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弄清麻痹性贝类毒素(PSP)在我国首个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浙江南麂海域的分布,于2006年4月~2007年3月间,在该海域主要养殖区设立了6个采样点,以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条纹隔贻贝(Septifer virgatus)、紫贻贝(M.edulis)、虾夷扇贝(Pecten yessoensis)、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和野生牡蛎(Ostreasp)为对象逐月采样,用小白鼠生物测定法进行麻痹性贝毒测定。结果显示,南麂海域PSP含量普遍较低,检出率为11.7%,检出值均低于我国目前暂定的400 Mu/100g警戒值;PSP的季节变化十分明显,主要出现在春季和冬季,其它季节没有检出;该毒素主要分布于大沙岙、马祖岙、火焜岙3个海区的湾内,有较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易受该毒素污染的贝类主要为人工养殖的虾夷扇贝、紫贻贝及野生的牡蛎。 相似文献
2.
运用液相色谱—柱后衍生荧光检测技术,对2005~2006年在粤中近岸重点养殖区采集的主要经济贝类进行麻痹性贝类毒素(PSP)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染毒的贝类样品中共检出麻痹性贝类毒素的10种成分,低毒性的C1和dcGTX2的检出率最高,均在90%以上。其次为C2,达80%。高毒力的STX检出率较低,未检出neoSTX和dcSTX毒素。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成分及染毒状况在粤中海域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和贝类种间差异。地域上,不同海域同一种贝类体中的毒素成分差异较大。在季节上,夏季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体中的毒素含量最高。主要染毒贝类为牡蛎(Crassostrea spp.)、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和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其中,华贵栉孔扇贝在所检测的贝类中毒素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4.
大亚湾养殖海域营养盐的周年变化及其来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2年6月~2003年6月对广东大亚湾大鹏澳海区进行的每月1次大面调查的资料,对该海域的无机氮、磷酸盐及硅酸盐的周年变化及其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机氮含量范围是0.0103~0.5646 mg/L,各区域最大值都出现在9月份.PO4-P含量的范围是0~0.0129 mg/L,核电站排水区的含量最大值出现在4月,其他三个区域的含量最大值出现在9月份. SiO2-Si的含量范围是0.0204~1.4706 mg/L, 河口区的含量从6~11月都高于其他三个区域, 养殖区及核电站排水区的含量全年变化幅度很小.调查海域无机氮来源于养殖区本身和地表径流,磷酸盐来源于养殖区本身,而硅酸盐则来源于地表径流.P是大鹏澳海域浮游植物繁殖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N次之,Si是本海域最为丰富的营养盐. 相似文献
5.
6.
大亚湾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1982~2005年在大亚湾海域开展的27个航次的浮游动物调查资料,对该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春、秋两季是大亚湾生物量较低的季节,目前大亚湾浮游动物生产力水平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大亚湾海域生态环境的改变已经对浮游动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浮游动物湿重生物量的季节变化由原来的双峰型变为单峰型,生物量高峰出现时间有明显的推移;季节变化的幅度日趋加剧;生物量密集中心有向湾外逐渐推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曹妃甸海域潮流、污染物输运数学模型,分析了洪枯季曹妃甸海域化学需氧量(COD)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季节性入海通量决定COD浓度空间分布,海域潮流运动控制COD动态迁移过程。曹妃甸甸头东部海域二泄大庄河口洪枯季均为COD高浓度区,最大浓度可达2.2 mg/L,大清河及二滦河COD浓度枯季明显降低,污染物涨潮向SW运移并向外海扩展,落潮沿NE向河口输运。甸头西侧海域COD浓度分布季节性变化不大,COD浓度主要集中于沙河口以及三友化工排污口附近海域,在NW-SE潮流作用下,COD呈涨潮向河口输运,落潮流向外海扩散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8.
9.
