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其中关于水土流失方面的侵害尤为突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阐述了新时代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主要任务及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治理的对策和方案,以期能够有效提高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保山市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治理水土流失行之有效的手段 ,小流域内所存在的问题反映了水土流失地区的普遍状况。本文全面分析了这些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中介绍了根据辽东山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特点,以市场规律为指导,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将小流域水土流失防治与资源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流域生态经济同步发展的经验,进而探讨了小流域治理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论述了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管理的原则和意义以及加强动态监测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了解水土保持之前,我们需要认识到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我国是一个环境资源的"大圈子",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每年水土保持状态都需要环境作为发展的基础.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参与农业活动的劳动力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将大大减少.它还与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计划有关,因此,水土保持以...  相似文献   

6.
1序回首20世纪,我们为人类取得的科技进步所自豪,又为人类所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而忧虑,人类的生存环境在日趋恶化,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环境对于经济、对于人类未来命运影响的严重性,已经远远超过了科技界的范围,正日益为地球上所有生活着的人们所关注。1972年以来全世界的耕地因为水土流失,丢失了SUD亿吨的表土。全球地土退化严重,仅对耕地面积41%的旱地的统计,对农作物和畜牧造成的损失达423亿美元,相当于美国一年的粮食总收入。其中,亚洲损失最大,为210亿美元。lop年我国国务院公布,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淮南矿区用水现状及预测,矿区水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水土保持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需要综合使用很多技术种类,对于山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国家开展江河治理和水土整治的基础,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基本政策。国家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根基就是将水土保持工作做好。首先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然后对水土保持的科学内涵持进行了解释,结合目前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和水土流失给人们生活到来的危害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最后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方法和经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对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和保护生态自然环境均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工程分析粗糙、报告书质量不高、评价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等.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的环评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不管是在基础建设项目方面,还是技术改造项目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我国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环境形势,但现行的环评制度还存在诸多缺失,无法完全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如何提高环评的地位和作用、促进环境影响评价法的修改和完善、增强环评工作的操作性和实效性,是当前我国开展环评工作所面临的重点问题。本文将就这一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提高其有效性的对策建议和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土石山区是我国西南地区常见的地理形态,但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构造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水土流失,给本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也严重的影响到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本文着重阐述了我国西南地区土石山区的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产生危害的原因以及水土保持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SoilwatercharacteristicsinmountainpoplarstandanditsbenefitstosoilandwaterconservationinloesshillyregionWuQinxiao;LiuXiangdong...  相似文献   

13.
