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在“双碳”及“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我国围绕海洋经济领域的开发和建设迅猛发展。另一方面,部分地区用海矛盾及工程运维成本增加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针对海上风电场与海洋牧场的开发现状、技术瓶颈及协同开发等问题,分析了项目规划选址、风电基础及海珍品种类筛选、配套设施开发等方面的技术难点,结合工程实例提出建议。分析表明:现阶段的协同开发项目选址宜以风电机组为主、海洋牧场为辅,充分发挥二者在海域使用上的共通性,利用现有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建设技术提高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天津市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强劲发展,国内外知名风电整机和零部件配套企业纷纷向本市集聚。日前,引进全球领先核心技术风电设备核心部件制造企业——计划总投资16亿元的华建天恒传  相似文献   

3.
正据报道,位于唐山湾、规模为300台,每台单机容量为4MW的京津冀地区首个海洋风电项目,将于2016年完成装机和建成调试,并将于2017年初并入电网,直供京津冀地区使用.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严重,发展清洁能源已成为多方共识.海上风电是清洁能源发展的新方向之一.不久前国家  相似文献   

4.
对于以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为主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存在不同意见,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反对者的主要理由是,新能源产业成本高、技术不过关等等。最近又有人对风电工程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我国风沙伴存,风电设备受风沙磨损大,上马太多风电项目不符合国情。  相似文献   

5.
广西从保证能源安全,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满足低碳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要,将风电项目作为新能源项目重点推进.广西陆上风电场大部分位于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等敏感区,通过分析目前风电规划、建设在选址、生态环境破坏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广西陆上风电场开发建设、环境管理提出相关建议.建议对广西风能资源开发所取得环境经济效益进行全面评估,指导推进广西陆上风电场的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我国湿热沿海风电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行维护及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湿热沿海风电机组服役环境条件的监测,包括风电机组运行环境温湿度数据、腐蚀数据等,分析湿热沿海地区主要环境因素对风电机组的影响。结果针对我国湿热沿海环境条件提出了关键设备和材料的环境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结论对风电机组面临的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风电发展从政策调整寻求出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泽 《环境》2006,(12):30-32
在过去数年里,我国出现了多次严重的电力短缺。同时,由于约70%的电力来自火力发电,引发了历史上最为严峻的空气污染。目前煤碳价格不断攀升、资源环境压力继续加重,风电正成为一种具有实质意义的替代能源。  相似文献   

8.
“十四五”期间,我国向“双碳”目标不断迈进。在可再生能源项目逐步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风向标下,海上风电作为新时代减污降碳的生力军,将迎来更多的机遇与动力。本文概述了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历程,回顾了海上风电在全球自愿碳减排市场中的参与历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海上风电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协同发展的趋势,结合实际指出实现这一举措在管理机制、生态环境保护、碳核算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做好顶层制度设计、坚持生态优先理念、理顺碳核算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化石能源和物质资源的日趋不足,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寻求战略性新能源代替化石类传统能源成为国家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新型电力能源是国家能源发展的方向之一。其中海上风电是我国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战略支撑,也是我国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重点领域。海上风电具有资源储量丰富、年利用小时数高、不占用土地、不消耗水资源、靠近沿海电力负荷中心且适宜大规模开发的特点。随着海上风电技术进步、造价降低和产业链现代化,海上风电发展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东南沿海主要的气象环境条件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风资源、台风、雷暴等,以及它们对风电机组的影响与欧洲沿海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欧洲沿海气象环境条件有着显著差异,对风电机组有着不同的影响,发展海上风电不能完全借鉴欧洲海上风电场经验。研究结果为我国东南沿海海上风电机组的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11年3月8日,首届天津国际风电产业配套洽谈会在滨海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参展的200多家企业中,50%来自天津本土企业,其中不乏新锐科技型风电设备厂商。2010年,滨海新区风电整机年生产能力达到  相似文献   

12.
正丹麦丹麦是世界上风电发展最快最好的国家,目前风力发电占其全国电力的20%.丹麦海岸线长达7000多公里,与其相连的北海风力资源丰富,近海地带海床条件好,为丹麦海上风电场的建设与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丹麦风电发展的成功与其政府的大力支持密切相关.发展初期,为扶持风电产业,政府规定电力部门风力发电必须占  相似文献   

13.
2005年世界各国风电发展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风能事业发展在2005年再创新高.根据全球风能委员会(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GWEC)日前发布的数据,2005年世界风电装机容量净增11769 MW(兆瓦),与前一年8207 MW的新增装机容量相比,全球市场年增长提高43.4%,新增发电设备总价值逾120亿欧元(140亿美元).现在,全世界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9322 MW,比2004年增加了25%.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云南风电建设的现状,提出了生态环保示范性山地风电工程的概念和原则,并以华能南华云台山风电工程为例,从建设前、中的水土保持措施及后期植被恢复方案对道路、弃渣场、风机平台等区域进行探究,并对工程建设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预测.研究指出,生态环保示范性山地风电工程的建设既不同于荒山造林或更新造林,也不同于园林绿化.既要考虑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功能,又要考虑植被恢复效果、环境美化和降低成本.因而在前期、建设过程中要做好勘测,因地制宜多方评审,优化方案.能够让生态系统不经过人为的干预,还原、融入到被破坏前的环境当中去,将生态恢复和一定的经济效益、环境美化结合起来,实现改善生态、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5.
德国新能源发电量占全国发电总量的17%,其中风能贡献最大,供电比率接近8%。德国目前风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及风力发电量位于欧洲第一,约占全球份额的20%,在欧洲风电市场保持领先地位。然而,纵观德国风电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多层治理的框架下,稳健中求效益,在改革和波折中成长。德国风电发展的“慢节奏”尽管存在很多弊端,然而相对于我国近年来风电的突飞猛进及其实际效益而言,这种多层治理的模式很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风电发展战略是切实可行的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20年)以及"十一五"计划(2006-2010)明确提出了风电发展的战略(图1),包括三大发展方向:在东北和西北各省区(甘肃、新疆、内蒙古)建设大型陆上风电基地(WPBs)1。  相似文献   

17.
国内时讯     
国内建造最大海上风电安装船 本刊讯:目前国内最大海上风电安装船“华尔辰”号正式建造完工.即将远赴珠港澳大桥协助施工。该船采用双体船设计,集风塔打桩、风电设备安装、风机整体运输和风机散件安装等功能于一体,在一体化综合作业功能和船体形式上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总造价达3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8.
<正>2012年,风电已成为我国第三大电源。但是,风电上网难却严重制约着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据统计,2012年全国弃风电量约200亿千瓦时(相当于700万吨标准煤)。全国风电场平均弃风率为20%-30%,部分地区甚至达到50%。而风电上网难,主要是难在政策多变、法律缺失以及风电上网法律制度尚未完善上。  相似文献   

19.
在堂吉诃德的故乡西班牙,随处可见的风车已被林赢的风电塔架所代替,昔日的风车王同,如今已变成闻名遐迩的风电大同。有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西班牙电网总装机容量10308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占19.36%,而风电发电量则达到16.4%,位列欧盟国家首位。究其原因,除了政府政策的保障、并网标准的支持等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西班牙拥有一家世界级风电巨头歌美飒(Gamesa)。  相似文献   

20.
《环境》2009,(9):62-63
近年来,中广核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瞄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探索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2009年8月9日,中广核集团风电项目传来喜讯。中广核集团与国内最大的风电机组制造商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携手联姻,在酒泉共同签署了500万千瓦风电项目战略合作协议,这意味着今后双方将在包括酒泉在内的全国多个地方合作开发大型风电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