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盘锦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能值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能值分析理论对盘锦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价.根据双台河口湿地具体情况,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供给服务(包括水产品、植物资源)、调解服务(包括大气组分调解、供水蓄水、生物栖息地、降解污染)、文化服务(包括科研文化).计算得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能值每年382.52×1019sej,能值价值1019.51亿元,其中供给服务43.77×1019sej,能值价值116.65亿元,调解服务334.17×1019sej,能值价值890.65亿元,文化服务4.58×1019sej,能值价值12.21亿元,各项服务功能价值大小顺序为:栖息地>供水、蓄水>植物资源>大气组分调节>科研文化>水产品>降解污染.双台河口湿地生态价值主要表现为生物栖息地和供水蓄水,占总价值的84.73%.  相似文献   

2.
湿地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在气候调节、水资源供给、净化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基于1990-2015年6期土地生态遥感解译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通过修正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和计算湿地价值的内外部贡献率,利用GIS定量研究了京津冀城市群及各个城市25年间不同湿地类型、不同功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并基于此进行功能定位。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群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先上升后波动下降的趋势,2015年湿地价值较1990年上升了29.3亿元,主要是由于河渠、水库坑塘价值的增加,以及水文调节、水资源供给价值的增加;(2)京津冀城市群的13个城市中,天津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且东部沿海区域湿地价值有增加趋势,南部内陆城市不仅湿地面积少且价值逐年下降;(3)水文调节、水资源供给和净化环境是京津冀城市群大部分城市湿地的主导功能,而河渠、水库坑塘、滩地则是提供服务功能的主要湿地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减少与增加都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因此了解湿地价值的变化趋势及变化原因,明确湿地的功能定位,不仅可以增强人们对湿地生态的保护意识,同时也为未来京津冀地区湿地的修复、恢复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滨海新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海新区湿地类型多样,作为滨海新区生态环境与景观生态的基质,对其区域生态、景观生态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以滨海新区湿地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条件价值法等评估方法,对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滨海新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4 276.77亿元,其中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分别为412 594万元、40 411 851万元和1 943 256万元。因此,滨海新区湿地对维持当地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滨海新区湿地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湿地资源的生态功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发展旅游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但如果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对生态效益的实现造成阻碍.为了直观反映嫩江湾的旅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科学指导开发保护活动,选取调节气候、调洪蓄水、保持土壤等9项评估指标,采用影子工程法、替代成本法等对大安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旅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果 表...  相似文献   

5.
在对纳帕海湿地概况及退化动因进行解析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纳帕海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定量评价了1981~2001年纳帕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1981年,纳帕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为15.64亿元,2001年降低至1.33亿元。20a来,纳帕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下降了91.5%。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为废物处理功能29%,其次为气候调节27.3%,第三为水源涵养24.7%,原材料下降幅度最小0.1%。鉴于此,为了保护纳帕海湿地资源,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应加强认识,适度控制旅游规模;严格执法,不断完善湿地保护体制机制;科学管理,引导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6.
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划分为利用价值和非利用价值两类,系统地阐述了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和模拟市场法三类价值评估方法,指出现有评估方法的优缺点和评估方法的基本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7.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阐述了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分类、项目及其评价方法。介绍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研究工作的局限性,对将来的发展方向作出了研究展望。论述了人工湿地所具有的服务功能,结合前人的研究初步提出对其进行价值评价的方法及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基于遥感的辽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巴资源卫星对辽河三角洲盘锦湿地类型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应用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方法对辽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评估,得出该区域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总价值为90.243×108元RMB.休闲娱乐、大气组分调节、物质生产和水文调节是该区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主要贡献者,分别占到系统总服务功能价值的25.93%、25.03%、22.35%和20.44%.  相似文献   

9.
盘锦芦苇湿地生态系统演替的能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奥德姆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以辽宁省盘锦芦苇湿地为例,对1968~2008年间芦苇湿地生态系统演替进行评价分析。提出了优化和保护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的方略,以达到保护芦苇湿地,促进湿地资源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滇池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滇池湿地的直接使用价值包括物质生产价值、供水价值、休闲娱乐价值和科研文化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包括生物栖息地功能价值、调节气候功能价值、降解污染功能价值、涵养水源价值和侵蚀控制功能价值。采用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替代市场法及生态价值法等评价方法,计算出滇池湿地的各项服务功能总价值为78.778亿元,其中直接使用价值50.116亿元,间接价值为28.662亿元。  相似文献   

