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浦江上游近年水质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浦江上游三大支流(斜塘、红旗塘和大泖港)2000年以来的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与评价,确定黄浦江上游的主要污染指标和污染来源,并通过研究历年变化情况和主要污染物,提出加强苏浙沪省际边界水体管理和保护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伊犁河伊宁市段水质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对伊犁河伊宁市段历年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河段水质的变化规律、污染特征和成因。  相似文献   

3.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与水质类别判定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对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定性、定量方法作了详细说明 ,并就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与水质类别判定之间的相互关系、矛盾及总体的量化关系进行了分析 ;同时 ,对目前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黄浦江水系水质变化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6—2010年的水质监测数据,研究了黄浦江水系水质变化,并对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近25年的黄浦江水系水质变化基本可分为3个阶段:1986—1996年,上海市的畜牧业高速发展,生活污水量逐年上升,工业废水量较大而处理率低,水环境压力加大,水质持续恶化;1996—2002年,上游来水水质、生活污水量和畜牧业污染量均基本稳定,为水质改善创造必要条件,随着工业废水量的下降及废水处理能力的加强,水质持续改善;2002—2010年,上游来水水质在2002—2004年明显恶化,生活污水量再次进入快速上升期,加大了水环境改善的难度,水质改善趋势放缓并渐趋稳定。  相似文献   

5.
基于环境统计数据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工业源和生活源总磷污染及治理特征。结果表明,2016—2019年,长江经济带工业源和生活源总磷排放量总体下降,但占全国比例逐年增加。工业源涉磷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四川、湖北等省,主要涉及纺织、农副食品、化工、电镀等行业;下游的南通、苏州、宁波、绍兴和杭州等城市"三磷"企业总磷产生量也较大。工业源总磷治理存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现有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四川、江苏、湖南等地的生活源总磷排放量较大,贵州、江西、云南等地的人均总磷排放量较高。长江经济带上游流域、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率、总磷去除率较低。建议加强工业源涉磷企业监管和治理力度,强化上游地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提标改造,减少总磷污染。  相似文献   

6.
通过2018年4月、7月和11月在清水河流域布设32个采样点,监测F-、TN、TP等6项水质指标,应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灰色关联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河水质状况作综合评价,并分析F-是否参与评价时水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F-不参与水质评价时,清水河各月水质污染程度为7月>11月>4月;当F-参与水质评价...  相似文献   

7.
辽河水系水质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辽河水系水质状况及其污染特征。指出辽河水系水质污染严重,多数河段为超V类水质,基本属有机污染类型,城市河段污染突出,水体丧失自净能力,水体功能已受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8.
分析1998—2017年间水质手工监测结果可知,温榆河水质变化大致分为4个阶段:水质恶化-水质改善-水质稳定-水质进一步改善,最后一个阶段,污染凸显以氨氮为主。通过空间分析,温榆河上段化学需氧量主要受南沙河影响,氨氮受北沙河及南沙河影响均较大;下段氨氮主要受清河下段及坝河下段影响,而化学需氧量则受温榆河上段、清河下段、坝河下段3条河段影响。污水处理厂的建成运行、污水处理率的提高,使温榆河整体水质第一次改善,部分直排污水及污水处理厂排水标准宽松,阻碍水质进一步改善。河道清淤,加强污水收集及管网建设,以及污水处理厂提高出水标准后,温榆河水质出现第二次改善,但仍然为劣Ⅴ类。自动站雨季监测发现,非点源污染的影响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9.
太湖流域(苏州片)水质同步监测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分析了太湖流域(苏州片)达标排放前后的水质变化情况,讨论了达标排放与水质变化之间的关系,评价了水污染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百花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水质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rcGIS和ENVI软件并结合Spearman分析法,探究百花湖流域1997年、2007年和2017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5种水质指标年均值的响应。结果表明:1997—2017年流域内林地和建筑用地面积递增,耕地面积递减,林地占整个流域面积的50%以上;在土地转移中林地、建筑用地和耕地之间的转移最大,林地和建筑用地的增加主要来自耕地;1997年水质最好,2007年水质最差,2017年对流域实施水污染治理工程后水质有所改善;相关分析得出建筑用地、耕地与TN、TP、NH_3-N呈显著正相关,对TN、TP、NH_3-N有"源"的作用,林地与TN、TP呈显著负相关,对TN、TP有"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分析研究太湖30年来的水质演变及近年来的水文径流数据,得出了太湖中存在的主要湖流。同时结合太湖特定的地理条件及水文特点,将大太湖分成湖岸区、过渡区和湖心区,对比分析了各个湖区间水质的相互影响及变化规律,得出了太湖的主要污染特征。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家地表水监测网2011—2021年水环境监测数据,从全国、十大流域主要江河、重要湖库3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当前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分析结果显示,2011—2021年,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其中,2021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较2011年提高了35.2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较2011年降低了11.4个百分点。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指标浓度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总氮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趋势,且目前仍处于较高水平。长江、珠江、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及西南诸河流域水质优于淮河、黄河、海河、辽河及松花江流域。十大流域主要江河水环境质量均有所改善,改善幅度最大的是海河流域。重要湖库水质状况有所好转,但富营养化情况未有明显改善。年内水环境质量方面,夏季水质明显劣于其他季节,表明当前我国面源污染防治存在明显短板。建议在明确当前水环境质量改善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应当意识到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结构性、根源性压力尚未得到根本缓解,不能停留在过去的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污染治理思路上,应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从"三水统筹"的角度加强对水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  相似文献   

