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江苏省宿迁市正在打造"江苏生态大公园",大力发展绿色GDP,环境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环境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地方环境立法缺乏、政府职能未能有效发挥等问题。基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推进绿色发展理念,宿迁地方环境法治建设应该在环境立法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内容、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等方面进行完善,以更好地促进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2.
徐州都市圈传统经济主要依赖于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大气污染严重。在大气污染治理中主要有地方政府协作存在认知偏差、唯"GDP"论的观念影响、行政协调难度大和区域协作立法缺失等"碎片化"治理困境。通过深入剖析徐州都市圈大气污染治理的现实困境,以整体性治理理念为视角,提出了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加强区域立法协调、行政协调、文化协调和完善考核补偿机制的联动协作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正>依据地方绿色文化和红色文化开展的少先队员活动,增强了少先队员环保意识和红色文化素养,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了家校合作和家庭教育效果的提升,提升了少先队员活动的实效性和影响力。少先队员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在少先队员的成长过程中,地方绿色文化和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对他们的价值观形成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田松 《绿叶》2008,(7):18-24
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传统,看待自己的生命,我们才能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有来源、有"根"的人。我们需要儒、释、道等大传统,但更应重视与我们血肉相连的地方的、生活的小传统。小传统与每个个体的生存环境、生活体验直接相关,对小传统的了解,也是个人的一种寻根。在地方传统尚存的地方,我们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帮助他们现代化,而是要守住他们的传统。在中国,对小传统破坏最严重的是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对传统的认同得从娃娃抓起,中小学课本应该加入乡土文化必修课。  相似文献   

5.
<正>家乡,多么亲切的称呼!可真要准备为她写些什么,又实在有点儿纠结:家乡到底是什么?我问学识渊博的父亲。父亲说:"家乡应该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是生你养你的地方,也就是老家。"我觉得还不确切,就上网查资料——《诗经·小雅·小弁》载:"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古人住宅旁边常栽有桑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财务状况披露不公开、不透明,债务风险急剧扩大,引起了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各地方政府应将融资平台的各种信息,特别是债务情况,定期向主管部门报告,建立地方投融资平台信用评价方法,使得投融资平台朝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当人们对某个地方有强烈的地方感时,其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就会大大提高。环境教育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人对于"地方感"一词或许还很陌生,而此概念在几十年前就已经产生并且应用于多个领域。2016年11月24—25日,第三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在深圳市万科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此次论坛的主题为"城市化与自然教育"。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自然资源系公民生态研究室的Alex Kudryavtsev博士在此活动的分论坛上,向在场嘉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当前城市夜间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文化趋同化、文化展演化等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指出决定城市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重点阐释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城市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三重价值内涵,进而提出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分层分类赋能路径,即以“点”打造夜间经济的差异性,以“线”规范夜间经济的秩序性,以“面”塑造夜间经济的主题性。最后,从弘扬“地方性”为基础、坚持守正创新为动力和利用数字技术为工具3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调研设区的市立法权放开后各地立法进展,通过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除港澳台外)等公开渠道收集整理的各设区的市"首次立法"(第一部实体法,简称"首法")立法情况,发现截至2017年7月,全国89%新获立法权设区的市已完成"首法"立项,超一半新获立法权设区的市已顺利出台"首法"。从"首法"立项类型来看,约40%设区的市"首法"关注环境保护,仅次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类立法,表明环境保护是各地"首法"立法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从地方环境"首法"立项类型来看,水环境保护领域条例立项数最多,其次是生态保护领域和大气污染防治领域;从地方环境"首法"立项分布来看,水环境保护类条例多分布于位于水系末端的沿海各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则主要集中于京津冀及其周边空气质量较差的区域。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各地有必要抓住地方立法这一机遇,研究出台地方环境条例,助力地方环境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但目前我国城市雕塑缺乏地方文化特色的现象较突出.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借鉴雕塑设计、景观设计、旅游规划和公共艺术设计的研究成果,确定了城市地方文化在城市雕塑设计中表达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相应的实施程序,并以山东省威海市为例进行了理论验证,提出了新型城市雕塑的概念设计与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工作起步晚、发展慢,仍与国家标准存在较大的差距。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的基本思路逐步由传统的保障总量削减目标实现、加严污染排放控制,向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以及实现区域联防联控并重转变。以北京、上海、广东等主要省市地方标准现状为例,分析了地方标准的工作难点,并探讨了"十二五"时期地方标准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分析国有企业的时空演变对合理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9—2019年相关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地方国有企业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9—2019年,中国国有企业数量不断增长,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数量平稳增加,趋于稳定。在地域分布方面,国有企业分布呈现明显的“东密西疏”特点,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阶梯状发展。(2)地方国有企业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和空间集聚特征,冷热点地域分布趋于稳定,热点地区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上海、安徽、江苏、湖北等省份,冷点区域主要集中在西藏和青海,且多为区域内部变动。(3)国有企业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比重对地方国有企业数量发挥着重要作用,总抚养比和货运水平对国有企业数量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城镇化和科技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地方环保产业的特点我国地方环保产业大多是近十几年顺应环保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原有各类工业基础上,自发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发展迅速我国新兴的地方环保产业,十几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经遍布各地,对各地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已经或正在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仅以陕西地区为例,全省目前直接从事环保产业的生产、科研、设计、经营和服务活动的企事业单位150多家,职工近3万人,年生产能力2万多台(件),年产值1980年0.62亿元。可提供环保专用仪器、设备、材料约300多种,其中有20种荣获国家、省市或部门的重大科研成果奖,有的填补了国内空白,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些产品畅销国内20个省市。  相似文献   

