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梁梦杰  周谢宇  王澄  李驰原 《安全》2022,43(3):12-16
为更好地了解我国应急管理领域的研究动态,从中国知网CNKI收集4264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统计,对应急管理领域的发展阶段、文献年发表量、期刊来源以及合作网络进行分析,并应用文献计量学可视化软件VOSviewer绘制作者以及关键词的知识图谱。研究表明,我国应急管理领域研究经历了平稳期、快速增长期、爆发式增长期3个阶段;作者及发文机构之间的合作较为分散,尚未形成较大的核心作者群,机构合作主要分布在南京大学、清华大学、暨南大学和国家行政学院等高校;未来研究可能在应急管理体系、应急管理体制、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呈现多元化、精细化以及科技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孔令谦  郭芷含  张丁然  张云明 《安全》2021,42(9):13-17,26
为直观展现我国应急救援定位领域的研究态势,本文以2001-2020年中国知网收录的700篇相关文献为研究样本,采用CiteSpace软件绘制核心作者、研究机构及学科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分析我国应急救援定位领域的研究现状,揭示该领域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我国应急救援定位技术研究经历了萌芽期、初步增长期、过渡期、蓬勃发展期4个阶段;作者合作较为分散,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形成了以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及上海消防研究所为主导的多个研究机构;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会在定位应用多元化、技术融合化及算法创新化中展开.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我国安全领域疏散研究的整体情况,以中国知网收录的8本安全期刊为样本,通过Cite Space和Gephi等软件绘制安全疏散研究的时间分布、作者合作、机构合作以及关键词的知识图谱。图谱显示,我国安全疏散研究在时间分布上先后经历萌芽期、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和成熟期;作者主要以李元洲、霍然、陆守香等为核心,并由此形成一个较大的合作网络;机构合作集中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和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等单位;火灾、数值模拟以及性能化设计是疏散研究中的热点关键词,涉及安全疏散的研究对象、火灾疏散、工具或方法以及因素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安全疏散的知识图谱反映出我国安全疏散研究从产出、合作到研究主题都已初具规模,研究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4.
为总结全球范围内煤矿安全管理的研究现状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借助Cite Space Ⅴ软件,对1992—2017年期间Web of Science(WOS)收录的"煤矿""安全管理"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通过对该领域主要研究机构及国家、作者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描述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及研究人员的分布;通过对关键词、研究聚类等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描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美国,且主要研究机构大多为各国高校,作者间合作以小范围团队合作为主;研究主要集中于安全教育、人因失误、数据挖掘以及职业病防治等方面;数据挖掘是该领域未来研究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我国煤矿安全经济领域的整体研究态势,基于中国知网(CNKI)文献数据,采用CiteSpace V软件从研究机构、发文作者、热点关键词3个方面对我国煤矿安全经济领域的整体研究状况进行了汇总、分析.结果 表明:在研究机构方面,大量的研究机构在我国煤矿安全经济领域开展了研究,但各研究机构的发文量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较弱,在研究机构组成中,生产经营企业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在作者方面,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较弱,研究人员的发文量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在热点关键词方面,我国在煤矿安全经济领域的研究态势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2011-2015年研究热度达到最高,机电一体化是2016-2020年新增的主要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
李平  李杰  郑文江 《安全》2018,39(10)
为分析我国道路交叉口安全科学研究状况,以CNKI中485篇关于道路交叉口安全研究的文献作为数据样本,使用CiteSpace等科学计量可视化软件绘制了我国道路交叉口安全领域时序产出、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的知识图谱。研究结果显示:2014年我国道路交叉口安全领域文献产出量达到最高,文献产出的总量随时间增长显著;作者群之间的横向合作较少,基本以高校课题组为研究单位;机构中以高校发文量为主导,高校与地方交通职能部门、科研院所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关键词共现网络展示了我国道路交叉口安全领域研究的主题集中在交通安全、交通评估、交通冲突、交通管理、安全设计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国内煤矿安全生产领域研究的整体状况及发展动态,对煤矿安全生产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以1992—2018年间收录于中国知网(CNKI)的2143篇煤矿安全生产相关主题的研究文献为样本,采用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方法,利用CiteSpace Ⅴ软件对其年代、核心作者及机构、热点关键词及突变词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研究先后经历初步萌芽、快速发展、波动回落等3个阶段,作者主要以孙继平、肖兴志等为核心,研究机构集中在高校和研究院;安全生产、安全监察、煤矿事故、数据挖掘等是研究中的热点关键词;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智能技术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研究将成为未来的研究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8.
