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劳动保护》1996,(12):33-36
港口建设工程职业安全卫生评价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劳动安全卫生研究室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劳动安全卫生研究室作为交通行业从事劳动安全与卫生的专业研究机构,于1988年开展了港口工程职业安全卫生评价工作,并逐渐由点到面,对部属及双重领导港口,开展了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2.
着手起草《劳动安全卫生法》 劳动安全卫生立法始于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1981年3月,原国家劳动总局牵头起草《劳动安全卫生法》(《劳动保护法》)。起草领导小组由国家劳动总局、卫生部、化工部、冶金部、一机部、轻工部、交通部、铁道部、农业部、国防工办、国家建委、  相似文献   

3.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证建设项目(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原劳动部于1988年发布了(关于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与卫生监察的暂行规定)。自(暂行规定)颁布以来,我所共组织和承担完成了近叩项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预评价工作,越来越受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社会各方面的重视。随着(劳动法)的颁布实施,并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水平,原劳动部相继以政府1996年第…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令第3号《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已经1996年10月4日劳动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以颁布,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部长李伯勇1996年10月17日第一条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建设项目(工程)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根据《劳动法》,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和引进的建设项目(工程)(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卫生监察按矿山安全法律…  相似文献   

5.
李伟光  李应征 《安全》1996,17(5):21-23,36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三同时”监察工作的对策李伟光,李应征(山东省劳动厅)劳动安全卫生“三同时”,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以确保该项目符合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法规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员资格培训规定研讨会在京举行1994年9月9—11日CPR/89/008国际合作项目(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培训中心)在北京举办了“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员资格培训规定”研讨会。此会的目的是为制订“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员资格培训规定”草案,使我国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劳保学会矿山安全卫生专业委员会专家代表团赴澳大利亚考察情况报告田宝余(劳动部矿山局,北京100716)1996年5月3-18日,由吴鹏(中国劳保学会矿山安全卫生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委员,山东省劳动厅副厅长)任名誉团长,田宝余(专委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8.
(一)日本有中央至地方的、健全的劳动行政管理体系,即中央及地方的劳动基准局的基准监督署,全国有3300名国家任命的劳动基准检察官,他们都是通晓劳动法律、专业、特种法规和劳动安全卫生的专家,负责对全国企业的劳动基准执法监督,权威极大。(二)日本有全国性及产业性的防灾团体及安全卫生团体,对全国企业安全卫生防灾工作实行有力的监督和指导。这些组织具有常设性和半官方性质,对企业执行劳动安全卫生防灾法律、法挽起到极为重要的监督指导作用,比我国的劳动保护科学学术性群众团体所起的作用更大些。(三)劳动安全卫生法规的…  相似文献   

9.
(一)日本有中央至地方的、健全的劳动行政管理体系。即中央及地方的劳动基准局的基准监督署,全国有3300名国家任命的劳动基准检察官,他们都是通晓劳动法律。专业、特种法规和劳动安全卫生的专家,负责对全国企业的劳动基准执法监督,权威极大。(二)日本有全国性及产业性的防灾团体及安全卫生团体,对全国企业安全卫生防灾工作实行有力的监督和指导。这些组织具有常设性和半官方性质,对企业执行劳动安全卫生防灾法律、法规起到极为重要监督指导作用,比我国的劳动保护科学学术性群众团体所起的作用更大些。(三)劳动安全卫生法规的完…  相似文献   

10.
崔国璋 《安全》1996,17(6):31-34,24
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崔国璋(中国工运学院)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出发点是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立足点是预防事故,减少职业危害。因而,我国的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我国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方针,...  相似文献   

11.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劳动部令第10号(1998年2月5日)第一条为了规范建设项目(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依据《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下列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一)属于...  相似文献   

12.
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员管理办法(劳动部1995年6月20日颁发)第一条为加强对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员的管理,规范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员的监察行为,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员是指劳动行政部门依法配备的行政执法人员。第三条劳...  相似文献   

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贸委(经委、计经委)、劳动(劳动人事)厅(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资格认可工作,对规范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程序,加强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和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确保建设项目(工程)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预评价单位资格认可工作由国家经贸委统一管理,具体工作由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承担。二、预评价单位资格认可工作按《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  相似文献   

14.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劳动部令第11号(1998年2月5日)第一条为规范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依据《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制定本规则。第二条从事符合《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相似文献   

15.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第一条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建设项目(工程)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根据《劳动法),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新建、...  相似文献   

16.
张界国 《安全》1996,17(5):26-29
劳动安全卫生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战略初探张界国(江西锂厂)1前言时代需要劳动安全卫生事业的完善及繁荣,时代呼唤着劳动安全卫生事业的大发展,要开创安全少灾的21世纪的新局面,必须在新世纪到来之前,共同商讨劳动安全卫生的发展战略。2科教树人世间一切事物中...  相似文献   

17.
1997年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与锅炉压力容器监察局工作要点有六项。一、加强劳动安全卫生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法规建设。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安全卫生法);修订((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修订(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制定(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和(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资格证书管理规则);修订《在用锅炉定期检验规则》;制订、修订(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员考核规则)和(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单位监督管理规则);制订(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安全注册办法)和…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国家经贸委最近发出《关于对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进行资格认可的通知》。  《通知》指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资格认可工作,对规范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程序,加强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和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知》强调,预评价单位资格认可工作由国家经贸委统一管理,具体工作由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承担;预评价单位资格认可工作按《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进行,《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资格…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劳动安全卫生政策是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总方针和基础,其基本观点是:1)劳动安全卫生政策是一项国家的基本政策,应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协调一致;2)政策的核心是保障劳动者安全健康这一基本权益;3)劳动安全卫生政策应适应市场经济、但不能由市场进行调节;4)我国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发展目标是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安全健康的劳动者;5)国家社会、经济和技术现状是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政策的基础;6)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是国家的责任,企业的义务和劳动者的基本权益;7)工人、企业与政府三方协调一致行动是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政策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5月31日,国家经贸委发出关于对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进行资格认可的通知。通知指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资格认可工作,对规范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程序,加强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和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