14.
自1978年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城镇化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而地方政府投资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我国城镇化发展演变历程和地方政府投资现状的梳理,基于我国2000—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从全国宏观和分区域两个层面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投资与城镇化发展呈正相关,地方政府投资拉动城镇化发展,不同区域的地方政府投资对城镇化发展的正向拉动力度迥异,东部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为推动城镇化进程,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投资对城镇化的正向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美丽中国建设需要各地区各部门社会各界共同推动,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地方实践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实践,全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样本和先行区,丰富建设内涵、深化建设内容、拓展建设领域、创新实践模式、完善实践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进入新时代新征程,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需要进一步发挥各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深化美丽中国建设地方实践,坚持分区分类因地制宜,形成各美其美的美丽中国建设格局,坚持系统谋划,创新提升美丽中国建设地方实践模式,强化政策协同和宣传激励,形成各地区全社会合力共建美丽中国的良好氛围,为全面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丰富的地方实践和坚实的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6.
要想建立生态田园新城,绿色的陕西东大门,就要面向全社会,以弘扬生态文明为主题,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环保方针政策,开展全民环境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支持环境保护,为建设绿色东大门提供有力支持和良好氛围。2012年2月,陕西省政府颁布了《关于支持渭南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发挥区位、人文、资源三大优势,突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提升交通、水利、生态环境和公共  相似文献   

17.
旅游商品的特色开发是旅游学研究的一个难点,以地方感理论为基础,结合秭归端午节非物质文化遗产,阐述了秭归民俗、屈原文化两个维度的文化资源,提炼出多元可视地方感元素,包括色彩、材质、造型图案、人文元素等。结合不同载体创新提出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模式,并将此模式运用于秭归端午节,列举策划了屈原文学作品出版类、秭归地方特产类、工艺纪念品三种类型的旅游商品。  相似文献   

18.
环境维权破解地方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铿 《绿叶》2006,(10)
地方保护为违法排污企业提供了生存的土壤,是环保工作中经常遭遇的“拦路虎”。在此次甘肃徽县“血铅事件”中,酿成悲剧的直接原因之一,便是当地政府为违法排污企业——徽县有色金属冶炼公司——提供了行政上的保护。如何破解地方保护的干预,是推进环保事业面临的首要问题。破解地方保护的途径无非有两条,加强环境监督和强化环境执法,近年来,中国政府在这两方面都做过许多努力,但效果却并不明显。原因很简单,无论是环境执法还是环境监督,最后总要由地方环保机关来执行,而按照我国现行体制,地方环保机关归地方政府管理,是地方政府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2018年1月1日起开征环境保护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授予地方政府适用税额和应税污染物项目数的调整权限。为推动地方环境保护税政策制定和出台,本文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运营、污染物排放、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数据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边际治理成本+调整系数"的地方环境保护税税政制定方法,用该方法计算了某地区水污染物环境保护税适用税额,并对环境保护税应税污染物项目数增加的必要性展开了探讨。计算结果显示,该地区工业企业水污染物边际治理成本为2.36元/污染当量,可制定水污染物环境保护税额为2.8元/污染当量,应税污染物项目数按照一类水污染物前五项、二类水污染物前三项征收为宜。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环境立法工作还很不完善,尤其是地方环境法规还很少。落后于环保工作实际和形势发展的需要。一、地方环境法规的地位和作用环境法体系既包括全国性的环境法规,也包括地方性的环境法规。全国性的环境法规是就全国一般情况而制定的,地方性的环境法规突出的是“地方”二字,是结合地方的环境特征、技术经济条件而制定的。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后者是前者的补充和完善;两者是全局和局部、一般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结合,形成完整的统一体。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环境特征(自然条件);而且随着国家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贯彻,不同地方的经济特征(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