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到包括北极和南极在内的远地旅游的游船越来越多 , 而北极和南极属于地球上最后剩下的原 始自然保护区 . 这两个地区的生态系统都极为敏感 . 这也是它们吸引游客的一个原因 , 但是 游客是否真正应该到那儿 , 有时候却令人怀疑 . 提供北极和南极旅游的经营者们对保护环境 负有明确的责任 .  相似文献   

2.
到包括北极和南极在内的远地旅游的游船越来越多,而北极和南极属于地球上最后剩下的原始自然保护区.这两个地区的生态系统都极为敏感.这也是它们吸引游客的一个原因,但是游客是否真正应该到那儿,有时候却令人怀疑.提供北极和南极旅游的经营者们对保护环境负有明确的责任. 这片广阔荒地——没有道路或其他开发的踪迹——上的景色、野生生物和文化正在迅速地变化它的美丽正遭到道路、管道、钻探设备以及垃圾、杀虫剂和有毒化学品的破坏空气、水和野生生物中已经出现了二(口恶)英和其他化学物质.本地的和其他地方的居民已经对与旅游有关的持久性污染和环境恶化造成的威胁表示担忧 联合国环境署(UNEP)/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旅游协会“旅游经营者可持续旅游发展举措”(TOI)是一个由具有相同目的的旅游经营者组成的团体. 作为这个团体的成员之一,Ha-pag-Llyod巡航(HLK)承诺推动可持续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作为研究加拉帕哥斯群岛管理规划的第一批旅游专家之一,作者总结过去33年的规划结构和旅游的发展.该群岛是为游客管理设立的政策和运作系统的全球性参照,因为它每年都接待大量的游客.文中讨论了私营部门在参与旅游管理规划中的作用、限制参观方面的复杂形势以及为当地居民的发展设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作为研究加拉帕哥斯群岛管理规划的第一批旅游专家之一 , 作者总结过去 33年的规划结构和 旅游的发展 .该群岛是为游客管理设立的政策和运作系统的全球性参照 , 因为它每年都接待大 量的游客 .文中讨论了私营部门在参与旅游管理规划中的作用、限制参观方面的复杂形势以及 为当地居民的发展设想的方案 .  相似文献   

5.
作为研究加拉帕哥斯群岛管理规划的第一批旅游专家之一 , 作者总结过去 33年的规划结构和 旅游的发展 .该群岛是为游客管理设立的政策和运作系统的全球性参照 , 因为它每年都接待大 量的游客 .文中讨论了私营部门在参与旅游管理规划中的作用、限制参观方面的复杂形势以及 为当地居民的发展设想的方案 .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西藏林芝巴结巨柏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活动后巨柏的生长状况及游客行为,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首先对保护区内游客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其旅游活动相对集中于较短的时间范围和景区入口处,旅游活动单一.其次,由于保护区开展旅游活动已有较长的时间,结合游客的行为特征,对区内旅游干扰进行了调查.进行保护区土壤调查时将保护区划分为四个样区,并在每个区域内设置对照采样点,对保护区内不同样区的游道两侧不同距离的土壤硬度、含水率、容重及pH值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发现随旅游干扰强度的增加,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同时,将保护区沿主要游道划分为三个样区,调查巨柏受伤害状况,发现游客活动频繁的区域,巨柏受伤害的可能性越大且受刻画等级越高.最后探讨了土壤理化性质、巨柏受伤害程度的变化趋势与旅游干扰强度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2009—2010年南半球夏季,用大流量采样器(high-volume air sampler,HVAS)和聚胺酯泡沫(polyurethane foam,PUF)被动采样器采集了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和阿德利岛6个点的大气样品,分析了HBCDs的浓度水平、异构体组成、气相-颗粒相分配和空间分布趋势.