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混凝—破乳—活性白土吸附”的物化组合水处理工艺降解某汽车空气滤芯厂的聚氨酯PU工艺废水。该组合工艺将COD从9500 mg/L降至200 mg/L,其去除率大于95%,出水可以直接排放到厂区内的污水生化处理池。该组合工艺处理成本低。  相似文献   

2.
对武钢冷轧乳化液废水采用超滤和氧化破乳法进行对比试验,从试验运行效果、投资费用、运行成本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处理冷轧乳化液废水的最佳方法-超滤法。对冶金行业乳化液废水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机加工乳化液废水进行了破乳剂筛选及絮凝条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破乳剂为浓硫酸,投加量为0.5%(体积分数)时即可将含油量从8670 mg/L降至30 mg/L以下;pH呈弱碱性,PAM投加量为50 mg/L时絮凝效果最好,COD最低可降至480 mg/L。根据实验结果及企业现状,提出了合理可行的"酸化破乳-中和-絮凝"的工艺流程,最终出水可直排入城市下水道。  相似文献   

4.
采用TMBR+NF/RO组合工艺对湖北省宜昌市某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进行处理,介绍了组合工艺的流程、特点、设备规格、技术参数。TMBR系统对可生化降解COD处理后,COD平均质量浓度为822 mg/L,平均去除率为95.8%,对NH_3-N平均去除率为94.9%;经过NF/RO出水的COD平均值为45 mg/L,NH_3-N均小于25mg/L,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的排放标准。组合工艺处理成本为29.5元/m3。  相似文献   

5.
为使3次采油废水的CODCr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在保留油田现有工艺处理的基础上,采用电凝聚-超滤耦合技术并投加无机混凝剂对3次采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调整跨膜压差、反应时间、混凝剂投加量、电流密度、温度、pH值等进行条件筛选试验.电凝聚反应结束后启动超滤系统,从反应槽中取适量处理水,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其CODCr.采用钢作电极,当极板间距为2 cm,pH值为7.00,硫酸铝混凝剂投加量为300 mg/L,搅拌速度为500 r/min,电流密度为12.5 A/m2时,40℃下水浴加热反应30 min后,启动超滤系统并控制跨膜压差为0.08 MPa,此时CODCr去除率达69.3%,出水CODCr值为81.8 mg/L,满足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87-1996)中一级标准要求.研究表明,混凝-电凝聚-超滤技术能够有效处理3次采油废水,反应时间为30~40min,混凝剂投加量为300~400mg/L,电流密度为12.5~16.7 A/m2,温度为40℃,pH值为7~7.5时,其处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某石化公司生产污水为原水,采用生化与物化处理相结合的主体工艺,研究了此工艺中各单元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PAM用量为0.5 mg/L,加入PAC 20 mg/L,COD去除率为49.8%,臭氧氧化出水的CODCr没有明显降低,生物活性炭塔的使用可使COD去除率稳定在60%以上.废水经综合处理后COD总去除率可高于85%.因此,生化与物化相结合的生产工艺对于处理油田污水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活性炭在焦化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活性炭对焦化废水生化处理系统的外排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废水COD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不需其他工艺辅助,仅在1 g/L的活性炭吸附20 min后即可将废水COD降到110 mg/L,出水无色澄清,符合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8.
破乳是乳化液废水治理的关键步骤,针对河北省某铝厂热轧车间乳化液废水,研究了温度、pH值对废乳化液的破乳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破乳效果的影响比较小,pH值对破乳的影响比较大。试验从技术可行和运行成本两方面考虑,确定了最佳破乳条件:pH=1,加热80℃,加热4 h,静置16 h,在此条件下运行油去除率可以达到79%,COD去除率可以达到70%。  相似文献   

