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环境空气中的臭氧监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套有效的臭氧量值传递体系已成为保证中国环境空气臭氧监测数据质量的生命线。为加强中国环境空气臭氧量值传递体系的建设,总结了美国环境空气臭氧量值传递体系及其相关的技术规范体系,简要介绍其臭氧量值传递体系各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要点,并提出了对中国环境空气臭氧量值传递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LGR-密闭式动态通量箱法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O2、CH4)通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城市绿地花草CO2通量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白天通量值为负,是CO2的净吸收汇;夜晚为正值,是CO2的净释放源;7:00左右由源转为汇,17:00左右由汇转为源,不同花卉24 h总通量有正负2种结果。冬季草坪作为源的时间延长,而作为汇的时间缩短。光强和温度是影响CO2通量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城市绿地CH4通量较小,不足以对温室气体总量产生显著影响。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角度对城市绿地花草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标准物质的量值准确性是监测数据准确的重要前提。为科学评价57种臭氧前体有机物混合标准气体量值的准确性,研究建立了定量环进样-中心切割-气相色谱-双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分析方法与量值比对方法(En值法),并对市售6个品牌各2个批次标准气体开展量值比对研究。研究结果表明,4个品牌标气量值一致性、准确性较好,2个品牌存在5~22种组分量值偏离(En绝对值为1.0~5.3),用于开展臭氧前体有机物监测的标准物质质量仍需持续监督、提升。  相似文献   

4.
以温度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越来越影响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的收集与整理对于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充分调研IPCC指南及相关排放系数文献的基础上,对温室气体排放系数进行采集与整理,其中对电力行业排放系数的收集细化到不同技术水平、煤质来源水平和区域水平,并在电力行业排放系数收集的基础上,对其他主要工业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进行收集,完成了数据库设计与建库工作。主要包括四类数据:"温室气体排放系数数据库"、"活动水平数据库"、"电力行业污染物排放数据库"、"元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数据库软件系统,实现了对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的统一管理与访问。经实际运行,证明该系统能有效管理温室气体排放系数数据,提供数据的分析应用,为温室气体核算和提高环境监管能力提供科学数据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5.
欧盟出台的《第2003/87号指令:温室气体监测和报告指南》和美国环保署颁布的《温室气体强制性申报:最终条例》中,监测计划、监测技术装置、一般监测方法、最佳可用监测方法、不确定性分析、数据验证、经济成本分析等内容都对中国进行温室气体监测和报告具有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温室气体监测的作用和对中国进行温室气体监测、报告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生态环境监测事权上收改革后,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施的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作为生态环境监测关键“量具”的气体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涉及的制造商日趋多元化,其量值准确性和一致性直接影响中国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掌握并提升中国生态环境监测在用气体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质量,总结了美国环境监测气体标准管理经验,提出中国气体监测用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管理建议,助力实现中国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  相似文献   

7.
不同尺度下温室气体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是研究气候变化的基础,也是评估相关减排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依据。当前碳排放核算主要基于排放清单,不确定性较大。基于监测数据的碳排放核算能够有效评估和修正排放清单结果,是对当前方法的有效补充。国内温室气体的监测主要针对污染源和环境浓度,对于人为源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监测研究较少。该文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基于地基监测的人为源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可分为2类:柱浓度空间分布结合三维风场数据反演排放通量;结合实测体积分数、大气扩散模型和统计优化模型修正先验排放通量结果,以获取更准确的后验排放通量。通过分析和对比2种方法的优势和局限,讨论不同通量反演方法的适用场景。建议我国未来应构建适用于不同空间尺度的温室气体通量监测反演体系,综合利用多种监测手段,以校核验证排放清单,并为制定温室气体减排策略和评估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成效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利用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2004—2020年以"Greenhouse Gases Monitoring"为主题词检索到的2 514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从时间分布、国际合作、研究机构合作、研究领域、共被引分析和关键词分析等方面,揭示该领域的发展动态、研究实力分布、热点前沿等。结果表明:2004—2020年温室气体监测研究领域的发文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事件时间节点发文数量增幅较大;该领域发文量较多的国家和机构皆以发达国家为主,发展中国家中中国居首位,国家、机构合作关系紧密;温室气体监测研究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广,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环境科学、工程为排名前3位的学科领域,2010年后研究逐步拓展到建筑学、影像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等领域;该领域的研究知识基础主要聚焦温室气体浓度监测、来源去向、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分析,温室气体监测技术方法研究及应用,以及森林、农业土壤碳汇研究等方面;通过不同时段关键词分析发现CO2、CH4和N2O一直是温室气体监测...  相似文献   

9.
详细介绍了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在质量考核中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并对考核中出现的若干质量问题进行分析,供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参考《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等资料,结合小区域的特点,研制了《小区域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方法》。以无锡市胡埭镇为例,介绍了清单的结构、核算方法、活动水平数据获取要求和排放因子选取方式,通过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城市以下区域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11.
烟气中SO_2监测质量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烟气中SO2手工采样监测的质量控制,如采样管的温度、采样流量、样品保存等进行了研究,并对原监测方法提出改进措施,提高了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从而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锅炉烟尘、烟气监测质量控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锅炉烟尘、烟气监测质量控制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介绍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编制方法及应用建议,重点介绍了在编制过程中排放因子本地化研究成果,并得到以下结论:新疆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已形成常态化机制,相关工作流程已经基本完善;在将来的工作中,可以将温室气体排放结果应用到政策研究和目标考核当中,通过网络化建设和本地排放因子研究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编制水平.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全面完成国家环境监测网的布局与建设,环境管理将开始由以环境污染控制为目标导向,向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导向转变,以全面考核空气、水环境和土壤等环境质量的新环境管理时代即将来临。从现有环境监测质控体系所发挥的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环境管理的需求出发,提出构建覆盖国家环境监测网的质量控制体系,论述各级环境监测站的质控职责,尤其是省级监测站作为地区质量控制中心,应该和国家站一起加大自身质控能力建设,为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可信度做好质控工作。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推荐的方法,结合《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和《城市温室气体核算工具指南》的部分数据与核算范围,针对固体废弃物填埋、焚烧和废水处理等过程,核算了北京市2005-2014年废弃物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结果表明:2005-2014年北京市废弃物处理过程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呈逐渐上升趋势,2014年温室气体总排放量比2005年增长98%。10年间,固体废弃物填埋过程一直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到2014年排放量达到最大,为416.3×104t二氧化碳当量(CO2e)。废弃物填埋、废水处理和废弃物焚烧过程占总排放量的比例分别为78.5%(CO2e质量分数,下同)、13.5%和8%。结合已有研究,系统优化国内7个典型城市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核算7个城市排放情况,并对比分析了北京市排放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