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
2008年9月6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将环境一号卫星A星、B星成功送入太空,为中国民用卫星大家庭又添耀眼新星。本次发射的环境一号卫星A星、B星是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3颗卫星中的两颗光学卫星。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是国务院批准立项,由4颗光学卫星和4颗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组成,具有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的灾害和环境监测能力。此次发射标志着我国环境监测评估有了稳定的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2.
毛富仁 《青海环境》2011,21(2):91-93
用以往的TM、MSS、CBERS、SPOT卫星影像由于数据本身的分辨率低,很难精确地监测牛羊圈的位置及数量,QuickBird影像数据弥补了这一缺陷,可以较清晰地监测牛羊圈的位置、边界、大小等。应用QuickBird遥感影像解译技术来监测分析区域牛羊圈的分布情况,可为生态工程建设成效评估提供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3.
国际资讯     
《绿色视野》2014,(3):70-70
正实时森林监测系统发布世界资源研究所、谷歌等超过40家合作机构近日在华盛顿联合发布Global Forest Watch(GFW,即保护全球森林的全新动态平台),主要实现在线对森林动态进行监测和预警。GFW首次综合使用卫星技术、开放数据和众包模式,保证提供即时可靠的森林信息。GFW帮助世界各地的人们更好地管理森林资源,可以提供分辨率高达30米的全球林木覆盖面积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4.
中国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碳卫星,TanSat)是依托于"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与示范"重大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由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是继2009年日本GOSAT卫星、2014年美国OCO-2卫星后世界第三颗温室气体监测卫星,计划于2015年发射。碳卫星主要用于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混合比(XCO2)的高精度观测和全球碳排放监测。  相似文献   

5.
经济发展常伴随着水环境污染,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不仅造成环境破坏大,而且治理修复所需成本高。环境监测可实现提前预警,防患于未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传统的定点采样监测方式,不仅费时费力,且以点代面,无法实现大时空尺度下的环境监测。而卫星遥感可以对整个区域环境变化进行连续监测,获取到常规监测手段无法获取的环境信息,实现大时空尺度下的水污染监测。水环境遥感监测常用Landsat与Terra/Aqua等对悬浮固体、油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表温等多种环境参数进行监测。但卫星遥感可监测参数有限,且监测精度不够高,存在一定的劣势,未来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提升实际应用效果,为环境的监测和管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四川盆地为中国灰霾形势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对四川盆地大气灰霾的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环境一号卫星数据,对能表征大气污染程度的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行了反演。提出了用EVI植被指数判定暗像元精细化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方法,该方法能较好地去除部分大气影响,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结果与CE318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结果相关性较高,误差较小,具有较高的精度,反演结果满足精细化要求。反演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内有德阳、成都、眉山和乐山4个气溶胶光学厚度高值区,该高值区呈带状分布且与四川盆地的地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秸秆焚烧是农作物秸秆被当作废弃物焚烧,会对大气环境、交通安全和灾害防护产生极大影响。利用环境卫星、MODIS等卫星数据,可以开展秸秆焚烧遥感监测,为环境监察工作提供有效技术手段。自2009年起,每年夏秋两季,环境保护部都会对全国秸秆焚烧情况进行每日遥感监测,并及时通过环境保护部网站向全社会公布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8.
新闻资讯     
《环境技术》2023,(5):1-4
<正>“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升空系国内地球磁场探测精度最高卫星5月21日下午,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该卫星采用“A星+B星”联合观测模式,作为国际首颗低纬度地磁场与空间环境的科学探测卫星,国内地球磁场探测精度最高的卫星,将提高我国空间磁测技术水平。本次发射还搭载了武汉大学研制的珞珈二号01卫星。“澳门科学一号”卫星A星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配备了国际领先的高精度磁场观测载荷,用于获取南大西洋磁场异常区和岩石圈磁场高精度数据、内辐射带能量粒子能谱分布信息,有望在岩石圈磁场分布、地球发电机、磁极倒转、空间天气预报、地磁导航、航天器空间运行安全等基础和应用领域做出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科技动态     
正卫星遥感监测等科技让环保更精准近年来,在生态环境领域,遥感、自动化远程控制水文遥测等科技手段,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针对汶川震区的结论,便是科研人员基于十年间的海量卫星数据以及高空遥感飞机、无人机等获取的航空观测数据分析得出的。卫星遥感监测,让小堆垃圾、小水沟的污染都难逃"法眼"。  相似文献   

