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珠江口海区的油污染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根据珠江口海区污染调查、监测的有关资料,对珠江口海区海水中油类的分布状况以及油污染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对影响海水中油类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和应采取的防治对策等进行了讨论,为制定珠江口海区区域性防治油污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3.
4.
伶仃洋石油污染及油品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3月于伶仃洋北四大口门(虎门、蕉门、洪奇沥和横门)和近岸海域布设10个采样点.采集退潮期表、底层样品进行石油污染调查.结果表明:该水域在退潮时石油浓度的垂向分布是表层>底层;其平面分布是,虎门>横门>蕉门>洪奇沥>近岸海域.虎门和横门水域受城市污水和船舶油污水的影响,石油浓度较高(0.105~0.117mg/L),超过Ⅱ类水质标准.蕉门和洪奇沥水体虽然受佛山市和南海市污水的影响,但石油污染程度较轻,处于Ⅱ类水质水平.四大口门出海口水域水质也属Ⅱ类.为了能准确测量水体中石油污染的浓度,采用“指纹”鉴别法对该水体的污染油品进行鉴别.鉴定结果,该调查区内主要受20#重柴油和大庆原油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6.
7.
珠江口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量悬浮物的输入、水质污染和咸水入侵 ,严重威胁珠江口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信息革命技术支持下 ,应该根据珠江口的环境现状 ,充分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 ,通过建立和完善珠江口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 ,加强环境的先期审查工作 ,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体制 ,将市场、政府和个人结合在一起 ,制订出可行的发展战略 ,以实现珠江口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9.
珠江口海岸线变化的遥感监测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珠江口、香港及澳门地区海岸线的变化近十几年来十分迅速 ,采用常规方法及时、定量地测量这种变化十分困难。本研究应用多时相Landsat卫星遥感图像 ,采用神经网络分类方法 ,监测海岸线的变化并计算增长的陆地面积。结果表明 ,人为的围海造田 ,香港、澳门机场及相关高速公路、港口等设施的建设是海岸线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据2003~2007年春、夏、秋季珠江口广州海域海水与2007年夏季沉积物中石油烃含量的调查结果,分析了该海域表层水体和表层沉积物的石油烃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海水中石油烃含量为0.02~0.81 mg/L,平均含量为0.13mg/L;沉积物中石油烃含量为(51~1 910)×10-6,平均含量为544.9×10-6,石油烃含量较高的海域主要分布在南沙港、黄埔港-莲花山及蕉门水道出海口海域。石油烃浓度夏季最高,秋季居中,春季最低。与15 a前相比,广州海域水样与沉积物样中的石油烃浓度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相似文献
11.
珠江口沿岸城市经济发展对珠江口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结合近20 a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对多年来珠江口海域水质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人口迅速膨胀所产生的污水排放量增加,是导致珠江口海域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采用综合指数法进一步对珠江口海域水质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珠江口海域20 a来综合污染指数出现高一低一高的变化模式,与同期珠江三角洲工业污水处理率的提高而生活污水处理滞后相对应,也表明,珠江口海域水质污染已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工业污染类型转变成生活污染类型。 相似文献
12.
珠江口淇澳岛海岸带沉积柱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珠江口近30 a来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自伶仃洋淇澳岛海岸带采集了1个长108 cm的沉积物柱(ZH1)。分析了这些沉积物样品中12种微量金属的含量及粒度参数。结果表明,沉积柱中的重金属呈现四种垂向分布模式。有机质含量是大部分重金属垂向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对沉积柱中各重金属元素污染的垂向变化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Cr、V、Be、Se、Sn和Tl基本上未受污染,而Cu、Ni、Pb、Zn、Cd和Co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推测这些元素的污染与富集可能主要与上世纪80年代初起至今人类活动(工业、农业及生活)对珠江口产生的影响逐渐增加有关。另外,也与研究区位于珠江口西侧的水动力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3.
