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孙钰 《环境保护》2012,(7):16-18
阳春三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今年“两会”期间,提高发展质量、关注环境民生成为政府工作报告和参加“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热点问题.GDP增长7.5%强调发展质量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为7.5%,这是我国GDP增长目标8年来首次低于8%.温家宝总理在3月14日会见中外记者时表示,调低中国经济增速到7.5%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真正使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增长,真正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真正使中国经济的发展摆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污染环境,走上一条节约资源能耗、保护生态环境的正确道路上来.  相似文献   

2.
对2018年3月3日至20日两会期间舆情分析发现,两会期间共形成5日"政府工作报告"、13日"组建生态环境部"及19日"李干杰部长就任"三次舆情高峰,且舆情发展趋势未受两会期间重污染天气影响。横向来看,与其他话题相比,两会期间生态环保话题关注度总体较高,以官方传播为主;纵向来看,近十年来环保关注度快速上涨,2018年略有下降,关注热点由空气污染逐渐转为生态。从关注内容来看,两会代表关注话题涉及固体废物回收及处理、环境经济政策、生态保护等多方面,全网主要关注农村环保、生态环境、垃圾处理等方面,"环保部发布"重点关注大气污染和生态文明,与两会代表及全网舆情关注重点有所不同。对于3月17日部长记者招待会,媒体更关注"大气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公众更关注"自然保护区"、"新环保法"。  相似文献   

3.
正备受关注的2017年全国"两会"落下帷幕,环境与健康的议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更是成为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核心内容。这凸显着党和国家对改善环境质量、保护国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吕忠梅多年来一直关注环境问题,在她看来环境保护必须"以  相似文献   

4.
历年国务院总理在全国两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简称《报告》)是分析政府工作重点、民众关切变化的一个窗口。回顾自"九五"以来的《报告》发现,生态环保工作经历了从归为可持续发展、融入宏观经济到成为重点篇章三个阶段,生态环保部分文字数量从"九五"期间的1.96%提升到"十三五"期间的5.06%(2017年占比6.38%,达到最高),关注点从资源综合利用到节能减排,再到现在的生态环境,"十三五"期间"生态"一词平均出现13.2次,并产生了不少群众喜闻乐见的"金句"(如蓝天保卫战等)。"十一五"以来,《报告》逐步涉及定量的目标和成效,前期主要讲污染物减排成效,2014年以后则聚焦污染防治,但总体定量表征指标缺乏。"十三五"以来,全国两会代表对《报告》提出修改意见明显增加。尽管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生态环境内容大幅缩减,但是从长远看,生态环境工作任重道远,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5.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要求.由"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地位得到空前提升,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将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标志着我国将从过去"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进入到今后"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向污染宣战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环保"无疑是最受关注的焦点,也是参会代表、委员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坚决向污染宣战,充分地展现了我国政府对污染问题严重性的深刻认识以及消除污染的坚定决心。报告还着重从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进行了部署,这意味着我国将"水陆空"三位一体开展污染防治。如何打赢治污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成为当前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本刊结合相关报道,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两会"代表的意见建议以及各地方政府开展污染治理的经验进行汇总梳理,从不同角度为读者展示我国污染治理的现状及未来。  相似文献   

7.
<正>2024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绿色低碳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依然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生态环保领域的高度关注。代表委员也纷纷关注生态环境相关问题,从完善立法到区域协同再到新质生产力等都反映着全国人民的心声。为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和两会上其他的生态环境保护热点话题,本刊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8.
《世界环境》2015,(2):28-29
适逢全国两会,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治理问题也备受两会代表、委员们的瞩目。早在今年年初,就有专家指出2015年或将成为"环保年"。继2013年颁布的"大气十条"之后,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称"水十条"),今年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报告提出,实施  相似文献   

9.
孙钰 《环境保护》2013,41(6):14-18
2013年3月3—17日,全国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保护生态、改善环境等成为"两会"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和成效让人民看到希望。突破环境生态的瓶颈,走出转型升级发展新路,是当前我国的发展方向。要还清旧账,不欠新账,提高门槛,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有效监督,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守住生态安全底线,不以牺牲环境换取人民不满意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2010,439(5)
又是一年春时至,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3月5日上午隆重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了2009年我国环保事业所取得的成绩,也对2010年我国环保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做出了部署。"两会"期间,环保工作同样也成为备受与会代表和委员高度关注、热烈议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孙钰 《环境保护》2008,(5):10-12
2008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关键一年,节能减排继续成为2008年"两会"的热点话题.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发展质量,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通览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从始至终贯穿着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节能减排,又好又快发展等关键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受到着重强调.  相似文献   

12.
节能减排 关键在于政府的环境责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桂敏 《环境保护》2007,(4A):28-32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要求。由“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地位得到空前提升,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将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标志着我国将从过去“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进入到今后“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李力  徐琦 《环境保护》2006,(6):11-13
3月14日召开的国家环保总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上,周生贤局长指出:今年"两会"认真总结了前5年的工作,部署了今后5年的工作,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关于环保的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把环境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中来考虑,是历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环保次数最多的一次,向全社会发出了加强环保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14.
2014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指出要向对贫穷宣战一样对污染宣战。本文以此为基调对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环境保护的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并指出政府未来环保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2013,41(5):2
进入2013年,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等问题陆续引发舆论关注并走入公众视野。在众多环境污染事故中,由涉重金属企业、石油化工企业等引发的环境事故逐年上升,加强对高环境风险企业的管理、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发展成为社会公众和"两会"委员共同关注的话题。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从一开始就调动政府、企业和保险公司共同保护环境的积极性。2007年,原国家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6.
环境问题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在环境问题上如何迎接挑战、实现突破、谋求发展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也是每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本文对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与环境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了解读,并结合陈吉宁部长答记者问及公众关注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提出我国正力图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双赢之路,同时明确了环境质量改善的长短期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细化了实现环境保护目标任务的措施保障.  相似文献   

17.
周宏春 《环境保护》2013,41(6):19-23
在十八大报告中,环境保护被提升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高度,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温家宝作为国务院总理做了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做了部署,对环境保护的未来重点以及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可能采取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等指明方向。历史地看待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时指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今年年初覆盖我国东部1/3地区的持续雾霾天气,一则关于山东某地企业污水直接排  相似文献   

18.
正你想象中的核电站长什么样?神秘工厂,烟囱林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一起来看看核电站周边的环境是怎样的。在核电站周边,呈现出一番核电和周边自然环境协同发展、和谐共生的景象。2021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由于核能具有清洁、低碳、高效的特点,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我国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时,把"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在第一位,并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关系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和子孙后代。做好新时期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李烈荣感言  相似文献   

20.
李娟 《环境》2008,(4):42-43
进入2008年以来,从广东省"两会"到广州"两会",再到全国"两会",广州南沙石化项目环保问题一再掀起波澜,成为媒体、公众、专家、官员关注的热点,在一些知名网络论坛上更是引起激烈论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