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据美国密切根(Michigan)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导,将天然白土用季铵离子表面活性剂处理后,可以明显改善它对有机化合物的吸附能力。据专家称,这种经过改性的白土是一种廉价的,可以将有机化合物从地下水中有效分离出来的环境保护材料。研究人员利用十六烷基三甲铵离子取代了土样中天然存在的少量无机阳离子。这种经过处理  相似文献   

2.
日本熊谷组和日特建设丰顺洋行共同开发成功废弃物最终处置场的复合防水结构。在隔水层下喷涂含有酸性白土和砂的混合土厚度 50cm以上 ,形成防水的粘土层。隔水层和粘土层形成复合防水结构 ,即使隔水层万一损坏 ,酸性白土膨胀也能堵塞损坏部分防止废液漏出复合防水结构@洪蔚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凹凸棒粘土(Attapulgite)是一种天然硅酸盐,典型的化学组成为(OH_2)_4·(OH)_2Mg_5Si_8O_(20)·4H_2O(其中Mg可被Al、Fe和其它元素取代)。其结构由互相平行的硅氧四面体(Si_4O_(11))双链组成。二条链之间则由六配位的镁原子(MgO_6)连结。这种粘土外观为灰白色,呈针状结晶,具有较高的表面积,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4.
炼油厂废白土渣的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炼油厂用白土精制润滑油时将产生大量的白土渣,白土渣的成份为白土、润滑油、胶质等,若不较好地回收利用将会浪费资源和对环境造成污染。本研究采用白土渣与一定量的水和碱一起加热搅拌,解吸回收润滑油,废水实现循环使用,白土渣达到综合利用,一吨白土渣处理后可获得渣量15% ̄25%的润滑油,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5.
美国洛克希德导弹与空间公司正在试验一种利用细菌治理海洋油污的新方法。这种新方法包括给油膜加入一种叫做料Petro—Lock的粉末粘土,促使石油凝结并防止油污下沉。最初在若干2800加仑水箱中进行的试试显示,当掺入这种Petro—Lock细菌和肥料时,大约石油的75%在36天后被吸收。该公司声称,这种粘土—细菌产品随时都可加入到油膜,而且早期应用还能捕获挥发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丙烯酰胺(AM)和聚合氯化铝(PAC)3种改性剂分别对成都粘土进行改性,将改性粘土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比较不同改性粘土对氨氮和COD的吸附性能,并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分析技术对改性粘土进行表征,分析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粘土经过改性后,3种改性粘土的底面间距分别增大0.7533、0.3496、0.1929nm,对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和COD去除效果关系为:HDTMA改性土>AM改性土>PAC改性土>原土,HDTMA改性土为最优改性土。改性粘土预处理渗滤液方法是可行的,HDTMA改性土是最优改性土,对氨氮去除率达到48.68%,COD去除率达到32.27%,控制条件为:投加量为100g,pH=7,转速为200 r/min(50min),静置时间6h。  相似文献   

7.
废白土制砖     
一、基本情况我厂铂重整装置,在加工过程中,为提高芳烃产品的质量,采用固定床活性白土精制工艺。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白土的多孔,大表面积,具有吸附活性中心,能吸附芳烃中的迭合物,使产品得到精制。在生产中要定期更换失活的废白土。对于加工能力为10万吨/年的铂重整装置,每年排废白土50~60吨。其废白土表面上吸附着大量芳烃迭合物,历年来一直堆放在装置周围,经长期日晒,雨淋、  相似文献   

8.
炼油厂废白土的再生活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炼油厂经过溶剂精制或酸碱精制的润滑油,其中还含有少量的胶质,环烷酸盐,酸渣,磺酸及一些选择性溶剂等有害物质,白土对这些极性物质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而对润滑油中的理想组份则吸附能力很弱,所以炼油厂在精制润滑油时,需耗用大量的白土,作为补充精制剂,把经过溶剂精制或酸碱精制  相似文献   

9.
蒙脱石粘土改性吸附剂处理印染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通过实验得到天然蒙脱石粘土改性和提高蒙脱石粘土吸附剂处理印染废水效果的方法,阐述了蒙脱石粘土改性和吸附有机污染物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蒙脱石经钠化和无机聚合物改性处理后,大幅度地提高了天然蒙脱石粘土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改性粘土吸附剂在投加量为0.1%时,处理红色印染废水,COD去除率85%,脱色率88%以上;处理兰色废水,COD去除率94%,脱色率达98%。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回用要求。模拟实验表明,该吸附剂对含有各种类型染料的印染废水都有稳定的处理效果。本研究为印染废水处理提供了廉价高效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10.
天然环境正以惊人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这种消失可以说是不可逆转的,或者说,只有当付出无限大的代价之后,才可能逆转。这对于永远不能去享受或利用这些消失了的天然环境的人们来说,无疑将因之产生“负效用”;反之,天然环境的存在,则会增加人们享受或利用的(正)效用。这种因存在而得到的(正)效用、或因消失而产生的“负效用”,乃是天然环境存在价值的真正来源。  相似文献   

