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易燃易爆场所独立避雷针检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结合目前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装置的实际现状,根据独立避雷针的工作原理,提出了易燃易爆场所独立避雷针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指出独立避雷针应该计算它到被保护建筑物及其有联系的管道、电缆等金属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和有效保护范围,检测接地电阻值,应具备良好的防腐、焊接效果,该检测方法为各级防雷检测机构或单位自检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如何利用折线法和滚球法确定避雷针保护范围 ,并通过分析对比两者的安全性 ,提出了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才能做到安全防雷  相似文献   

3.
赵莲清 《安全》2002,23(3):39-40
为了保护建筑物或构筑物免受直接雷击,通常采用装设接闪器(即避雷针或避雷线等)的措施.接闪器高于被保护物体,将雷电引向自身,并通过接地引下线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使建筑物或构筑物得到保护.近几年,国外一些防雷设计机构对于传统的接闪器的引雷原理和保护范围进行了新的研究,并设计了引雷效果更好、保护范围更大的新型接闪器.下面介绍这类接闪器的防雷原理、工作特性及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导体消雷器     
雷暴的发生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人类生命财产的安全,对气象、电力、通讯等部门造成极大的破坏.自1749年美国人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以来,最常用的避雷方法是采用避雷针(避雷线)或是对避雷针稍加改进的避雷装置.这些装置是用利用自身的高度使雷云下的电场发生畸变,从而将雷电吸引到自身,代替被保护物受雷击以达到避雷的目的.这种方式尽管方便简单,但存在着一些缺陷:1、保护范围不确定,可有绕击发生.大量的研究及实践证明:一根垂直避雷针无法获及一个十分肯定的保护范围.2、有反击发生.3、有感应过电压.4、有接触电压及跨步电压.  相似文献   

5.
利用闪电监测系统确定光伏电站所在地的雷击大地密度,从而计算电站的年预计雷击次数,并划分防雷类别。提出用雷电统计资料来确定滚球半径,使直击雷保护范围计算更为精确。针对避雷针阴影对光伏电池板产生的热斑效应,提出使用太阳高度角及方位角来选择避雷针的安装位置,降低阴影对光伏电池板的影响。为降低热斑效应,建议大型光伏电站使用避雷线防护。提出利用雷电流幅值选取浪涌保护器(SPD)的冲击放电电流,降低SPD的钳制电压,优化SPD保护效果。提议控制机房结构内筋兼做屏蔽层,并根据雷电统计数据确定内筋的网格尺寸。最后提出根据光伏电池阵列的布局,结合当地土壤电阻率,分区域建设环形接地系统。  相似文献   

6.
说到雷电,人们知道那是天上的云与云或天上的云与地面间产生的一种放电现象。并伴有强大的电光、声音和高热。人们看到的是极亮的闪电,听到的是隆隆雷声;由于闪电时电压、电流强度极高,所以造成的雷电灾害也十分严重。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想方设法防御或减轻雷击所造成的损失。古代无论是建筑中吻兽上用铁丝做成的舌须,还是由塔尖垂下入地的铁链,都可以说是现代避雷针的雏形。避雷针实际上并不避雷,而是引雷,其科学名词应该称“接闪器”,避雷针不过是传统称呼而已。自1750年美国人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以来,一直被世界各国所应用。避雷针以接闪理论为依据,即把闪电流引下来导入大地,将雷电流消散到大地里面。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并非安上“避雷  相似文献   

7.
介绍几种新型防雷装置吕世侠雷击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自美国的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后,200多年来,一直在世界各国使用,对防止雷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避雷针能使雷云向其放电,把雷电流引入大地,保护建筑物不受损害。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有...  相似文献   

8.
韦丹  王文博  李武强  徐伟 《安防科技》2006,(3):10-11,15
在防雷图纸审核过程中,常常无法用滚球法直接判定天面附加设施是否在避雷针(线、带)的保护范围之内,则它们是否需要单独采取防直击雷措施也成为了一个难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分析了滚球法不成立的原因,并由此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在对新的方法的依据和原理进行了说明和详细的解析之后,本文利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对照转换后的数学模型,通过一步步分析计算,推导出了简单易用的计算公式,并举出实例进行分析论证,验证了其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并且由于此方法的依据的一般性,所以也可用于许多难以计算的场合.文章最后还给出了此计算公式的C语言源程序,方便大家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避雷针单项构件安全评价基础上,对他的保护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对雷击危险性进行机理分析,采取一定措施弥补避雷针自身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各类仓库所采用的避雷装置多为传统的避雷针。自1749年美国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以来,避雷针被广泛地应用于世界各地,它虽然对防雷击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暴露了其多方面缺陷。  相似文献   