酸雨的研究现状及新兴趋式的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Web of Science核心集中的SCI-E、SSCI、CPCI-S及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源,以2000—2017年所发表的有关酸雨研究的2 333篇SCI及2 107篇中文文献为分析对象,分析了相关文献的时空分布。使用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 V生成了期刊共被引图谱、作者合作图谱、作者共被引图谱、关键词共现图谱及参考文献共被引图谱,分析了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新兴趋式。国际上,该领域近4年来的研究热度逐年上升,高产期刊为Atmospheric Environment,高被引期刊为Wa-ter,Air,&Soil Pollution,中国和美国是从事酸雨研究的主要国家,该领域的高产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同时还介绍了从事酸雨研究的主要科研团队和有影响力的个人。由关键词共现分析和参考文献共被引分析可知,中国的酸雨问题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酸雨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和中国南方的酸雨问题是当前研究出现的新兴趋式。国内方面,我国于2010年左右对酸雨研究的热度达到顶峰,主要的研究机构是江南大学、南京大学及浙江大学。此外,也介绍了国内从事酸雨研究的主要个人及科研团队。  相似文献   

9.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新常态建设的重要环节,为理清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现状,基于CiteSpace软件,对CNKI总库中1991—2021年4 436篇中文核心文献构建共现图谱,从发文机构、发文作者、研究内容3个角度深入研究了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态势。结果表明:我国相关高校(研究所)均对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转型态势开展了研究,发文机构集中于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且机构间合作处于较低水平。该领域核心作者数量众多,其中绝大多数偏向单独研究,作者间合作水平较低,未能形成固定合作团队。从关键词时间分布来看,该领域的研究内容以2004年、2014年为界可划分为3个阶段,由此产生的重要关键词节点有“经济转型”“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目前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型态势的研究则更关注“新常态”和“耦合协调”。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国内外应急能力评估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利用CiteSpace、VOSviewer等工具,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研究近20 a国内外应急能力评估作者的合作网络、主题分布、主题演化和研究方法。结果显示:国内外应急能力评估的研究者个体之间已初步形成合作关系但仍有若干分散的作者群体,国内作者群之间的学术合作关系尚不明晰,而国外作者群体合作相对紧密;应急能力评估论文的热点关键词集中在层次分析法、突发事件、指标体系、响应、执行、模拟、模糊综合评价等方面;核心主题演化相对稳定,集中在指标体系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模拟等领域;研究方法主要为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数值模拟、德尔菲法、情景构建、云模型等,涉及评价决策和模拟仿真2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为厘清国内智慧消防研究的发展脉络和变迁规律,准确把握研究热点和趋势,运用VOSviewer和SPSS软件绘制近年来智慧消防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结果表明:智慧消防研究方向可划分为智慧消防建设理论和智慧消防技术应用研究2个方向和5个研究子方向;智慧消防研究在不同时期呈现出单一化智能应用到多元化智慧建设的发展路径、消防工作数字化向消防工作自动化转变的变迁轨迹、寻求外部借鉴到形成专业化特色的演化模式3条发展规律;从整体建设与协调布局、技术理论与实践应用、科学发展与需求驱动、立足时代与面向难题4个方面提出智慧消防研究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煤矿事故多发,经济损失严重,如何科学地从煤矿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应急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截至2017年12月20日,以中国知网(CNKI)的期刊库、硕博论文数据库和会议数据库中发表的煤矿企业应急管理方面的352篇论文作为数据来源,使用CiteSpace工具进行高产机构分析、作者分布特征分析和关键词分析,展现中国煤矿企业应急管理研究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热点,并追踪前沿研究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煤矿应急管理研究领域,研究机构和学者的分布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而相关的研究热点主题呈多元化,主要体现在煤矿企业应急预案、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存在问题、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解决对策、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能力、煤矿企业应急救援系统及煤矿企业应急管理体系研究等6个方面;结合煤矿企业应急管理的实际需求和研究现状,煤矿安全应急协同机制和能力、员工行为层面的煤矿企业应急管理策略以及煤矿企业应急物流能力等方面研究将是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火灾灾害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基于多种可视化工具,对2014—2020年期间,火灾灾害领域内的发文态势、学术合作、学术热点、研究趋势等内容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时期内,火灾领域发文量呈持续上升趋势;我国科研活力及持续发展性均处于世界前沿地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全球发文量和合作活跃度较高的机构;载发文量排名前5的期刊研究方向和出刊数量整体呈现出一定差异性和波动性;研究热点涵盖基于无人飞行器的森林火灾(野火)侦测调查、基于火灾现场整体模型搭建的计算机模拟火灾事故技术与研究、火灾下建筑物构件的耐火及倒塌行为研究、池火燃烧特性试验及现象调查、火灾碎片实验与分析方法,研究内容总体呈现具体化、精细化;目前火灾领域研究的前沿方向为热释放速率研究、基于数值模拟的火灾事故研究、对点火器(源)的调查研究、基于数值模拟的火灾事故调查等;根据分析推测该领域未来的科研活跃度将继续上升。