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鱼类回避试验和微生物毒性检测等两种生物检测技术来判断黄浦江某支流的生物毒性,结果表明,该支流河水能引起鱼类强烈回避,毒性显著,河水污染以有机物为主,河水中的1.2 ̄1.4μm悬浮颗粒物上吸附有大量的微生物抑制物,在碱性条件下,这些物质有释放趋势并产生生物毒性,可抑制微生物群落的功能,而酸性提取物不显微生物毒性。  相似文献   

2.
从试验周期、剂量和控制水平三方面探讨了农药生态毒性试验的设计思路以及试验结果与安全性评价的衔接.按照试验持续的时间,农药生态毒性试验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二种类型.由于实际当中农药的急性和慢性毒害往往同时存在,相应地,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亦需要同时进行.农药生态毒性试验在选择剂量时可以考虑,也可以不考虑田间污染水平.两种设计的评价方法也不相同.室内试验、半田间试验和田间试验构成农药生态毒性试验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新毒性试验生物萼花臂尾轮虫的特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益峰  张效纬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4):182-184,192
研究了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 24h标准化急性毒性试验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应用轮虫休眠卵,在25℃、3000lx的强光照下进行孵化,吸取孵化后3h内的幼体,进行24h(暗相)急性毒性试验。研究表明,Cu、Hg、NaPCP、SDS、Cd、Zn、Ni、NH3对B.calyciflorus的24h LC50值分别为0.022、0.043、1.30、1.47、1.77、1  相似文献   

4.
大亚湾核电站余氯排放对邻近海域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大亚湾核电站冷却水排放口及邻近海域海水中余氯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余氯的含量为〈0.01~0.04mg.L^-1,各季节平均水平为0.01~0.02mg.L^-1,冬季较高。余氯在海水中的形态为化合态。选择若干养殖经济动物进行了余氯毒性胁迫试验。以0.5为安全因子,余氯胁迫作用时间不超过30min时,游离斜 氯对平鲷、黑鲷仔鱼的安全容许浓度约为0.10mg.L^-1,对斑节对虾幼苗为0.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25℃条件下重铬酸钾对方形网纹涤Ceriodaphniaquadrangula(O,F.Muler)存活、生殖和生长的影响。急性试验求得铬铬酸钾对该僵的24h和48hBc50值分别为1.0179mg/L和0.4127mg/L;其可信限分别为0.4698一1.7180mg/L和0.1980一0.6988mg/L。慢性试验以存活、生殖和生长为毒性指标,未觉察反应浓度(NOEC)为0.0625mg/L,最低觉察反应浓度(LOEO)为0.1250mg/L,其应用系数在0.15一0.30之间。流水试验(NOEC)为0.03125mg/L,(LOEC)为0.0625mg/L,其应用系数在0.08一0.15之间。结果还表明生长是最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25℃条件下重铬酸钾对方形网纹蚤Ceriodaphnia quadrangula(O.F.Muler)存活,生殖和生长的影响。急性试验求得重铬酸钾对该蚤的24h和48hEC50值分别为1.0179mg/L和0.4127mg/L;其可信限分别为0.4698-1.7180mg/l和0.1980-0.6988mg/L。慢性试验以存活,生殖和生长为毒性指标,未觉察反应浓度(NOEC)为0.0625  相似文献   

7.
在静置换水条件下,研究了重金属对方形网纹溲的急性毒性和生活周期毒性。Hg^2+、Cu^2+、Cr^6+和Zn^2+在25±1℃下对方形网纹溲的48hEC50分别为0.0100、0.0254、0.1445和0.2828mg/L,Hg^2+对方形网纹溲的7d生活周期毒性试验,以存活、生长和生殖为毒性指标,未觉察反应浓度(NOEC)为5.91μgNL,最低觉察反应浓度(LOEC)为11.83μg/L,其  相似文献   

8.
摇蚊幼虫的水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综述了国外对摇蚊幼虫的水生态毒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生物检测、生物积累和遗传毒理研究等几方面.国外的研究表明摇蚊幼虫可以作为常用试验生物(鱼类和蚤类)的补充,用于有毒化学品的急、慢性毒性生物检测和遗传毒性研究,以及生物积累试验,以评价化学品的生态效应,并对污染物进行生物监测.  相似文献   

9.
丙烯腈水生态基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参照美国环保局制定的“推导保护水生生物及其用途的国家水质基准的技术指南”,结合我国水生生物区系的特点,研究和推导优先污染物丙烯腈的水生态基准。根据8种水生动物的争性毒性试验、两种水生动物的慢性毒性试验和浮萍生长抑制毒性试验的结果;按照美国环保局推荐的计算方法,推导出丙烯腈的基准连续浓度为0.5751mg/L,基准最大浓度为2.156mg/L。  相似文献   

