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间万物,生命最宝贵;百业兴旺,安全最重要。安全生产关系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是一项必须人人参与、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每一个人都是安全生产的参与者、受益者,也可能会成为事故的肇事者、受害者。因此,要从每一个"我"抓起,从"我"的安全意识抓起。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安全工作究竟谁说了算?"通常来说,应该是单位领导说了算,但领导也并非能够"为所欲为",各自都立有"军令状",即安全生产责任书。一旦有隐患,就得马上整改,一旦遇到危险,生产再忙也得停下来。如果心存侥幸,不顾安全"为所欲为",安全监管人员就会跑过来令其"住手",然后依法依规给予相应的惩处,而且领导在升级评定中又要遭到安全的"一票否决"。那么,是否是安全人员说了算?答案依然值  相似文献   

3.
2006年11月,我带领“赴美国、加拿大化学品安全管理和事故应急救援考察团”,访问了陶氏化学公司美国总部和驻加拿大企业,以及美国化学运输事故应急中心。通过考察感触较深,外方接待准备工作非常细致、周到,每一件事都提前半个月就在筹划,每一个细节都要考虑到,目的是防止出现意外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正主持人语:经常有一些安全工作者谈到"只要不出事,就是我们的胜利"。这里的"事",当然指的是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虽然不出"事"确是安全工作的目的之一,但是只要不出"事"就真的是胜利了么?就代表安全工作做到位了么?只要不出"事"就没有问题么?就是安全工作的终极目标么?安全工作的胜利是根据不出"事"来判定么?或者说怎样才能算是安全工作的胜利呢?本期就让我们来讨论一下不出"事"就是胜利么。  相似文献   

5.
<正>安全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各级管理者要想抓好安全生产应该学会弹"三弦",即思想弦、行为弦和管理弦。思想弦要如临深渊。"思为行之先",有什么样的思想必然导致什么样的行为,重视安全还是忽视安全结果大相径庭。对安全有敬畏之心,如临深渊,就会高度防范,事故自然远你而去;对安全掉以轻心,满不在乎,就会疏于麻痹,事故也就扑面而至。"不怕千日无患,就怕一日不防"就是劝告人们要时时刻刻绷紧安全思想这根弦。"多一份安全预想,少一份事故威胁"告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笔者根据实践经验认为,想要保障生产安全,就必须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预防上,树立"预防为主"的超前意识,重点抓好"防在前""想在前""做在前"的"三前"意识。一是"防在前"。危险因素总是共存于一切事物的整个过程之中,应做到居安思危,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能习惯于"不出事故不知道,出了事故吓一跳;  相似文献   

7.
抓“三基”     
<正>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抓"三基"(即基层、基础、基本)来加强安全管理,规范人员行为。只有认真对待每一件工作、每一个细节,才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图为某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正在基层进行安全检查。(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  相似文献   

8.
正不出"事"并不一定就安全,只有企业根据自身生产工艺具体情况及特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管理细则,真正保障了安全才是胜利。图为某企业工作人员正在对设备进行检修。经常有一些从事安全工作的人员谈到"只要不出事,就说明我们的管理是有效的,安全是可控的,我们就是胜利者"。虽然不出"事"确是安全工作的目的之一,但只要不出"事"就真的是胜利了么?笔者认为,不出"事"并不一定就安全,有些安全隐患可能隐藏得很深,只是由于侥幸或者检查不到位而没有及时发现。如果没有消除"隐患",那么这种不出"事"不仅不安全,甚至可能  相似文献   

9.
化工企业中流传着一句话:岁末年初事故多.意思是从每年年底到第二年年初,这个时期是各类生产事故的高发期.这说明一个问题,即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也有其规律性、周期性.这种现象的出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认真采取措施,积极预防"岁末年初事故多出",善始善终度过平安的一年.  相似文献   

10.
<正>企业安全理念与认识我们的先人将安全概括为"无危为安,无损为全",按现代科学的说法,人们行为的全过程,不发生人身伤害,不造成财产损失,不酿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状态就是安全。从事故概念和定义本身来讲,不发生事故就是安全。为了不发生事故或将事故影响范围控制到最小,就需要控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即控制风险);要控制事故发生的灾害性,要将事故影响范围控制到最小,也就是要控制事故后果的严重性。为了避免事故,就需要高度认识事故、识别事故,评判事故、将事故发生的几率降到最小。而且,能够预知事故,及时和积极地做好  相似文献   

