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安全是生命、是健康、是幸福!安全生产是公司系统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企业最大的和谐.实现安全生产需要全体员工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为让安全永在,平安长伴,我们共同倡议:从我做起,杜绝违章."  相似文献   

2.
马瑞  仪宣 《劳动保护》2004,(9):18-19
仪化公司领导向国家安监局王显政局长介绍公司情况。仪化员工踊跃参加公司每年都举行的“关爱生命 关注安全——从我做起”签名活动。“关爱生命 关注安全”主题图片漫画展览和安全谜语竞猜活动,走进了职工食堂,开展到大家身旁。安全标语挂在纺织车间最醒目的位置,让企业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笔者认为,对于违章操作,可以分为“无意违章”和“故意违章”两种情况。无意违章,是指员工个人对操作规程不了解或经验不足,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违章,此类行为主要发生在新员工身上。故意违章,是指员工出于个人目的或动机,如节省精力和时间等而违章,是一种“明知故犯”的行为,此类行为常常发生在企业的老员工身上,且容易发展成为习惯性违章。企业通过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和每年的计划培训,可以消除大部分“无意违章”。要控制和杜绝“故意违章”,企业需要在确保规章和操作规程的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前提下,提升安全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劳动保护》2022,(11):36-36
近年来,“安全文化”成为企业安全管理的热点词,许多企业试图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从而遏制事故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一些人认为,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根基,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可以有效杜绝员工习惯性违章操作;也有一些人认为,安全文化并不能凌驾于安全管理之上,员工违章的原因众多,无法完全依靠安全文化建设消除。对此,您认为安全文化能杜绝违章吗?如何可以,需要进行哪些工作?  相似文献   

5.
“今天我当安全员”是荆门石化联合一车间开展“我要安全”主题活动的一项特色活动。车间每天从白班班组人员中选出1名操作工担任班组安全员,负责当班期间班组的安全管理,包括主持班组安全活动、查找装置安全隐患、检查班组遵守《安全生产禁令》情况以及习惯性违章等工作内容,以提高职工自身的安全技能,强化班组安全管理,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从而形成车间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6.
部分企业员工自以为技术好,为图省事,时常出现习惯性违章。很多事故都是由习惯性违章造成的,所以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习惯性违章。笔者建议从以下6个方面做好工作,可有效减少习惯性违章,保障安全生产。一是加强教育培训。部分习惯性违章是因为操作员工"无知者无畏",企业要加强教育培训,不仅要停留在简单的提醒层面,而是要通过因习惯性违章造成事故的视频、图片对员工进行视觉、心理上的冲击,最好附上事故受害人亲人的采访视频.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习惯性违章是安全生产的大敌,很多事故都是因习惯性违章作业造成的。深刻认识习惯性违章的危害、原因、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杜绝习惯性违章作业,确保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3月17日,从国家安监总局获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等五部门日前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2006年继续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今年的“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时间定为6月1日至30日,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定在当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即6月11日。通知要求,今年在推动“全国安全生产月”的过程中,要着重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而企业要以活动为契机,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改进和完善安全设备设施,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等问题,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实现安全生产。据了解,今年的“全国安全生产月”活…  相似文献   

9.
近日,在全国安全生产分析会上,有关专家指出:习惯性违章是安全生产的克星,是引发重大事故的“导火索”,克服习惯性违章是今后长期的一项任务。据中国安全信息网称,2005年全国企业有117起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由员工的习惯性违章引起,这因小失大的教训,着实不能不引人警惕。一次违章,搭上一条性命或留下终身残疾,给家人带来的不幸何其多!对于逝者,我们只有同情,而事故却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和反思。返观企业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有些事件看似“小题”,实则小题里面有大隐患。例如某人在生产现场检修中安全帽带子未系好,安监人员予以纠正说,“这…  相似文献   

10.
安全文化创新2001年8月6日,河南江河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冲压分厂在检修高压泵配电柜时,发生一起违章带电操作的触电事故,造成1人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薄弱、方式陈旧,操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不强。“8.6”事故给干部职工敲响了警钟。公司领导痛定思痛,公司上下以“创建企业安全文化,提高员工安全素质”为理念,开展了以下活动:建设安全文化走廊以厂区主干道两侧为载体,悬挂安全警句: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珍惜生命,拥抱明天;反违章、保安全、促生产等,建成安全文化走廊。这些警句时刻提醒职工,人  相似文献   

