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野外记名样方调查法和标本鉴定基础上,对山西省河流湿地植被的维管束植物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河流湿地植被有维管束植物449种,隶属于209属、65科.草本植物在温地植被的植物组成中占绝对优势,共计415种,占总种数的92.43%.从属、种区系成分来看,温带分布类型和以温带分布为主的属、种分别为107属和216种,占总属数的51.19%和总种数的48.11%,这充分体现了山西省河流湿地植物区系的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2.
2011年,对黄河龙口库区植物区系成分进行了调查与深入析研究。表明:库区有野生维管植物283种,隶属于182属,63科;库区野生植物生活型、水分生态类型、区系地理成分与周围地带性植被相一致,但又表现出中生化的趋势和生境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增加趋势;水库工程建设对库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是有益的,但是人为干扰导致了植被的自我恢复演替,需要加强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监管与治理,加速修复进度,避免过度开发。  相似文献   

3.
通过野外调查和历史文献及标本统计分析,确定并分析北洛河流域种子植物信息数据.结果表明:该区共有种子植物123科581属1671种,占黄土高原种子植物的83.67%、67.24%、51.83%,集中分布于大型科(>50种)、较大科(21~50种)和单种属(1种)、小型属(2~5种)内.11个干流流经的地理单元植物相似性聚类分为5组,较早分离的是黄龙县,最大类因子午岭山脉连接而包含4个地理单元(富县、合水县、宜君县、黄陵县).富县、合水县和黄龙县植物丰富度SD值最高,洛川县、华池县和甘泉县SD值最低.该区地理成分在属级水平上有15个分布区类型16个变型,以温带分布及其变型为主(287属,占49.40%),并与热带分布及其变型联系紧密(115属,占19.79%),植物丰富度SD值与温带成分显著正相关;黄陵县、洛川县、黄龙县R/T值最高,热带性质最强,华池县、定边县R/T值最低,热带性质最弱.R/T值受海拔影响,随温度和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该区植物起源古老,分化程度高,物种多样性丰富,地理成分复杂,是重要的植物种质资源库.植物物种多样性地带性格局过渡性明显,体现出这些类群的生态位需求.需加强保护该区原生环境和植物,合理开发利用,可选择6大优势科(菊科、禾本科、蔷薇科、豆科、唇形科和毛茛科)中适地适树适草的物种(温带性质),进行植被恢复和水土流失治理.  相似文献   

4.
为了摸清大伙房水库保护区植被组成情况,为生态保护、恢复和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植被恢复经营模式支撑,以2011年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对辽宁省大伙房水库水源保护区植物组成及区系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大伙房水库水源保护区共有植物228种,隶属于66科168属。其中草本植物比例较高,为78.51%。单种科和少种科较多,共占总科数的93.94%;单种属比例占总属数的57.89%;科级区系组成以北温带分布和泛热带分布为主。  相似文献   

5.
《世界环境》2003,(4):38-38
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库区植物科数占全国植物总科数的一半以上,植物属数占全国植物总属数的40%以上,植物种数占全国植物总种数的22%。  相似文献   

6.
齐齐哈尔大学校园植被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齐齐哈尔大学校区的植被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校园中共有植物48科99属129种,其中引种栽培的植物49种,野生植物80种;草本植物92种,木本植物37种。双子叶植物110种,占总数的85.27%,东区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共有植物种类105种,占总数的81.40%。  相似文献   

