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国际能源办公室在巴黎召开“关于防止地球变暖的国际会议”。从24个国家200多名科学家和政府官员参加会议,提出70多篇论文。哈佛大学  相似文献   

2.
97年召开的防止地球气候变暖缔约国会议的议案已定,要求先进国家2000年以后CO2等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回到1990年水准。作为中长期努力目标,要求先进国家合理的温室效应气体排出量比1990年水准大幅度削减。现在的防止地球气候变暖条约对到2000年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回到1990年水准不是努力目标,只是义务。先进国家应大幅度削减CO_2  相似文献   

3.
一、温室效应当今,世界上存在三大环境问题:酸雨、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这三大环境问题均与能源利用和大气污染有关。温室效应还是一个与全球气候相联系的特殊问题。首先,温室效应与大气中的CO_2浓度相关性极大。大气中的CO_2,可使大量的太阳辐射能(可见光谱范围)透过大气层而辐射到地球表面,又能吸收从地球表面反射回来的红外辐射;吸热后的CO_2,再将吸收的辐射能逆辐射到地球表面。多次辐射,使近地面的大气升温。大气中的CO_2好似防止地层热能散射到宇宙的一个  相似文献   

4.
1.引言1.1 温室效应问题的国际概况(1)大气中的 CO_2浓度上升将引起地球变暖的温室效应问题,可追溯到19世纪末,那时瑞典化学家阿累尼乌兹(1903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对此就有所触及。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大气中 CO_2浓度上升带来的气候变暖及其影响问题步入国际论坛还是近几年的事。1985年10月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世界气象组织(WMO)、国际学术联合会(ICSU)为主于澳大利亚费拉赫联合召开的国际会议可以看作是这一开始的标志。而1988年6月以加拿大政府为主,UNEP 和 WMO 协助在多伦多召开的“变化中的大气:世界  相似文献   

5.
植树造林已普遍作为减缓全球变暖的主要对策之一,其主导思想是利用森林的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_2。目前很少人注意到缓解全球变暖的另一种途径,即从森林生物量中获取替代矿物燃料的生物能源。  相似文献   

6.
日本环境厅为了普及风力发电,收集整理了风力发电的有关技术情报,编制了风力发电手册,促进地方积极导入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在发电时不发生CO_2,是防止地球气候变暖的有  相似文献   

7.
植树造林已被广泛提出做为防止、减少或延迟由燃烧矿物燃料导致的大气层 CO_2浓度激增的手段。本文考察并分析了生物量中的碳贮存量,探讨了可用于造林的土地面积,正在开发中的人工林的碳贮存率,以及采伐产物的结局。笔者断定,尽管将成熟林转换成人工幼林是一种失策,但地球历史上的森林占地面积之大以及人工幼林可能有足够高的碳贮存率,因此在宜林荒地上造林能够从大气层中消除大量的碳(≥1Pg~(?)/年)。但是,快速的碳净贮存只是一种短期生命现象,并且大部分人工林采伐物不可能长期保存。因此以贮碳为目的的新造人工林对大气层 CO_2的积累至多只起短期延迟作用.从生物量中获取能源为目的的人工林才会对减少 CO_2的积累做出长久的贡献——只要人工林能够成为取代矿物燃料的生物能源。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全世界普遍关心的地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与对策问题。作者介绍了有关气候变化的一些主要学说,并从天体运行、地质时代的气候变化和地球大气演化,以及近代观测资料出发,对地球气候变暖问题进行较深入的剖析,特别是对CO_2等温室效应气体引起的温室效应问题作了详细深入的论述。作者指出,尽管CO_2在大气中有增加的趋势,但不会引起极冰大规模融化,从而使海平面上升、淹没富庶的沿海平原的严重后果,因为大气中CO_2增加两倍才会使全球上升3℃左右,海平面上升0.4~1.5m。减少大气中CO_2最有效的办法,是利用自然界的净化机能。要利用地球环境变迁历史资料,在掌握环境机能特点的基础上,建立预测未来气候模式,以确定能正常调整全球机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 国际岩石圈计划(简称ILP)是国际地球科学界在八十年代执行的一个新的多学科研究规划,其目的是深入研究地球的发展,特别是要研究对人类社会生存有重大关系的那些问题。该计划自1977年由国际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共同发起以来,经过广泛醞酿和反复磋商,不仅制订出了该计划的研究纲要、工作章程、筹建了一套组织  相似文献   

