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0年生,历史学博士,副研究员。1976年至1982年,部队服役;1988年12月至1989年12月,任中国技术监督报社副总编辑;1989年12月至1993年2月,任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1994年5月至1998年3月,任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副局长;1998年3月至2000年1月,任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2000年1月至2  相似文献   

2.
刘仁胜 《绿叶》2013,(4):12-19
生态文明是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一种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应当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入手,同时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解”。  相似文献   

3.
人类文明形态正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占领文明形态高地,不仅可以使中国在发展模式转型上迈出一大步,更可以使中国在文明复兴上迈出关键性一步。  相似文献   

4.
滨海旅游作为我国海洋经济的龙头产业,在产业规模快速发展和产业地位稳步提升的同时,面临着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基于生态文明理念与滨海旅游转型发展的作用关系,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滨海旅游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关联,探讨了我国沿海地区旅游碳排放量现状特征和发展水平,提出生态文明理念下我国滨海旅游产业低碳化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的中国觉醒》首先说明当今中国出现了环境严重污染的“生态墙”;进而阐述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及建设生态文明的艰巨任务;然后论述我国正处环境问题的激化期,应借鉴世界各大工业国的经验教训,指明经济与生态双赢的方向;最后阐述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这篇重要文章提出了以下启示:中国发展打“消耗战”的路已经行不通,必须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必须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保持适当速度;提倡“合理消费”;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6.
<正>自迈入工业社会以来,通过工业化的生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并积淀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但随工业文明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引发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视域,分析了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发展现状,指出目前存在天然湿地面积逐年减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水资源及环境条件恶化、湿地功能发挥受到限制等主要问题,阐释了湿地农业发展转型的必要性,提出实现湿地农业持续发展,必须推动其增长方式向依靠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转型,生产方式向依靠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转型,经营方式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型,农产品向多品种、高品质转型,发展方式向多次产业融合转型。  相似文献   

8.
余谋昌 《绿叶》2014,(2):11-17
生态文明是人类新文明,它由社会全面转型实现。价值观作为世界观的核心,对社会转型起先导和决定性作用。人类中心主义是工业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从工业文明社会向生态文明社会转变,首先是核心价值观的转型——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用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解、人与人的社会和解,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俞厚未 《四川环境》2002,21(4):45-47
本文通过对人道主义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剖析,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内涵和实质对人道主义思想精神内核的质疑,指出现代工业文明价值指针的片面所在,提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应该重新审视自然与人的关系,践行“协调”与“和谐”的人地共生论;应该重新审视自然的宽泛价值,认识“非资源”的非经济价值,从而实现文明取向和价值评判上的转型与重铸,以使可持续发展真正得以良性持续。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新论》一书旗帜鲜明地指出:生态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修修补补,而是一种崭新的真正可持续的文明。因此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人类文明实现全面而彻底的生态转向;需要坚决遏制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经济主义并将这种遏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需要在终极实在的意义上理解大自然。如果每个人心中都能对自然抱有正确的态度,那么我们会更谨慎地对待自然,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如是,生态文明之梦终将实现!  相似文献   

11.
张明 《环境教育》2012,(2):42-45
生态文明发展道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的需要,其贯彻推行带来的将会是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文明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中国在国际上影响力的加强与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人口资源危机,如果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 旧工业文明的最后一次挣扎,意味着各国可能围绕即将枯竭的自然资源展开最后一次哄抢,意味着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在短期内可能发生一次更大的碰撞。 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严重,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国人口的继续膨胀,开始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  相似文献   

13.
卢风 《绿叶》2013,(6):82-90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提供的生产一生活方式可以概言为:"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考虑到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特质,这一方式必然不可持续。而实现可持续的生产一生活方式,则需纠正颠倒的经济与文化关系,构建以生态哲学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似乎已逐渐成为我国政治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但学术界对何谓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系若何等重大问题存在很深刻的分歧,甚至仍有很多学者否认建设生态文明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本文将先用文化分析  相似文献   

14.
金鉴明 《绿色视野》2008,(12):16-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这是一种独立崭新的现代文明形态,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我党在理论思想领域的重大转变,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大贡献。生态文明包括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三个重要特性,从理念方面说,包括生态文明的自然观、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5.
《绿叶》2010,(11):13-13,15-21
策划人语: 生物界有食物链,社会集团有阶层分化,人类历史亦有隐性通则。技术更新换代,思维与时俱进,新的生产模式取代旧的生产模式,新的社会形态接续旧的社会形态,新的生活方式告别旧的生活方式。一句话——新陈代谢,万世不易之法则。  相似文献   

16.
卢风 《绿叶》2012,(10):75-81
贪大求快的、用征服性科技征服自然的现代工业文明是不可持续的,生态文明是唯一能与地球生物圈协同进化的文明。生态文明的经济只能是生态经济,由利用生态技术的小企业支撑的地方性经济是生态经济的基本形态。按"海强模式"发展小企业能促进小企业的良性发展,能充分发挥小企业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能让小企业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独特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从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产权区域博弈、生态无界与环境属地管理、生态对区域发展反作用四个方面分析协调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协调机制:政府间组织机构协调与保障机制、环境主流化部门协调机制与公司式生态补偿机制、城市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调控和集约发展与科技支撑机制、生态文明建设的差异化与多维化考核评估机制、教育引导和多元参与的社会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成果和国际通用语言解读生态文明,从理论、战略、治理三个方面进行探索性的讨论,提出深化生态文明的思考和建言。首先,从对象、过程、主体三个维度概述最近十年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新成果新思想,指出其对理解和深化生态文明可能有的启示。其次,基于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消耗脱钩的新认识,对中国未来从2020到205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情景、路径与策略做出战略层面的分析与研讨。最后,提出后2020五年规划编制中加强面向生态文明的合作治理的建议,包括深耕包含模型、加强政府间的合作和整合、加强公私间的界面管理、鼓励公民参与和培育生态文明的新伦理新人格等。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和区域环境问题不断凸显的时代,依托科技创新与数智化开展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全球共同开展的工作。因经济、社会、技术条件和工作基础不一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化和数智化协同转型的时机具有差异性,转型方式呈现多样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绿色低碳化和数智化协同转型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转型能力、转型支持和立法保障等方面仍存一定差距,有必要借鉴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立法建设、研发促进、投资激励等经验。本文建议,在新一轮工业化进程中,将政策支持重点放在实体经济和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上;在不断推进污染防治的同时,实施支持智慧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建立支持性的国家基金或者补贴制度,加强区域协作和产业合作,实施与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开放式合作与交流的机制;健全绿色低碳化和数智化领域相关立法和制度。  相似文献   

20.
邓光志 《四川环境》2008,27(6):I0001-I0001
广元市旺苍县地处四川盆地北缘,是革命老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和汶川地震重灾县。2003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苇原则,突出“四抓”(抓整合、抓项目、抓提升、抓治理),力促“四个转变”(小介业向大产业,低层次向高起点,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柔性执法向刚性执法),努力促进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推进节能减排,构建“生态旺苍”。2007年,全县GDP实现29.1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