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以河南省某制革企业综合有机废水处理工程为实例,根据排放废水的水质水量及处理要求进行工程分析,对含铬废水的处理提出工艺流程;对综合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各构筑物的功能和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基于氯醇法生产环氧丙烷所产皂化废水的高盐、高污染特性,从传统的预处理结合生化处理、多工艺组合处理、循环回用与资源化等方面总结了环氧丙烷高盐皂化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推动环氧丙烷生产工艺的清洁化发展,改进皂化废水的处理工艺并加强进水水质的管控,以及研发和应用废水回用和废盐资源化技术,是实现环氧丙烷高盐皂化废水处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黄鹏  林璠  刘爽  康健  李健  白丁 《化工环保》2016,(1):22-25
石煤提钒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氨氮和盐类。介绍了石煤提钒中重金属废水、氨氮废水、高盐废水的处理技术,总结了各种废水处理技术在石煤提钒废水治理中的应用现状,并对石煤提钒废水的治理进行了展望。化学法应用广泛,但易造成二次污染;物理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处理效率低;生物法具有效率高、选择性强、废水处理成本低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废水治理方法,应加大在石煤提钒废水治理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生物法处理焦化废水评述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杨平  王彬 《化工环保》2001,21(3):144-148
通过对焦化废水生物处理各种工艺的比较,认为A1-A2-O工艺是目前焦化废水处理比较好的一种工艺;采用生物膜高效反应器可提高微生物浓度并选用高效菌可提高焦化废水中COD、NH3-N去除率。总结了影响化废水CDO、NH3-N去除率的多种因素,从实际工程应用中统计提出A1-A2-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处理成本不超过3.5元/t。  相似文献   

5.
Fenton氧化-混凝-SBR工艺处理糠醛废水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Fenton氧化-混凝-SBR工艺处理糠醛废水.实验结果表明:Fenton氧化-混凝预处理糠醛废水时,在废水中硫酸亚铁和过氧化氢浓度分别为57.60 mmol/L和5.22 mol/L、pH为2~3的条件下,废水处理后COD可达500 mg/L以下;再经SBR工艺处理,水力停留时间为18 h,最终出水COD去除率可达99.67%.  相似文献   

6.
头孢类抗生素生产废水污染与处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头孢类抗生素生产废水的污染现状,指出了废水的来源及主要特征.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头孢类抗生素废水处理技术:物化处理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其中厌氧(缺氧)-好氧组合工艺是处理高浓度头孢类抗生素废水的主要方法,提出了头孢类抗生素企业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用海泡石处理采油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恩呈  商平  梁岩 《化工环保》2008,28(1):59-62
用海泡石吸附法处理采油废水,考察了处理时间、海泡石加入量和采油废水pH对采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采油废水处理工艺条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的采油废水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处理时间6h,粒径为150μm的海泡石加入量200g/L,采油废水pH9。在该条件下处理采油废水,COD去除率达到91%,处理后出水的COD为34.71mg/L,小于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60mg/L)。  相似文献   

8.
炼油废水处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原油性质日趋恶劣、排放标准日益严格的形势,介绍了炼油废水的处理现状,分析了炼油废水在达标排放、处理回用、运行成本等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从源头挖掘节水减排潜力、实施装置排水分级控制与高浓度废水预处理、对废水处理场进行适度改造和补充完善、开发含盐废水处理技术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专利文摘     
《化工环保》2005,25(4):336-336
催化氧化处理苯甲醚废水的方法,不加药浮选处理含油废水的方法,一种用于油田钻井废水处理的集成化工艺和装置,一种造纸废水过滤装置,一种利用造纸废水处理污泥改良酸性土壤的方法,电活性铁氰化镍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废水处理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阐述了目前普遍采用的湿式石灰石洗涤烟气脱硫工艺排出废水的水质特点,综合分析了各种适用的处理方法,并介绍了德国某公司为我国一电厂设计的脱硫废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1.
膜法处理含油废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含油废水的来源、危害及其一般的处理方法,概述了国内外处理含油废水的膜分离技术——微滤、超滤、反渗透及膜法联合处理工艺的研究现状。对膜污染与预防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膜法联合处理工艺是今后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方向,而研制抗污染、净化效果好、成本低廉的新型功能有机高分子过滤吸附材料也是含油废水处理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大港油田污水回用深度处理工程苦咸再生水反渗透工艺仪表配置及自动控制方式,介绍了苦咸再生水反渗透系统亟待解决的各类问题。着重论述了仪表设置、余氯控制、结垢污堵控制、微生物污堵控制的实际运行方式,探讨了苦咸再生水反渗透工艺的技术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总结大港油田污水回用深度处理工程超滤反渗透系统设计思路,介绍了目前国际领先的"双膜法"污水回用深度处理技术.着重论述了该工程超滤反渗透单元以及各辅助系统如加药、反洗、化学清洗等系统的设计,研究并探讨了系统设计中膜污染问题的解决措施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马蕊  张盼  孙伟  聂国欣  李薇 《化工环保》2012,32(2):133-136
在反渗透非平衡热力学模型的基础上,从膜表面污染层阻力和浓差极化阻力的角度对常见的膜通量模型进行了探讨与改进,推导出了新的反渗透膜污染预测模型,为准确预测膜污染进程提供了理论支持。采用卷式反渗透膜装置对氢氧化铁胶体溶液进行处理,对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大于0.95。由此认为,改进的反渗透膜污染预测模型可用于计算运行过程中的膜通量。  相似文献   

