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31(5):14-14
一氧化碳就是通常所说的“煤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也是大气中几种主要的污染物质之一。一氧化碳是由于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城市大气环境中的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2.
棉花阴燃和明火燃烧特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锥形量热仪,选取不同辐射强度,分别在使用和不使用点火器条件下,对棉花进行了热辐射引燃实验,发现在热辐射强度大于6kW/m2的情况下,使用点火器时棉花发生明火燃烧,不使用点火器时棉花发生阴燃燃烧。实验分别测得了在两种燃烧形式下的引燃时间、热释放速率、质量损失速率一氧化碳生成率,结果表明:无论是发生阴燃还是明火燃烧,引燃时间均随着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引燃时间平方根的倒数与辐射强度成线性关系;热释放速率、质量损失速率的峰值和平均值均随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在同一辐射强度下,明火燃烧的峰值和均值均比阴燃燃烧时的大;明火燃烧的一氧化碳平均生成率随着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减小,阴燃燃烧的一氧化碳平均生成率随着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正>一氧化碳(CO)是煤、石油等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易燃高毒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易溶于氨水。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为12.5%74%。在空气中不易与其他物质产生化学反应,故可在大气中停留23年之久。在工业生产中接触CO的作业不下70余种,如冶金工业中炼焦、  相似文献   

4.
一、中毒原因及途径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常见的中毒原因如下:(一)冬季用煤球炉、炭盆取暖时,煤、炭燃烧不完全或烟囱堵塞、倒烟,而门窗紧闭,室内空气不流通时将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二)在工业生产中如锻冶、铸造、热处理车间生产用的可燃气体(煤气、水煤  相似文献   

5.
<正>某油库拟建2台立式汽油储罐,总容积为20000m(单个310000m)。汽油是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的低闪点易燃性液体,储存时存在火灾、爆炸、环境风险。油罐火灾热辐射影响主要在罐区周边区域,汽油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CO、SO和NO等污染物会在短时间内对周边环境产2 2生不利影响。虽然从油罐来的油,其硫含量很小,燃烧过程中SO产生的量也不大,但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对人体健2康的危害却较大。必须对汽油储罐燃烧过程中排放出的  相似文献   

6.
近日,北方大寒,湖南中巴车驾驶员陈某不幸在山西境内的高速公路上遇难.和网传的"被冻死"的解释不同,经公安部门尸检确定,陈某的死因是一氧化碳中毒:据现场发现还在燃烧的木炭火炉分析,可能是死者生前为了取暖,在封闭的车厢内点了火,木炭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造成中毒.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我们在谴责交警执法时缺乏足够的人性关怀,未给被引导至收费站广场停车过夜的司机以保暖的被褥时,也该反思一下我们的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7.
田兵  陈明毅  刘家豪  丁超  汪箭 《火灾科学》2015,24(3):136-141
热释放速率是描述火灾现象的重要参数,可以表征火灾发展的强烈程度。利用大尺寸的热释放速率实验测量平台开展细水雾对不同种类油池火灭火效率的实验研究,同时分析细水雾对燃烧产物一氧化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释放速率曲线能直接反映出细水雾对火源的作用,细水雾作用下三种燃料的热释放速率均被有效抑制,且细水雾的流量越大,对油池火的灭火效果越好。燃烧产物一氧化碳在施加细水雾时出现陡增,表明细水雾隔绝氧气,造成不完全燃烧或者燃烧熄灭。  相似文献   

8.
孙宝银 《安全》2003,24(2):15-15
1煤气中毒的概述 高炉煤气是高炉生产的副产品,主要来源于含碳物的不完全燃烧,高炉煤气一般含有20%以上的一氧化碳、少量的氢和甲烷,发热值一般为2900KJ/m3—3800KJ/m3,其中一氧化碳(俗称煤气)是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气体,有剧毒。一氧化碳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一氧化碳在12.5mg/m3时对人可引起慢性中毒,在37.5mg/m3时人在4h—6h内中毒,在125mg/m3时人立即头痛、恶心,在150mg/m3时人在1h内中毒,12500mg/m3时立即死亡。  相似文献   

9.
国外如何进行高层建筑火灾施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2月9日晚,北京央视高159米的配楼发生火灾,大火燃烧5个小时后,大楼内十四层以上的火还在燃烧.火势无法完全控制的主要原因是灭火的水上不去,消防车上的水枪只能达到60米,大楼还在施工中,楼内没有灭火的水源.  相似文献   