主动和被动采集大气样品中ΣHBCDs浓度(α-HBCD、 β-HBCD、 γ-HBCD的浓度)范围分别为n.d.(未检出)—2.73pg·m-3和0.41—3.39 pg·m-3,与北极和偏远地区浓度水平一致,远低于城市和工业区的污染水平. HBCDs在主动采集的颗粒相和气相中的平均比例分别为67%和33%,颗粒相以α-HBCD(57%)为主,气相以γ-HBCD(53%)为主;被动采集的PUF样品中γ-HBCD(64%)占优势.经过主动采样和被动采样的对比研究,对采样速率进行校正后,PUF被动采样器可以用于南极大气样品的采集.南极大气中HBCDs的检出,表明HBCDs具有持久性和潜在的长距离大气传输能力;南极长城站附近大气中HBCDs浓度水平略高,反映了有限的人类活动对南极环境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南极长城站室内空气微生物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气微生物是空气洁净程度的重要指标、环境污染状况的真实反映[1] .十年来 ,位于南极半岛的中国长城站常年有考察队员居住和工作 ,尤其在南极之夏 ,不时有各国考察、旅游、观光者出入 .这些都给长城站空气微生物的变化带入了外来因素[2 ] .我们于 1994年 2月 ,随机对站上 19个室内测点作空气微生物考察 ,以监测和比较室内空气微生物含量状况 ,为进一步了解空气微生物的卫生学意义 ,并服务于提高南极考察队员的身体素质 ,加深对南极生态系统的理解而提供一些资料 .1 材料与方法1 .1 测点1994年 2月份分 6天对 19个室内空间作了 2 0次测定 …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大气氧分压及游客高原反应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是我国近几年生态和文化旅游的热点地区,然而,特殊的高原环境是制约多数内地游客高原旅游的主要障碍,因此,评价游客在不同高原地区的高原反应风险关系到游客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对当地的旅游开发和管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青藏高原110座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生态地理学的视角出发,采用GIS技术方法分析了4种氧分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并引入脆弱指数、损失指数和高原反应概率对游客高原反应风险进行了定量的分析评价。结论如下,(1)随着海拔的升高,氧分压逐渐下降,二者呈现负相关关系。(2)同一海拔高度,大气氧分压、可吸入氧分压、肺泡气氧分压、动脉血氧分压依次呈从高到低排列,这一现象与人体呼吸作用对氧气消耗的生理过程一致。(3)随着海拔升高,高原反应风险逐渐增大,二者的散点关系呈现五级"阶梯式"变化。百米海拔每变动一个单位,2 800 m以下,高原反应风险指数增大或减小0.084 5%;2 800~3 200 m,高原反应风险指数增大或减小0.334 6%;3 200~3 600 m,高原反应风险指数增大或减小1.187 3%;3 600~4 400m,高原反应风险指数增大或减小0.432 5%;4 400~4 800 m,高原反应风险指数增大或减小4.354 2%。(4)从空间特征上来看,青藏高原反应风险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高原反应高风险区域大致以地区行政中心县市为核心向周边辐射,在高原反应风险空间分布图中,中等风险级以上区域占青藏高原90%以上的面积。该研究可为内地游客前往青藏高原地区进行旅游活动和当地旅游部门进行旅游安全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作为研究加拉帕哥斯群岛管理规划的第一批旅游专家之一,作者总结过去33年的规划结构和旅游的发展,该群岛是游客管理设立的政策和运作系统的全球性参照,因为它每年都接待大量的游客,文中讨论了私营部门在参与旅游管理规划中的作用,限制参观方面的复杂形势以及为当地居民的发展设想和方案。  相似文献   

11.
