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环境导报》2003,(21):6-7
IBM公司: 纳米科技的核心技术是“纳米眼”和“纳米手”,即能够观察原子和分子的手段和能够“操纵”原子和分子的“机械手”或“机器人”。IBM公司的科学家们在1990年正是利用这种设备把35个原子移动到各自的位置上,组成了IBM三个字母。  相似文献   

2.
被称为“环保分子”的戈尔,在奥斯卡最佳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中,以幽默睿智的演说,配以令人信服的图表,揭示了这个全人类难以忽视却又不愿面对的“真相”:湖泊和河流在消失,南北极的冰面在缩小,乞力马扎罗的雪不再壮观,干旱和洪涝肆虐同一个国家,科学家第一次发现有北极熊淹死在海水中,冰冻土大量解冻,房屋倒塌,森林歪斜,南极冰岬大面积断裂。在过去的3000年中,  相似文献   

3.
科普便利贴:机体的一切活动,从肌肉收缩、细胞内部的运输、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到细胞的分裂等等,在分子水平上,都是具有马达功能的蛋白质大分子做功推动的结果。因此,它们被称为分子马达或蛋白质马达、蛋白质机器等。到目前为止,已有百种以上的分子马达被确定,它们在机体内执行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功能。分子马达都是沿着相应的蛋白丝做定向运动。这些蛋白丝起着"轨道"的作用,它们都是有极性的,因而也是有方向性的。这些分子马达可高效率地将贮藏在腺苷三磷酸(ATP)分子中的化学能直接转换为机械能,产生协调的定向运动而做功。迄今为止,人类尚无由化学能直接转换为机械能做功的任何记载,因而由生物体反映出的这种独特的能量转换形式不仅对于生命活动至关重要,而且人类也可以从新的角度出发去认识、研究及利用这种能量转换的分子机制。因此,分子马达做功原理及能量转换机制一直是分子生物学、物理学、生物化学等诸多学科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领域之一,并且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多学科共同面临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科学领域。  相似文献   

4.
美国商业部标准局(NBC)的科学家首次检测出一种新型的、最简单组份的有机化合物。这种独特的分子称为“dioxirane”。它是由碳、氧、氢原子组成的环状化合物。NBC 科学家认为这种化合物可能在光化学烟雾的形成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dioxirane 是由NBC 物理学者使用低温微波分光光度法检测出来的,随后又由NBC 化学学者们用低温质谱仪证实了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事实上所有工业活动都会产生被抛弃的废物,因为它们似乎没有进一步的用途。危险废物越界转移全球公约草案中对废物的定义是:“根据一国法律的条款被处置或打算处置或要求处置的物质或物体”。某些特定的废物称为“危险废物”,这一条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应用。例如美国,具备下列特性之一的废物称为危险废物,即“如果它能引起或助长死亡率的上升或严重的不可逆转疾病或可逆转但会造成残废的疾病,或当在对其操作、储存、运输、处置或其它管理不正确时,会对人类健康或环境带来当时的或潜在的重大威胁”。在联邦德国有“特殊废物”的条款。对这类废物的技术定义是:“由于其自然特性、成份或  相似文献   

6.
如果太阳令地球增温过高的话,可能真的需要寻求遮阳物了。所谓的“遮阳物”将是人为向大气层排放以帮助地球降温的一层污染物。该建议是由一个包括一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著名科学家小组提出来的。对这个被气候变化专家称为“大规模和极端”的行动.本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年会的反应是谨慎、好奇和有所保留的。  相似文献   

7.
钟伟青 《环境》2003,(5):6-7
另类入侵者在人类社会,我们把强行进入他国掠夺其资源的行为称为入侵。在自然界,生物之间也存在类似的行为,科学家把这种行为称为“外来物种入侵”。所谓外来物种入侵,就是指有意或无意的人为活动将某种物种带到自然分布范围以外的非原产地区,被带物种在当地自然或人为生态系统中建立了可自我维持的种  相似文献   

8.
科学家们发现许多重要的古迹正以惊人的速度被腐蚀着。从印度的泰姬陵到英国的圣保罗大教堂,有一个不声不响的“敌人”已酿成几百年所造成的破坏。这个敌人就是酸性沉积物,通常称作“酸雨”。  相似文献   

9.
美国科学家在近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撰文指出,经实验证实,他们已能够操控蛋白质制造过程中的信号阅读,将来可以通过修改遗传编码的方式来治愈遗传疾病。科学家们希望将这种被称为“现代医学奇迹”的技术用于人体试验,最终治疗囊肿性纤维化、肌肉萎缩症等遗传疾病。  相似文献   

