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前哥斯本提供了一项极其引入注目的服务设施——一座为油轮洗舱的永久性大型装备——为了使油轮途经斯堪的那维亚时廉作货轮使用,或者驶往附近的修船厂以便进行修理或进坞。  相似文献   

2.
<正>斯德哥尔摩是瑞典的首都,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处梅拉伦湖与波罗的海交汇处。据说700多年前,当地居民为防止海浪冲击,曾在岛的四周远离海边20米处打下一圈圆木栅栏。这些圆木称为"斯德哥",而该岛叫"尔摩",斯德哥尔摩的名称就这样流传了下来。从飞机上俯视,斯德哥尔摩的14个岛屿像一把璀璨的珍珠,散落在湖海之间。城市内运河密布桥梁纵横交错。设计别具匠心的大桥宛如一条条玉  相似文献   

3.
当今,环境教育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联合国不少组织中,正越来越受到重视。他们认为,只有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并采取积极措施防治污染,环境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一、发展简史环境教育的正式出现,是在60年代末期。那时,西方国家的环境污染已经非常严重。“公害”事件层出不穷。为了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保护环境,美国率先把环境教育引入学校教育,随后,苏联也开展了学校环境教育。但是,环境教育还未被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之中。 70年代是国外环境教育迅速发展的10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并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环境教育,国际活动也日益频繁。1972年的联合国斯德哥  相似文献   

4.
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6月5日),是全世界从事环境保护工作者集中思考环境问题,并采取实际步骤来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节日,也是向全世界人们宣传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宣传日。“世界环境日”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在这个日子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并采取实际步骤协调好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从而为创造人类共同美好、舒适和安宁的环境作出努力。“世界环境日”的确定有其一定的社会背景。从六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初,不仅区域性的环境污染严重,而且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因而引起众多国家的关注和不安。“只有一个地球”、“还我蓝天”等呼声此起彼伏,为此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大型海藻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对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的光合生物控制机理,在锥状斯氏藻的培养体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龙须菜海水浸提液,通过生物量、表观放氧速率和呼吸速率、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能量变化,以及反应中心、放氧侧和电子传递链活性变化,来揭示大型海藻龙须菜对锥状斯氏藻的光合抑藻机理.结果表明:共培养3 d的实验中,添加0.6 g·L-1龙须菜海水提取液对锥状斯氏藻的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藻体密度提高了15.5%;添加1.2、2.4和4.8 g·L-1龙须菜海水提取液对锥状斯氏藻生长则有显著抑制作用,藻体密度分别下降了26.8%、95.1%和91.4%,化感物质对锥状斯氏藻的生长有低促高抑的效果;添加龙须菜海水浸提液能显著抑制锥状斯氏藻最大光合放氧速率和显著增加其暗呼吸作用,呈现出剂量效应,抑制效果随培养时间而减弱.龙须菜中的化感物质能破坏锥状斯氏藻PSⅡ反应中心,使得反应中心数量减少,造成反应中心潜在活力(Fv/F  相似文献   

6.
《交通环保》2005,26(3):30
2005年4月4日,载有119574吨原油的葡萄牙籍油轮“阿提哥”号在大连海域触礁搁浅,并发生原油泄漏事故,大连有关部门派出油轮转运“阿提哥”号上的原油,并使用“围油栏”全力阻止泄漏的原油在海水中扩散。4月5日下午,借涨潮机会,总吨位达20万吨的“阿提哥”号在搁浅了近30个小时后,依靠“自然起浮”的方法成功驶离搁浅海域,驶入大连新港码头。在全部卸完船上的原油后,4月16日15时,  相似文献   

7.
要闻     
《环境保护》2014,(23):8
11月20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北京会见了哥斯达黎加能源与环境部长埃德加·古铁雷斯·埃斯普莱特。双方就环保合作交换了意见。对于中哥双方的环保合作,周生贤表示,首先要把2010年部门签订的协定中优先合作的领域作为两国工作重点,并希望中哥两国人员加强互访和交流,同时加强双方在多边环境公约的谈判与履约中的协调与合作。  相似文献   

8.
<正>爱德华·哥尔德史密斯(1928-2009年),英国著名生态学家、生态经济学的倡导者,英国《生态学家》杂志首任主编。哥尔德史密斯1928年出生于法国巴黎,父亲是德国犹太人,母亲是法国人,早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英国剑桥莫得林学院,主修了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20世纪60年代,哥尔德史密斯和他的好朋友John Aspinall周游了世界其他国家,目睹了在工业化进展下,经济的进步却带来了对环境  相似文献   

