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垃圾焚烧炉产生的PCDD/Fs和PCBs同类物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要应用高分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3种垃圾焚烧炉产生的飞灰中17种PCDD/Fs和12种共平面PCBs的浓度及毒性当量,比较了PCDD/Fs和PCBs同类物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流化床焚烧炉和炉排焚烧炉产生的PCDD/Fs多于PCBs,而气化熔融焚烧炉产生的PCBs多于PCDD/Fs;产生的PCBs对总毒性当量的贡献都比较小;3种焚烧炉产生的PCDD/Fs同类物具有相似的浓度分布;流化床焚烧炉和炉排焚烧炉产生的PCBs同类物具有相似的浓度分布,而气化熔融焚烧炉产生的PCBs同类物分布与其他两种焚烧炉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2.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分别在200、400、600、700℃下制备了不同性质的生物炭,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极性物质普萘洛尔和非极性物质萘在生物炭上的吸附,并对不同物质的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裂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芳香性增强,极性降低,比表面积增大.普萘洛尔和萘的吸附都随生物炭裂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普萘洛尔的lgKoc由3.10(低平衡浓度3 mg·L~(-1))和2.88(高浓度10 mg·L~(-1))增加到3.89和3.67;萘的lgKoc由2.74(低平衡浓度3 mg·L~(-1))和2.65(高浓度15 mg·L~(-1))增加到4.59和4.05.疏水分配作用对萘在低温生物炭上的吸附起主要作用,而随裂解温度升高,表面吸附和孔填充所占贡献逐渐增强.除了以上机理,普萘洛尔还可通过静电吸引进行吸附,而且在BC200上,由于大量极性官能团的作用,有利于静电吸附,其对普萘洛尔的吸附显著大于对萘的吸附;而且存在分子的倾斜吸附或多分子层吸附,单位表面积的吸附量远远大于单分子层吸附预测值.而在高温生物炭上,由于萘的分子较小而憎水性较高有利于孔填充作用,其对萘的吸附大于对普萘洛尔的吸附.  相似文献   

3.
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存在方式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重金属是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产生的一类重要二次污染物。在尾气处理过程中,重金属以均匀核化、异相沉积等方式从烟气浓缩到飞灰中。国外研究者通过实验室模拟研究对重金属在飞灰表面发生的吸附现象及其机理做出了推断,并对重金属在不同粒径级别飞灰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城市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形态及酸浸出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涛  刘廷凤  高占啟  孙成 《环境化学》2007,26(5):658-661
研究了城市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形态在不同粒径上的分布,以及HNO3对飞灰中重金属的浸出性.结果表明:飞灰中重金属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可交换离子态含量很少;易挥发性的重金属在较大粒径上有较高分布,亲石性重金属Cr和Ni的分布与粒径的相关性不大,在各粒径上的分布较均匀;飞灰中以碳酸盐结合态存在的重金属对酸不稳定,易被HNO3浸出,而残渣态部分对酸较稳定,不易被HNO3浸出.  相似文献   

5.
不同粒径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富集特性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杭州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按粒径级别进行其重金属特性表征,主要展开飞灰组成元素和矿物成分、重金属含量分布、以及重金属与飞灰颗粒的微观结合行为等研究.结果表明,"SiO2-CaO-Al2O3-金属氧化物"体系构成了重金属的富集载体;Zn、Pb、Cu、Mn、Ni、Cr、Sb等重金属在75—125μm飞灰颗粒中的占有率最高,达52%;Zn、Cu、Cr随着粒径减小其含量显著增加,其它重金属未见此趋势;通过SEM-EDX对飞灰颗粒表面和断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和面、线扫描元素能谱分析,在飞灰断面发现了更多类型、更密集的重金属分布.通过结合XRF、ICP-MS、SEM-EDX等仪器手段分析飞灰中重金属富集特性,深入探索重金属在飞灰颗粒中富集特征.  相似文献   

