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 6500万年前,一次巨大的灭绝危机袭击了地球生物界;在地层层序上,这正好是发生于白垩系与第三系的交界处。在这次危机中,海洋爬行动物、会飞的爬行类、恐龙,以及菊石类、箭石等都绝迹了;灾难性的灭绝也发生于微型浮游动、植物之中;钙质浮游有孔虫和钙质微型浮游植物也几乎被一扫而空。Russell指出,在灭绝事件的整个过程中,大约50%的生物属或估计达75%的生物种从地球上消失了。 这样一次巨大的事件在地球演化历史上是极其引人注目的。许多科学家对导致该事件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且提出了大量的假说。由于人们不断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二叠-三叠纪生物绝灭事件在地史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灭绝加速了物种的进化和更替。本文简要总结了近几年来全球地球化学、地质和古生物等学者关于P-T生物绝灭事件的研究,包括事件的测年研究进展和事件原因的种种学说,其中详细阐述了地外碰撞(小行星或彗星)、火山学说、缺氧学说以及海洋酸性化假设的研究进展,并对该绝灭事件研究意义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1000,地球上生物的自然灭绝速率乘以这个数字,就是我们人类正面临的窘境。过去的50年,是地球生物史上从未有过的生物"大灭绝"时期,走过数十亿年发展进化之路的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衰减。生物多样性看似不过是个抽象的概念。其实,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  相似文献   

4.
<正> 白垩纪-第三纪的一次事件导致了大规模的生物灭绝,而且这可能是某个天体的冲击所引起的。在最近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第199号项目(地质历史中的稀有事件)和 ILP 第7工作组联合召开的一次专题讨论会上,来自16个国家的53位代表一致同意这个假说。尽管  相似文献   

5.
<正> Ir和其他地壳中亏损的亲铁元素,当海相微体古生物灭绝时,在同一地层层位上形成了异常高的富集,据古生物灭绝所确定的白垩系与第三系的界限大约为距今65到67百万年。这种地球化学异常在世界范围内的海相和陆相沉积物中均已发现。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种异常是由于一个成份可能相当于碳质球粒陨石、直径为10公里的球外物体冲击地球而引起的。白垩纪末期灭绝事件的冲击假说指出:在其他发生大量灭绝事件的地层中也可发现球外物体冲击  相似文献   

6.
恐龙的奥秘     
<正>恐龙最早出现在2.3亿年前的三叠纪,灭绝于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目前科学家们仍没有定论,不过人们普遍认同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当时地球可能与其他星球相撞并发生了爆炸,大气层充满了灰尘,遮住了阳光,导致地表温度下  相似文献   

7.
正每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的速度消失。而如果地球上少了这些多姿多彩生命的身影,人类是否会感到孤独?海燕是杰出的飞行家,新西兰海燕是处于极危中的动物之一。这种鸟之前被确认已经灭绝,人们只是从化石和19世纪保存下来的3个标本中了解到这种鸟。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科学家肯定地说,他们又发现了这种鸟的踪影。  相似文献   

8.
所有物种迟早会灭绝。既然所有物种最终都会灭绝,那么,我们为什么还关心野生生物损失呢?物种的加速灭绝紧要吗?如果自然界失去了多样化,会有什么影响呢?答案是清楚的。保护物种至少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2012,(13):4
物种的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然而目前,人为活动大大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生物多样性的消失不仅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也将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地保护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于当代和子孙后代,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我国肩负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神圣职责。20年来,我国各级政府戮力同心,生物多  相似文献   

10.
环球扫描     
正《经济学人》2021年6月15日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人类的威胁不亚于气候变化IPBES(政府间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科学政策平台)发布的2019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状况评估指出,大约有100万种动植物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截至2016年,人类食用或用来生产食物的6200种驯养哺乳动物中至少有9%已经灭绝,  相似文献   

11.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探讨了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所面临的威胁,指出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在加快,濒危物种在增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应是濒危物种。并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认为人口过快增加是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12.
白鳍豚迷影     
<正>"白鳍豚灭绝了吗?"搜索网络,这样的疑问总是不时地映入眼帘。2007年8月8日,英国皇家学会《生物信笺》期刊发表报告,宣布白鳍豚功能性灭绝。11年以后的2018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更新发布,未确认白鳍豚灭绝,保持了原定评级"极危"。  相似文献   

13.
文明 《环境科学》1993,(2):91-91
世界物种总数至今未能确定。生物学家估计数从500万至3000万种不等,大部分人认为在1000万种左右,大部分是微生物、昆虫和海洋微小有机体。由于总数不确和很多生物在被认识和分类之前已遭灭绝,因而也难以确定现时的和未来的生物灭绝情况。通过对热带森林栖息地的最新分析得出,如果继续目前的毁林速度,到2015年4%—8%的雨林物种(热带森林物种占全球的50%—90%)行将灭绝,到2040年将有17%—35%的物种灭绝。世界物种多样性的分布不均匀,一般来说,温带的群体大但种类少,而热带则是种类多群体小。那些地方性的物种(栖息地局限于某一地区)和热带物种最容易因栖息地破坏、污染、过度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主题为"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生物多样性就是我们的生命"。为了配合生物多样性年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本刊特别在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即将来临之际,在"业务讲堂"栏目中分两期推出"生物多样性"释义,以期让读者对生物多样性有更准确、深入、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世界环境》2009,(6):93-94
世界观察研究所2009年11月4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一份最新的针对全球生物物种的评估报告日前出台,报告显示:又有11个物种被定级为或者彻底灭绝或者野外灭绝。IUCN新近更新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显示,在当前世界上的所有动植物物种中,有1.7291万种面临灭绝的威胁。  相似文献   

16.
硒元素与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是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文章从硒的存在状态和分布特点,以及硒的生物效应与生命健康的关系等方面,对硒与人类生命活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以达到对硒元素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正确认知POP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20世纪人类大量生产使用合成化学品所伴生的产物,由于其独特的环境持久性、生物蓄积性、长距离迁移能力和高生物危害性,POPs在历史上导致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污染事件,例如,日本米糠油事件、越南橙剂战事件、意大利塞维索事件……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成为当今一个新的全球性环境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自然保护区是研究、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及自然环境的重要基地,又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种源的储源地,也是拯救和保存某些濒于灭绝的生物种源的重要基地。现在世界各国都认为,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最基本的有效措施是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而且把一个国家的自然保护区总面  相似文献   

19.
水污染已经成为全球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污染物质导致生态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减少,使得某些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此外,食物链中的生物积累有害物质,进一步威胁到更高级别的生物。水污染还导致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繁殖和生存受到威胁。尽管影响巨大,但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治理策略,生态系统的恢复仍是可能的。积极实施污水处理、限制有害污染物的排放,以及加强环境教育,都是促进生态系统恢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野生动植物物种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革命以来,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攫取和利用造成了许多物种的减少和灭绝。20世纪60年代,国际社会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是造成对物种过度利用、使世界范围内许多物种迅速灭绝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应对这种情况,196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开始组织一项谈判,以起草一项管制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出口、过境和进口,以保护这些物种的国际公约。但是,经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