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电力、钢铁、化工等行业,是我国能源消耗大户,也是生态环境的最主要污染源。针对上述行业,以烟尘、SO2、NOX等主要污染物为重点控制对象,研发智能化烟气多污染物治理系统;同时,通过提升环保治理装置的智能化水平,改善运行性能,节能降耗。运用系统智能化技术,达到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和应对波动的响应能力,提高核心工艺、核心设备的国产化率,突破国外厂商在高端智能化设备上的垄断和封锁,对整个环保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将凝变技术与湿式电除尘器技术进行有机结合,集成凝变湿电复合烟气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研究该技术对2μm以下可过滤性颗粒物和可凝结颗粒物的团聚、凝并、收集效果。凝变湿电复合烟气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在630 MW大型燃煤机组上的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复合技术可显著提高烟气中微细颗粒物的脱除,使机组稳定实现颗粒物排放小于5 mg/m3;脱除烟气中70%以上的可溶性盐分,实现烟气污染物的协同控制;降温2℃,每小时回收15 t的水,可减缓烟囱"白烟"现象。  相似文献   

3.
基于铁路生活垃圾产生和处置特点,对相应的烟气处理技术进行分析.从铁路站车生活垃圾成分和热解气化炉产生的烟气污染物出发,探讨烟气净化系统工艺中的脱酸、颗粒物、二(噁)英、重金属处理技术.综合考虑治理效率、治理成本、工艺实施的难易程度等,推荐铁路站车生活垃圾热解烟气净化工艺流程,即烟气经二燃室充分燃烧后先经急冷装置降温避开...  相似文献   

4.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工业烟气中大量烟尘、SO_2、NO_X等多污染物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烟气的多污染物治理成为环境治理的主要任务。当下,在烟气多污染物治理中,主要以除尘、脱硫、脱硝综合治理、协同智能控制的方式进行,开发具有智能性的多污染物治理系统成为关键。为了很好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可视化专家知识库的解决办法,以可扩展的标记语言(XML)为基础,以可视化的图形为建模工具,以规则解释引擎为执行方法,该方法具有直观、使用简单、灵活等特点。最后,本论文展示了该可视化方法在热电厂烟气多污染物治理实际应用的最终运行效果图。  相似文献   

5.
文摘     
《生命与灾害》2020,(1):45-45
长江首个船舶污染物协同治理信息系统上线。长江首个船舶污染物协同治理信息系统2019年11月28日在湖北宜昌正式上线运行,这是一套基于云服务、互联网移动应用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船舶污染物协同治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船舶污染物排放、交付、接收转移、后方处置闭合管理,将有效化解长江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风险。  相似文献   

6.
湿烟气由烟囱出口进入温度较低的环境空气会形成湿烟羽,俗称"大白烟",产生视觉污染。选取湿烟羽长度来研究湿烟羽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重点分析了环境条件和烟气条件对湿烟羽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湿烟羽长度与环境温度和环境相对湿度呈指数关系变化,环境温度对湿烟羽长度的影响更大;烟气速度对湿烟羽的影响程度小于环境风速;环境温度越低,烟气温度对湿烟羽长度的影响越大;烟囱出口半径越大,湿烟羽长度越大。  相似文献   

7.
对当前国内外烧结球团烟气联合脱硫脱硝技术进行总结,从技术原理、特点、适用条件及工程应用需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当前烧结球团烟气污染物治理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低低温电除尘技术可实现烟尘、SO_3的经济高效协同脱除,以低低温电除尘技术为核心的烟气协同治理技术路线已成为我国超低排放主流技术。对浙江某电厂1000 MW机组低低温电除尘系统开展多污染物深度协同去除研究,结果表明:烟气冷却器投运后,飞灰工况比电阻值降低了4个数量级,总尘浓度减少23.3%,PM_1、PM_(2.5)、PM_(10)浓度分别减少64.8%、48.7%、33.7%,SO_3去除率达87.3%,佐证了低低温电除尘技术的相关规律。  相似文献   

