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避免极谱分析中汞对空气的污染,本文拟用银膜电极对Cu、pb、Cd、Zn的极谱测定进行了探讨,同一样品五次扫描的波高变异系数小于5%,同一样品10次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小于10%。检出下限:Cu、pb、Zn为0.05mg/L,Cd为0.08mg/L,满足工业废水中该四种元素的分析要求。原理一、在氨性底液中Cu、Cd、Zn的络离子在银膜电极上有良好的还原波(如图为-铅锌矿废水的极谱波图):  相似文献   

2.
环保型二次锌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保护环境 ,减小污染 ,节约金属资源 ,十分有必要研究和开发环保型二次锌电极。本文提出了在表面覆盖稀土氢氧化物膜的二次锌电极的新思想 ,首先利用恒电位电解的方法在电极表面成功地覆盖一层均匀致密的稀土氢氧化物膜 ,再用恒电位电解、循环伏安、模拟充放电等实验方法 ,全面考察了稀土氢氧化物膜对锌电极可充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锌电极表面成膜后 ,可以显著地抑制充电过程中的枝晶生长 ,又在电解液中加入枝晶抑制剂 ( CTMB) ,最后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同时 ,成膜还能有效地缓解锌电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容量损失。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完全去掉了传统的锌电极添加剂——有毒的汞 ,从而为研究和开发实用的环保型二次锌电极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地面水中痕量铅、镉的测定目前多用汞膜电极系统的溶出法。为了避免汞对环境的污染,我们采用了自制玻炭球银膜电极系统的溶出法,两年的工作经验证明:在O.1M NaACHAC中铅镉有良好的溶出峰图,下面是0.1微克Pb~(2 )Cd~(2 )·50毫升~(-1)的溶出峰图: E_(cd)≈-0.6~v E_(pb)≈-0.45~v 一、仪器试剂: 75-4B快速极谱仪玻炭球银膜电极:球半径为2.0毫米。炭柱银膜参比电极:有效面为Φ8×20。铂丝辅助电极:有效面为Φ0.4×40。甲基橙:0.1%氢氧化钠:2M 醋酸钠——醋酸:2M 铅、镉标准溶液:用纯金属以硝酸溶解蒸  相似文献   

4.
采用硝化纤维素为载体的固定化丁酰胆碱酯酶膜与银基汞膜电极耦合制得安培胆碱酯酶生物传感器。以该传感器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组成双电极系统,用示波极谱仪接收电流信号,分析测定了有机磷(包括农用杀虫剂)和重金属等两类酶抑制剂,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内示波峰电流值与抑制剂浓度的对数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下限可达到2.0×10-6mg/L.上述酶传感系统可用于毒性评价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相似文献   

5.
伏安式快速测定BOD的微生物传感器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BOD是环境监测中必须测定的重要指标。它表示水中有机物的综合污染程度。常规测定BOD时,需将试样于20℃下培养5天,检测其中有机物的耗氧量,用BOD_5表示。我们研制了一种三电极体系的伏安式微生物传感器。以大面积黄金电极作氧电极,外覆聚四氟乙烯膜,将地衣芽孢杆菌或异常汉逊氏酵母菌细胞用海藻酸钠固定于膜上,续外覆醋酸纤维素膜构成阴极;以钛作为对极,Ag/AgCl为参比电极,组成三极体系。采用伏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土壤汞污染日益严峻,严重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因此选择合理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修复与控制刻不容缓。有些微生物对汞具有吸附和挥发的特性,可用于受汞污染环境的修复。实验从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纯化出1株高抗汞真菌(DC-F9),其汞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达到160 mg/L;通过ITS序列比较,鉴别该菌属于曲霉属真菌;摇瓶培养发现,该真菌在Hg(Ⅱ)浓度为5 mg/L的培养基中对汞的挥发率、吸附率和总去除率分别为36.8%、58.4%、95.2%;而在Hg(Ⅱ)浓度为10 mg/L的培养基中,其值分别为45.4%、40.2%、85.6%;通过FTIR分析,发现该菌株为响应汞的胁迫表现出多种生理上变化。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对汞污染环境修复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汞的玻璃炭电极极谱溶出法已有一些工作发表,但汞的脉冲极谱溶出法测定尚未见到报导,我们在前人及普通极谱溶出法测定汞的工作基础上,用自装JP-MI型脉冲极谱仪,最大灵敏度为5×10~(-11)安培/格即2×10~(11)安培/毫米,对汞在旋转玻璃炭  相似文献   