研究结果可为火灾灾害领域内相关学者把握学科现状,研讨未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降低灾后初期应急资源短缺情况下灾民生理和心理受到的伤害,提出等待效应和短缺效应衡量救援过程中的灾民心理痛苦效应,同时耦合时间和供需情况2个维度测度救援过程中的公平性指标,构建调度总时间最短、时间攀比最小和灾民心理痛苦效应最低的多目标应急资源调配模型,研究多灾点、多配送中心、多种类物资救援场景下的应急资源分配和路径规划决策选择问题。应用NSGA-Ⅱ算法对模型求解,以新冠疫情下武汉市医疗物资调度为算例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和算法能有效减少供不应求情况下的灾民心理痛苦效应,保证救援活动的公平性,能得到不同目标偏好下的应急资源调配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ICT技术在安全疏散领域的应用现状、演进和热点,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有关ICT技术对安全疏散应用研究的科技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研究主题和时空分布、研究演进和科研网络以及研究热点和前沿态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ICT技术对安全疏散应用研究可以划分为低潮期、发展期和爆发期3个阶段,形成了3大科研网络版块;随着ICT技术的发展,刊发相关研究的期刊从综合类向专业类拓展,并从火灾科学、交通科学和心理科学等多学科进行了交叉研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研究侧重点不尽相同,当前以无线传感网络、建筑疏散和导航系统等领域为研究热点,基于研究成果,提出相关研究热点和前沿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高速铁路应急处置水平,考虑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资源需求的不确定性,通过对事故情景集的分析和计算,采用"情景-应对"模式,获取事故点的资源需求量;通过引入"软时间窗"概念,建立以超时惩罚成本、资源运输成本和救援点固定出动成本3者之和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的应急资源调度模型,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并基于实际事故案例验证方法和...  相似文献   

17.
地下物流系统(ULS)可缓解地面交通压力,为保障ULS正常运行,利用数学建模技术,研究建设基于应急资源储备站(ERRS)选址模型的地下应急物流系统(UELS)。首先根据地面拥堵指数(TPI),构建ULS的节点群和路径;其次考虑救援时间、覆盖范围及区域数量等因素,在节点群内选建ERRS,分2步共同建立救援时间最短和建站成本最小的多目标ERRS选址模型;然后,根据系统工程相关知识,建立地下应急物流系统(UELS)模型,包含基于ERRS的UELS硬件基础设施、地下应急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平台、地下应急指挥系统3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建立地下应急物流系统(UELS)可为正处在探索发展阶段的地下物流系统及其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为帮助电力企业实现快速有效的应急响应及应急资源的合理利用,解决应急资源“盲调”问题,对应急资源需求预测业务、应急资源调配业务进行深入分析;基于案例推理技术、模糊评价技术,依托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优化电力应急资源调配程序,研发电力应急资源调配系统并将其应用于电力企业。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在电力企业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时提出科学、合理的应急资源调配方案并跟踪执行,为进一步提升电力企业应急处置效率、完善电力企业应急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京津冀地区地震灾害应急准备分区问题,针对京津冀地区地震灾害风险及应对特点,构建地震应急准备选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enks-AHP方法计算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应急准备选址优先度,基于运筹学经典LP模型,运用数学规划、GIS系统V图及缓冲区分析技术,给出京津冀地震应急准备分区的3种优选方案。结果表明:在应急覆盖面积最大和应急响应时间最短的目标规划下,2个分区应选择以北京、石家庄为应急中心的区划为最优方案;3个分区应选择以北京、天津、石家庄为救援中心的区划为最优方案;4个分区应选择以北京、天津、石家庄和唐山为救援中心的区划为最优方案。研究结果可为京津冀3地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开展一体化应急准备体系规划和应急资源储备布局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化工园区呈现出数量逐年递增且集中分布的态势,增加了跨区域重大突发事件的风险,如何实现跨区域的应急协作成为化工园区安全规划所面临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之一。基于此,搜集近15 a全国化工园区的安全事故,采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分类方法与多元回归模型研究全国范围内化工园区安全事故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而从风险分布与应急协作需求的匹配性角度讨论我国现有应急协作机制存在的潜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化工园区整体空间布局呈现出以区域优势为导向的趋势,其选址大多忽略了化工园区集中区域的高风险与应急能力不足的问题,这种布局的失衡使得政府无法形成高效的跨区域应急协作体制;化工园区数量上的增加并非是导致危机事故的主要原因,强调了化工园区自身特征与危机事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区域间应急联动协作在化工园区危机应对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最后,从空间布局、跨区域协作角度提出化工园区区域应急协作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