9.
采用"预处理+超滤+反渗透"回用水处理组合工艺处理某印染行业二级生化出水。实验结果表明,原水经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回用水水质标准要求,可回用于生产;组合工艺中的核心处理单元为反渗透系统,在反渗透系统进水流量为35 L/min时,反渗透系统最佳运行工况为操作压力1.2 MPa、浓水循环流量5 L/min,反渗透系统回收率约为80%;组合工艺水处理成本约为2.2元/m3,较生产用自来水成本低,同时出水水质优于自来水,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攀钢煤化工厂废水处理系统于2008年3月优化改造,采用A/O2+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改造后系统运行处理能力和稳定性均得到提高,生化系统出水水质稳定,氨氮≤15 mg/L,COD≤150 mg/L.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石化产业园区污水水质波动大、可生化性不好、现有污水处理工艺难于达标等问题,在分析现有设施运行情况和实际水质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水解+A/O+MBR的工艺处理该园区污水,并进行现场中试试验研究。经3个月的条件试验及1个月的连续运行,处理后出水COD质量浓度低于50 mg/L,氨氮质量浓度低于5 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混凝法在硫酸软骨素废水后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硫酸软骨素是一种重要的生化制品,在其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其COD值高达100g/L。以山东某生化制品有限公司硫酸软骨素废水为对象,对其后处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后处理采用混凝处理工艺,可使生化处理后的废水的COD由316mg/L降至76mg/L,出水达到了GB8978-1996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生物反应器中投加含硅聚铁混凝剂的协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将含硅聚铁混凝剂分别投加到反应器和出水中两种工艺对COD和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 混凝剂投加量在40 mg/L以下时,前者出水中的磷低于后者,此时将混凝剂投加到反应器中具有生物协同作用,30 mg/L时协同作用最明显; 当混凝剂的投加量增加到50 mg/L时两种工艺出水中的磷没有明显差别,不再具有生物协同作用; 混凝剂投加量为10~50 mg/L时,两种工艺的出水COD差别不大,没有协同作用.将混凝剂直接投加到反应器中可省去混凝、沉淀所需的设备及构筑物,从而节约投资.因此为提高对TP和COD的去除效果,可直接将混凝剂投加到生物反应器中.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臭氧高级氧化+固定化微生物反应器"工艺对造纸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小型试验,处理能力为2.4m3/d。结果表明,在系统进水COD为280~350mg/L的情况下,出水COD在50 mg/L以下,最低为42 mg/L,去除率保持在80%以上,最高达85%,色度去除率为70%~80%。出水COD满足GB 3544—2008《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5.
Produced water is the largest wastestream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but its chemical composition hinders its beneficial use. Effective treatment and reuse of produced water can mitigate scarcity of fresh water, especially in arid areas. Presence of inorganic compounds such as boron in produced water renders its beneficial use difficult. In this study, boron removal from produced water was investigated. Synthetic wastewater was prepared simulating the range of boron concentrations in produced water. Four operating parameters pH (3–11), charge loading (1200–3600 Ah/m3), contact time (15–90 min) and concentration (10–30 mg/L) were selected and their optimum conditions investigated. The obtained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applied to treat real produced water. Residual boron concentration of 0.3 mg/L was obtained from initial boron concentration of 15 mg/L in real produced water at optimum conditions of pH 7, charge loading 2400 Ah/m3 and contact time 90 min. Boron adsorption could be represented by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isotherm models. Electrocoagulation can be used for the effective removal of boron from produced water.  相似文献   

16.
将栅藻包埋固定在海藻酸钙凝胶珠中,对人工污水进行深度净化,研究其在不同质量浓度Ni2+条件下对污水中氨氮和正磷酸盐的净化效率,以及净化过程中藻类叶绿素a质量浓度、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和去污过程中藻细胞富集Ni2+的情况。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Ni2+可引起藻细胞应激性反应,光合活性提高,解毒机制增强,未影响氨氮和正磷酸盐的净化效率;高质量浓度Ni2+会造成藻细胞伤害,光合活性减弱,POD活性下降,氨氮和正磷酸盐的净化效率减小。Ni2+对栅藻深度处理生活污水影响程度依据其在水体中的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17.
江汉油田老二站采出水经典处理后回注,出水悬浮物、Fe2+和细菌均超标严重,水质达标率低.通过工艺调整,工艺前段利用SRB的除铁作用大幅度降低Fe2+含量;絮凝沉降阶段依据Fenton反应原理,借助H2O2的氧化除铁与杀菌作用,提高絮凝沉降效率,降低悬浮物含量;工艺末段选用多种杀菌剂交替杀菌.结果表明,工艺调整后以100 mg/L的H2O2代替原絮凝剂,间歇添加100 mg/L的杀菌剂Ⅱ,出水含铁1.5 mg/L、悬浮物3.0 mg/L、SRB 10个/mL,老二站水质达到注水水质标准要求,水质达标率达80%.  相似文献   

18.
US/Fenton试剂协同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US (超声波)协同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考察了H2O2投加量、Fe2 投加量、废水的pH、反应时间和超声波功率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H2O2投加量7.0 g/L;Fe2 投加量500 mg/L;pH=3.0; 反应时间 40 min; 超声波功率 600 W 的条件下,COD、NH3-N、CN-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95.8%、71.3%、69.5%和75.2%,出水COD降至41.0 mg/L.在相同条件下,US/Fenton试剂协同法的处理效率比单独Fenton试剂氧化法的处理效率提高了约20%,且反应时间显著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