6.
进入环境的生物炭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过程受到普遍共存的溶解性有机质的影响.本研究将两种腐殖酸组分负载在以玉米秸秆为原料、不同炭化温度下(200、400、600℃)制得的生物炭上,考察极性和非极性有机污染物萘和1-萘酚在原始和腐殖酸负载生物炭上的吸附动力学,分别应用拟一级、拟二级和双室一级3种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拟二级和双室一级动力学模型均能较好地描述动力学吸附过程.腐殖酸负载对生物炭上萘和1-萘酚的吸附动力学有显著影响,使得平衡吸附量(Q_e)下降,而表观吸附速率提高.致密的芳香碳组分和纳米级孔隙主要对萘和1-萘酚在生物炭上的慢吸附单元起作用,腐殖酸负载降低了生物炭的芳香化程度和孔隙度,慢吸附对总吸附的贡献(f_(slow))降低.生物炭内部有机碳的致密性降低,使得萘和1-萘酚分子容易扩散进入生物炭颗粒内部,加之表面积和孔隙度减少,缩短吸附平衡时间,两种化合物的慢吸附速率常数(k_(slow))均提高.负载腐殖酸后,两种化合物的快吸附速率常数(k_(fast))的变化却不同.腐殖酸负载向生物炭表面引入含氧极性官能团,阻碍萘分子向表面疏水吸附位点扩散,使得萘的k_(fast)下降;而由于1-萘酚是极性有机物,除了疏水作用,其结构中的—OH能通过氢键与生物炭表面相互作用,其k_(fast)反而升高.  相似文献   

7.
天然水中离子对消毒过程中挥发性卤代烃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林立  孙卫玲  倪晋仁 《环境化学》2004,23(4):413-419
以天然水中的腐殖酸为研究对象,用其活性片段苯二酚和天然水做对比,研究了氯化过程中挥发性卤代烃的生成机理,并分析了天然水体中常见离子对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过程中三卤甲烷和三卤乙烷是稳定产物,随着反应时间和加氯量的增加产生量增加;烯烃为不稳定的中间产物,实验过程中偶尔有检出;1,1,2,2-四氯乙烷为相对稳定的中间产物。随着反应时间和加氯量的增加先增加而后减少.天然水中的溴离子对挥发性卤代烃的生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铵离子和镁离子对氯化产物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碳酸根离子对不同的挥发性卤代烃产物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模化有机垃圾,在炉膛内径为0.5米,有中心转轴翅片推动垃圾前进的焚烧炉中,对焚烧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确定了影响焚烧炉中NOx、SOx生成和燃烬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焚烧炉在控制NOx、SOx的前提下稳定操作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浸出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考察不同浸出条件对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净化系统飞灰中重金属浸出特性的的影响.研究表明:飞灰浸出时,受飞灰自身性质的影响,翻转式摇床混合和水平振荡摇床混合对飞灰中重金属浸出量的影响不明显;混合8h可使浸出体系达到溶解平衡,16h静置过程对飞灰中重金属溶出的影响不明显;增加浸取剂离子强度对飞灰来说并不会增加重金属元素的溶出;加大液固比(L/S)对飞灰中Pb,Ni和Cd的浸出仅起稀释作用,而Cu,Zn,CT和Hg在L/S<10时浸出液的浓度变化不大,L/S>10时被稀释;在高H 浓度时飞灰中重金属的浸出率大大增加,浸取剂中H 对各元素浸出的影响程度为Pb≈Zn>Cu>Cd>Ni>Cr>As>Hg;在中低H 浓度时,醋酸浸出液中重金属的浓度高于硝酸浸出液,而在>0.2mol·1-1的酸浸取液中,硝酸浸出液中重金属(Hg除外)的浓度大于醋酸浸出液.  相似文献   

10.
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是全球性污染物之一,光化学降解是其主要的环境降解途径。基于分子二维拓扑结构提出的用于表征化合物结构参数的分子电性距离矢量描述子(MEDV),应用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MLP-ANN)和支持向量机(SVM)对PCDFs在云杉针叶和飞灰表面的光解半衰期(t_(1/2))进行定量结构-性质相关(QSPR)分析,并用交互检验和外部样本对所建模型的稳定性进行了检验。旨在为PCDFs光解机理的QSPR研究提供新思路。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尤以MLP-ANN模型为佳,其建模相关系数(R_(cum))、留一法交互检验相关系数(Q_(LOO))以及外部样本检验相关系数(Q_(ext))分别为0.850、0.816、0.954(云杉针叶表面)和0.892、0.753、0.897(飞灰表面)。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用摇瓶法、产生柱法和动态联柱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测定有机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的研究方法,同时给出了某些农药、硝基多环芳烃和氯苯类化合物的水中溶解度的实验数值.  相似文献   

