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劳动保护》2006,(10):75-76
2005年12月20日8时30分,浙江舟山“金旺油2”油轮靠泊山东省日照市日照港的中港区8#油泊位,计划从源丰油库装载93#汽油1850t,当装船完成1600t左右时,船方提出需要进行倒舱作业。21日凌晨3点,在船方自行进行倒舱作业过程中,船方人员发现泵舱和泵机舱内流入大量汽油(事后查明泵舱内2处滤器密封垫损坏,约25t汽油由油舱流入泵舱和泵机舱)。油气不断向外扩散,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危险。应急处置措施21日凌晨4时30分,船方人员将泵舱和泵机舱流入汽油的险情向港方二公司现场调度作了汇报,险情立即通过生产调度系统逐级报告到港方领导、日…  相似文献   

2.
刘晓勇  岳辉  于平  芦敏江 《安全》2014,(4):38-39
正2010年6月26日,某作业区午102井场投产现场进行管线预置、连接。综合队副队长贺某带领雷某、郭某等3名焊工、4名大班进行作业,机安组冷某负责作业现场安全监督。由于午102井组与山06-29井组相邻,午102未单独铺设油管线,故午102管线与山06-29井组共用一条管线,在山06-29井组内两个井组油管线搭接。8时许贺某集合现场作业人员召开班前会,对开始进行油管线连头作业流程进行了安排;对  相似文献   

3.
赵成义 《安全》2014,(8):40-41
正1事故过程2012年12月3日天津大港油田某采油厂向井下公司下达长5井修井任务,要求井下公司对该井进行化学解堵作业,同时指定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现场指导化学解堵药剂的配置和指导服务。井下第一修井分公司101队于6日、7日依次完成下解堵管柱到预定位置、接油管挂、拆封井口等解堵作业前期工作。8日13时至15时,清水正循环洗井,其中,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员工纪某、李某率人负责配置解堵剂,18时开始向油层进行挤液。在挤注过程中,井口采油树底法兰泄露,纪  相似文献   

4.
一、事故突例及原因分析1992年9月20日,呼和浩特炼油厂污水提干泵站2‘泵的地脚螺栓在机泵试运时被震断。一名维修钳工在动焊时既没有办理用火审批手续,又没有采取严格的防火措施,只用一块石棉板放在井口处。电焊火花从没有挡严的井口掉落井内引爆井内的可燃气体,使井内水面上的污油着火死亡1人,烧伤4人。1994年6月16日,大庆石化总厂炼油分厂体排水车间第三污水提升泵站内4’污水提升泵出口管线焊缝漏水,需要动火扑焊。14时对分,室内气体采样分析合格,14时50分开始动火。15时零1分,5‘泵入口管与地板相接处起火,在场人员立即外撤…  相似文献   

5.
<正>事故/事件经过2010年11月8日,某施工单位电焊工牛某在施工现场进行施工作业,电焊机的电源就近从一临时配电箱接出。当晚下班时,牛某只关闭了电焊机的开关就离开了施工现场,没有将临时配电箱的闸刀拉下、断电。现场专职电工王某也没有检查现场施工的临时配电是否全部关闭就离开了。当晚值班人员在巡视现  相似文献   

6.
首先,本文介绍了井口泄露的常见原因和危害,强调及时处理的重要性。然后,阐述了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包括保障人员安全和保护环境等。接着,详细介绍了应急处置的步骤,包括封堵井口、排除危险因素、清除泄漏物、监测环境和恢复井口功能等。最后,介绍了一些常用的应急处置工具和装备以及培训人员的重要性。通过对油田修井作业井口泄露应急处置技术的全面系统介绍,可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1992年元月24日18时50分,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一公司45131钻井队在文72-473井作业时,由于违章开动泥浆泵,造成一人死亡的事故. 当日17时许,发现1号泥浆泵动力部分响声不正常。经检查,发现传动轴弹子盘固定螺丝大螺母松动。副司钻阎某(农民协议工)带领本班井架工、内外钳工及中原钻井技工学校实习学生余某等三人,上紧了螺母,并盖上泵盖,然后紧泵盖螺丝。18时40分左右,代副队长李某来到泵房,看见两个钻工站在1号泥浆泵旁,误认为泵已修好。在没有对修泵情况进行了解,也没有对泵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检查的情况下,就吩咐副司钻阎某倒好闸门,解开拴在1号泵气开关上  相似文献   

8.
张志强  张世荣  李小华  李宝军 《安全》2012,33(2):35-35,37
正2010年,某采油作业区井场在投产安装抽油机过程中发生一起机械伤害事故,致1名维修大班人员腰部受重伤。1事故经过某采油厂某井组6口新井下泵作业完毕,按照投产计划需进行抽油机安装作业。17:00左右,负责抽油机安装作业的施工队伍已将6口抽油机全部安  相似文献   

9.
每次听到煤矿事故,人们的记忆都会习惯性地和瓦斯爆炸联系在一起,但这次却是因为一场升井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惨剧。据媒体报道称,9月25日凌晨0时10分,白银市屈盛煤业公司煤矿夜间下班时段,在34名井下作业人员煤矿副井井简人车提升过程中,发生钢丝绳断绳跑车事故。当人车提升至副井筒距井口Bo米处时,钢丝绳断裂,人车跑至距井口约230米处侧翻。截止9月25日中午12点,甘肃煤矿升井事故已导致20人死亡,其余受伤人员正在紧急救治中。  相似文献   

