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国南方泥盆纪碳酸盐地层内,赋存着许多具有工业意义的铅锌、黄铁矿和多金属矿床。凡口铅锌矿床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者。由于这些矿床经济意义巨大,分布较有规律,所以近年来地质学家们对它们颇感兴趣。关于它们的成因,更是一个热门的论题。 鉴于矿石是一种特殊的岩石,所以欲查明矿石成因,必须对其所赋存的岩石的成因加以研讨。G·C·Amstutz(1964)曾阐述道:“每一种岩石都有其天生的一份矿床,这份矿床与岩石同时形成并且是同源的”。这说明矿床成因与岩石成因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2.
马拉乌铅锌矿床为印度尼西亚西加里曼丹(Kalimantan)省吉打邦县近年来发现的铅锌银矿床。该矿矿体顶板为黄铁矿化含碳质泥砂岩,矿体底板为玉髓状硅质岩。矿体呈侧羽状、脉状及透镜状。矿区通常发育的蚀变有硅化、泥化和绿泥石化等。主要矿物组合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辉锑矿以及自然金、银金矿、辉银矿等,通过对矿石组构等综合分析,表明该矿床的成因是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矿床。  相似文献   

3.
从层序地层、沉积相、矿相剖面、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铅同位素和包裹体等方面 ,对天桥铅锌矿床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 ,认为产于退积型海侵体系域中顺层的似层状铅锌矿体 ,其成因与六盘水裂陷槽演化的某个阶段特定环境有一定联系 ,成矿溶液沿裂陷槽边界断裂上升 ,挤入上覆岩层间隙乃至进入水盆地 ,对围岩发生交代作用 ,参与成岩 -后生作用、多期次的叠加、改造是该矿床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来随着层控理论的建立和完善,铅锌矿床的成因已不是简单的内生和外生,大部分铅锌矿床属多成因矿床。因此,微量元素比值法已不能很好地区分现代铅锌矿床的成因类型。笔者发现,如将方铅矿、闪锌矿中的某些微量元素或它们的比值适当地组合成图,便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硫同位素、铅同位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的研究,总结了安徽岳山银铅锌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了其成因,认为该矿床为火山一次火山气液作用形成的中低温热液型银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6.
半个世纪以来,关于铅锌矿床类型的划分,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案,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两类:一,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二,铅锌矿床工业类型。 铅锌矿床工业类型。1938年B.M.克列特尔根据世界铅锌矿储量及产量中占重要位置的一些矿床的围岩性质、矿体形状及矿物成分等特点,把铅锌矿床工业类型划分为五类。这是第一个系统的铅锌矿床工业类型分类方案。以后P.N.斯拉斯杜斯基、A.A阿米拉斯里诺夫、B.N.斯米尔诺夫、北京地质学院、1959年全国铅锌矿会议、夏宪远、孟宪民等所提方案,基本与B.M.克列特尔方案相似,都是以围岩条件  相似文献   

7.
我国铅锌矿床以往各个时期的分类,对其成因研究和地质勘探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但是,随着科学上新的理论不断创立,实践中新类型的相继发现,今天看来,仍有进一步探索和建立新的分类之必要。 二、分类原则及成因类型的划分 在程裕淇、涂光炽等先生的成矿系列、成矿模式和成因分类理论启发下,从我国铅锌矿床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多元成矿理论为指导,吸取各家所长,采用类、系列和式三级进行分类,其划分原则如下:  相似文献   

8.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6,(2):120-130
大兴安岭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之一,库伦迪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在该带北段中发现的中型矿床之一。本文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该矿床的矿石开展详细的矿石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库伦迪矿床矿石可划分为锌铅矿石、锌铅铜矿石、铜锌矿石和铅矿石等4种类型;各矿石类型矿物共生组合分析表明,按成因该矿床矿石结构可分为结晶结构、交代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和压碎结构;矿石构造以细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和团块状构造为主,条带状构造次之。综合矿物学特征,将成矿期次划分为两期:第一成矿期为闪锌矿—黄铜矿成矿期,并划分为辉钼矿—磁铁矿成矿阶段、黄铁矿—闪锌矿成矿阶段、闪锌矿—黄铜矿成矿阶段;第二成矿期为方铅矿成矿期,主要有方铅矿、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等。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潭坑铅锌(银)矿区位于北武夷铅锌银成矿带内,本文系统阐述了矿区地质和矿床特征,并对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本区铅锌(银)矿床,经历了火山喷发沉积和后期热液充填两大成矿期,与次火山岩体(流纹斑岩)有密切的关系,属次火山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0.
武山铜矿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矿床,含铜黄铁矿型为海底喷气沉积成因,矽卡岩型铜矿系接触交代成因。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它们迭生在一起,是一个典型的复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11.
碳酸盐岩是一类分布广泛的岩石,约占沉积岩总量的1/4—1/5,从前寒武纪到现代都有沉积。在我国,尤其是东部地区,无论从时间上或空间上看,碳酸盐岩发育都是广泛的。国内外很多储量大、分布广的铅锌矿床,大多数都产于碳酸盐岩中,而且绝大部分为层控矿床,如著名的美国密西西比谷型铅锌矿床及欧洲的阿尔卑斯型铅锌矿床。据初步统计,我国大中型铅锌矿床,产于碳酸盐岩层中的,约占总数的60%。其中,大型铅锌矿床约占总数的62%。  相似文献   

