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介绍了间隔流动分析和流动注射分析的原理、仪器构造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简要介绍了SKALARSANplus间隔流动分析仪和它在环境监测中的 7个检测项目 :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氰化物、硝酸氮、亚硝酸盐氮、氨氮、磷酸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利用新型的连续流动分析仪对环境水样中的化学需氮量(CODCr)进行分析测定,该法的分析速率35个样/h ,检出限1 3mg/L ,加标回收率为96 89%~10 2 4 9%。  相似文献   

3.
采用荷兰San++流动分析仪,用间隔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对环境空气和废气中的硫化氢进行了测定研究。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方法精密度满足空气和废气监测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
张炳华 《环境》2012,(Z1):16-17
简要介绍了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检测技术和其一些发展状况,通过与传统分析方法的联用技术,介绍国内其在水中有机物分析领域中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并且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环境管理工具——物质与能量流动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入,20世纪80年代后,在经济系统特别是工业系统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形成了物质与能量流动分析。作为工业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它已成为重要的环境管理工具,本文介绍了物质与能量流动分析的主要观点,分析方法及其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情况。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分析方法的完善,物质与能量流动分析将会在工业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这些研究成果将对减缓和消除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一种简单、快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处理多个试样的湿化学快速自动分析技术──流动注射分析,以及在环境水质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应对活性氮梯级流动通量急剧增加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模型及不同尺度的相关研究,系统分析了活性氮梯级流动研究的重要性与关键点,提出了目前研究的可待完善之处。分析结果表明,活性氮梯级流动研究对于减轻活性氮环境负荷、优化食物和能源生产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指导意义。目前活性氮流动多集中于食物生产过程的氮素收支研究及大尺度研究,管理的综合决策研究有待完善。为此,提出四点建议:(1)加强省、市及乡镇等尺度研究;(2)加强活性氮梯级流动通量、效率及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3)分析经济发展及政治决策对活性氮梯级流动的影响;(4)加强活性氮与环境之间互馈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连续流动分析测定环境水样中的CODcr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利用新型的连续流动分析仪对环境水样中的化学需氮量(CODCr)进行分析测定,该法的分析速率35个样/h,检出限1.3mg/L,加标回收率为96.89%102.49%。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一种简单,快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处理多个试样的湿化学快速自动分析技术-流动注射分析,以及在环境水质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酚类物质具有有毒、易挥发且极易溶于水的特点,因此通常情况下地表水体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含有挥发酚。为了确保水资源利用的安全性,需要采取相应的手段,对地表水中的挥发酚进行测定。本文针对连续流动分析仪在测定地表水中挥发酚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韩熔红 《环境保护科学》2013,39(4):112-113,128
充分利用间隔流动分析仪检测,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测定水中的氨氮,并将该方法与经典国标方法(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进行比对试验,F检验和t检验结果表明间隔流动分析方法与国标方法(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应用超声多普勒测速技术,对不同流速比下反向流动水体中单圆管排放的射流特性进行了水槽模拟实验。介绍了实验装置和量测技术。分析了反向流动水体中射流的流动特征。获得了不同流速比下射流轴线流速的沿程衰减规律,以及流速比对射流轴线流速、射流扩展半宽度、平均最大射流长度和最大射流宽度等特征参数的影响,并与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成果对潮汐水域城市污水的水下处置等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杨晓雪 《云南环境科学》2006,25(Z1):175-177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分析环境样品中的挥发酚,在5~200u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分析结果准确,精密度好,样品前处理简单,分析速度快,效率高,很适于批量样品的分析.但在分析低酚浓度样品时,其方法检出限(1.38ug/L)稍显不足.  相似文献   

14.
环境监测中的样品准备、预处理及分析测试等过程都会产生污染物,采用绿色分析技术有助于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保护监测人员身体健康和环境质量。文章介绍了绿色分析技术的概念、目标和主要手段,阐述了各类绿色分析技术的方法原理、特点,分析了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15.
此文论述了紫铜结晶简休流动缩旋成形的试验过程.采用流动旋压缩旋筒形件的试验研究,实现了以减径为主的缩谈成形,旋出了满足紫铜结晶器精加工要求的大直径厚壁筒体.通过利用三向投影接触面积和三向旋压分力的计算分析,并与变薄旋压变形相比较,对流动缩旋有了一定的了解,探讨了流动旋压方式进行普通旋压变形的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验,分别采用间隔流动分析法和分光光度法对水中总氰化物进行测定,并对两种方法的测定原理、实验条件、最低检出限及其样品的精密度、准确度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注射仪法在各方面要优于分光光度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粉体颗粒和粉体颗粒流动的概念,概述了粉体颗粒流动的两类基本模型:连续介质模型和离散元模型,并分析了两类粉体颗粒流动模型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通过对现有粉体颗粒流动模型的研究,可对灰斗、料仓等设备的设计进行优化改进,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应用荷兰Skalar公司的SAN”连续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地表水中的总氮,建立测定地表水中总氮的流动注射分析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分析速度快,分析速率可达32个/小时,仪器测定浓度与峰高响应值相关性很高,相关系数为0.9996,线性范围0.0 mg/L ~5.00 mg/L,方法检出限为0.03 mg/L,精密度RSD小于4%,均满足国家实验质量标准要求.紫外消解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表水总氮具有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干扰少,适合大批量的地表水分析.  相似文献   

19.
将流动注射应用于水中氨氮的分析,并研究了各种实验条件对于结果的影响。经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基本不存在干扰,线性范围0.1~10mg/L(以峰高定量),5~50mg/L(以峰宽定量),最低检出限为0.05mg/L,对于饮用水和污染水的在线分析有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采用连续流动分析仪,用连续流动分光光度法,对水体中的氨氮进行实验研究。优化了试验方法,使氨氮的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高,操作简便,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缩短了样品测量时间。样品中的测量值均在国家标准之内,测量的精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