7.
贵清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贵清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漳县境内西南部,地处秦岭-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的交汇地段,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已发现的高等植物有503种,野生哺乳动物有51种,鸟类有168种,两栖类动物有10种,爬行类动物有9种;中国植被区划上,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温带草原区域和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的交汇区,植物区系复杂,物种组成以草本植物为主;哺乳动物和鸟类区系组成以古北界占优势,而两栖爬行类动物中以东洋界物种占优势.在分析了动植物物种分布的区系特征后,探索性地提出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长白山高山冻原氮素生物循环及与北极冻原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室模型对长白山高山冻原系统氮素生物循环进行了研究;利用植物属种共有率对长白山高山冻原与北极冻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长白山高山冻原植物区系中有89.3%的属和58.6%的种与北极冻原共有,其中地衣、苔藓和维管束植物与北极冻原相似类群属和种的共有率分别为95.5%和58.7%、82.1%和76.3%、93.1%和40.5%.这种高度的共有率决定了长白山高山冻原和北极冻原的植物区系和植被外貌具有高度相似性.长白山高山冻原植被-土壤系统总氮净储存为 65 220.6 t,其中土壤库占99.3%.长白山高山冻原系统中氮在各个分室的储存量分别是:植被库237.4 t;凋落物库145.3 t;土壤库64 837.9 t.地上植物活体、地下根系、凋落物中氮素年转移量分别为: 131.7 t·a-1, 58 t·a-1和73.7 t·a-1.  相似文献   

9.
2003年4月至2004年4月对大亚湾赤潮高发区澳头海域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周年调查和分析.共鉴定浮游植物57属118种.其中硅藻为优势类群,共42属84种,占总种类数的71.2%;甲藻11属27种.浮游植物数量分别在春末夏初,秋末冬初出现两个高峰值,年均值为5.68×105 /L.角毛藻属为全年优势属,平均占浮游植物数量的35.4%.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的年平均值分别为2.0和0.44.该海域共发现赤潮生物58种,锥状斯氏藻是最常见的甲藻赤潮生物,2003年8月该藻与海洋卡盾藻在澳头海域首次引发甲藻和针胞藻双相型赤潮.  相似文献   

10.
浙江沿海无居民海岛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无居民海岛是自然资源的宝库,人类活动对无居民海岛的影响日益剧烈,掌握它们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现状有利于进行海岛植被多样性的监测和保护。本文运用植物群落生态学方法,对浙江沿海5个无居民海岛的植被物种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调查区域共记录到高等植物77科,166属,226种,其中草本151种,木本植物75种。基于双向指示种分析方法(TWINSPAN)分析,将该区域植物群落分为17个类型。(2)17个群落的物种Shannon指数均在1.91?—?2.60,Pielou指数(均匀度指数)值在0.80附近浮动,Margalef指数(丰富度指数)在1.86?—?3.80,各个群落的丰富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与群落均匀度无明显关系。植物区系成分多样,主要为泛热带成分和北温带成分。本研究可为我国沿海无居民海岛的资源保护及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1.
大庆龙凤湿地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大庆龙凤湿地有脊椎动物207种,其中兽类13种,鸟类142种,两栖、爬行类共7种,鱼类45种,占黑龙江省动物总数的38.2%左右.区系成分以古北界种占绝对优势,广布种亦混杂其中.湿地有珍稀濒危动物43种,其中国家Ⅰ级和Ⅱ级保护动物有24种,湿地经济动物种类较多,在本区域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被认为“生命禁区” 的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意为“进去出不来”)沙漠,实际上并不乏生物种群,因其环境特殊,生物类群、数量和分布呈现特殊的规律和多样性,成为研究沙漠环境变迁的重要依据.考察塔克拉玛干沙漠上的植物,翻阅古代文献和文物资料,有的记载寥寥数种,有的干脆以“一片黄沙”一笔代之.19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人们直接认识“生命禁区”的机会不断增多,但很少有人专门考察沙漠植物类群和资源.1987年秋,中国科学院沙漠综合考察发现沙漠植物共计20科53属73种.据专家鉴定,73种沙漠植物生活型组成是:高位芽植物占30.1%,地上芽植物占6.8%,地面芽植物占34.3%,地下芽植物占9.6%,一年生植物占19.2%;按叶级划分,小型叶种类占50.7%,微型叶种类占31.5%,细型叶种类只占17.8%;根据与水分的关系,旱生类占13.7%,中生植物占80.8%,湿生植物只占5.5%;73种中有69种均不同程度与盐渍化生境相联系,表现为适盐和耐盐特性.根据调查统计,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共有28个植物群系,其中荒漠类型6个、荒漠河岸林3个、灌丛9个、草甸9个(包括具有特殊生存机能的短命草或类短命草).  相似文献   