生态旅游正在作为加勒比海国家保护环境与通过吸引生态游客来赚取外汇的一种手段加以提倡。这些国家的政府已经制订了有关旅游与环境的一般政策和有关生态旅游的具体政策。例如多米尼加已制订了一项基于广大公众充分参与的旅游政策,以期改善总体生活质量,创造就业机会,赚取外汇,增强和保存文化与自然资源。多米尼加偏爱那些欣赏这个国家原貌的游客,而不喜欢那些想要改变它的游客。由于加勒比海岛屿规模都较小,需要精心的旅游规划与管理,才能保证资源不被破坏,也才能保证(生态)旅游对当地居民产生积极的社会—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旅游是基于自然的,可持续的旅游和娱乐,通过好的生态旅游规划的实施可保护旅游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使游客受到生态保护教育。为了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结发展,必须做好生态旅游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游客进行有效管理,增加地方居民的收入,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生态旅游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南澳岛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静艳 《生态环境》2006,15(2):371-376
南澳作为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资源环境条件优越,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但面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文章旨在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影响游客选择南澳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可分为三大细分市场:环境偏好者、广泛爱好者和成熟旅游者;影响南澳旅游吸引力的主要因素是旅游项目陈旧、线路单一、服务设施落后、人员素质不高、信息化程度低等。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实证研究在目的地营销领域中的运用,对南澳旅游的开发和管理也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凤凰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游客数量增长迅猛,给凤凰旅游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压力。为促进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在对凤凰旅游容量研究基础上,揭示凤凰旅游环境容量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旅游容量合理利用、调控、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旅游文化名城泰安市的实证分析表明,旅游开发活动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旅游人密度过大及由此引起的道路高生态负荷和围绕旅游活动兴起的服务产业的高强度,声环境,水体环境,生物生存环境和游客感应环境质量的下降是最为直接的后果。  相似文献   

16.
旅游开发活动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泰安市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游文化名城泰安市的实证分析表明,旅游开发活动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游人密度过大及由此引发的道路高生态负荷和围绕旅游经济活动兴起的服务产业的高强度,声环境、水体环境、生物生存环境和游客感应环境质量的下降是最为直接的后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正进入体验消费时代,游客期望的是通过自身参与而得到难忘的整体旅游体验。结合体验旅游产品的涵义及其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体验旅游产品的开发原则,从个性化、文化性、绿色产品等方面探讨体验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附生苔藓植物是森林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分,对森林及其环境的质量有很好的指示作用.为了揭示旅游活动对森林及其环境的影响,调查了几寨沟原始森林景点内附近旅游活动频繁地段与未扰动地段原始林优势种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树干4个高度附生苔藓种类的组成、生物量和群落结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苔藓层结构参数进行了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1)冷杉树干附生苔藓物种组成在旅游活动频繁地段与未扰动地段有很大的差异.在旅游活动频繁地段,耐荫喜湿物种局部消失(重要值下降),耐干旱抗干扰的植物种群扩大;(2)旅游活动频繁地段树干附生苔藓植物的丰富度、盖度和生物量较未扰动地段小;(3)距地面较高的高度120 cm和180 cm处受到的干扰强度最大,基部的影响较小.旅游活动对附生苔藓植物的干扰主要为间接的环境影响,其机理还未充分认识,还需进一步研究.综合分析表明,旅游干扰影响了几寨沟的生态环境,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控制游客数量和规范游客行为.图2表3参25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2006年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基本情况调查和2008年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专项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立足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涉及的宏观决策管理,保护区管理机构,保护区与社区、旅游经营者、游客、生态环境的关系6个方面,系统地分析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业关注组织(Tourism Concern)意识到在必然的旅游程序中,存在着一边串错误的解释。它们都在暗示自己才是旅游开发所产生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我们所见,它们被冠以的名目有:“责任心之旅”、“绿色之旅”、‘亲近贫困之旅”、“民俗特色之旅”、“社区之旅”、“生态之旅”等等。不一而足.它们把我们视线从关注真正的需求、切换到旅游结构与发展中基本原则的改变. 1992年里约地球会议之后,“生态旅游”就被旅游产业和各国政府作为解决可持续性旅游间题的答案推出.尽管生态旅游的提出是善意的,况且其核心也做出了承诺,但是既然它的目的是取得环境和当地人民利益的双赢,那么它在解决经济不平等的关键问题上已经失败了.旅游者产生国强大的旅游业经营人和旅馆连锁集团加剧了这种不平等,它涉及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问题、有失公正的支付与雇佣条款,低工资与歧视性工作条件,经营与销售权集中控制在外国运营者手中,而且存在巨人漏洞.所渭“漏洞”指得是货币,即那些留给旅游目的地支付的服务、货物和基础设施——为了符合国际旅游标准,这些都是进口的——费用,但与此相对应的收入却永远也到不了旅游目的地,这是因为消费者已经支付的货币大量流进了他们自己国内供应商的口袋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