12.
模拟酸雨对土柱中稀土元素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模拟研究酸雨对土柱中稀土元素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雨水、酸雨淋溶下,对照组红壤土柱中所含稀土元素有向下迁移的趋势,并且随淋溶液pH值的降低,稀土元素向下迁移的能力增加.外源稀土迁移量的大小顺序为;Ce>La>Nd>Pr,其顺序与各稀土元素在稀土微肥中含量大小的顺序相同.表明外源稀土的迁移性与外源稀土的总量密切相关.外源稀土在土柱中的含量随着红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稀土元素主要在土柱中第一、二层持留;随着淋溶液酸度的下降,稀土元素向下迁移的能力增加.  相似文献   

13.
镧掺杂纳米材料合成及其高氟选择性吸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镧渗杂的纳米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材料(LDHs),获得了一类对氟具有选择性的新型吸附材料.实验表征了LDH、其焙烧产物(LDOs)以及吸附氟后的材料(F-LDHs)的微观形态、体相组成等性质的变化,通过批处理试验和吸附柱试验对其工艺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材料经600℃焙烧10min,在含200mg·l~(-1)SO_4~(2-),氟浓度为10mg·l~(-1)的配水中投加0.1g LDOs吸附240min,最高除氟率可达93.53%;在含200mg·l~(-1)SO_4~(2-)的氟溶液中,镁铝铜LDOs吸附氟的容量高于镁铝LDOs;吸附柱实验中,14h时出水氟含量小于国家标准(1 mg·l~(-1));共存阴离子对材料的除氟干扰强度排序为:Co_3~(2-)>PO_4~(3-)>NO_3~->Cl~-.材料吸附氟后可用0.5mg·l~(-1)的Na_2CO_3洗脱,并经600℃焙烧10min再生,再生4次后选择性除氟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自行研制的GC-FPD测定系统用于有机锡和有机锗的形态分析.在最佳测定条件下,使用HP-1毛细管色谱柱和柱头进样方法,成功地分离了九种有机锡化合物和四种有机锗化合物.分别对样品的萃取、衍生方法以及仪器测定条件的优化等进行了讨论.并用本文所建方法分离和测定了环境样品中的有机锡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王连生  张正 《环境化学》1993,12(2):151-154
本文采用产生柱法测定取代苯乙酮类有机物的水溶解度和正辛醇-水分配系数,与静态法和振荡法测定的水溶解度、摇瓶法测定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相比较,证明此方法是可行的,并和分子连接性指数呈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硝基苯水溶液的超声波降解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硝基苯为唯一底物,选择超声功率200W,400W,600W,800W,研究了超声降解硝基苯水溶液的动力学,实验证明,硝基苯超声降解属假一级动力学反应,同时得到了不同超声功率下的降解速率常数,以及速率常数与超声功率的线性相关关系和含有超声功率的动力学方程,采用色质分析,确定了硝基苯降解产物中含有邻硝基酚和对硝基酚。  相似文献   

17.
多介质环境样品中有机氯农药及其手性成分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利用自装填的硫酸硅胶层析柱和商品化固相萃取(SPE)硅胶小柱净化,结合非手性气相色谱和手性气相色谱柱对多介质环境样品中有机氯农药及其手性成分的分析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对土壤、浮尘、植物(松针)和动物(蚯蚓)样品中有机氯农药及其手性成分进行了分离检测,获得的数据能够为确认环境样品中有机氯农药的来源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多维气相色谱分离TCDDs和PCB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描述用多维气相色谱(SE-54柱/FFAP柱)和FID/ECD并行检测系统分析TCDDs和PCBs的方法。经SE-54柱切割的目的部分立即进入FFAP柱分离,中间不需用冷捕集技术。结果表明,该方法是选择检测复杂环境样品中痕量毒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雌酮的氯化产物及其内分泌干扰作用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固相萃取-LC/ESI-MS分析测定雌酮及其在氯气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结果表明,雌酮容易和次氯酸发生反应,并检出了包括一氯雌酮、二氯雌酮在内的4种副产物.用酵母双杂交方法对副产物的内分泌干扰活性进行了测试,发现副产物也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农药在土壤中迁移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安凤春  莫汉宏 《环境化学》1994,13(3):214-217
农药对地下水的污染已日益为人们密切关注,本文详细介绍了用土壤柱和土壤薄层层析法研究农药在土壤迁移行为用于预测或评价农药对地下水污染程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