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区域教育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1):62-70
教育是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可持续发展区域教育研究 ,努力探索区域教育的新机制 ,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目前 ,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教育层面上的研究是非常不够的 ,这种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在此 ,特发此稿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试论江苏省国土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国土资源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区域持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详细地分析了江苏国土资源的优势条件,然后着重阐述了江苏国土资源的劣势,指出 一个资源约束型省份人地关系紧张、气候灾害频敏、环境问题突出已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根据江苏省情,对江苏可持续发展提出如下建议;加强对地理区位的开发和利用,促进力的合理布局,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素质,严格保护耕地,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3.
区域可持续发展轨迹及其度量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曹利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2):46-50
本文在讨论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质的基础上,对区域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数学分析,认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复合系统向理想状态逼近的过程,可持续发展指数的轨迹是一条组合Logistic曲线,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主要取决于克服限制因子所需要的时间、克服限制因子的成本、克服限制因子的成本和收益在区域社群内部的分配。 相似文献
4.
“区域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试定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可持续发展目前已成为多门学科共同关注的前沿领域之一 ;但是 ,到底什么是“区域可持续发展” ,如何定义“区域可持续发展” ,还没有较规范的定义或阐释。这显然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建设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 (学 )的学科建设。本文拟以“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以对“发展”、“可持续性”和“区域”的理解为基础 ,试定义“区域可持续发展”。1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定义自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ECD)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这个既强调发展的必要性又强调发展的限制性的经典… 相似文献
5.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品牌经济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和过剩经济条件下,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个人与企业持久发展的基础之上。发达国家的发展现实说明.品牌企业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以品牌经济为基础上的区域经济能够有效保障个人与企业的持久发展。随着品牌竞争日益剧烈。品牌的资源配置功能日益突出。目前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更多的是从通过收费、税收和排放标准等限制角度进行实施。随着政府从资源配置参与型向资源配置干预型角色转换。要求采取新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即发挥企业的积极主动性,发展品牌经济。研究表明,晶牌经济具有追求可持续性的内在动机,能够促进物种与环境保护.以及有效就业的稳定增长。实施品牌经济战略,不仅实现当代人的发展。而且更有利于后代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从更高、更新、更综合的高度和角度,对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了单元要素分析、结构层次分析。提出了三单元要素、三结构层次、三种发展类型的设想。这种分析尽管还是初步的、定性的、不很深刻的,但是为研究可持续发展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自然资源的定量化动态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出发 ,对资源的分类原理做了系统的分析 ,提出了基于自然资源动态分类的定量化定义公式 ,并做了分类对比。该方法为可持续发展由定性向定量化发展提供了依据 ,为利用信息高速公路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以及自然资源信息共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区域差异及其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在明晰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能源足量、可持续、合理供给;能源与水、土地、森林等资源配套能力;国家可持续能源政策与地区规划的融合,减缓环境资源的损耗;环境可持续性四个目标出发,构建了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定量的角度刻画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差异,解析影响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可持续能源政策与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制约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能源与森林、土地资源的配套能力是重要基础;能源供应能力是核心所在;从中国东、中、西部来看,西部地区是中国能源可持续性最强的地区,中部次之,东部能源可持续性最弱;从中国八大区域来看,能源可持续性沿海地区最弱,东北和长江中游地区次之,大西北、西南和黄河中游地区最强。本文作者最后认为多元化发展,提升能源供应能力;建立健全环境税收制度,增强环境可持续性;因地制宜,是促进中国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长江流域区域可持续发展态势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套包括基础系统、协调系统与潜力系统在内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旨在以基础-过程-潜能为主线。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为基本要素单元,并结合外部介入因素对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利用这一指标体系.分析了世纪之交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并与沿海经济带及全国其它省区进行了比较。主要结论有:长江流域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不符合其在国家经济开发中所处的地位;长江流域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内部差异为流域开发带来困难与挑战,但优势互补的潜力也为实现流域资源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带来机遇。最后,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68,自引:4,他引:68