15.
反渗透与超滤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反渗透与超滤是水处理中广泛应用的膜分离技术,给水处理中反渗透应用较多,废水处理中超滤应用较广泛。  相似文献   

16.
针对膜蒸馏法处理石化反渗透浓水的膜面污染物进行了分析及清洗工艺优化研究。在反渗透浓水温度为73℃、渗透侧真空度为-0.093 MPa的条件下进行膜蒸馏实验,实验后期膜通量衰减迅速,脱盐率基本保持在99.5%以上,产水p H基本稳定在6.5~7.0。膜面污染物的SEM表征结果显示,膜蒸馏的膜面污染主要为碳酸钙、硅酸钙、氢氧化镁结垢污染和氯化钠、氯化钾等盐类结晶污染。实验结果表明:分别以盐酸和去离子水为清洗液静态浸泡清洗污染膜时,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好,Na OH溶液次之,草酸最差;分别采用盐酸和去离子水动态清洗污染膜,膜通量和脱盐率均能恢复到初始水平,随运行时间的延长,经去离子水清洗后膜的膜通量出现衰减。  相似文献   

17.
以不锈钢板为阴阳主电极,以柱状活性炭为感应粒子电极,构建固定床三维电极反应器, 并用其深度处理炼油废水。考察了施加电压、水力停留时间、废水pH和曝气量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施加电压10 V、水力停留时间60 min、废水pH=7.0、曝气量120 L/h的优化工艺条件下,处理后出水的COD=27.1 mg/L,满足“超滤—反渗透”单元对进水COD的要求(COD<30.0 mg/L)。  相似文献   

18.
预处理-超滤-反渗透工艺深度处理炼油厂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永强  龚小芝  李铭 《化工环保》2013,33(2):140-143
采用预处理-超滤-反渗透工艺深度处理某炼油厂污水场的二沉池出水。预处理单元出水COD为40mg/L,ρ(NH3-N)为1mg/L,SS为6.3mg/L,能够满足超滤-反渗透系统的进水要求。超滤单元进水压力在0.04~0.08MPa波动,反渗透单元进水压力在0.92~1.12MPa波动,运行均稳定,化学清洗周期均可超过一个月。预处理-超滤-反渗透工艺产水回用于二级脱盐装置脱盐水补水的成本为每吨产水2.04元,低于企业现有的新鲜水每吨3.45元的费用。该优质产水取代新鲜水回用,每年可为企业节约1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磁效应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安燕  程江  杨卓如  肖立军  王锐 《化工环保》2006,26(6):467-470
介绍了微生物磁效应的原理和作用方式,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将微生物磁效应应用于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和酶法废水生物处理中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开发磁性生物亲和亲水填料是微生物磁效应运用于生物接触氧化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含硫染料中间体废水中硫的脱除与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含硫染料中间体废水中硫的脱除与回收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铁屑过滤-混凝法,在最佳操作条件下,硫去除率为98.5%,COD去除率为65.0%,出水清澈透明。同时回收得到Na2S质量分数为56%的水溶液,可直接用于染料中间体的生产。本方法将废水中的硫化合物以Na2S形式回收,为该类废水的治理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