8.
气态汞污染源的扩散污染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汞扩散污染源的现状和行为的规律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汞污染源对环境的污染较符合气体扩散规律;大部分气态汞污染源的污染方式为无组织排放,相对风速影响较小,不同距离间浓度梯度明显;受汞污染的室内空气的汞浓度分布,有一定规律,特别可见垂直分布的差异,这与汞性质和污染方式有关;气温对空气中汞浓度的影响是明显的,因此,降温可作为一个控制汞浓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电厂汞排放主要途径是燃煤产生的废气排放和废渣排放,在总汞排放中燃煤电厂汞排放占的比重相当大。电厂汞排放对电厂周围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汞污染的危害日益被人们所关注,电厂周围的居民生活在汞污染的环境中,其身心健康令人担忧。文章作者从事电厂周围环境影响评估多年,深知电厂汞排放的危害,在文章中叙述了当前电厂汞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影响,并阐述了减少电厂汞排放的几项目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煤中汞的环境行为及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学术界对汞污染研究的关注,分析归纳了国内外有关煤矿开采与利用活动中汞的环境行为与效应研究.主要结论为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煤中汞的形态及含量、燃煤汞释放特征及其环境效应等方面,而对煤炭燃烧前的环境危害、矿区汞污染特征及形成机理等方面研究较缺乏,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应着重放在矿区汞的污染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环境过程及环境效应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前言由于环境汞污染及其对人类的危害和威胁愈益严重,现已引起世界范围的警惕和重视。“水俣病”就是汞污染所引起的疾病。因此环境中汞的检测已成为重要的环境化学检测项目之一。环境样品中汞的检测国内已广泛采用冷原子吸收法。它是将试液中汞化物,用还原剂还原成金属汞、用空气从试液  相似文献   

12.
汞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不同肥力土壤脲酶和转化酶活性受汞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土壤脲酶活性、最 大反应速度Vmax 、Vmax/Km和反应速度常数k与汞浓度呈现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其 可作为土壤汞污染的生态指标;米氏常数Km则变化较小,表明汞与脲酶作用机理为不可逆竞争 抑制;低肥力土壤脲酶比高肥力土壤脲酶受汞毒害作用更强,当汞浓度分别为6.00和14.79mg/ kg时即达到严重污染;而转化酶对汞的敏感性较差;培养时间对土壤酶与汞浓度间关系影响较 小.  相似文献   

