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1986-2020年苏州河水质监测数据为依据,将水质变化过程划分成1986-1996年、1997-2006年和2007-2020年3个阶段,系统分析了苏州河水质状况及多年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第1阶段(1986-1996年),苏州河整体处于重度污染水平,从上游到下游水质显著恶化,市区段污染严重;在第2阶段(1997-2006年),苏州河市区段水质显著改善,有机污染指标消除劣Ⅴ类,氨氮和总磷仍处于较高污染水平,上下游水质逐渐趋同;在第3阶段(2007-2020年),苏州河水质持续改善,特别是2016年以来改善明显,2020年水质达到34年来的最好水平。苏州河水质改善与上海市实施的全市及苏州河多轮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上游来水水质改善等密切相关,反映了苏州河30多年环境综合治理的突出成效,并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
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乌鲁木齐市水磨河4个监测断面水质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搪瓷厂泉为超标水体;七纺桥为Ⅴ类水体,达到农业灌溉用水要求;联丰桥断面、米泉桥断面为劣Ⅴ类水体,没有达到农业灌溉用水要求。生活源和工业源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污染物的排入对水体产生了严重影响,造成水体重污染。  相似文献   

3.
苏州河干流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数据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苏州河干流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为例,通过与实验室数据之间的统计分析,分析苏州河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数据的可靠性。对比分析自动监测系统和实验室的温度、p H、DO、CODMn、NH3-N数据,自动监测系统数据合格,在0.01水平上两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种方法的结果高度相关,苏州河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测定的数据真实可靠。在自动监测系统的维护中,要对系统关键部分进行不定期的清洗,特别是出现较可疑数据时,应及时寻找原因,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5.
马超  纪元 《干旱环境监测》2012,26(3):153-157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柴窝堡湖水质现状及11年水质变化趋势的分析,预测了柴窝堡湖"十二五"水质变化情况。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污染成因,并提出对策建议,为区域水环境保护和水体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2005年10月,14个控制断面中有9个断面达到Ⅲ类水质标准,达标率为64.3%。5个未达标断面中扬州三垛西大桥和徐州沙庄桥断面水质为V类,其余断面水质为Ⅳ类;主要超标污染指标有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和氨氮。与上月相比,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总体水质基本持平,14个断面中,8个断面水质无明显变化,1个断面水质显著好转,1个断面水质好转,3个断面水质恶化,1个断面水质显著恶化。与2004年同期相比,14个断面中,9个断面水质无明显变化,2个断面水质显著好转,1个断面水质好转,2个断面水质恶化。  相似文献   

7.
2001-2015年松花江流域水污染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1-2015年松花江流域国家监测网30个可比断面监测数据,从流域和断面水质变化、各项指标超标情况和浓度变化、污染负荷等方面分析了松花江流域水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特别是2007年以来有比较明显的改善。该流域长期以来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污染均有明显改善,但氨氮污染改善不明显。在继续加强COD排放总量控制的基础上,有效削减氨氮排放是促进松花江水质改善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以2016—2020年古泊善后河国家和省级地表水监测网水质例行监测数据为依据,采用水质指数法(WQI)对古泊善后河水质污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基于水质评价结果,选取影响最大的两项指标CODMn和TP,于2020年10月对古泊善后河开展加密监测,调查分析污染来源。结果表明,2016—2020年古泊善后河水质波动变化较大,汛期降雨对水质下降影响明显,CODMn、TP、CODCr、氟化物和BOD5是影响古泊善后河水质的主要指标;加密监测期间,古泊善后河干流水质CODMn和TP指标浓度分别升高28.9%、38.3%,其中宿迁段升幅显著高于连云港段;支流水质超Ⅲ类比例为22.9%,劣Ⅴ比例为6.3%;部分乡镇生活污水直排和持续降雨将农田中高浓度污染物冲刷进河流支浜,是导致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新疆湖库“十一五”期间水质变化趋势的分析,结合五年间地方政府采取的综合污染防治措施,分析了水质变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便更好地推进新疆湖库水污染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水磨河2001—2010年各断面实测资料,采用单因子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了近十年该流域各断面主要污染物超标情况,沿程变化特征及年际、季节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搪瓷厂泉断面、七纺桥断面水质有所好转,下游联丰桥断面、米泉桥断面污染程度逐渐加重,超标污染项目逐年增加。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浓度值在联丰桥断面直线上升,石油类浓度值没有太大变化,浓度值自上游至下游缓慢增加。  相似文献   