13.
采用6种不同培养基从采油废水处理系统活污泥中分离纯化得到200株菌,经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所分离菌株分属于5个大的系统发育类群的23个属的39个种。其中,α-变形菌纲占2.5%,β-变形菌纲占2.5%,γ-变形菌纲占49.5%,厚壁门占27.5%,放线菌门占18%。其中不动杆菌属是系统中可培养的最优势菌属。经物种多样性分析表明,所分离菌群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3.13,均匀度指数为0.85。结果显示本系统具有较丰富的系统发育、遗传和物种多样性。代表菌株石油降解效果分析表明,不动杆菌属、红球菌属、芽孢杆菌属、肠杆菌属、草分支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假单胞菌属、产气单胞菌和硝酸盐还原菌属均对采油废水中石油类污染物具有不同程度的降解作用,其石油降解率均在30%以上,最高可达84.8%。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植物组成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与土壤团聚体的关系,防治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质量.通过野外调查采样,确定并分析黄土高原近150年植被演替不同阶段的植被特征与土壤团聚体数据.结果表明:该过程共有种子植物39科99属128种,优势科是菊科、蔷薇科、禾本科和豆科,优势属是蒿属,单种属是该过程植物属的主体,出现频率较高的植物有大披针薹草、胡枝子、白刺花、水栒子、青蒿、虎榛子、辽东栎、茶条枫、油松、绣线菊、狗娃花等.植物地理成分在属级水平上有11个分布区类型8个变型,温带性质明显,热带性质(R值)与温带性质(T值)的比值(R/T)随恢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R值与R/T值显著正相关,热带成分扩散分布受到限制.植物丰富度呈单峰曲线,在恢复年限为40~70年时最高.依照不同恢复年限对群落稳定性进行排序:70>120>135>150>40>10>20>0年.R值与植物种系分化度(SD值)极显著正相关,T值与稳定性极显著正相关.>5mm粒径团聚体与受热带性质物种驱动的植物丰富度有关.>0.25mm粒径团聚体总体上与群落稳定性保持一致,均受...  相似文献   

