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中央空调水系统能耗分析,采用一次泵变频调节泵流量的方式,根据冷冻水的回水温度和冷却水的出水温度变化调节相应泵流量,大大降低了泵的功耗。  相似文献   

2.
黄建恩  吕恒林  冯伟 《环境工程》2011,29(6):103-106,131
在分析空调系统变流量运行调节的基础上,提出了变温差控制并给出了控制方案。变温差控制过程不仅具有负反馈,而且具有正反馈,能较好的适应空调负荷的变化。比较分析了变温差控制、定温差控制、定压差控制的节能性,变温差控制的节能潜力最大,是一种最佳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多个小型燃油锅炉房改成大型燃煤锅炉房后采取的节能措施进行了应用分析。包括:对一次高温供热管网进行流量调节、控制;对鼓、引风机、循环泵采用变频调速技术:供热系统安装微机监控系统;二次网循环泵进行叶轮切割等。  相似文献   

4.
双螺杆泵输送高黏度稠油的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双螺杆泵在运输高黏度稠油时的优势,通过计算分析了不同黏度的稠油对离心泵、双螺杆泵效率的影响,并着重从理论上分析了黏度对双螺杆泵流量、轴功率、效率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5.
人工大气采样是环境监测工作中对大气质量进行调查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目前仅有少数的大气地面自动采样系统能局部替代人工采样,绝大部分地区的大气质量调查仍依赖于手工采样,因此在采样中采气流量的稳定是采样质量的保证措施之一。本人在长期的大气环境监测工作中发现和探索了人工大气采样中流量不稳定问题和规律。虽然我们在每次大气采样前对采样仪器进行了一系列的常规校验,如大气采样器、KB—120泵等的流量校准,对U型吸收管的筛板阻力进行了测试筛选。但在整个采样过程中仍会因各种因素产生一些有规律的变化,主要是采样中仪器流…  相似文献   

6.
泵机组液体输送系统的节能监测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GB/T16666—1996泵机组液体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方法,用实例介绍了泵机组液体输送系统的节能监测与计算方法,并用EXCEL编程对监测数据处理,简化了繁琐的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铁马汽车双层变截面双弯曲纵梁的结构进行工艺分析,提出了一次成形及积木式的压形模的设计方案,对模具使用设备的有关数据及操作原理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结合双螺杆泵在重质原油外输系统中的应用现状,提出对双螺杆泵进行超压停泵保护改造,以实现在系统压力过高时的快速停泵,提高管道运行的安全系数,保证长输原油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列举和对比的方法,较详细介绍了转炉炼钢一次除尘系统,一种新型干法除尘方式。论述其工艺流程特点,设备技术特点,控制方面优越性、安全性,和实现方面的可行性,以及应对越来越严格的排放要求的前瞻性储备。在新设备投资或老系统改造方面的经济性进行较为直观的阐述和类比,突出新型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钢铁企业转炉一次除尘系统升级改造方法,提供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解体维修蜡油重油机泵时的放空浪费及拆卸现场的污染问题一直无法解决。南常减压装置2001年防腐扩能改造时,增设了热柴油冲洗机泵系统。旨在改善作业环境、减少浪费、杜绝污染。通过1年多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根据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大批入海流量实时在线监测系统正在或即将投入建设,为避免盲目建设,急需系统化、规范化的设计方案作为指导。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给出了我国江河入海流量实时在线监测系统规范化设计方案,该方案对江河入海流量实时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运行流程、数据流等内容提出了规范化的设计要求。依据该方案,在辽河建设了一套入海流量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并进行了长期业务化运行。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旧单管系统改造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单管系统的控制方式决定是否定流量。并根据计量供热的要求,阐述了合理的单管系统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13.
刘忠林  王勇 《山东环境》1996,(1):43-43,35
大气采样流量校准问题探讨临沂市环境监测站刘忠林,王勇《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以下简称《方法》)中规定,空气中总悬浮微粒物的采样每月校准流量至少一次,24小时恒温恒流大气采样器中限流孔的流量每周至少校准一次。流量校准是大气采样的一项重要的质量控制措...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变流量、雨水冲刷初期效应及叠加效应下,雨水管道内不同位置悬浮颗粒物的沉积规律,将模拟试验与数学模型拟合相结合,计算雨水管道内悬浮颗粒物的沉积量、最大沉积点和平均沉积速度等参数,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管道流量增大时,悬浮颗粒物的最大沉积点在管道内发生有规律的迁移,依次由管道前段(距管口约1 m处)向中、后段(8~12 m处)推移,当管道流量减小时则相反;管道内悬浮颗粒物的平均沉积速度随着管道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当管道流量减小时则其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当管道流量由350 L/h降至300 L/h之间时管道内悬浮颗粒物的平均沉积速度达到峰值;初期效应下,悬浮颗粒物浓度减小使得管道内悬浮颗粒物的沉积量和平均沉积速度均下降;叠加效应下,当管道流量增大、悬浮颗粒物浓度减小时,管道内悬浮颗粒物的最大沉积点向后迁移,管道内悬浮颗粒物的平均沉积速度先略有下降再逐渐增大,当管道流量和悬浮颗粒物浓度分别为"390 L/h、52 mg/L"时管道内悬浮颗粒物的平均沉积速度达到峰值后迅速下降;当管道流量和悬浮颗粒物浓度同时减小时,管道内各段悬浮颗粒物的沉积量和平均沉积速度均迅速下降,最终趋向于"0"。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针对小流量污水现场处理的工艺--OxiSequencer。解释了工艺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等情况。说明OxiSequencer是一种适于分散小流量污水现场处理的系统。  相似文献   

16.
炉排炉垃圾焚烧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天津泰环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贯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希格斯机械炉排炉的应用,介绍了炉排炉焚烧线工艺流程,并重点分析了炉排炉焚烧线中一次风、二次风、给料及炉排速度等系统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7.
通过剖析结垢原因及危害方式,对国内外已有的防垢技术进行研究、试验和分析,借鉴结垢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和国外先进的工业用水降硬和精密过滤经验,提出了瓦斯抽放水环泵补水适度降硬结垢控制技术路线.并研制了成套的设备系统。现场运行证明提出的技术路线和研制的设备系统可以解决瓦斯抽放水环泵结垢这一困扰煤矿行业多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首先分析了国内外机载电子设备液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即冷却液在液体泵的作用下,进入电子设备冷板,带走电子设备的热量,再通过热交换器进行降温处理,热量传递到空气或燃油中,降温后的冷却液流向液体泵,进行下一次的冷却循环。其次分析了某些机载电子设备因安装位置不适用液冷系统,则采用强迫通风为其进行冷却,但热量最终经过空气还是传递至液冷系统中。最后对未来飞机的液体冷却技术进行了展望,液冷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定是有区域故障隔离能力,且冷却液的流量是随着热载荷而动态变化的,其代偿损失也较小。  相似文献   

19.
郭爱清 《环境工程》2006,24(2):81-83
本项目对立式循环流动系统内气体压力、流量变化的调节控制方法,通风机的能量消耗等实际工程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其研究成果可以用于其他工程设计项目,对提高我国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质量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详细介绍了石油化工企业机泵在线状态监测系统,包括状态监测部分、故障诊断与寿命预估部分、诊断决策部分等,并描述了预期目标。机泵在线状态监测和诊断系统的应用,可以对机泵故障的类型、部位、程度和原因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分析,提升机泵本质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