12.
<正> 铅锌是铅锌矿床的最主要的有用元素,但铅锌矿床所包含的有用元素远不止铅和锌。迄今为止,铅锌矿床中已作过研究的元素除Pb、Zn外,计有Cu、Fe、Sn、Bi、St、As、Hg、Mo、Mn、Cd、Se、Te、Ga、In、Ge、Tl、Ag、Au和非金属元素S、F等。总结主要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并非所有这些元素在每  相似文献   

13.
康滇地轴东缘不同时代碳酸盐地层中铅锌矿床的铅同位素研究表明 ,其2 0 7Pb/2 0 4 Pb与2 0 6 Pb/ 2 0 4 Pb呈良好线性关系 ,2 0 7Pb/ 2 0 6 Pb和2 0 8Pb/ 2 0 6 Pb为一常数。结合对本区矿床的稀土元素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的研究 ,判定不同层位铅锌矿床是在同一个成矿体系同时形成的 ,一次成矿 ,其成矿年龄为 2 4 5Ma(峨眉运动 ) ;同时说明不同矿床成矿金属有相同的来源 ,主要来自上地幔。成矿硫以来自地层中的硫酸盐还原硫为主 ,幔源硫次之。本区铅锌矿床的成矿作用与峨眉山玄武岩的喷流关系密切 ,这是与著名的MVT型铅锌矿床的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14.
<正> 不同类型铅锌矿床中的闪锌矿,由于其成矿地球化学场的不同与物理-化学条件的差异,因而产生了各自不同的标型特征。探讨其标型特征,特别是探讨其微量元素的标型特征,无论对成矿温度的推断或矿床成因的确定,还是对普查找矿的开展,都是有益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方法 ,系统研究了新疆乌恰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成矿地球化学背景、区域化探异常特征、成矿过程中元素的再分配特征等 ,认为“三色”岩层和富含Pb、Zn、Ag、Cu、Sr等成矿及伴生元素的基底是形成热卤水成因的大型—超大型铅锌矿床的物质前提。成矿过程中微量元素的再分配特征更进一步证实了本区存在大规模的热卤水活动。与金顶铅锌矿床对比 ,二者的基底都富含金属元素 ,矿石物质组分和成矿元素相同、水系沉积物异常的元素组合类似。这些特征是本区寻找热卤水成因的大型—超大型铅锌矿床的十分重要的地球化学证据。乌拉根铅锌矿床和新发现的铅锌矿化点 (带 )均有规模大、强度高的Pb、Zn、Sr组合异常与之对应 ,预示本区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
浙江五部铅锌矿床基础地质和成矿机制研究近年已取得一定进展,不少研究者认为,这个次火山热液型铅锌矿床的成矿过程是多阶段的,成矿物质也是多来源的。本文拟从实际材料出发,提出成矿物质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的概念,论证五部铅锌矿床成矿物质的这两类可能来源,建立五部矿床的成矿模式。并且说明,在为五部铅锌矿床的形成提供多种成矿物质的过程中,燕山晚期同熔型花岗岩类发挥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川滇地区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具有明显的层控性和岩控性 ,大多数矿床都赋存于灯影组白云岩中。矿床的形成温度比较低 ,主成矿阶段的温度为 140~ 2 0 0℃ ,而且各矿床的形成温度十分接近。矿床发育大规模的白云石化。本区的地质演化经历了双层基底、连续盖层 ,以及前陆盆地 -造山带耦合几个主要演化阶段。这些阶段分别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流动通道以及流体驱动力 ,从而在燕山期 -喜山期由于成矿流体的大规模流动 ,形成了川滇地区大面积分布的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南部中生代陆相火山岩非常发育(图1)。与之有关的铅锌矿床为数众多。该区铅锌的找矿工作开始较早。至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前,除江西德兴银山等少数矿区之外,收效甚微。六十年代以后,由于各单位注意运用火山成因观点开展工作,从而找到和重新评价了一批矿床,工业储量大幅度增长。 为了总结铅锌矿的工作经验,我们在各省地质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组近年来的成果,对下述问题提出一些见解,谬误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9.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床成矿流体为低温、低压、低盐度、低密度、偏酸性和弱还原性的介质,成因以原生水(大气降水)为主,系陆相循环热水,由贫硫富金属的深循环水和富硫贫金属的浅循环水混合而成,从而导致了工业矿体的形成.多个成矿通道形成多个成矿中心.  相似文献   

20.
<正> 湖南西部龙山铅锌矿带,北东伸向湖北鹤峰,南西进入四川酉阳,长达百余公里,其间铅锌矿床(点)星罗棋布,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