13.
汞(Hg)是人们持续关注的全球环境污染物之一,其对地下水的污染严重威胁着与地下水相关的生态环境系统.汞在地下水系统中的物理与地球化学反应过程的准确刻画是研究汞迁移转化规律的重点和难点.基于某工业场地汞污染数据,首先采用PHREEQC研究地下水中无机二价汞的存在形态,然后利用PHT3D程序建立汞污染物反应性溶质运移二维剖面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汞污染物在地下水系统中的对流、弥散过程及地球化学反应过程(包括水相络合作用、表面络合吸附作用及受动力学控制的氧化还原作用).结果表明,无机二价汞的存在形态以HgCl2和Hg(OH)Cl占主导地位,氧化还原作用是影响地下水中汞污染反应性运移的主要控制因素;另一方面,水合氧化铁HFO对汞迁移的阻滞影响较小,而溶解性有机质对汞较强的络合作用不能忽视.本文研究成果可为预测与评估特定污染场地地下水汞污染的变化趋势及制定相应的修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环境调查中,为了准确评价环境中是否受汞的污染,首要问题是确定不同环境区域中汞的背景值。近几年来,有关陆地土壤和海洋沉积物环境中汞的背景值及其研究方法已经有了许多报道。本文利用1982—1983年的调查资料,对北部湾东北部海域中汞的含量分布状况及环境背景值作了研究,并对本区沉积物中汞的污染历史作了初步分析。一、采样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汞污染分布状况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汞污染在世界各地分布较广,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都出现了汞污染问题,甚至人迹稀少的北极也在受到汞污染的威胁。我国的汞污染主要集中于贵州、吉林、陕西、湖北、辽宁和重庆等地。目前国内外有关环境汞污染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氯碱生产、金矿开采、燃煤电厂等汞污染源开展的,实际上汞污染源类型很多,因此环境汞污染状况十分令人堪忧。我国汞污染研究基本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严重滞后于国际环境形势发展需要,今后除了应加强基础研究工作,还要对重要汞污染地区污染状况、机制、环境效应开展研究,以全面掌握我国汞污染的来源、汞污染源分布以及环境汞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矿开采区环境汞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汞是金矿区环境的特征污染物。金汞同源性导致金矿床一般汞含量偏高,且在以混汞法为代表的提金过程影响下,导致了中国金矿区严重的环境汞污染问题。本文介绍了中国金矿分布与开采及选冶概况,研究了导致金矿区环境汞污染的原因,分析了金矿石选冶过程中汞的释放,并综述了金矿开采所致矿区土壤、水体、大气、生物体中汞污染状况,最后讨论了金矿区汞污染环境管理与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7.
环境汞污染粮食长期暴露对大鼠脑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环境汞污染暴露对公众健康的潜在危害,采用汞矿地区环境汞污染粮食对大鼠进行长期暴露试验,研究不同暴露时间节点大鼠脑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及其水解酶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变化情况,并以市售上海粮食作对照.结果表明,环境汞污染粮食暴露7d后,大鼠脑中神经递质ACh出现显著升高;暴露30d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长期暴露90d后,脑中ACh出现了显著的回落.AChE的变化则与之相反.饲喂过程中,粮食中的硒对汞的蓄积及毒性有一定的拮抗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实地环境汞污染粮食长期暴露后对大鼠表现出明显的神经毒性作用.环境汞污染长期暴露引起的ACh含量下降,AChE活力上升是否与阿尔茨海默病(AD)有关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8.
葫芦岛市五里河土壤—植物系统中汞的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汞污染对环境各要素的影响,采用冷原子吸收法研究葫芦岛市五里河沿岸土壤、植物中汞含量.结果表明,草本植物茎叶汞含量为0.003~3.024mg/kg,植物根土汞含量为0.509~17.576mg/kg,草本植物叶汞含量为辽东蒿>水蓼>芦苇>曼陀罗>扁杆鹿草>苍耳>稗草.不同器官汞含量为根>叶>果实(穗)>茎,草本植物根汞含量、果实汞含量与土壤汞含量相关,叶与茎汞含量呈显著相关.草本植物汞的生物吸收能力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异,五里河沿岸草本植物的生物吸收系数高于Перельман分类系统中汞的生物吸收系数,属于强累积类,说明在严重汞污染的环境条件下,草本植物对汞表现为强累积.  相似文献   

19.
松花江上游金矿开采区环境中汞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邹婷婷  王宁  张刚  赵丹丹 《环境科学》2010,31(9):2228-2233
采用俄罗斯Lumex公司生产的RA-915+汞自动分析仪采集松花江上游桦甸金矿开采区环境中的气态总汞,并同步采集水体、土壤和植物样品,测定各环境要素中的汞含量,旨在研究金矿开采区周围大气汞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其与其它环境要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环境中大气汞污染的时间分布规律为夏季大于秋季,傍晚高于午间;空间分布规律以金矿开采和汞源为中心随距离加大而逐渐衰减;金矿开采区附近环境要素中汞污染的规律为:沉积物土壤植物水,植物中总汞污染特征为:根茎叶,秋季植物中汞的含量普遍大于夏季,这与植物随生长发育不断通过土壤向体内富集污染元素有关.无论夏季还是秋季,气汞与植物根部的相关性均最高,分别为0.83和0.97.  相似文献   

20.
自闭症是一种小儿广泛性的发育障碍。目前关于自闭症的研究多是从社会、心理及生物学角度进行讨论,而对环境污染对自闭症患儿产生的影响没有过多关注。针对该问题,综述了铅、汞离子在环境中的污染状况以及空气、水与食物中铅、汞离子污染的水平,探讨人体铅、汞离子暴露途径及其对儿童自闭症的影响。提出应加强对环境中铅、汞离子污染的研究,开展人体铅、汞离子暴露的潜在风险评估,为保证居民尤其是婴幼儿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