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构建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指出我国现行《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不适合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分为历史名人相关物质载体、核心精神、其他非物质遗存3大类23亚类.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价值由物质载体的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名人精神的时代价值,名人文化体验、寻根、学术价值,名人非物质遗存丰富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6个要素构成,建立了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AHP的淮南市旅游资源开发类型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地考察、重点详查、访谈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划分的八大旅游资源类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淮南市旅游资源开发类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淮南的旅游资源开发类型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全面地反映了淮南市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况和特点,可为淮南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综合旅游资源各种概念表明,多数概念建立在二分法的基础上,其结果失去了客观、全面的基础。在自然界中资源类型是多样化的,不同类型的资源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特征,只是在属性上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不能对它们进行简单分类;在自然界中还存在着很多类似旅游资源的资源类型,在学术研究和规划实践中应重视旅游资源隶属程度描述。在解析旅游资源特征及其分类要求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方法——基于模糊数学的旅游资源隶属程度分析方法,破解旅游资源认识误区,为正确分析、评价及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森林公园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试图从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森林公园旅游规划与建设、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问题与对策、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森林公园景观资产的评估、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等方面对国内有关森林公园旅游开发与规划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开发与规划以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上海潜在滨海旅游资源调查及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的海岸线蜿蜒460km,涉及5区1县,潜在滨海旅游资源亟待开发。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潜在上海滨海旅游资源的现状,结合上海独特的自然禀赋和社会经济条件,参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在对上海潜在滨海旅游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研究了上海潜在滨海旅游资源分类,分析了潜在滨海旅游资源特征和资源富集区状况,选划出上海应重点开发的6大潜在滨海旅游资源区,并分别就各资源区的开发对策与建议提出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6.
黄河故道线性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评价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性文化遗产保护是对线形或带状的特殊文化资源集合进行有效保护的一种新形式.我国境内拥有着丰富的线性文化遗产资源,准确评价线文化性遗产资源的旅游价值,对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了线性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价值评价体系,并对黄河故道线性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进行了评价,得出其旅游价值为79.88,属于相对较高的级别,发展潜力较大,具有开发价值.从强化中心点、规划旅游区、构建遗产网络和深化区域合作方面对黄河故道线性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进行了设想.  相似文献   

7.
旅游资源评价是为了达到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取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也是对某一区域内旅游资源价值进行评价的过程。GIS作为一种空间分析技术手段具有强大的时空分析功能,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旅游领域,为旅游资源与环境评价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特别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空间结构分析、可持续评价、旅游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取得了较多的成果。总结分析了GIS在旅游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8.
巢湖区域地质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专家咨询和问卷调查分析方法,对巢湖区域地质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和等级划分,明确了地质旅游资源在巢湖区域旅游开发中的地位与潜力,提出了对该区地质旅游资源规划和开发的途径与措施,探讨了地质旅游资源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黑色旅游资源的灾难性、敏感性赋予黑色旅游与众不同的观赏、体验、教育等重要价值。在现行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尚未对黑色旅游资源进行详细分类。一方面,黑色旅游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和黑色旅游资源的随机性,给黑色旅游资源的分类带来困难;另一方面,经过10余年的使用,原本不够完善的国家标准已无法完全囊括旅游资源的全部内涵。因此,以旅游资源分类国家标准为基础,并结合黑色旅游资源特征对黑色旅游资源分类体系进行构建,以期对黑色旅游分类、黑色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邵阳市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邵阳市丰富的旅游资源,运用专家调查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对市域内主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在初步分析本市旅游业落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1.
旅游产品的开发水平是西部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在西部国内旅游营销中,要把东部客源市场作为远程旅游目标市场,远程旅游产品的开发要以市场为导向.在分析东部客源市场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国内旅游远程市场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①体现西部特色,与东部旅游产品形成互补;②以资源保护为前提,开发生态型旅游产品;③整合西部旅游资源,开发跨区域旅游精品;④协调好各旅游要素的功能,形成不同等级的旅游服务系统;⑤针对东部地区客源市场特点设计旅游产品;⑥重视老年旅游和青少年学生旅游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2.