11.
天然产出的粘土往往是多种矿物的混合物。过去由于缺少一种对不同粘土矿物组分的定量分离方法,因而难于进行单个粘土矿物的物理化学特征的研究,严重地影响了粘土矿物的深入研究和应用。虽然长期以来不少学者进行过混合质点分离的大量工作,但  相似文献   

12.
天然去油剂英国石油总会已从橙子中提炼出一种多用途的溶剂清洁剂。这种产品称天然去油剂,是以高度精炼矿物油和橙油混合配制成的。它的开发是为取代在工业及商业上使用的加氯和链烷基的多种清洁剂。该公司说,这种产品可以安全地用一种对环境危害最少的方法清除任何油类...  相似文献   

13.
白土渣中润滑油回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开发了一种回收白土渣中润滑油的新技术--溶剂抽提技术.通过对润滑油回收量的综合比较,确立了实验所用的抽提溶剂及处理工艺的操作条件.结果表明:用石脑油馏分(60~90℃)抽提溶剂,最佳溶剂与白土渣投量比为1:1,抽提次数为2,温度为室温,搅拌时间为15min且回流液质量百分比为5%情况下,润滑油回收率为92%左右,并且可形成稳定的循环操作模式,为溶剂抽提法回收白土渣中润滑油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 很久以来,土壤学家由于受土壤有机质(腐殖质)的生物稳定性的启发,对粘土与有机聚合物的相互作用发生了兴趣。腐殖质主要是一种黑色多阴离子的混合物。现在一般认为土壤里的粘土与腐殖质间的相互作用在许多土壤过程中(如矿物循环和风化,剖面的发育及土壤团粒的稳定化)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Jack(1963)指出,这种相互作用“……如同光合作用一样,对生命的存续是必不可少的,但与光合作用相比,却了解得很少”。这种说法并不过分。因为表层土壤几乎都是粘土或粘土矿物的有机复合体系,但一些荒漠和极地土壤可能例外。  相似文献   

15.
沸石改性天然粘土防渗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比例的沸石对天然粘土进行改性,对改性粘土防渗层的渗透性、去除主要污染物的有效性和控制渗滤液渗透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粘土防渗层的渗透系数随沸石比例的增加而增大,如果沸石的配比适当,其渗透系数可达到低于1×10-7cm/s的现行标准,而且提高了防渗层的污染物去除能力。因此,沸石改性粘土作为垃圾填埋场防渗材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利用砂土与粘土混合制成的生态减污袋对于模拟污水中氨氮及磷的去除效果。研究发现砂土与粘土比例为1∶1的减污袋对于高浓度模拟污水中氨氮和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3%和63%;而砂土与粘土比例为10∶1的减污袋对于低浓度模拟污水中磷的去除率最高达到49%。对于高浓度污水,采用砂土与粘土比例为1∶1的生态减污袋能取得最好的除磷去氮效果;而对于低浓度污水,采用砂土与粘土比例为10∶1的生态减污袋除磷去氮效果较好并且成本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7.
美国农业部门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天然杀虫剂,这种杀虫剂存在于一种富产于热带的树种中。通过化学萃取,科学家们从这种原产于亚、非洲的栋树(neem tree)中提取出一种物质,该物质能抑制80种农业害虫。马里兰州的一个农业研究  相似文献   

18.
用低浓度的废酸水对废白土进行活化,并采用洗涤水循环漂洗的方法,对再生白土无污染生产技术进行研究,以期循环利用废白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结果表明:废酸水浓度为15%,固液比1:3,酸化时间3h时,再生白土脱色率为98.0%。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七四年《环境地质与健康》杂志刊登了“一个天然铊中毒的典型报告”,报告中说:“自一九六○年以来,兴义地区一个山沟的农村里流行一种特殊的疾病,有的农民突然感到头晕、耳鸣、乏力、四肢疼痛、食欲减退、心慌、视力模糊、继而卧床,一夜间头发便全部脱落……”经过卫生防疫人员和环境地质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才查明原因。原来这是一种极少见的天然铊中毒。铊是一种稍带天蓝色的灰白色  相似文献   

20.
在第五届国际农药化学会议上,日本明治制药中央研究所的関沢泰治博士和宇都宫大农学部的竹松哲夫教授,发表了他们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无害除草剂的报告。以往的农药残留在土壤中,造成污染。而这种除草剂仅用一周的时间就可使杂草枯死,然后自身一个月后在土壤中被分解。它的成份是一种含磷的氨基酸,是土壤中的细菌产生的一种天然物质。当将其喷洒在农田里时,一部份进入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