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谁也不便多加非议。有些媒体也“好风借力”,为增加读者面,把养宠物煽乎得云山雾罩,养宠物的人兴致大增,却干扰了不养宠物的人,连小孩出门都关照一句:“躲着点狗!”不能不说是个“环境”问题,试举几例:所见:笔者一次从塔楼高层乘电梯,中途上人时,身边一位小姐一声尖叫,吓我一跳。待我定睛一看,不禁哑然失笑,原来电梯门开启后,一条狗张嘴伸舌冲着那位小姐,难怪她吓得尖叫。原以为是有人上电梯,却不想一中年妇女怀抱的狗“捷足先登”,且“狗视眈眈”,…  相似文献   

13.
振文 《环境》2003,(12):24-24
“李师傅昨晚疯了,半夜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在某机械厂,人们七嘴八舌议论开了:“哎,你别说,我最近也发觉他经常自个发呆。”“我也觉得他好像走路晃悠悠的,说话也含糊不清。”  相似文献   

14.
当今美国的商场恢复使用纸袋,因为那是天然物质,可以分解、回收、再生、而且还提倡重复使用。不少纸袋上印着“请重复使用这个纸袋。这不但可省几分钱,更有利于环保”。我还见过一个残疾人,她的轮椅后挂着一个购物布袋,上面自豪地写着“节约每一棵树”,表示她干脆连纸袋也不要了。日常生活中,美国人讲得更多是资源的再生。每个家庭的厨房和后院每天清出的既有饭菜残渣、果皮、一次性尿布,也有大量废弃的纸张、塑料、玻璃和金属,一般人都能做到将后者分拣到专门的箱子里(无偿地)让有关人员来收取。有关部门还在一些公共场所设点或…  相似文献   

15.
霍寿喜 《环境》2004,(11):35
双休日的下午,我们相约去社区“老干部”活动室。几圈麻将过后,老丁头有些发晕,就不想打了。“年岁不饶人哟,天一冷,我就头晕得厉害些。”老丁这话只能对我说,因为同桌的老蔡和老马年纪比他都大。“唉,我的身体也不行,一到天冷,我的‘老寒腿’就发作。”老马也抖出自己的老毛病。因为知道我是科普作家,经常写气象与健康关系方面的稿件,老马就问我“老寒腿”是不是一种气象病。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的10年中,欧洲和北美各国的环境保护人士一直努力建立国际法律机制来对破坏环境和违背国际道德和法律的国家施加经济制裁。但当发达国家中绿色保护主义者们赞同凡与美国贸易的伙伴都需达到特别的环境要求(如捕大马哈鱼不能伤害海豚)时,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政府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民间组织都担心这种贸易壁垒会威胁到他们的经济生存条件。1988年,依照美国“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美国规定不允许在捕捞大马哈鱼时伤及海豚的渔业贸易公司向美国出口渔业产品。墨西哥政府谴责“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实为贸易保护主义,其主要目的是…  相似文献   

17.
杨平 《世界环境》2001,(4):47-47
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也是排出废气最多的国家,当我第一次动身旅美时就有几分疑虑:去到一个废气最多的国家岂不令人窒息?可在西雅图入关之际却令我十分惊讶:蓝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沁入肺腑,令人心旷神怡,毫无龌龊不适之感。 我两度赴美旅居数载,既住过车水马龙的大都会,也住过环境幽雅的中小县城,涉足过乡村,参观过工厂,到处绿树郁郁,碧草茵茵,看不见黑烟,闻不着异味,吸不着粉尘,大气显得那么干干净净。 其实,美国40年前也笼罩着大气恶化的阴影。当时呼吁要保护环境的先锋人物之一是拉尔夫·纳德,他在196…  相似文献   

18.
“安全第一责任人”通常指企业或单位的管理者,企业安全第一责任人是厂长,公司安全第一责任人是经理,输油站安全责任人是站长,班组安全责任人是班长,而我就是“岗位安全第一责任人”。我之所以要争这个“第一”,并非有什么野心,也不是想过什么“官瘾”,我只是觉得这“第一”里,蕴含着一种义务,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于维强 《环境》2009,(10):86-88
对于手机的发明人,有着“手机之父”美誉的美国人马丁·库珀来说,虽然已经79岁高龄,但仍然雄心勃勃,他说,“我梦想把手机嵌入人体”,以此作为手机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20.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 午,广西玉林市市长方皓(以下简称 “方”)就玉林市的环境保护情况接受了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的独家专访。 记:我在玉林各地采访时,经常听到一些同志说您很注重环保工作,甚至把您称为“环保市长”。对这一点,您觉得---- 方:(笑)我觉得过奖了,不过我信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说法。作为一市之长,面对560多万人民,我觉得担子很重,不仅要搞经济建设,也要抓环境保护,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工作。现在环境保护可以说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因为环境保护搞不好,经济建设就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