为了弄清海南岛近岸海域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PSP)的污染状况,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9月间,在海南岛近岸海域设立了5个采样点,采集了14种贝类共95份样品,用小白鼠生物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进行PSP的毒性测定和毒素分析。结果显示,海南岛海域贝类软组织中PSP含量普遍较低,最高检出毒力值为3.576 Mu/g,低于我国目前暂定的4 Mu/g警戒值,检出率为11.58%;贝类中PSP的检出率季节性变化显著,以冬季最高,达62.5%,夏末次之,为3.26%,春季和夏初均未检出PSP。另外,贝类中PSP毒素污染状况也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产于陵水、文昌海域的贝类中毒素检出率较高。主要染毒贝类为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细纹卵蛤(Pitar striata)、白织纹螺(Nassarius coronatus)、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和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经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分析染毒的贝样发现,贝类中含有11种PSP成分,分别为GTX4、GTX1、C1、C2、NEO、STX、dcGTX2、dcGTX3、GTX3、GTX2和dcSTX,其中,GTX1,GTX4,C1,C2检出率分别为90.9%,100%,81.8%和81.8%,为染毒贝类中的主要毒素成分。 相似文献
10.
12.
13.
14.
大亚湾海洋生物体中的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也了解大亚湾海洋生物体As含量的背景水平,1993年大亚湾15个测站采集了海洋样品,对其As含量进行了测定和评价。鱼类,甲索类,头足类和贝类As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45×10^-6,4.70×10^-6,2.28×10^-6和5.57×10^-6,表现出明显的种类间差异。 相似文献
15.
大亚湾海域海水中各种形态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根据 1999年 5月 (春季 )的调查 ,统计了大亚湾海域海水微表层、次表层、表层和底层水中各种形态P的含量 ,计算了各种形态P分别占总磷 (TP)和总溶解磷 (TDP)的百分比 ,讨论了各种形态P之间的相互关系 ,分析了影响颗粒磷 (PP)和溶解磷 (TDP)分布的环境因素。结果表明 ,大多数站位微表层对各种形态P产生了富集 ,但是富集概率有所差别 ;大亚湾海域水中P ,除微表层主要以PP形态存在外 ,其余水层均主要以TDP形态存在 ,TDP在所有水层中均以DOP为主要存在形态 ;各个水层中PP是影响TP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 :影响PP在微表层、次表层和表层分布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为COD ,在底层则为叶绿素a与COD的叠加 ;影响TDP在微表层和底层分布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为盐度 ,在次表层和表层则为COD。 相似文献
16.
于2010年12月以及2011年6月采集了大亚湾9个站点的表层水样,利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对浮游细菌DNA指纹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亚湾海域浮游细菌DNA指纹比较丰富,冬季和夏季样品中分别共得到32条和33条条带,每个样品得到的条带数为18~25条.DNA指纹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J)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48~2.88和0.80~0.93.DNA指纹条带数与温度和盐度明显正相关,而与p H、DO、透明度呈明显负相关关系.结果说明PCR-DGGE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细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但需要与其他技术相结合方能较全面反映细菌的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17.
18.
Zhang Junli Chen Jiajun Xu Jialin Li Yuanxin Huang Naiming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in China》2007,1(2):202-206
Sediment environmental capacity of pollutants is very important for marin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methodology
of a study on water, soil environmental capacity, and mass conservation theory in a system, the concept and model on sediment
environmental capacity for 137Cs in Daya Bay were developed. The static capacity for 137Cs in the upper sediment near the shore at a shallow area was calculated, and the annual dynamic capacity and total dynamic
capacity were also calculated through determination of the typical biomass in the sedi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stimated
environmental capacity for 137Cs in sediments was approximately equal to the current input of 137Cs into the sediments. Controlling the input of 137Cs in the sediments within the environmental capacity guarantees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aya Bay
ecosystem and avoidance of a significant degradation of the system.
Translated from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5, 18(3): 11–14 [译自: 环境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