燕岩溶洞旅游资源及其旅游深度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怀集的燕岩溶洞因金丝燕的定期群居而成为独特的溶洞旅游景观。基于对它的深入考察,阐述了地貌环境与结构、小气候生境、溶蚀过程等与金丝燕群居于此溶洞的关系。结果表明,新生代造山运动形成的高险地貌,继之溶蚀形成的节理裂隙发育的巨洞为金丝燕提供了着附的安全环境;宽阔的地下河及其造就的高湿度提供了金丝燕习惯栖息的海洋性小气候;硬质水温条件以及盆地孤峰模拟的海岛生境则成为金丝燕久居的重要原因。燕岩旅游资源划分为观赏性旅游资源、参与性旅游资源、娱乐性旅游资源等不同类型,形成洞内与洞外不同组合。燕岩旅游的深入开发有赖于对生态文化的发掘。为此,要通过客流分流、建筑控制、活动限定等措施保护金丝燕的生存环境;提炼金燕文化的精髓,积极利用“燕子节”等节庆活动以及其它文化场馆展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优化旅游资源结构,塑造燕岩生态文化旅游的独特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3.
旅游援藏是全国援藏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西藏旅游目的地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形成了中央支持为主导力量、对口支援省市为重要力量、社会企业参与的"一主多元"发展格局。旅游援藏发展经历了单向输血、双向互动和多方共赢三种模式,通过定量分析得出旅游援藏提高了西藏旅游目的地综合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4.
岷江上游地区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组合良好,旅游资源的特色突出、品位高,区位条件优越,旅游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针对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该区旅游资源合理利用和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充分发挥人文旅游资源优势,推动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挖掘旅游资源潜力,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5.
中外大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及对四川旅游业恢复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不断出现极端的自然灾害事件,这些自然灾害对当地旅游业乃至全球旅游业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对比2008年中国冻雨和汶川地震、2004年印度洋海啸、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等对当地旅游的影响和恢复研究,从而得出5.12汶川大地震后四川旅游业恢复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口碑营销作为一种有效的营销方式,在旅游业十分适用。旅游口碑营销研究涉及到旅游口碑的功能、形成、传播以及影响。在对中外研究比较的基础上,对今后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新休假制度下,城郊游短线旅游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青睐。通过问卷调查,采用SPSS分析方法,得出长沙市城郊旅游市场在人口学和市场结构方面的一些特征。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长沙市城郊旅游的目标市场,并针对相关问题对城郊旅游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如以创造旅游者体验为核心提升景点价值;针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采取差异化的价格,宜采用多样化的促销方式和以直接营销渠道为主。  相似文献   

18.
旅游循环经济理念下的珠江源旅游区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循环经济是发展旅游业一种新的指导思想,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范式。针对珠江源旅游区的现状,根据旅游循环经济资源循环利用和保护并重的理念,探讨其在旅游区的林地系统利用建设、湿地系统利用建设、岩溶地貌系统利用建设、旅游服务设施系统利用建设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孙世文 《青海环境》2004,14(2):70-72,75
文章以“宁夏生态旅游科技园”项目为例 ,论述了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 ,阐述了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和实现生态旅游的三种类型战略 ,即 :生态型战略、生态经济型战略、生态文化型战略。揭示了发展生态旅游业是西部旅游业开发的战略选择 ,并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0.
旅游产业生态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观国内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研究和实践状况,其中产业生态化在工业、农业被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成功,而产业生态化应用于旅游的实践尚为数不多,但旅游产业生态化顺应了旅游可持续发展潮流.分析了旅游产业生态化的内涵和特征,提出旅游产业生态化需要在不同的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旅游产业系统中,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对旅游产业生态化加以推进.微观上,旅游企业进行清洁生产;中观上,建立旅游循环经济园区,促使园区企业间发生耦合关系,形成众多的物质循环链和循环网;宏观上,通过旅游循环经济,促使区域旅游产业生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