典型黄土塬区不同植物措施水土保持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基于黄土高原典型黄土塬区2014-2016年的自然降雨数据及5种植被措施(乔木、灌木、撂荒、人工种草、耕地)下的坡面产流、产沙情况的观测数据,系统分析了不同植被覆盖措施下的黄土坡地水土流失对不同类型侵蚀性降雨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降水集中于4-10月份,其中引发水土流失的侵蚀性降雨集中于7月、8月。(2)根据最大30分钟降雨强度I30及降雨总量可将侵蚀性降雨分为5种类型,其中小雨量、小雨强类型的降雨是当地发生频率最多的侵蚀性降雨类型;降雨强度最大的Ⅴ雨型降雨侵蚀力最大,降雨量最大的Ⅰ雨型降雨侵蚀力次之,而Ⅱ雨型降雨侵蚀力最低;Ⅴ雨型在观测期内产流产沙量最大。(3)5种植被措施在不同降雨类型下均有明显的水土保持效应,在不同类型降雨下不同植物措施减沙率和减流率变化规律不同。研究结果对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大青山高土地带阴坡三种不同水土保持林与农地,撩荒地比较,将枯落物持水性、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性质、分散度、导水率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大青山中高山地带阴坡三种不同林分有极强的哟水性、可拦蓄大量的径流;林地土壤含水量高、结构良好、渗透降水能力强,土本难以破坏。可有交地防治山地水土流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大春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是一个高标准、大规模、好效益的集综合防治、科技推广、试验示范于一体的"精品小流域",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输电线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结合山西省区域地形地貌及气候特点,提出输电线路工程中防治水土流失的一些措施,为山西省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工作的进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科学评估土壤保持功能是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基础.依据生态供受体理论,针对土壤保持服务对应的水土流失这一生态问题,从水土流失的供体(水土流失量)、受体(人口密度)、辐射传输(距离水体距离)三个方面构建模型,分析土壤保持功能的重要性.结果表明全国潜在侵蚀量577.34×1010t/a,潜在土壤侵蚀随着坡度和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保持功能极重要区面积98.98×104km2,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无量山和哀牢山,黄土高原东部,东南地区的浙闽丘陵,东部地区的鲁中山区、鲁东半岛,以及辽东半岛.西南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地形稳定性差等因素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维持该地区的水土保持功能极为重要;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且多暴雨导致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维持该地区土壤保持功能非常重要.对比常用的生态保护功能模型,供受体理论模型除考虑自然影响因素之外,突出了人类活动的因素,对评估生态保护功能与水土保持生态风险更客观.依据供受体理论构建的土壤保持模型适用于土壤保持功能和土壤潜在侵蚀风险的评估,可作为评估生态系统安全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评估土壤保持功能是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基础.依据生态供受体理论,针对土壤保持服务对应的水土流失这一生态问题,从水土流失的供体(水土流失量)、受体(人口密度)、辐射传输(距离水体距离)三个方面构建模型,分析土壤保持功能的重要性.结果表明全国潜在侵蚀量577.34×1010t/a,潜在土壤侵蚀随着坡度和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保持功能极重要区面积98.98×104km2,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无量山和哀牢山,黄土高原东部,东南地区的浙闽丘陵,东部地区的鲁中山区、鲁东半岛,以及辽东半岛.西南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地形稳定性差等因素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维持该地区的水土保持功能极为重要;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且多暴雨导致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维持该地区土壤保持功能非常重要.对比常用的生态保护功能模型,供受体理论模型除考虑自然影响因素之外,突出了人类活动的因素,对评估生态保护功能与水土保持生态风险更客观.依据供受体理论构建的土壤保持模型适用于土壤保持功能和土壤潜在侵蚀风险的评估,可作为评估生态系统安全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密云水库上游石匣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坡面处理措施及土地利用方式是控制水土流失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合适的坡面措施与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以有效地抑制土壤侵蚀,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生态坏境。论文通过对石匣小流域不同处理的径流试验小区的实测资料分析,研究了坡面综合水土保持措施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研究表明,与坡耕地、开荒地相比,梯田和水平条可以有效地拦蓄地面径流,控制水土流失,减沙率可达64.83%~91.81%,并且阴坡上的水平条的蓄水保土作用好于阳坡,有土埂的大水平条的减水拦沙效率好于无土埂的水平条;综合水保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更高,对径流量的拦蓄率高达96.21%~99.38%,并且进行综合措施处理的坡面的土壤侵蚀模数都小于水利部发布的北方土石山区允许土壤流失量200t/km2.a;对坡面的自然封禁能够有效地控制坡面水土流失;同时由于综合水保措施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坡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地形和土地利用决定的土壤水分和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的空间分布格局为研究水碳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但土壤水分的强变异性和SOC的相对稳定性对土壤水碳关系的研究提出了挑战。研究基于陆地水量平衡角度,选择雨季后土壤水分恢复期在晋西黄土丘陵小流域尺度进行了重复采样,按照3种地貌类型(沟底、 沟坡、 峁坡)和3种土地利用方式(农地、 林地、 草地)共布置37个样点,采集0~100 cm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水分和SOC,探讨土壤水分与SOC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同一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和SOC总体上沟底>沟坡>峁坡;同一地貌类型下,土壤水分农地>草地>林地,SOC农地<草地<林地。SOC与土壤水分呈现正相关关系,二者符合指数增长(y=y0+log a×ax,y为SOC,x为土壤水分)关系,因地貌部位和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决定系数在7%~37%之间变化。这一结果为基于土壤水分变化预测SOC积累和分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