珠江口沉积物的重金属背景值及污染评价分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沉积背景海区划分结合数理统计方法估算出了珠江口沉积物中的重金属背景值,然后使用这些背景值通过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进行了污染评价与分区。珠江口沉积物中Cu、Zn、Pb、Cr、As、Cd和Hg背景值(μg/g)分别为38.6、100.7、44.0、81.1、22.9、0.20和0.170。评价结果表明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总体污染程度以中等为主,而总体潜在生态危害则以低等级占优。洪奇门、横门口向东南延伸至万顷沙南部海域重金属总体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等级均为重,该区域Cd和Hg的污染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4.
珠江口沉积物重金属背景值及其污染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珠江口348个表层和2个柱状沉积物样品的重金属数据,结合数理统计方法,估算了珠江口沉积物重金属背景值.同时,利用柱状样品结果对背景值进行检验,并与其他研究成果对比.研究区Cu、Pb、Zn、Cr和Ni的背景值分别为16.1、21.9、94.3、69.3和30.3μg·g-1,且本文获得的重金属背景值更具有代表性.最后,采用获得的重金属背景值对珠江口区域污染状况进行研究,发现珠江口大部分区域的表层沉积物中单个重金属元素及总体污染程度属于中、低水平,重污染区主要分布在珠江八大口门附近区域,特别是东四门的西滩.ZY1柱状样品结果显示,1997—2003年间各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程度均快速上升,2003—2005年间增速虽减缓,但2005年以后又呈现增大现象,重金属污染历史记录较好地反映了珠江三角洲流域社会经济和人类活动对重金属输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珠江口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74,自引:3,他引:74
对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及富集状况进行了分析 ,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生态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Zn、Cr、Cu、Cd等重金属含量呈现由西北渐向东南递减的变化特点 ,而Pb、As、Hg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布无明显规律 ;这些重金属中 ,以Hg的富集程度最高 ,其余元素的富集均较低。生态危害评价显示 ,除Hg属中等危害程度外 ,其余的重金属元素均属轻微危害程度 ;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程度的顺序为Hg >Cd >Pb >Cu >As>Cr>Zn。 相似文献
16.
17.
于2002年5月在珠江河口区设20个调查站,按<海洋监测规范>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用碘量法测定硫化物含量,用质量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以S2-干重计)显示:各测站的硫化物含量在(94.9~306) ×10-6间变化,部分区域已有轻度污染,在河口北部(平均251×10-6)明显高于南部(平均188×10-6)(P< 0.05)、近岸(平均233×10-6)略高于远岸(平均188×10-6),平均含量220×10-6在我国沿岸半封闭型海域属中等偏高,保持了20 a来较高的水平,局部污染加重. 相似文献
18.
珠江口及邻近海域环境动态与基础生物结构初探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本文着重讨论珠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水环境状况与基础生物结构特点,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珠江口宫养盐丰富,无机N、P和石油类超二类海水标准,其它理化因子、有机质、基础生物量及其种群结构随季节而变化;年平均叶绿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分别为4.02mg/m^3和309mg/m^2·d(以C计,下同);浮游生物以咸淡水种类为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值在丰水期和枯水期有较大差别。崖门口水域除无机N明显超标外,其余要素尚未 相似文献
19.
结合国内外现状谈海洋石油污染防治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石油污染作为海洋环境污染中最严重的一种情况,不仅严重威胁着海洋生态的安全,也会通过海产品间接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对海洋石油污染进行治理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中,笔者就对海洋石油污染的原因和危害、国内外海洋石油污染的现状以及对海洋石油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做了详细介绍,旨在为更好地进行海洋石油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2010年4月20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沿岸的一座石油钻井平台发生爆炸起火,11人死亡.底部油井漏油量从每天5千桶,到后来达2万5千至3万桶,演变成美国历来最严重的油污大灾难.海洋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71%,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能源,随着现代新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石油开采技术也日渐成熟,为缓解能源短缺提供了良好的解决途径,但同时也给海洋环境带来了问题.国际社会极度关注海洋油污问题,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以减轻油污状况,改善海洋环境.本文主要考察针对海洋钻井平台的石油开采活动以及事故产生油污的相关国际国内法律文件,通过对相关法律文件的分析,揭示现有国内法律文件的不足,提出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