11.
辽河水体主要污染指标时空异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87~2009年辽河干流8个常规监测断面的历年监测数据,通过统计分析确定辽河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2007年前辽河水质首要污染指标是COD,2008年和2009年氨氮超过COD成为辽河水质污染首要污染指标;分析干流两项指标的时间、水期、空间分布规律,明确给出水质污染重点治理时段和河段.  相似文献   

12.
黄浦江是兼具饮用水源、航运、排洪排涝、渔业、旅游等功能的上海“母亲河”,鱼类资源丰富。为了解黄浦江水系鱼类重金属污染状况,测定了黄浦江水系15种优势鱼类和主要经济鱼类肌肉中Cu、Zn、Fe、Mn、Pb、Cd、Cr、As、Hg的含量。结果表明,除As外,所有鱼体中的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或农业行业标准限值。综合污染指数分析结果显示:淀山湖水域翘嘴鲌、大鳍为重金属中度污染(2.0<P≤ 3.0),为重度污染(P>3.0);苏州河水域翘嘴鲌、兴凯为中度污染,大鳍为重度污染。健康风险分析结果显示,除As外,Cu、Zn、Pb、Cd、Cr、Hg、Mn等的健康风险指数均小于1,对人群的健康风险不显著。复合重金属危害系数(TTHQ)分析结果显示:黄浦江水域似鳊的TTHQ值为0.957;苏州河水域光泽黄颡鱼、刀鲚、似鳊、翘嘴鲌、䱗、大鳍、日本鳗鲡、兴凯的TTHQ值均大于1;淀山湖水域泥鳅的TTHQ值接近1,翘嘴鲌、黄颡鱼、䱗、大鳍的TTHQ值大于1。以上鱼类均存在复合重金属健康风险。目前,淀山湖水域仍有专业渔民开展捕捞作业,因此,应对当地居民重金属健康风险作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13.
珠江(广州河段)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应用地累积指数法对珠江(广州河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其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地累积指数大小顺序为:Cu>Cd>Zn>Pb>As>Cr>Hg,其中Cu是主要污染物,Cd、Zn和Pb的地累积指数较高.在所有监测断面中,地累积级别达到4级(强污染)的有5个断面,即4#(雅瑶大桥)、5#(黄歧)、6#(黄沙)、7#(横滘)和16#(花地涌北出口).  相似文献   

14.
2009年4月用D形网半定量采样法调查秦淮河上游25个点位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多样性,共获得63个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分类单元;其中,水生昆虫5目12科30属,软体动物9科11属19种,寡毛纲2科7属9种。结果表明,生物指数(Biotic Index,BI)比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评价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BI与ρ(TN)(r=0.44,p0.05)和ρ(NH3-N)(r=0.40,p0.05)之间显著相关,Shannon-Wiene多样性指数与ρ(TN)(r=-0.19,p0.05)和ρ(NH3-N)(r=0.44,p0.05)无显著性相关。生物评价表明秦淮河上游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句容地区的水质要优于南京。  相似文献   

15.
对濠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总体水平进行调查,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南通市濠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潜在生态环境风险,分析2001-2011年濠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濠河重金属污染程度属于中污染水平,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属较强级别,毒性系数较大的总镉潜在生态危害排在首位,总镉应作为今后濠河水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防控指标.  相似文献   

16.
南沙河水体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危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通过测定南沙河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探讨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南沙河水体重金属的污染较轻,沉积物的重金属地累积指数分级在0~3之间,属于无污染至中度污染水平,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为Zn>As>Pb>Cu>Cr>Cd。沉积物重金属呈现由较轻到中等的生态风险,以Cd的生态风险为主。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了解并跟踪上海市杨浦区黄浦江流域的水质情况,于2016年1月—2021年12月对杨浦区黄浦江流域的6个监测断面的地表水质量进行调查。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法和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分析法,探究了杨浦区内黄浦江流域水质的污染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自2017年杨浦区开展河道整治以来,流域总体水质明显改善,出口水质从重度污染提升到良好水平;居民区密集的虬江断面水质相对较差,后续需加强对虬江流域的污染排放管理;水质污染特征分析结果发现河道的主要污染物种类从氨氮(NH3-N)转换为总磷(TP),说明河道整治提升了河道的自净能力,水质改善效果显著;水质在非汛期优于汛期,气温、降雨、泵站放江和污水排放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城市空气污染分布不均匀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运用空气质量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广东省城市间空气污染的分布特征,同时以广州和佛山为例,根据主要工业污染源分布、常规监测站点监测数据及路边空气质量监测实验分析了城市内部空气污染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间与城市内部的空气污染分布存在不均匀性,空气污染分布不均匀的特点使得少数监测站点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难以全面代表整个城市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