10.
大型蚤急性毒性试验在工业污染源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淑娆  李伟 《环境保护科学》2001,27(5):28-29,32
对铁岭市 32家有代表性的企业所排放的废水进行大型蚤急性毒性试验。探讨了生物急性毒性试验在污染源监测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以急性毒性试验数据为依据 ,来控制工业污染源的排放量及以此数据作为征收排污费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重金属对方形网纹溞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静置换水条件下,研究了重金属对方形网纹的急性毒性和生活周期毒性。Hg2+、Cu2+、Cr6+和Zn2+在25±1℃下对方形网纹的4shEC50分别为0.0100、0.0254、0.144和0.2828mg/L。Hg2+对方形网纹的7d生活周期毒性试验,以存活、生长和生殖为毒性指标,未觉察反应浓度(NOEC)为5·9μgNL,最低觉察反应浓度(LOEc)为11.83μg/L,其毒性阈限在二者之间。重金属对方形网纹与大型及鱼类的急性毒性比较和Hg2+对类生活周期的毒性比较均表明方形网纹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2.
氯化钡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订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氯化钡的急性、蓄积性和亚慢性毒性进行了研究,急性毒性得氯化钡对大鼠和小鼠经口LD50值分别为147.5mg/kg和317.19mg/kg。蓄积试验表明,氯化钡有一定的蓄积作用。亚慢性毒性结果表明,10,100和300mg/1组大鼠肝、肾、肾上腺、心、脾可观察到轻度组织学变性。300mg/1组大鼠Hb含量降低,MCV增加,MCH降低,呈大细胞贫血象。心电图显示,高剂量组大鼠心率加快,GRS波群时间延长,R波电压偏高.生化指标可见血清Ca^2 ,CK,AKP,uN,TC等随剂量增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香港维多利亚港疏浚淤泥对倾倒海区海洋底栖动物的影响,进行了两种底栖贝类和一种底栖甲壳类的生物毒性累积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底牺贝类结蚶(Tegillarcanodifera)和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暴露在试验淤泥中240h和480h后,随暴露时间的延长,累积率增大.暴露240h后,结蚶对Cu、Cd、Hg、油类和Zn的累积率分别为9%、20%、97%、188%和265%,其中对Zn、Hg和油类累积效应明显.缢蛏则主要累积Hg和油类,对Cu和Pb的累积作用相对较弱,而对Zn无明显累积作用.暴露240h后,缢蛏对Pb、Cu、Hg和油类的累积率分别为0%、10%、60%和76%;暴露480h后,继蛏对Hg和油类的累积率分别增大到155%和171%,同时对Pb累积率也达到53%,而对Cu的累积效应增大不明显,累积率仅为15%.试验底栖甲壳类远海梭子蟹(Portunuspelagicus)则主要富集淤泥中的Zn、Pb和油类,其累积率分别为40%、100%和205%,对Cu、Cd和Hg累积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固体废物浸出试验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尾矿渣作浸出生试验样,采用不同种类,浓度和PH值的浸提剂,以超声波、翻转振荡,水平振荡等3种不同浸提方式进行固体废物浸出试验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贩浸出试验条件,对浸出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浸提剂的浓度和PH值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为确保浸出毒性试验结果的可靠性,需要对浸出试验条件进行适当而严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水生态毒理学中检测慢性毒性的短期试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外水生态毒理学研究和水质量管理中广泛应用的四种检测慢性毒性的短期试验方法.综述了其方法研究和应用的情况.这几种方法是鱼类和两栖类胚胎-幼体存活和致畸试验,黑头软口鲦幼体7天生长存活试验,网纹蚤7天存活繁殖试验和大型蚤慢性毒性的短期试验方法.文中还对研究和发展适合我国情况的检测慢性毒性的短期试验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珠三角地区4种印染污泥(textile dyeing sludge,分别记为TDS1、TDS2、TDS3、TDS4)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化学分析方法评价印染污泥中多环芳烃(PAHs)的生态风险,进一步采用蚯蚓作为受试生物,研究了印染污泥的实际生态毒性效应.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印染污泥进入环境后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4种印染污泥中PAHs的平均含量为(2.233±1.868)ng·kg~(-1).蚯蚓毒性试验表明4种印染污泥对蚯蚓的半数致死浓度(14 d)分别为TDS1:185.7 g·kg~(-1)、TDS2:247.7 g·kg~(-1)、TDS3:177.6 g·kg~(-1)、TDS4:297.5 g·kg~(-1);TDS3印染污泥对蚯蚓体腔细胞溶酶体中性红停留时间抑制率在污泥浓度为100 g·kg~(-1)时达到25.4%,在400 g·kg~(-1)时达到96.8%;蚯蚓行为回避试验对4种印染污泥的回避阈值分别为TDS1:80 g·kg~(-1)、TDS2和TDS4:120 g·kg~(-1)、TDS3:40 g·kg~(-1);印染污泥对蚯蚓生态毒性与污泥中PAHs有关.本研究对印染污泥进入环境后的生态风险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赫德莱顠体虫(Aeolosomaheadleyi)为一种小型木栖寡毛类,行无性繁殖,室内培养容易。铬对其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为:24hLC_(50)为3.55(3.16─3.90)mg/L,48hLC_(50)为1.88(1.77─2.01)mg/L。低浓度慢性试验结果为:无效应浓度(NOEC)为101μg/L最大可接受浓度(MAEC)为101─102μg/L慢性暴露10d后种群可恢复的最高浓度为210ug/L.对此种寡毛类作为毒性试验生物的可能性作了简短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有关水中钡的毒性和标准的文献进行了复习和讨论。对钡的毒性和标准意见不一。有认为钡高至250mg/1无不良影响,而有的认为10mg/1以上即有毒性。我们的试验电得到类似后者的结果。建议饮水中钡的卫生标准订为0.1mg/1。地面水中钡的最高容许浓度为1mg/1。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丙烯腈和进行了大型蚤21d和14d存活繁殖试验,试验的质量控制要求参考美国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制定的试验方法;试验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繁殖指标用steeГ Many-One Rank方法进行检验,存活指标用FishersExact方法进行检验,得出NOEC、LOEC、ChV及ACR值。研究结果表明,2种试验方法的敏感性基本接近,可以用14d试验替代21d试验,评价和监测污染物的  相似文献   

20.
金奇庭  彭党聪 《环境科学》1993,14(B09):90-91
对厌氧抑制性试验方法、条件及72种合成有机物的抑制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另一方面,对土霉素废水、树脂废水、碱法草浆黑液等几种毒性或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在这些研究中充分利用了厌氧抑制性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