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根据2005年水质监测结果,对水磨河无机氮的特征分布及相互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结果显示,水磨河无机氮中硝酸盐氮含量最高,亚硝酸盐氮含量最低,亚硝酸盐氮与氨氮之间有非常显著的线性关系.通过对1991-2005年的监测资料分析,表明水磨河各断面无机氮含量呈下降趋势,但水磨河自上而下无机营养盐N总体浓度升高,说明氮污染还在延续,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3.
在对水磨河水文现状、污染源数量及分布、废水及污染物排放情况、河流水质、流域内排水管网等情况进行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综合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1986-2020年苏州河水质监测数据为依据,将水质变化过程划分成1986-1996年、1997-2006年和2007-2020年3个阶段,系统分析了苏州河水质状况及多年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第1阶段(1986-1996年),苏州河整体处于重度污染水平,从上游到下游水质显著恶化,市区段污染严重;在第2阶段(1997-2006年),苏州河市区段水质显著改善,有机污染指标消除劣Ⅴ类,氨氮和总磷仍处于较高污染水平,上下游水质逐渐趋同;在第3阶段(2007-2020年),苏州河水质持续改善,特别是2016年以来改善明显,2020年水质达到34年来的最好水平。苏州河水质改善与上海市实施的全市及苏州河多轮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上游来水水质改善等密切相关,反映了苏州河30多年环境综合治理的突出成效,并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5.
浑太河流域水质达标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结合浑太河流域水资源网络节点图,根据污染物来源、种类及其产生机理,针对计算单元水资源供需平衡预测数据、降雨径流值,分点源、非点源进行规划水平年污染物入河量的预测。根据浑太河流域地形特征、入河污染物降解特性,以水功能区水体纳污能力为计算单元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条件,给出基于规划水平年入河污染物变动特性的水质达标控制方法。运用该方法进行浑太河流域水质达标控制:2030年,流域总需水7.4亿立方米,缺水深度在1%以下,COD、NH3-N、TP、TN的入河量分别为28.5×104、2.8×104、3.1×104、4.6×104t,对应的入河控制量分别为9.3×104、0.6×104、0.8×104、0.9×104t,经控制后水功能区目标水质达标率100%。证实了该水质达标控制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6.
水磨河流域有机氯农药污染调查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对水磨河流域实地勘察的基础上,用GC-ECD定量测定了乌鲁木齐市水磨河底泥中有机氯农药HCHs和DDTs的含量,以此来了解水磨河有机氯农药污染情况。结果表明,样品中HCHs和DDTs含量分别为0.107~111.690和0.476~66.512ng/g,其检出率为100%,说明该流域已经普遍受到有机氯农药污染。针对目前的污染现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以减轻水磨河有机氯农药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8.
9.
10.
基于2013年凤羽河流域水质氮磷监测数据,解析流域水质氮磷特征,并分析影响其变化因素。结果表明:凤羽河水质氮磷质量浓度较高出现在3个时段,2月份,TN 0.95 mg/L~2.47 mg/L,以NO_3~--N(55.6%)和DON(32.0%)为主,人类活动是影响的主要因素;5—6月,TN 0.77 mg/L~2.47 mg/L,以NO_3~--N(64.3%)为主,TP 0.08 mg/L~0.70 mg/L,以PP(56.4%)和DTP(43.6%)为主,水稻种植和初期降雨是影响的主要因素;7—9月,TN 0.76 mg/L~3.73 mg/L,以NO_3~--N(47.4%)和PN(35.4%)为主,TP 0.07 mg/L~0.97 mg/L,以PP(74.6%)为主,日降雨量是影响的主要因素。治理凤羽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应分时段、分区域调控。 相似文献
11.
12.
河流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提出了对河流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要求,对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各种方法的 比较,探讨了今后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河流水质评价指标筛选方案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计算各条河流的综合污染指数和各项水质指标的污染分担率,对深圳市8条主要河流1999—2008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最终从15项常规水质指标中筛选出氨氮、总磷、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挥发酚、硫化物和六价铬9项指标,建议作为深圳市河流水质评价的统一指标。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河流域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季节性肯达尔非参数检验方法,对塔里木河干流及三大源流1992-1998年间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检验,客观、定量地描述了塔里木河的水质变化动态,对于进一步掌握塔里木河的水质变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Application of CCME Water Quality Index to Monitor Water Quality: A Case Study of the Mackenzie River Basin, Canad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ll six ecosystem initiatives evolved from many years of federal, provincial, First Nation, local government and community attention to the stresses on sensitive habitats and species, air and water quality, and the consequent threats to community livability. This paper assesses water quality aspect for the ecosystem initiatives and employs newly developed Canadian Council of Ministers of the Environment Water Quality Index (CCME WQI) which provides a convenient mean of summarizing complex water quality data that can be easily understood by the public, water distributors, planners, managers and policy makers. The CCME WQI incorporates three elements: Scope – the number of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variables) not meeting water quality objectives (F
1); Frequency – the number of times the objectives are not met (F
2); and Amplitud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objectives are not met (F
3). The index produces a number between 0 (worst) to 100 (best) to reflect the water quality. This study evaluates water quality of the Mackenzie – Great Bear sub-basin by employing two modes of objective functions (threshold values): one based on the CCME water quality guidelines and the other based on site-specific values that were determined by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data ba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Mackenzie-Great Bear sub-basin is impacted by high turbidity and total (mostly particulate) trace metals due to high suspended sediment loads during the open water season. Comments are also provided on water quality and human health issues in the Mackenzie basin based on the findings and the usefulness of CCME water quality guidelines and site specific values. 相似文献
16.
采用长时间多源遥感数据对塔里木河重要生态功能区进行了土地利用变化、植被指数分析,同时结合多年地面调查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了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并对近五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开展了评价,环境质量变化值ΔI为2.58,生态环境质量略有下降,其中环境状况指标和植被覆盖率指数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新疆某县境内主要河流的水质监测资料,依据水质评价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评价了某县境内主要河流的环境质量,采用季节性肯达尔法进行趋势分析检验。结果表明,新疆某县境内河流水质总体优良,水质级别为Ⅰ、Ⅱ类,可以作为饮用水源地、农田灌溉用水、一般工业用水的水源。从趋势分析检验结果看,水质基本稳定,没有受到明显的人为污染。 相似文献
18.
平顶山市湛河水水质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随机理论--马尔科夫过程预报平顶山市湛河水质,并通过平顶山市湛河近十年的水质监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对2000年前后湛河水质进行预报,为使2000年淮河流域水质变清,给平顶山市的管理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河中游水质污染原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2、2003年塔里木河中游水质现状的分析及上下游水环境质量对比和污染因子对比,得出塔里木河中游水质污染的主要污染因子及形成污染的原因。为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