本文探讨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原则和方法,分析了区域社会大系统的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以对“人地关系”、“发展内涵”和“人的位置”等的系统认识为理性基础.所提出来的可持续发展观.非常强调公平性。经典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对“公平性”的理解,主要是强调时间维度上的代际公平。我们从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理论。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角度.认为公平性不仅是时间维度上的代际公平.而且是空间维度上的地域公平和群际公平。就地域公平而言.我们认为.它不仅包括相关地域的公平性而且包括次级地域的公平性和背景地域的公平性。地域公平性的这样的理论认识。在指导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Since the 1990s, with the in-depth study and understanding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quantitative stud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SD) was increasingly hot in China. Based on quantitative study of RSD from Core Periodical in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1992–2008),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annual distribution, periodicals distribution and changes of the distribution were made. And from perspectives of social–economic, ecological, systematic and emerging methods, the course, problems and trends of the quantitative study methods on RSD were examined and analyzed to get a clear summary. By the review, the context on the quantitative study of RSD was to be clarified. The study also showed that, primarily, fields involving quantitative study are expanding; second, big progresses and constant development have been made on the systematic method gradually sophisticated, the flourishing ecological method and emerging new methods in the context of cross and integration which has made complex integrated systems a more satisfactory solution; third, the method system has been more multi-angled, and the clues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have been observed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imported method is the main trend. Although many problems exist, multi-scale study, dynamic timeseries study and inter-regional comparative study will be further exploited and increasingly carried out with the progress of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hich would boost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ew methods in RSD study. 相似文献
13.
Since the 1990s, with the in-depth study and understanding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quantitative stud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SD) was increasingly hot in China. Based on quantitative study of RSD from Core Periodical in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1992–2008),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annual distribution, periodicals distribution and changes of the distribution were made. And from perspectives of social–economic, ecological, systematic and emerging methods, the course, probl... 相似文献
14.
信息产业与可持续发展在共同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相互作用又有机统一.信息产业对可持续发展有显著的正效应,主要表现为: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可以减少人物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时监测环境变化;可以通过非物质化降低能耗和物耗,等等.同时,信息产业因其固有的特殊性,又表现出与可持续发展不协调的方面,如信息安全与信息污染、电子产品中有毒元素的应用、电磁辐射及对人体的影响等.文章最后提出,信息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以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信息产业健康发展,并以信息产业推动其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环境利用和管理水平,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评估的能值分析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评估是当前国际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能值分析以能量为单位定量评估人类生态经济系统中各种生态流的可持续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尽管能值分析定量评价了自然环境资源对人类生态经济系统的贡献.克服了传统能量与经济分析方法的诸多缺憾,但在理论方法上仍存在不足之处。综合国内外区域能值分析的最新进展。能值转换率的确定、能值分析与空阃格局分析的整合、能值成本价值论与市场(使用)价值论的整合、可持续性阈值等问题将是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体系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而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则成为我国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稳妥地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对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内涵和建设意义的初步分析。提出了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建设思路和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农业信息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农业信息资源对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实践印证.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现状、特征和发展趋势,结合美国、欧盟、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比较分析了国外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共性经验和个性差异.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提出了国外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中国的重要启示:突出国家在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主体地位,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注重农业信息资源科研、教育和推广的结合.为了提高中国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本文给出了以下政策建议: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视程度,强化农业信息资源开发队伍的建设力度,提高现有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事程度,增强农业信意资源的社会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结合广东省江门市可持续战略规划的实践,对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概念、内涵、基本框架以及技术流程进行探讨。基本结论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应以“环境社会系统”全新的视角,回答一个区域该如何化解“三大供需矛盾”,消除“三大危机”,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问题;对区域环境社会系统这类开放型复杂巨系统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需采用专家经验与计算机建模相结合、反复试错、多元互动的综合集成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