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之浚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2(1):6-10
区域循环经济是在企业、园区和城市实现了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在区域内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实施的循环经济,是社会循环经济的基础.详细论述了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以及应遵循的原则,提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要建立的三大新体系和应采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光明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1,4(2)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循环经济,必将颠覆产生传统经济学的基础.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循环经济开展较早的地区,但由于长期以来相互之间缺乏统筹规划和协同配合,环境污染问题仍比较严重,迫切需要突破行政壁垒,从一体化的高度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协同发展.从研究该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循环经济发展的能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实现以环境资源换取经济增长向以环境资源优化经济增长转变的发展模式。定量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是循环经济的基本内容。基于能值理论,运用能值分析方法,从能值流量、经济社会能值、资源利用、环境压力和综合指数5个方面评价了福建省自2000年以来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结果表明:福建省经济的发展依靠的是消耗不可更新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不断下降;自然资源相对丰富,但是资源利用率低,净生态效益低下;废弃物还未对环境造成过大压力,环境压力主要来自于经济发展对不可更新资源的依赖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不可更新资源利用,加强保护和开发可更新资源,逐步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是福建省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刘兴利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0,3(10)
论述了循环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指出加快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性举措,提出加快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3大举措。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最佳模式。在系统查阅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确立了区域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思路及指标筛选方法,构建了由经济、社会、环境、生态、循环经济特征和管理组成的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标准及评价模型——线性加权和法。将构建的指标体系应用于国内某园区,结果表明,该园区循环经济处于中等偏上发展水平,识别了影响园区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铁军赵迪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6,(9):7-10
针对区域经济系统具有动态性、复杂性等特点,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系统结构分析,将区域经济系统划分为4个子系统:经济子系统、人口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并阐述了区域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因果反馈机制,各子系统的特点及变量选取。依托Vensim ple软件绘制因果关系反馈图和模型流图,构建了区域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为制定区域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考——江苏省邳州市循环农业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传松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1,4(3):22-24,38
以江苏省邳州市为例,在深入分析循环农业发展的现状、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针对邳州市农业发展的现状特征,依据循环经济理论,针对性地提出了邳州市构建区域循环农业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10.
郭书田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1,4(9)
论述了发展循环农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以及发展循环农业应采取的方针政策及具体措施。指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为了将其建设成高效生态经济区,满足人口、经济、环境与资源相协调的原则,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被广泛应用到黄河三角洲的开发中。从产业分化的角度出发,从农业、工业、服务业3个方面对黄河三角洲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分析,结合黄河三角洲的区域经济特色,提出各自相应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陈永生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3,6(5)
以循环经济思想为指导,对建筑垃圾分类及再生利用技术进行分析,建议从源头控制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强化全社会对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环保意识.提高全社会对再生资源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Ren Yong 《Journal of Material Cycles and Waste Management》2007,9(2):121-129
This article makes an attempt to answer the three questions of why China is devoting its full effort to promoting a circular
economy, what a circular economy is, and how to implement a circular economy in China.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a circular
economy in China, from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and the relevant actions of national decision making to demonstration of
the system nationwide, has taken only around 6 years, with strong encouragement from politicians and the urgent need to cope
with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a severe shortage of natural resources. The circular economy in China is now being actively
implemented at three levels: enterprises, eco-industrial parks, and regions. The consolidated theoretical bases of ecology
and economics have helped the circular economy to define its position as a new economic model to effectively resolve the problems
of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In this regard, material flow management is naturally a uniqu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method
for implementation of a circular economy, and eco-efficiency is a good indicator to measure circular economic activities.
Of particular significance has been initiation of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for the Circular Economy Law, which is among a number
of initiatives developing core policies for a circular economy in China. Stringent enforcement of a set of policies for energy
saving and pollution abatement nowadays in China will certainly create an enabling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circular
economy. 相似文献
14.
徐国平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1,4(5)
论述了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异同,循环经济的经济价值及其与传统经济的区别,从宏观、微观层面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应遵循的原则,为深入开展循环经济的实践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周宏春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1,4(3)
一
1997年闵毅梅在<环境导报>上发表了一篇介绍德国的<循环经济法>文章,此后循环经济这个词才引入中国,国内的一些专家相继发表文章.而真正在国家层面上使用循环经济一词是在2002年后.2002年10月16日,江泽民同志在全球环境基金(GEF)第二届成员国大会讲话中指出:"只有走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林业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与量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寅杰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0,3(12)
伴随着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成为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林业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在实践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有必要通过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指标体系以评价发展成果,这也是林业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在设计林业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时,应当从循环经济的本质要求和林业产业自身特色出发,准确把握具体指标及其权重,挑选切实可行的计算方法,以使该指标体系成为客观、准确评价林业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标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