10.
一般遇到坠井事故时,消防人员往往下井亲自救援。4月7日,榆林府谷县发生的一起坠井事故中,消防人员没有下井,而是趴在井口指导一名坠井的4岁小女孩成功自救。困住小女孩的井深约17米,直径约30厘米。为防止井底的小女孩缺氧发生窒息,消防官兵到场后,立即向井底输送了氧气,并对小女孩进行喊话。由于井口太窄,消防官兵根本无法下到井中,救援器材也无法展开。现场指挥员决定:  相似文献   

11.
一般遇到坠井事故时,消防人员往往下井亲自救援。4月7日,榆林府谷县发生的一起坠井事故中,消防人员没有下井,而是趴在井口指导一名坠井的4岁小女孩成功自救。困住小女孩的井深约17米,直径约30厘米。为防止井底的小女孩缺氧发生窒息,消防官兵到场后,立即向井底输送了氧气,并对小女孩进行喊话。由于井口太窄,消防官兵根本无法下到井中,救援器材也无法展开。现场指挥员决定:  相似文献   

12.
2005年9月2日,北京市朝阳区某施工现场,一作业人员配戴防毒面具进行井下作业时发生意外,导致作业人员死亡。从电视画面上,我们注意到作业者使用的是过滤式防毒面具,而非隔绝式防毒面具。作业人员是因缺氧或吸入有毒气体而死亡。在没有正确判断作业环境存在污染物的性质、污染物浓度是否高于相关标准及作业环境是否缺氧的情况下,选择不恰当的呼吸防护用品进行作业,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这样的事件已  相似文献   

13.
据北京晚报2004年6月23日报道,北京市政公司的3名工人在污水井作业,其中2名工人下井作业,1人在井上。过了一会,井上工人发现井下两人没有动静,从井口往下看不见人,呼叫无回音,于是试图下井探查.但嗅到井下有股刺鼻的气味未敢下去,立即报警。消防人员接警赶到现场。1名消防人员佩戴呼吸器下井,发现2名工人倒在井下约1m深的水中,即用绳索系拉出井外经医生抢救,因呼吸和心跳都已停止而死亡,初步判断为“沼气中毒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14.
燕列进 《安全》2011,32(10):59-61
1高处作业范围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坠落可能的位置进行的作业。从作业位置到最低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2高处作业危害辨识高处作业的危害主要是高处坠落。造成高处坠落的原因主要有:(1)安全设施不够完善,作业现场井、坑、沟无盖板;操作平台、爬梯没有防护设施,或检修时临时拆除防护栏,未及时恢复。  相似文献   

15.
事故案例1996年7月30日,山东某乌洛托品车间精甲醇计量槽溢流管动火时,计量槽爆炸,造成9人死亡,5人重伤。事故的原因是设备动火作业安全措施不到位,没采取隔绝、置换等措施,安全管理上有漏洞,没有办理动火作业证,就进行动火作业。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某企业在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时,发现基层单位的作业票管理比较混乱。主要表现为:一是作业票填写内容不规范,有的只填写批准施工作业,至于作业前要做哪些准备,要采取哪些防范措施,作业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没有交待清楚;有的作业票只写有开工情况,而作业结束的情况如何,没有在作业票中反映出来,特别是作业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情况,也没有记载。  相似文献   

17.
黎依云 《劳动保护》2007,(11):85-85
某单位最近发生了一起闪蒸釜内闪燃事故,造成罐内作业人员烧伤。尽管事故中没有人员死亡,但这只是侥幸和偶然的结果。事故过程某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单位因工艺需要,在今年1月9日将闪蒸釜装置停车。1月10日14点,车  相似文献   

18.
事故过程2006年7月7日早8时,某氧化铝厂蒸发车间清理班检修人员正在更换老蒸发Ⅰ组蒸发器管道考克闸门。8时40分,操作工人将老蒸发Ⅰ组蒸发器停下后进行水洗。9时30分,检修作业负责人石某带领检修人员霍某到现场查看需要清理和更换的考克闸门,到现场后两人对考克闸门进行了初步清理,但考克闸门没有清理到位。9时45分,工段长郑某得知老蒸发Ⅰ组蒸发器水洗快结束了,便安排车间工作票签发人签发《设备检修、清理作业  相似文献   

19.
记者从7月22日北京市安全监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市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监护人员特种作业管理范围,将由原来的污水井、化粪池扩展至电力电缆井、燃气井、热力井、自来水井及通信井等地下有限空间运行、保养、维护作业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丁同勇 《安全》2013,34(1):40-41
2011年7月11日小夜班21点35分,某车间通知操作班长为道生油冷凝系统补加两桶道生油。操作班长带领两名操作工到达作业现场,首先调试道生油补加泵,确认补加泵运行正常,然后用橡胶软管将道生油补加泵出口连接至道生油冷凝器补加阀进口。准备就绪后,一名操作工启动道生油补加泵,另一名操作工王某站在道生油补加泵旁边监护设备运作,顺利完成了第一桶道生油的补加工作。但是,在补加第二桶时,道生油补加泵出口软管连接处破裂,导致带压道生油喷出,溅入操作工王某的双眼之中。情急之下,王某奔跑至附近的水龙头前,提起眼睑,迅速用流动清水冲洗,而后被送往医院进行医疗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