11.
民用飞机闪电分区适航验证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闪电是自然界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据统计,全世界每秒可发生几百次闪电.雷击的结果或多或少都会影响飞行安全,对闪电效应的分析是评估闪电防护的基础.本文介绍了闪电对飞机的危害和闪电分区技术的相关概念,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飞机闪电分区适航验证技术应用的研究成果及其发展前景.指出我国在飞机闪电分区技术研究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闪电防护分区技术相关适航规章与文件体系还尚未完善;二是闪电分区技术研究手段单一,集中在实物试验方面,尚未针对性开展仿真及数值分析技术研究.最后,结合闪电防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仿真模拟应与实物试验并重的设想,为飞机适航验证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驾校考试手段的变化,大量电子、通信设备应用于考场,其雷击风险越来越高。做好驾校考场的雷电综合防护工程对避免和减少雷电灾害损失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邹平安星驾校科目二考场项目的防雷工程进行剖析,指出驾校雷电防护要点,就如何做好直击雷、雷电感应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按照安全、经济、有效的原则,对邹平安星驾校科目二考场采用避雷线进行直击雷防护,并运用接地、分流、屏蔽、等电位连接、安装电涌保护器等措施进行雷电感应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该工程经过5年夏季雷暴季节的考验,没有因雷击造成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过电压保护与防雷接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特点是既有强电设备,又有大量的监控、通讯、收费等弱电设备,这些都是容易受到雷击或雷电感应的薄弱点.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工程实际,给出了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过电压保护和防雷接地的体系和实现,分析了雷电对机电系统的危害途径,提出了雷电的接闪分流接地、等电位屏蔽布线以及过电压保护等设计内容,阐述了应从各个方面完善...  相似文献   

14.
橇装式LNG汽车加气站作为新型加气站的一种,其一旦发生雷击并引发火灾或爆炸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橇装式LNG汽车加气站的防雷安全十分重要。在结合橇装式LNG汽车加气站所处环境及其系统特点,雷电对其破坏机理和途径,分析了造成雷电灾害因子。通过计算分析,运用ADBSGP现代综合防雷技术从防直击雷、防闪电感应、防雷击电磁脉冲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安装外部防雷装置、采用防雷等电位连接技术作为防闪电感应措施,采取屏蔽和安装SPD作为防雷击空间电磁场和闪电电涌侵入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安全监控系统的防雷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雷电对安全监控系统的电子设备是非常有害的,所以必须对其进行防御。为了科学系统地设计安全监控系统的防雷方案,本文从电磁兼容的角度对雷击种类及其破坏机理的分析,掌握了雷电的耦合途径及防雷关键所在,从切断电磁耦合途径的思路入手对安全监控系统的防雷技术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利用避雷针、避雷器及屏蔽接地等方法对安全监控系统的雷击防护进行了设计,经工程实践证明本文的避雷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加油加气站雷击静电事故分析及安全防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击主要损坏加油加气站电子系统设备并引发一系列危害,大都是雷电波侵入和雷电反击造成,静电易引发火灾和爆炸。结合近几年来,山东省淄博地区汽车加油加气站现有防雷防静电装置的检测(验收)情况,归纳出缺少防直击雷装置、缺失SPD防护、未共用同一地网等五个方面的重大安全隐患,并逐一给出整改措施。对大型加油加气站应依据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来确定其防雷类别,新建站的防雷防静电装置应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和验收"三同时"原则,建立雷击静电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和定期检测与维护防雷防静电装置是加油加气站安全生产的重要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防雷接地装置是保证防雷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然而,它不可避免会受到土壤的腐蚀。首先对防雷接地装置腐蚀机理进行了论述;其次通过整理、分析文献资料,合理选取影响防雷接地装置腐蚀的主要因素;然后根据腐蚀因素参与腐蚀的程度,构建层次分析模型,利用模型对腐蚀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界定出影响因素对防雷接地装置腐蚀影响的权重值;最后对腐蚀因素进行综合排序。研究表明,影响防雷接地装置腐蚀的最主要因素为pH值、土壤电阻率和含水量,这为制定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防雷接地装置腐蚀防护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多普勒天气雷达综合防雷安全措施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保证用于提升气象服务能力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安全可靠运行,其综合防雷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雷达楼及其信息系统的防雷安全环境理论计算确定其防雷等级,雷达塔楼主体建筑按二类防雷建筑物设计,其信息处理、传输系统按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分级划为A级。结合巴彦淖尔市雷达工程实例分析了当地的地理地质、气候环境和雷电活动规律,及根据被保护物的特点详细研究了防雷装置的形式,提出了多普勒天气雷达综合防雷保护体系;分别从雷达天线直击雷防护、侧击雷防护、等电位和屏蔽措施、接地装置、电源信号系统浪涌保护及生活附属设施防雷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述。工程经实践证明其防雷措施是行之有效的,这对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安全运行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雷电监测预警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加油站防雷预案执行方案,解决了现有的应急预案无准确执行依据的问题。方案引入近几年成熟的电场监测和雷电定位技术,对加油站周边地区的电场和雷击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基于监测数据和加油站业务特点建立数学模型,结合先进的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在雷电发生前获得高精度的短时雷电预警信息,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加油站防雷预案执行方案,最后对方案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大型外浮顶储罐多次发生雷击起火事故,因此对其安全性做出客观评价,计算雷击起火概率现实意义重大。通过分析雷电对外浮顶油罐的危害方式,利用蒙特卡洛方法结合电气几何模型计算外浮顶油罐年雷击率。分析采用导静电线和可伸缩接地装置(RGA)的防护效果差别。最后计算安装可伸缩接地装置后油罐遭受雷击产生火花放电的年事故率。计算结果表明:年雷击率随着油罐直径和罐壁高度的增大而增加;采用可伸缩接地装置的防护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导静电线;安装多个可伸缩接地装置可以明显降低产生火花的概率和年事故率。两个RGA就可以将油罐遭受雷击产生火花放电的年事故率降至10-5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