9.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是新污染物的主要来源,通过分析欧盟化学物质管理法规的制定、实施经验与最新进展,以及化学物质风险评估和防控所需的数据管理,结合我国化学物质管理与新污染物治理的现状、进展与不足,提出完善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的法律体系,整合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数据及信息,协同推进生命周期各环节的污染防控措施落实等建议,为我国有效开展新污染物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依据石灰窑烟气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烟气治理工艺——SDS干法脱硫+布袋除尘脱硝一体化技术;分析了该技术的工艺流程、技术优势和关键系统。工程案例表明,该技术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适用于我国石灰窑烟气的治理。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目前我国火电行业政策和标准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国内外新型的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提出环保型火电厂烟气污染物防治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2.
为了治理同时含有气态和粒状污染物的锌合金白烟,采用填料塔对其进行洗涤和吸收,考察了吸收液的pH值以及喷淋密度对锌合金白烟处理效果的影响,并根据碱洗和酸洗的特点,考察了碱酸两级处理的效果.结果显示,吸收液的喷淋密度与氯化铵烟尘、氯化氢和氨的处理效率成正比.吸收液的pH值也会影响白烟的处理效果,主要是通过吸收液与污染物之间的化学反应来进行,碱洗时氯化铵烟尘和氯化氢获得了较高的处理效率,但碱洗过程有氨生成,限制其应用;酸洗对氨的处理效率较高,但氯化铵烟尘和氯化氢的处理效率都比较低,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尽管对锌白烟的处理效果还不理想,但试验结果对于锌白烟的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生物净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废气中大多含有低浓度的苯、甲苯、苯乙烯、多环芳烃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这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治理VOCs污染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部分。生物法处理有机废气具有运行费用低、没有二次污染等优点。常用的生物处理技术主要有生物过滤池、生物滴滤池和生物洗涤塔。20世纪80年代生物法在欧洲得到快速发展,我国于90年代以后也开始了生物处理VOCs废气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是影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两个关键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同根同源性,具备协同控制的基础条件。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实施O3和PM2.5协同控制的政策管理、科学机理、技术措施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系统分析,建议从国家层面科学划定O3联防联控区域,优化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摸清O3关键前体物VOCs和NOx的排放基数,建立VOCs分物种清单;量化协同方案,有序开展污染物、区域、行业多角度协同控制;开展O3和PM2.5协同机理研究,强化科学研究的支撑作用;开展VOCs综合治理,提高监管执法能力建设。以期实现O3和PM2.5短期削峰,长期达标。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及其联用技术处理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超声波及其联用技术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原理,影响因素和效果,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出超声波与其他方法联用可以大大提高有机物的降解效率,在处理难降解、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方面,特别是在净化环境,处理优先控制污染物方面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城市公路隧道内纵向通风和障碍物对双火羽流行为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双火羽流纵向烟气温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风速的增加,顶棚下方最高温度不断降低,烟气逆流现象逐渐减弱至消失;随着阻塞比的增加,下游火源一直向下游倾斜,而上游火源逐渐由向下游倾斜转变为向上游倾斜;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引入阻塞比修正无障碍物时的弗劳德数,进而建立适用于隧道内有障碍物的双火羽流顶棚最高温升分段预测模型,研究结果可为隧道火灾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燃烧假人实验室的安全监控和应急处理要求,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设计了感温、感烟、可燃气体探测器、声光报警器,摄像装置、通排风系统、灭火处理系统和水喷淋降温装置,并采取防雷击和防静电措施,实现了对高温、烟雾和燃气泄露等安全隐患的全面监控和处理。  相似文献   

18.
采油污水经处理后资源化利用,成为节省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途径.综合评述了油田采出水的特性、处理方式、处理技术及其工艺,并对各处理技术进行比较和分析评价.采出水处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自然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各界对采出水的处理极为关注,它是一项难度极大的技术课题.  相似文献   

19.
污水处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l世纪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将面临环境污染等问题,水处理技术的进展为环境污染的治理等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将受到环境问题的制约。展望了2l世纪水的化学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的进展,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