11.
刘曼霏  郑荣宝  陈美招 《环境科学》2025,46(5):3058-3069
准确理解跨时空尺度下生态系统服务(ESs)间的相互作用对可持续生态系统管理至关重要.采用InVEST模型和社会统计方法量化了2010~2022年珠三角产水量、土壤保持、水质净化、碳固定、生境质量和粮食供应这6种ESs的空间异质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系数法、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自组织特征映射结合K-means聚类分析法揭示了1 km2六边形格网、乡镇和区县3个空间尺度上6种ESs间相互作用的时空尺度效应.结果表明:①各种ESs的时空异质性显著,空间分布格局整体表现出“以中部城市建成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递增”的梯度模式;②珠三角成对ESs间以协同关系为主,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大多在2015年达到最低.供给服务与其他ESs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与强度显示出明显的尺度变异性和波动性,而调节与支持服务之间的显著协同关系不易受到尺度变化的影响;③在六边形格网、乡镇和区县尺度均识别出4类功能迥异的生态系统服务簇(ESBs),其中包括3种同类型的ESBs:生态保育簇、农业生态簇和都市生态枯竭簇,以及3种不同类型的ESBs:生境质量簇、都市生态脆弱簇和都市农业维护簇.这些ESBs之间的转移在12 a间展现出近似对称的演变特征.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系统分区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珠江三角洲城市生态安全水平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人口高度集聚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安全性更加具有脆弱性。根据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模型,构建了一个4层次的城市生态安全水平度量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并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2003年)为例,对其所辖9个城市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估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处于“较安全”的城市有:惠州市、肇庆市、江门市、中山市和珠海市;处于“临界安全”的城市有深圳市;处于“较不安全”的城市有:广州市、佛山市;东莞市生态安全水平最低。  相似文献   

13.
湿地生态系统是构建城市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城市群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时段遥感数据调查湿地资源时空分布,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湿地结构与景观格局变化,选取8个驱动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探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成因。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群湿地类型主要为水田,其次为水库坑塘与河渠,湖泊、滩地与沼泽地等分布面积相对较小;2000—2015年,湿地面积共损失了1 613 km2,其中,2000—2005年损失最严重,之后面积损失趋势逐渐减缓,佛山市、广州市、中山市和惠州市湿地损失面积之和约占湿地总损失面积的77%;人类活动对湿地转移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侵占湿地、水田转移为水库坑塘及滩地被开垦为水田;水田和河渠是优势景观类型,且聚集程度较高,其他类型的湿地空间分布趋于离散;人类活动是影响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城市扩张是侵占湿地的主要表现形式,此外,气候和政策等因素也对湿地景观变化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0—2020年数据,利用IPCC法对珠三角碳排放总量进行测算,然后运用STIRPAT模型将碳排放影响因素划分为7个维度,使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珠三角碳排放影响因素,并依据广东省发展目标提出8种预测方案。最后运用系统动力学对2021—2035年不同政策方案下的珠三角碳排放趋势进行动态预测。结果表明:1)既定政策情形下,珠三角2030年可实现碳达峰;2)一定的政策干预可以减少碳排放,但若政府放松管理,将无法实现碳达峰;3)实行单一减排政策情景下,碳达峰时间集中于2025—2030年;4)多种碳减排政策协调控制情境下可在2024年实现碳达峰,优于单一碳减排政策。结合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与碳排放预测结果,提出增加城市绿化、重视政策间协调配合与城市间空间联系、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电力系统、加强居民绿色消费意识等政策建议,将有助于碳达峰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及其经济价值评估方法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稻田生态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它为各种生物提供了生存环境,也为人类提供了各种产品和服务,在亚洲季风区国家和地区,它更是人们生活、生产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文章概述了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和类型,阐述了稻田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及其内涵,提出了稻田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评估方法,展望了下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珠江三角洲农业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41,自引:15,他引:41  
调查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农业土壤中重金属的分布规律,在研究区域采集了212个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其中8种重金属元素(Cu,Pb,Zn,Cr,Ni,Cd,As和Hg)的全量与有效态含量.结果表明:在珠江三角洲农业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有超标现象,其中以Zn,Cd和Hg的超标率较高;在所有重金属元素中,Cd的有效态占全量的比率最高,平均为45.58%;而Hg所占的比率最低,平均仅为0.41%.重金属的有效态含量与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交通、污水灌溉、工业污染、垃圾和城市污泥是造成珠江三角洲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在RS与GIS支持下,从TM卫星影像提取出珠江三角洲近期城镇建筑覆盖变化专题信息,利用土壤资源农业适宜性评价专题图对比城镇建筑扩展对土壤资源利用的影响,设计了土壤资源占用商指标(SU),以此刻划土壤资源受城镇建筑扩展影响的强度。结果表明:土壤资源质量越高,受城镇发展的影响越深刻。  相似文献   

18.
典型海岛生态系统服务及价值评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特殊海洋生态系统的评估方面.海岛生态系统兼有陆地和海洋的生态系统特征,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复杂,很多的服务表现为岛陆互相交错,难以分别计量.选择庙岛群岛南五岛作为研究区域,研究了其生态系统服务,并进行了价值评估.结果表明:2003年庙岛群岛南五岛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3.08×108元.其中,市场价值占到总服务价值的50.99%,与非市场价值基本持平.对于非市场生态系统服务,如气候调节、废弃物处理等,我们仅计算了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和容易计算的生态系统服务部分.因此,该研究仅为对庙岛群岛南五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保守估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