10.
一氧化碳是工业中存在十分广泛的一种有害气体。它在工业生产中的出现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如炼铁、炼焦、炼钢以及各种窑炉、煤炉、煤气炉都能产生一氧化碳。另一类是利用一氧化碳为原料,制造光气、甲醇、甲酸、甲醛、丙酮、合成氨过程中逸散出来的。 一氧化碳在常温下是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它对人体的危害主要通过呼吸器官起作用,人们一旦吸入,便迅速进入血液,与血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生成一种特殊的碳氧血红蛋白。这种结合能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高300倍,而且碳氧血红蛋自生成后,很难解离,还会使氧与血…  相似文献   

11.
<正>“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冬里,红泥炉煨炭火,三五好友围坐闲聊。几缕茶香,混合着烤柿子、烤橘子、烤红薯的香气……此情此景,好不惬意。不过,这炉暖茶香的温馨场景下其实也暗藏危险……炭炉是围炉煮茶的核心,而炭火使用不当极易产生一种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CO)。它无色、无味,难以察觉,是名副其实的“隐形杀手”。含碳物质如煤、木材、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在不完全燃烧时都会产生一氧化碳。在封闭空间里,若未正确使用炭火、液化气、燃气热水器等,极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  相似文献   

12.
采用燃煤布湿和安装分层燃烧装置 ,较好地解决了锅炉燃烧不完全的问题 ,降低了煤耗 ,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  相似文献   

13.
灾害燃烧及特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灾害燃烧是失控状态下的燃烧过程。多年来燃烧科学研究的成果,是灾害燃烧理论的基础,灾害燃烧除了具有燃烧学的特点外,还存在着自己的特有规律。灾害燃烧具有一般灾害学的特点,存在着确定性与随机性的双重性规律。灾害燃烧过程中特有的现象包括阴燃过程与辐射引燃,这两个过程在现代燃烧设备中是不存在的。本文介绍了灾害燃烧的特点,分析了灾害燃烧与现代燃烧设备燃烧过程的差异,提出了灾害燃烧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矿山井下生产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有害气体,对这些有害气体,如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掌握检查办法,就能减少或消除井下的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我们在工作中,曾对这些有害气体采取过一些简单的检查方法,现介绍出来供参考。 一、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毒性很强的气体。它的比重是0.97(比重:是指空气的重量为1时,其他气体和它比较的相对重量),和空气差不多一样重。这种气体会燃烧,当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达到13~75%时,还会爆炸。因为它很毒,空气中只要含有1%的一氧化碳时,人呼吸一、二分钟后就会中…  相似文献   

15.
长期燃烧液化气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有诱发心脏病的危险。 在燃烧液化气的室内空气中,平均一氧化碳浓度为18%,而经常在燃烧液化气的室内居住者的呼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可达10~30%。液化气燃烧时,如果室内氧气不足,液化气得不到充分燃烧,会导致较多的一氧化碳散入室内。由于吸入的一氧化碳与体内血红蛋白结合,致使血液携氧量减少,  相似文献   

16.
邱榕  范维澄 《火灾科学》2001,10(3):154-158
火灾中有害燃烧产物对人的毒害是火灾致人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详细论述了一氧化碳CO、氰化氢HCN两种火灾常见有害燃烧产物的生物毒理,深入地揭示了火灾有害燃烧产物CO、HCN对生物体的损伤机理.  相似文献   

17.
一氧化碳(CO)由焦炭或煤的不完全燃烧制得。也可从水煤气或煤气中分离出来。在有机合成工业上用作原料,如用作制造光气、甲醇、草酸等,在冶金工业上用作还原剂等。  相似文献   

18.
在生产过程中,水泥厂煤粉制备、原料煅烧等工艺环节会产生大量烟尘、粉尘。同时,由于碳的不完全燃烧还会生成少量一氧化碳(CO)等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会在原料磨、收尘器、煤粉库以及窑尾、窑头等密闭空间内积聚,检修过程中极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9.
施倚 《劳动保护》2014,(4):117-117
<正>主持人:3类:即非燃烧材料、难燃烧材料我们是从事建筑装修的企业,和燃烧材料。请问:建筑材料按其燃烧性能主要1.非燃烧材料是指空气中受到分为哪几类?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微燃,江苏曾桂宁不碳化的材料。2.难燃烧材料是指在空气中受曾桂宁先生: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难起火、难微建筑材料按燃烧性能主要分为燃、难碳化,当火源移走后,燃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为可燃物燃烧特性研究而建立起来的模拟自然环境条件的燃烧风洞设备以及在燃烧设备中进行的模拟火场的火蔓延特性研究。在燃烧风洞中进行的可燃物燃烧实验为林火机理的研究、火蔓延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