10.
对卫星遥感技术在小城镇发展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包括小城镇空间布局信息分析、小城镇区位分析和小城镇环境污染分析,介绍了遥感技术在小城镇变化监测中的应用。分析表明,遥感技术能为小城镇发展规划提供众多基础数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不能完全取代地面调查。  相似文献   

11.
西南地区卫星林火监测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建立GIS支持的NOAA卫星林火监测系统进行了分析.内容包括:监测区GIS的形成;NOAA卫星图像叠加经纬度网格;GIS与NOAA卫星图像的复合.1994年春天,我们对西南林区林火进行了1个多月的实时监测,证明了该系统具有林火分辨率高和定位准确的特点.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林火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2.
董得红 《青海环境》1996,6(3):118-120
结合青海省1994~1995年沙漠化土地普查与监测工作的范围和内容,主要介绍了采用TM卫星影像图进行调查的方法,尤其是大比例尺(1:50000和1:100000)卫星影像图与地形图相结合、室内解译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及设立监测样地和建立档案监测体系等,均为省内首次进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9,19(2):47-47
据研究表明,每年冬春蒙古国和哈萨克斯坦荒漠的沙尘暴,不仅会影响我国北部广大地区,还将大量沙尘通过在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一直传送到北美洲。而卫星观测也同样证实了这一研究成果,来自塔克拉玛干、巴丹吉林沙漠、黄土高原的浮尘能飘到日本、朝鲜,最远则可到达夏威夷。  相似文献   

14.
GEO卫星在轨运行期间,面临着复杂的空间自然强电磁环境,环境中的强电磁脉冲将从"前门"和"后门"两种途径耦合进入星内,对卫星的在轨安全运行构成威胁。本文首先介绍了GEO卫星所面临的空间自然强电磁环境,然后分别就孔缝、光学窗口和穿舱管路、线缆这几种典型的后门耦合通道的特点和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最后对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环境教育》2008,(10):83-83
2008年9月6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将环境一号卫星A星、B星成功送入太空,为中国民用卫星大家庭又添“耀眼新星”。  相似文献   

16.
浦江一号卫星是采用长征-11运载火箭发射的一颗小卫星,卫星研制过程中进行了整星的低频冲击试验,以检验卫星对运载I级发动机点火低频冲击环境的适应能力。本文介绍了本次低频冲击试验的状态、条件,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为其它卫星开展类似的低频冲击试验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沙漠化是干旱和亚干旱地区自然生态系统破坏过程的总称。(大段未译)沙漠化航空航天监测是观测荒漠生态系统破坏的指征,并从飞机和卫星上利用摄影测量和地球物理测量监测其结构、动态和静态的复杂系统。航空航天监测依靠地面生物圈生态监测站、定位站和关键地段实验观测的同时,还  相似文献   

18.
辐射环境连续自动监测与空气自动监测、水质自动监测相比,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最近几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了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强了辐射环境质量的管理力度,在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建立了多个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在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国家环境保护部开始定期向社会发布全国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值,用数据说话,从根本上解除民众忧虑,辐射环境连续自动监测站的重要性由此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从我国辐射连续自动站的产生开始,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简要介绍了其发展过程和现状.  相似文献   

19.
微博     
<正>@生态环境部:【"绿色中国"提升全球生态文明的颜值(央视新闻客户端)】#环境时评#2019年2月,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两颗对地卫星观测数据显示,地球比20年前更绿了!原因是中国和印度的植树造林以及农业集约化。(10月9日)@浙江生态环境:【2019年省政府民生实事"办得怎么样由你说了算"活动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20.
产业结构优化是吉林省旅游业实现高效益发展的基础性战略,而卫星账户的构建将为这一战略提供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持与发展对策启示.卫星账户既能大大提高旅游数据的可信度和区域可比性,又能准确测度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产业结构优化提供精密的数据支持和路径参考.基于此,参照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旅游附属账户:建议的方法框架》(2008版),构建吉林省旅游产业卫星账户的需求与供给系统,探索优化旅游产业结构的问题就成为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