10.
傅江 《环境导报》1994,(4):25-26
在有害废物“从摇篮到坟墓”全面环境管理过程中,发达国家经过较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建立起一套有害废物从产生、收集、运输、中转、处理和处置的全过程管理方法,有害废物申报登记制度、转移报告制度和处理处置许可证制度被称为有害废物全面环境管理的三大核心内容.德国在有害废物转移过程中实施的追踪报告制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历史有时是何其相似150年前,坚持真理的科学家们,冒着“触犯龙颜”、被打成右派的危险,为麻雀请命;50年后的今天,又有一些科学家和环保人士,为保护“长江三条鱼”而心急如焚、奔走呼喊。  相似文献   

12.
铁路承运的货物品种繁多,在装卸运输、搬运储存的过程中,货物与环境、货物与货物之间相互作用,往往导致环境、货物被污染、损坏。可能成为污染源的货物,主要是所谓“危险货物”。铁路为了更好地管理“危险货物”的运输,制订了《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简称《危规》)。《危规》中把“危险货物”分为10大类,其中第8类称为“毒害品”,“毒害品”又分为4小类,按毒性的程度则分为“剧毒”和“有毒”两级。根据调查,有一年四个主要危险品货站承运的危险货物中,41%是“毒害品”。其他9类如氧化剂、腐蚀物品、放射性物品等也有一些东西具有一定毒性,只是它们的主要危险性表现在别的方面而已。因此本文中把第8类“毒害品”和其他具有毒性的货物统称为“有毒品”或“有毒货物”。有毒货物的运量和污染车辆的情况有其一定的规律性,运量的分配可参考表  相似文献   

13.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12(2):68-68
现在世界上很难找到哪个大国不搞青藏高原研究。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董文杰说:“由于青藏高原的独特地位,青藏高原研究已成为各国科学家竞争的焦点。”董文杰表示,被称为除北极、南极之外的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对全球包括亚洲的气候变化都有很大影响。青藏高原的冷或热,直接影响到亚洲季风,进而影响降水,影响日本、韩国甚至印度等亚洲国家,乃至对全球气候产生很大影响。董文杰说,有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积雪与我国华南、华东地区降水有很强的相关性,通常高原积雪多的时候,华南5月份的降水就比较多,甚而更影响到华东的降水。比如,199…  相似文献   

14.
郭方 《环境科学》1989,10(4):2-3
4月28日至5月1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这次会议集中了400多位政府领导人、环境保护管理专家和生态、环境科学家;正确分析了我国生态环境形势,总结了成绩和经验;提出奋斗目标和建立环境保护工作新秩序的措施。这次会议再一次把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今年7月17日,北京时间凌晨3时20分,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首撞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使人类自有宇宙观测史以来罕见的天体之“吻”瞬间变为现实。 天体相撞在天文术语中称为“灾变”,但与人们通常理解的“灾难”有异。对木星来说,碰撞的实质是增添了一些新的物质;对人类则可藉以加深对木星的认识,有助于解开它的彩云、大红斑、光环之谜。  相似文献   

16.
赵伦 《环境》1994,(9):25-26
氟利昂(简称CFCs)是美国杜邦公司对一系列碳氨化合物(即氯氟烃)所取的通用品名。CFCs一直被广泛用做冰箱和空调器的制冷剂,包装和家俱用泡沫塑料的发泡剂,电子原件和精密零件的清洗剂,以及药剂和美容喷发剂等等。因此CFCs曾被认为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 1974年,两位英国科学家观察到臭氧层浓度下降,并确认是CFCs扩散到臭氧层中,对臭氧分子起到了分解作用。臭氧层的破坏会使过量的紫外线到达地表,造成健康伤害,提高皮肤癌及白内障患病率,并影响植物生长,导致生态平衡破坏。  相似文献   

17.
闻泽 《环境》2006,(2):56-57
一种被称为“办公室综合症”的都市疾病正在困扰脑力劳动者。而且或明或暗,于无形或有形中,从“朝九”到“晚五”,它们总会找机会入侵办公室里的人,侵蚀他们的身体和心灵。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国家地理》2016年7月28日貌似南非地区的远古人类的脚趾可能对现代医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富含化石的南非地区被称为人类的摇篮,在那里科学家们发现了迄今为止人们所知道的世界上最早的最致命的疾病之一。利用3d成像技术,研究人员已经在大约生活在一千六百万到一千八百万年前的斯瓦特克朗洞穴人类的脚趾骨头中诊断出一种被称为骨  相似文献   

19.
《世界环境》2004,(5):1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家发现,人类头顶上的天空被捅了一个“洞”;90年代,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2000年9月,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宣布,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面积达到2830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20.
日本科学家日前报告说,在精子形成过程中,部分细胞能“返老还童”,向干细胞逆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