10.
日本运输省、通产省、环境厅三省厅共同决定将燃耗低的汽车购买税下降2%,作为1999年度税制改革的纲要方针。在防止地球气候变暖的同时,给低迷的汽车市场的销售打了强心针。这次优惠税制一方面使私人汽车税率从5%下降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概要评述了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的成果;其次,从可持续发展资源稀缺性的角度和延缓全球变暖的角度阐述了能源问题的紧迫性;再次,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和这次世界峰会能源谈判的角度分析了能源问题的艰巨性。最后,对中国应取的立场和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日本交通部为了节能和抑制CO_2的排出,防止全球气候变暖,制订了轿车油耗下降的目标.200O年比1988年下降10%.2010  相似文献   

13.
要防止地球温暖化,就必须把释放到大气中的CO_2浓度降低到5.10×10~(-4)mg/L,并使它稳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削减含碳量,把CO_2的年释放量降低到70亿t止。削减  相似文献   

14.
<正> 大气中CO_2具有吸收、辐射长波光能作用,而透过大气层的短波光能为地球吸收,并以长波形式发射,再被CO_2吸收辐射,使地表和大气底层温度升高、变暖的现象叫温室效应。在二三十年前,科学家曾为地球能否变暖争论不休。而今天:北极冰川融化退缩十多公里;南极融冰速度加快十倍,将迫使新西兰万达湖考查站搬家;20世纪最热的五个年头都发生在80年代。它告诉人们,全球变暖虽然是多因子复杂需多年渐显的过程,但它已初露端倪了。学者们清醒地意识到地球  相似文献   

15.
黎勇  彭立颖 《环境保护》2002,(10):5-7,11
本文首先概要评述了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的成果;其次,从可持续发展资源稀缺性的角度和延缓全球变暖的角度阐述了能源问题的紧迫性;再次,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和这次世界峰会能源谈判的角度分析了能源问题的艰巨性。最后,对中国应取的立场和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解读“十二五”规划纲要时表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能源行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与14世纪相似,21世纪也将面临着与此相反的极为恶劣的气侯。尽管地球在过去已经经历过变暖和变冷期,但科学家一般认为现在比以往加热得更多也更快。最可能的状况是,气侯变化的结果会扰乱农业、海运、国际贸易、能源政策和军事战略。要对付戏剧性的全球变暖并不容易,但忽视它则是愚蠢的。最好的办法(赌注)是;保护能源并使用替换能源,包括核电。兆头是清楚的。来自于化石燃料如石油、煤及气油燃烧的CO_2在大气中正快速积聚。而象氯氟碳化物(CFCs)这类气体虽然  相似文献   

18.
“气侯改变是一种有害的趋势”这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托尔巴先生在世界气侯与发展会议上所作发言中的评述,他指出,气侯变暖的警钟已向我们每个人敲响,这种由于温室效应而引起的大气增温是全球性的问题,没有人能够阻止这一改变,也没有人能够超脱。一、气候变暖以及影响所谓温室效应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现代工业化的发展,使用石化燃料大量增加,使排入大气中的CO_2等废气相应增多以及森林大量砍伐,空气中CO_2气体没被植物所吸收。CO_2气体增多,使太阳的短波辐射可透过大气层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温后所放出的长波热辐射却被大气中的CO_2所吸收,使大气增温。的确,在过去的100年间,地球的平均气  相似文献   

19.
(3) 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化近年来国际科学社会已经指出,全球气温正在不正常地变暖。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气候是经过长时期形成的,现在正受到大气污染的威胁。 1985年由世界气象组织与联合国环境署在澳大利亚的菲拉赫联合召开的国际会议上肯定了世界气温已经变暖。会议指出,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的结果,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前半期,全球气温将高于历史上任何时期。太阳光可以使海洋、陆地和植物变暖,然后变暖的地面又把热辐射返回太空,但地面向外辐射的波长比阳光的波长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氧已经成为公众健康最危险的环境威胁之一,每年全美国氧气而引起的肺癌病例就达7000~30000例。为此,美国环保局最近提出了一些自愿导则,要求建筑行业在占全美三分之一以上的几十万套新建房屋中,采取防护措施,防止氧气进入屋内。同时,美国环保局还发表了一种新的信息性小册子,它告诫人们氧气有引起肺癌的能力,提醒新房买主,在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