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环境污染损害评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存在缺乏环境污染损害评估技术导则、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工作体系不健全、环境污染损害评估技术落后、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污染者负担原则的有效落实。建议从构建环境污染损害评估技术方法体系、建立专业的环境污染损害评估机构、完善环境污染损害评估机制的相关立法等方面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环境污染损害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开展过专项工作,缺乏一套科学的环境损害评价方法和相应的法律保障和制度体系,使环境污染事件的损害评估和环境资源的修复难以开展,也使环境污染犯罪案件的刑事量刑和民事赔偿缺乏依  相似文献   

3.
中国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是新时代环保工作的重要领域,是公众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环境司法案件审理公平合理的迫切需求.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即可以使环境私益损害得到足额赔偿,有利于环境公益损害赔偿的推动,又能通过提高环境污染成本,促使企业和地方加大环保投入,从而降低环境污染突发事故风险.该文简要概述了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的基本概念,并从其发展历程和存在问题等方面探讨中国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从探讨发达国家有关经验与教训入手,将国外的模式与我国现状及问题进行比较,并从体制、机制和法制方面提出了有关我国环境污染损害事故鉴定评价的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运用保险机制参与环境污染事故处理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结合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历程,探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赔偿机制,基于我国发展实践分析赔偿机制运行面临的诸如环境污染损害难以量化、保险费率难以厘定等瓶颈问题,提出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提高保险公司经营水平、营造发展社会氛围等相关建议,以期为有效推动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是一项协助司法机关和当事人进行鉴别判断的专业活动.鉴定评估工作的流程是法律性和科学性的融合.鉴定评估的程序合法是其法律性的核心,是保障鉴定评估意见合法的前提;鉴定评估的客观真实是其科学性的核心,是鉴定评估意见目的所在.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是鉴定评估工作的灵魂,是取得鉴定评估意见公信力的根本.因此,设计一个合法科学的鉴定评估工作流程成为鉴定评估工作开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2012,(5):17
部分企业带来的环境污染日益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然而,污染企业的赔偿对于污染治理来说,只是杯水车薪,而那些巨额治理费用,则转嫁到了政府和公众身上……究其根源,恰是中国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的缺失。正是这一环节的缺失,导致了目前我国无法核定环境污染造成的实际损失的现状,让  相似文献   

8.
如何构建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司法鉴定管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导致的人身、财产及环境资源损害问题日益显现,环境污染损害评估结论作为环境污染事件损害的量化结果,已经成为处理环境问题以及司法解决涉及环境案件的技术依据或定案根据.目前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工作尚未适用统一的评估鉴定技术方法、技术标准与程序等,而作为证据的评估结论在诉讼过程中又面临质证与认定问题,有时还要接受权威专家的质疑.如何保障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司法鉴定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可信性已成为影响经济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因素之一.为解决这些问题,亟需将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工作纳入国家司法鉴定体系,实行统一的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并建立专业性的司法鉴定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9.
以某天然气泄漏污染事件为例,构建了一套突发大气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阶段环境损害的量化评估方法.从应急处置费用、生态环境损害两方面量化了该事件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害.  相似文献   

10.
自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以来,生态环境修复责任作为新的责任方式得到了明确。但在涉及非法倾倒固体废物导致生态环境损害的案例实践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修复范围与标准模糊、替代性修复方式不足、“代履行”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使用机制不健全等。为此,各地应当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典型案例为参考,不断完善我国生态环境修复机制,通过准确认定修复责任范围与标准,创新修复责任履行方式,健全鼓励赔偿义务人主动担责的引导机制,让受损的生态环境得到全面修复。  相似文献   