13.
我国河流水质评价污染因子选择方案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选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地表水水质评价时 ,由于污染因子选择不尽一致 ,造成地表水水质评价结果不具有可比性。为了使地表水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 ,必须选择相对固定的评价因子。笔者对我国七大流域 1 990~ 2 0 0 1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 ,提出了能够反映我国河流污染现状的污染因子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4.
分析2014—2016年江苏省O3污染状况,以及苏北、苏中和苏南3个典型区域O3年度、季度、日变化和频度占比等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的O3空间分布呈现北低南高,2014—2016年的O3超标占比由18.4%上升至34.9%;2016年苏北、苏中和苏南地区O3-8h第90百分位数与2014年相比,上升2.7%,21.8%和3.3%;3个区域夏季O3-8h均值最高,春、秋2季次之,冬季最低;O3-1h日变化呈单峰状态,最低值出现在06:00—07:00,最高值出现在15:00—16:00;2016年3个地区的O3频度占比均呈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在40~80 μg/m3,所占比例均>15%;苏中和苏南区域2016和2014年相比O3频率占比的变化幅度较大,苏北地区变化幅度不大。指出,江苏省的O3污染程度在逐年提高,污染范围从苏南逐渐往中部和北部城市扩大。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河中游水质污染原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2、2003年塔里木河中游水质现状的分析及上下游水环境质量对比和污染因子对比,得出塔里木河中游水质污染的主要污染因子及形成污染的原因。为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河口的水质、底质污染及其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分析了2001年在黄河口附近所取的3处水样和3处泥样中污染物的含量,并与历史数据进行了比较.利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水体泥沙质量标准等分别对水体和底泥中的重金属(砷)和氮磷污染进行了评价.认为黄河口的水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汞和氮;泥沙污染尚不严重,但污染物的增长率高;水体中较高的氮含量和泥沙中氮含量的迅速增高可能会对渤海湾的富营养化情况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为分析近年来中国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污染的时空变化规律,利用2008—2013年全国地表水338个可比国控断面监测数据,从时间变化特征、空间分布特征、污染较轻和较重断面变化情况及污染变化原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从年际变化看,全国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污染总体呈减轻趋势,平均浓度下降32.2%,劣Ⅴ类断面比例下降5.0个百分点;2从流域分布看,辽河、黄河和海河流域高锰酸盐指数污染程度明显减轻,其他流域较为稳定,海河流域高锰酸盐指数污染一直较重,黄河、松花江、淮河和辽河流域次之,其他流域污染较轻;3污染严重断面由22个降至5个,污染较轻断面稳定在242~248个;4COD排放量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污染的减轻,但个别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纳污量仍较高是流域污染较重的重要原因,污染严重断面主要分布在海河流域,这与其COD接纳量较高、水资源总量较少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9.
岷江流域水质状况评价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岷江断面水质监测数据,利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分析了2009—2013年岷江干流水质情况及其变化趋势。阐述了2013年岷江流域水质空间分布、月季变化情况。提出了流域水质污染防治建议。结果表明,岷江干流上游水质较好、中游较差、下游略有好转,体泉河等部分岷江支流水质较差。2013年全年来看,4—5月份水质较差,7—10月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20.
以2016—2020年古泊善后河国家和省级地表水监测网水质例行监测数据为依据,采用水质指数法(WQI)对古泊善后河水质污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基于水质评价结果,选取影响最大的两项指标CODMn和TP,于2020年10月对古泊善后河开展加密监测,调查分析污染来源。结果表明,2016—2020年古泊善后河水质波动变化较大,汛期降雨对水质下降影响明显,CODMn、TP、CODCr、氟化物和BOD5是影响古泊善后河水质的主要指标;加密监测期间,古泊善后河干流水质CODMn和TP指标浓度分别升高28.9%、38.3%,其中宿迁段升幅显著高于连云港段;支流水质超Ⅲ类比例为22.9%,劣Ⅴ比例为6.3%;部分乡镇生活污水直排和持续降雨将农田中高浓度污染物冲刷进河流支浜,是导致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