9.
许丽 《装备环境工程》2022,19(8):135-142
目的解决LKJ主机的超高斯振动试验问题。方法基于LKJ主机的实测振动环境数据,提出一种超高斯振动数据归纳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归纳出LKJ主机x、y、z向的实测PSD,同时按5.66的加速因子构建出超高斯加速振动试验剖面,其中x、y、z向PSD的RMS分别为3.34、6.28、3.85 m/s^(2),峰度分别为6.48、6.58、6.81,频率范围均为2~350 Hz。最后,采用超高斯加速试验剖面分别对2个LKJ主机进行超高斯振动试验验证。结果试验共激发出7类故障模式,这与特定线路运行LKJ主机现场故障模式高度吻合。结论该试验方法验证了LKJ主机超高斯加速振动试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无机氮对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NO3-N更适于锥状斯氏藻的生长,而NH4-N更容易被藻细胞吸收。两种不同氮源对于锥状斯氏藻单位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都表现为随着氮浓度升高而降低。但不同种氮源的影响在不同氮浓度、不同生长期时有差异,如90 μM的NH4-N在藻类的指数生长期能促进抗氧化酶活性,10 μM的NH4-N在藻类生长的平台期期能促进抗氧化酶活性,而相同浓度的NO3-N没有这种作用,其他生长期时两种氮源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差别不大。这可能和锥状斯氏藻对NH4-N的优先利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寄托了无数人希望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被称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然而,童话之都没有童话,一切都是围绕着利益的争吵,会议的最终结果让人失望。一时间,“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的签名盛传网络。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0月22日晚,由帝斯曼、拜耳材料科技、海名斯、紫荆花等中外知名企业联合参与的业界组织——水性平台(中国)在北京锦江富园酒店正式揭幕成立。揭幕仪式上,帝斯曼(DSM)作为首届理事会的理事长公司。向所有嘉宾及媒体介绍了这一平台成立的背景和历史:水性平台于2009年7月成立,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0月13日至18日一周时间内,"余姚干部视察被背进灾民家"事件引发网络和纸质媒体的关注。本文从社会事务本身的特性、大众媒介在其中的作用以及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来分析"鞋哥"事件。  相似文献   

14.
温度和盐度对锥状斯氏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子试验研究了温度和盐度对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为25℃、盐度为25是锥状斯氏藻的最佳生长条件,此时最大比生长率和种群细胞数达到最高。而过低或过高的温度或盐度均会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15.
声音     
《环境》2019,(2)
<正>"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积极参与和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中国人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更加美丽宜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  相似文献   

16.
摘要: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共培养体系中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对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生长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当龙须菜起始生物量为0.5g?L-1时,在彼此隔离的共培养体系中,锥状斯氏藻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最大密度降低并且对数生长期缩短;但这种抑制作用明显弱于在藻体直接接触的共培养体系中的抑制作用,说明藻体直接接触所产生的克生作用是导致龙须菜对锥状斯氏藻抑制作用的主要原因。当龙须菜起始生物量为0.2g?L-1时,对隔离共培养体系中的锥状斯氏藻胞内营养盐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单独培养组锥状斯氏藻胞内硝酸盐含量是共培养组的1.5倍,说明龙须菜能够通过竞争性吸收环境中的硝酸盐来降低锥状斯氏藻胞内硝酸盐的储存含量,从而有效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17.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共培养体系中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对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生长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当龙须菜起始生物量为0.5 g·L-1时,在彼此隔离的共培养体系中,锥状斯氏藻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最大密度降低并且对数生长期缩短;但这种抑制作用明显弱于在藻体直接接触的共培养体系中的抑制作用,说明藻体直接接触所产生的克生作用是导致龙须菜对锥状斯氏藻抑制作用的主要原因.当龙须菜起始技生物量为0.2 g·L-1时.对隔离共培养体系中的锥状斯氏藻胞内营养盐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单独培养组锥状斯氏藻胞内硝酸盐含量是共培养组的1.5倍,说明龙须菜能够通过竞争性吸收环境中的硝酸盐来降低锥状斯氏藻胞内硝酸盐的储存含量,从而有效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18.
中肋骨条藻与锥状斯氏藻藻际细菌溶藻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向对数生长期的中肋骨条藻和锥状斯氏藻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体积分数1%和10%的2216E培养基,以未加入培养基的对照组和10%无菌组作为对照,研究藻际细菌的溶藻效应.结果表明,对照组、1%组及10%无菌组的中肋骨条藻和锥状斯氏藻生长未受抑制,而10%组的中肋骨条藻和锥状斯氏藻生长则受到显著的抑制(p0.001),在第96h时,藻细胞几乎都被裂解,藻细胞数、叶绿素a含量及叶绿素荧光效率(Fv/Fm)显著低于对照组、1%组及10%无菌组(p0.001),表明藻际细菌具有抑制微藻生长的作用.在整个溶藻过程中,中肋骨条藻10%组细菌丰度增加了约250倍,锥状斯氏藻10%组藻际细菌丰度增加了约300倍,藻际细菌丰度的剧增可能是溶藻的主要原因.作为溶藻效果的评价指标,叶绿素荧光效率要优于细胞形态的改变、藻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叶绿素a含量,是较理想的溶藻检验指标.  相似文献   

19.
《环境》2023,(9):10-11
<正>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20.
八百里沂蒙,八百里风景如画的锦绣山川、历来是人杰地灵、物宝天华之地,为历代文人墨客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沂河谣》的作者杨立勋同志正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地地道道的沂蒙山人。他善于体察和捕捉沂蒙山深厚的文化底蕴,笔下的沂蒙山人形象也是原汁原味的。极有地域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