11.
新建、改建、扩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卸建设项目均应委托具有相应评价资质的机构,对其进行安全预评价(以下简称"预评")和安全验收评价(以下简称"验收评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一般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等特性,风险性较大,危险有害因素较多,诸多的危险、有害因素可能会导致各种事故的发生如火灾爆炸事故、中毒窒息事故,安全评价工作是系统安全工程学实际应用的体现,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安全评价可使企业的安全管理理念从"事后处理"逐步向"事先预防"进行转变,帮助企业从"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企业要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应首先遵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对项目进行安全评价,因此做好建设项目的安全评价对企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古语讲:"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越是安全的时候,就越要抓安全。"木桶原理""海恩法则""温水煮蛙"理论都告诉我们,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安全生产这一根弦。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安全重在抓住关键,找准薄弱环节,加强现场安全的细节管理。抓住现场安全细节管理就是抓住了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事实证明,许多大的事故均缘于最细  相似文献   

13.
"过去是要我安全,现在是我要安全,这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几乎每起事故都与安全意识淡薄有关,我们必须警钟长鸣,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安全监管人员更是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4.
在生产系统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作业条件下操作。因此,作业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的安全。要控制事故的发生,除了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辩识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而这正是安全评价的目的。因此,我们着手进行了岗位作业条件的安全评价。一、方法我们采用R·J格雷厄姆和G·F金尼设计的“多因子评分法”。该方法的3个因子是: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中的情况(E);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后果(C)。岗位危险度(S)=L×E×C、L、E、C及S的取值分别见表1~4。  相似文献   

15.
积极参加’97年全国“安全生产周”活动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是企业和整个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一个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都无不面临这个问题。搞好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工作,对于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事故;减少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和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对于保护劳...  相似文献   

16.
林华 《安全与健康》2007,(12):41-41
以往许多事故案例告诉我们:一个不经意的习惯性动作,也许就在瞬间造成灾祸.从对桩桩事故的血泪控诉中,人们痛定思痛,发现许多事故的祸根竟是自己的习惯性违章.对此,有关专家指出:习惯性违章是安全生产的克星,是引发重大事故的"导火索",要彻底遏制事故,必须克服习惯性违章,而克服习惯性违章的关键还在于班组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7.
安全生产工作不仅要靠掌握生产操作的安全规程、熟悉工艺操作的安全要求,认真执行企业劳动保护的安全规定,还需要有"信心、恒心、细心";和"诚意"和"谢意"。即我们要有坚定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信心",持之以恒得朝着安全生产这个向奋斗目标前进,"细心"做好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安全生产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要带着虚心求教的诚意去请教、学习、思考问题,并对发现的不安全的隐患或违章操作,及时制止或报告。  相似文献   

18.
<正>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坚持"四个强化",提高"四种能力",始终保持安全监察执法高压态势,使全省煤矿安全形势保持稳定。近年来,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山东煤监局")以"不出事故是硬道理"为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目标,把"防大事故"作为煤矿安全监察第一要务,坚持"四个强化",坚决守住煤矿安全生产这条"红线",始终保持安全监察执法高压态势,使煤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19.
<正>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缺乏法规、制度、监管、预案,但在"安全"这个沉重命题下,每一个环节的失守,都会给危险的下坠一个加速度。那些法规落实、区域规划、监管检测上的漏洞,如同开在血管上的切口,触目惊心。中央反复强调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就是要明确谁是缝合这些可怕切口的那只手。正如我们常说的,安全责任大于天,一是因为安全生产本就该在治理价值序列中占据首要位置;二则是因为只有上上下下一齐发动,才能做到"万无一失",避免惨剧发生后的"一失万无"。徒法不足以自行,好的法规制度,是不会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逐步从粗放式的"定性"管理,向精细化的"定量"管理转变,安全防护网络扎得更牢、捆得更紧。但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工作中不经意的疏忽,生活中不留神的大意,都可能酿成令人痛惜的事故,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预防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安全生产,必须细化安全管理规范、严格安全检查,从小事做起,每一件都应该做实做细,才能保证不出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