11.
等价分析法在环境污染损害评估中的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价分析法是国际上正发展并日益得到关注的环境污染损害评估方法。在对等价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总结概述基础上,应用该方法对某河流突发性水污染的生境损害进行了案例分析,计算污染造成生境损害,并进行了参数灵敏度分析和贴现影响的分析。研究表明应用等价分析法评估生境污染损害时,受损生境的恢复时长、恢复后能够达到的最大生态服务水平和贴现率三个参数的选择对损害结果影响显著。所以在污染发生后应尽快恢复受损环境至正常状态,以避免进一步的实际损害;对于少于50年的生态补偿活动,一般采用3%贴现率即可,而大于50年时,建议贴现率采用修正后的W e itzm an伽马分布。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船舶载运造成污染的事故并未减少,在世界许多地方发生的重大油轮污染事故的惊人新闻时有报导。另一方面,近来的汽油消耗看来已将人为的船舶污染降低到通常最低水平。汽油价格、新的油轮技术、国家和国际防止油污公约的共同作用,已大大减少由于压载、洗舱和有关活动所造成的人为污染。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围绕拓展环境污染损害概念的问题,针对我国不同法律部门中对环境与财产的交叉规定,提出了区分财产与环境自身损害的基本原则;分析了人身、财产与环境三类污染损害的经济损失费用构成;阐述了以两步法为基础,由时间边界、空间边界、基准水平和贴现四个要素组成的环境污染损害经济评估方法。所建立的环境污染损害与经济评估的概念框架,对推进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评价、深化环境污染损害管理可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张春昌 《交通环保》2003,24(5):50-52
介绍了国际油污损害赔偿补充基金的来源及其基本内容,并分析了对航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环境》2016,(5)
正顺德与中山市多个镇街交界,一江之隔,土地镶连。同饮一江水,同是一家人,为突破行政区域束缚,日前,中山市环保局与顺德区环境运输与城市管理局(以下简称顺德区环运局)签订《中山市与顺德区环境污染联防联治协议》,两地开启携手共建治理环境污染的新模式。顺德区环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顺德还将积极深化与江门、番禺等周边地区的环境保护合作,推进环境污染联防联治。  相似文献   

16.
国际油污赔偿基金最近已付出2.2亿法国法朗(约合1850万英磅)作为Tanio轮油污损害的部分赔偿。 1980年3月7日一螋马尔加什油轮“Tanio.18048总吨,载26000吨燃料油,在法国布列坦尼亚沿海碰到恶劣天气舯部断裂,约13500吨货油流入海中,造成严重污染。布列坦尼亚沿岸200公里被污染,channel岛亦受到影响。当时船舶尾段载有7500吨货油仍浮在海面。后来拖曳至ie Havvre港。船舶首段载有5000吨货油,沉入90米深的海中,为了避免继续污染,不得不将货油泵出。这次操作持续了15个月。  相似文献   

17.
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等污染治理成本通常较高,但修复后会带来众多直接和间接效益,因此,在进行修复决策和环境损害评估时应当予以综合考虑。文章对环境修复成本效益分析的定义、目的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具体案例解释了环境修复成本效益分析的具体过程。修复成本通常依据价格指南、费用估算模型/软件、类似工程经验、承包商报价等进行估算,修复效益可采用享乐价格法,根据个人意愿为环境支付的费用,进行计算。案例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修复效益及其受益方并不是单一的,在进行较大规模的环境修复决策时,应由政府进行干预,并积极寻求各利益相关方的配合,综合评估其经济可行性。在环境损害评估中,也应形成多方协调机制,科学合理地评价修复方案的费用和效益,合理确定赔偿数额。  相似文献   

18.
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BP)的深海地平线海上钻井平台在墨西哥湾发生爆炸,造成大量原油泄漏,这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海上溢油事件之一.截至2011年8月,墨西哥湾石油泄漏赔偿机构已经对超过52万件赔偿诉讼进行了赔付,而本次事件的自然资源损害评估工作依然在进行之中.  相似文献   

19.
突发性环境事故不同于普通环境污染事故,它具有迅速扩散、危害严重和污染物不明等特点,在瞬时或者短时间内向环境排放大量污染物质,造成巨大人身和财产损失.研究以株洲市“5·6废酸倾倒环境污染案”为例,就环境污染损害评估鉴定工作展开了分析.在损害评估鉴定工作中,从污染物性质、事件发生时间和污染路径进行了分析认定;就倾倒强酸废水量进行了事故反演分析,并对时间损失进行了定量分析.污染损害鉴定结论科学可靠,提出了环境污染事件损害鉴定评估工作中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既是进一步优化环境行政管理、深入推进和保障环境司法的重要前提,也是"损害担责"原则得以贯彻和实现的必然要求。但我国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制在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鉴定评估机构的监管、鉴定评估依据的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缺失,亟需补救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