15.
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笔者在多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统计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有 194科、851 属、2025种、80亚种(或变种),并分析了各属的区系成分。在此基础上,根据野生经济植物的用途,把区内野生经济植物分为 8类:即油脂植物、淀粉及糖类植物、芳香油植物、纤维植物、鞣料植物、观赏植物、药用植物、蜜粉源植物,论述了各类野生经济植物的主要种类,为进一步研究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经济植物,以及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和有关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应用基于16S rDNA 的高密度微阵列基因芯片(Microarray)技术对膜生物反应器内的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膜生物反应器具有较高的微生物多样性,Microarray共检测到1 019种微生物.Proteobacteria是其中的优势种,共含有657种微生物,占总种群数量的64.5%左右.gamma Proteobacteria是Proteobacteria中的优势种,占35.8%左右,但相对含量一般并不高.beta Proteobacteria虽然种群数量稍少,但其在荧光强度最高的前25种和50种微生物中比重最大,分别占40%和36%左右.通过比较微生物的相对荧光强度,发现Clostridia是系统中的优势微生物种属.一些常见的硝化细菌如Nitrosomonadaceae、Nitrospiraceae等也具有较高的含量.Microarray作为一种实时、高效、准确的分子生物学手段,可应用于废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1987—1988年两年考察的结果,初步讨论了喀喇昆仑—昆仑山地区植物区系的一般特征:1.植物种类比较贫乏高等植物仅243属约700种;2.北温带分布型属占绝对优势;3.以桑株河谷为界,昆仑山西段与东段的植物区系有很大差异;4.无严格的特有属,但种的分化强烈,种群数量大。本区由于极端干旱,自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而森林和各类天然植被在维护本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方面,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在严格保护使森林和各类自然植被不致破坏的前提下,提出本区最有可能开发利用的植物资源是药用植物资源,除许多著名的中药外,应着重开发利用红景天属(Rhodiola)、风毛菊属(Saussurea)、葱属(Allium)的药用植物,并对当地的民族药物矮膜苞芹(Hymnolaena nana)等,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人类活动对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对该区域草本植物区系及其在不同干扰下的多样性动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该区共有草本植物25科,56属,68种,以禾本科(G ram ineae)、莎草科(Cyperaceae)和菊科(Compositae)为优势科,属的成分相对分散,该区草本植物均为寡种属和单种属,植物区系成分简单;②狗牙根(Cynodondactylon)为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优势种群,在5个样地均形成优势群落,但在不同干扰类型下重要值有所变化;③吴家洲为无人区,狗牙根占绝对优势,植物演替处于初始阶段;④大湖冲农业干扰时间久远,农田杂草向滩涂湿地演替推进,物种α多样性各指数为5样地中最高;⑤轻微游憩活动造成营盘山草本植物多样性各指数较吴家洲高,近期建造的水泥游道、观台和篝火场地等对湿地景观造成了一定破坏;⑥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因不被家畜食用、具化感作用,种子可随水和随家畜传播,造成石壁陈苍耳泛滥成灾,形成大面积优势群落,严重影响植被景观多样性和微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⑦乌里村受渔业影响较大,滩地植被稀疏;⑧各样地草本植物β多样性显示,不同干扰类型已经对河口滩地的环境造成了影响,具体环境影响指标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针对太平湖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和修复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09年8月~2011年5月对舟山典型海区的浮游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在该海域共鉴定到浮游植物4门45属102种。其中蓝藻门2属4种,占3.92%;绿藻门1属2种,占1.96%;硅藻门38属89种,占87.26%;甲藻门4属7种,占6.86%。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年波动在2.65×104/L~3.73×104/L之间,平均值为3.04×104/L,并且在春季(5月)最高,夏季(8月)次之。主要优势种有星脐圆筛藻(Coscinodiscus asteromphalus)、中华盒形藻(Biddulphia sinensis)、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并基角毛藻(Chaetoceros decipiens)和佛氏海线藻(Thalassionema frauenfeldii)。其中夜光藻的丰度达4.9×103/L,佛氏海线藻达2.7×103/L。在整个调查过程中硅藻一直占据优势,朱家尖、桃花岛、东极和嵊泗的硅藻种类分别占95.2%,82.1%,81.3%和86.9%。通过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分析,可认为该调查海区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季节变化明显,群落结构稳定。研究还表明,水质优良程度为嵊泗>东极>朱家尖>桃花岛。  相似文献   

20.
深圳湾海域浮游植物的生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香港环境保护署2006年1~12月份深圳湾浮游植物的监测数据,分析了深圳湾海域浮游植物的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06年在深圳湾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7属34种,主要类群是硅藻,占总种数的52.94%,其次是甲藻,占总种数的29.41%,其他藻类占总种数的17.65%.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年波动范围在2.13×106~4.15×106cells/L之间,平均值为2.92×106cells/L,并且在秋季(10月)最高,春季(5月)次之,呈明显的双周期变化特征,平面分布表现为由海湾中部向湾口处递减的格局.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偏低,其中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在0.76~2.52之间,均匀度范围在0.29~0.74之间,反映出种类间个体数分布欠均匀,群落结构稳定性差,优势种优势度明显.研究海区物种丰度整体水平较低,浮游植物物种丰度指数变化范围在0.57~2.17之间,这与深圳湾海域水质污染严重而导致该海域生态环境恶化有一定关系.研究还表明,营养盐、盐度和溶解氧与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之间呈现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