11.
国电吉林热电厂新集控运行二班在学习白国周班组安全管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实施“一三三”班组安全管理法,建立“班组成员劳动安全互保”机制,依托安全活动、“学习班”和机组大型操作提升安全素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严格进行事故预案演练和安全隐患排查,严抓班组成员操作全过程的安全行为,严防习惯性违章无票作业,这一做法实现员工安全体面劳动,企业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2.
近日,在全国安全生产分析会上,有关专家指出:习惯性违章是安全生产的克星,是引发重大事故的"导火索",克服习惯性违章是今后长期的一项任务.据中国安全信息网称,2005年全国企业有117起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由员工的习惯性违章引起,这因小失大的教训,着实不能不引人警惕.  相似文献   

13.
韩云峰 《劳动保护》2008,(10):115-115
“我承诺不因个人原因导致企业的不安全因素,不因个人原因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不和谐。杜绝习惯性违章,控制差错,做到个人身边无事故……”9月4日,安徽省淮南田家庵发电厂燃运分场200多名职工在“遵章守纪、落实责任”安全承诺书上庄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  相似文献   

14.
习惯性违章,是安全生产过程中不容回避的一个令人头痛的"顽疾"。10次事故9次违章,而习惯性违章造成事故的机会更多,概率更高,危害性更大,害人又害己。如何根治这一疾病,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行为者的内因,即违章者的主观因素。铲除企业员工习惯性违章要靠制度,包括坚决执行制度来实现。但最终还要靠先进的企业文化的力量来彻底根治。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今年以来,湖南省澧县开展反对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和创造无死亡事故、无重大设备事故和无火灾事故的安全生产活动,反“三违”创“三无”成为企业全体职工的自觉行为,效果很好。1~6月,全县基本上杜绝了重大事故。 为使这项活动落到实处,年初,这个县广泛运用一切可能利用的舆论宣传工具,宣传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动员企业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入反“三违”创“三无”活动。 为了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县里由主管安全的副县长挂帅,成立了有各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安全生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各系统成立检查督导小组。各企业、各…  相似文献   

16.
<正>统计分析表明80%以上的事故是由违章引起的,95%的违章都是习惯性的,也就是所谓的习惯性违章。了解习惯性违章的特点、理解违章人员的心理、懂得如何防治习惯性违章,是消除事故的前提,更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6月6日,南宁市2009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在朝阳广场举行。自治区安监局陈鸿起局长出席启动仪式并宣布2009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自治区安委会成员单位、南宁市各机关在朝阳广场设咨询点,发放安全生产方面的宣传资料并回答市民提出的相关问题。今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以”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为主题,旨在唤起和强化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对健康、生命、安全的关注和重视,尽快摒弃带血带泪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把违章当作事故处理是否合理?员工的违章操作常常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杜绝违章操作现象是企业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因此,一些企业提出,为了对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要求,杜绝员工违章操作,提升员工安全意识,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规定将员工违章行为当作事故进行处理。但也有人认为,这种规定“过犹不及”,不仅增大了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造成员工抵触心理,而且实施起来困难,缺乏相应的标准。您认为,把违章当作事故处理是否合理?如果合理,如何实施?如果不合理,应该如何做?  相似文献   

19.
在企业里,为了预防事故、杜绝违章常会对违章行为进行处罚。但因违章而受到处罚的员工是否真正改掉了不安全行为了呢?企业安全管理者是否能够发现所有违章行为呢?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企业管理者无法时刻观察每一个员工的行为;另一方面,员工可能因为担心被罚而采取对抗行为,或在管理者实施观察时不操作、躲避,或只在被观察时才安全操作,一旦脱离观察者的视线便又习惯性地违章操作。  相似文献   

20.
<正>在企业生产中,很多违章行为并不是职工有意而为,而是因为职工头脑中没有安全防范意识或者是安全防范意识薄弱而造成的,尤其是习惯性违章,往往是一种习惯成自然的结果。因此,企业应着力营造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文化氛围,在实行激励机制的时候,要懂得将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图为某企业员工正在进行高处作业。(图片由安徽庐江供电公司提供)在企业生产中,很多违章行为并不是职工有意而为,而是因为职工头脑中没有安全防范意识或者是安全防范意识薄弱而造成的,尤其是习惯性违章,往往是一种习惯成自然的结果。行为者不是不知道违章的后果,而是难以克服由心理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