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机车司机行车安全监控系统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的复杂性和现状;设计分局机车司机行车安全监控系统和数据流向;研制车载的机车司机工作状态实时监督系统;采用视频监控、图像处理技术以及人脸识别技术对机车司机工作状态进行识别并实时报警。经过实验证明:对司机长时间离开座位、睡眠和呆木状态有较高的识别率;同时对司机工作状态的图像信号进行压缩储存;管理人员可以回放检查。采用CDMA技术设计了地面对机车司机工作状态的视频监控子系统,可以把司机的工作状态图像及时传送到车站或调度中心。实际线路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司机工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笔者将GSM网的无线数据传输技术成功应用到列车安全监控系统中 ,系统监测数据经转储发送系统中转 ,由移动台系统实时、无线传输到基站微机系统 ,通过VC ++语言编制的软件系统实时统计分析数据 ,来监控列车运行状况 ,达到列车安全运行的目标。在列车安全监控系统中 ,不仅实现了数据无线实时传输 ,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减轻了工作强度。在济南铁路局装车试验并广泛使用 ,表明了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应用到列车安全监控系统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分布式视频监控系统正广泛应用,在很多方面需要高质量的视频图像,并对QoS提出了要求.在分析实时视频网络传输难点的基础上,讨论了IP网络中的延迟、抖动、丢失率等特性对数字视频传输的不利影响.针对数字视频的传输处理,提出了系统的技术优化方案,给出了实时视频网络传输系统的实现模型.结合该模型,在视频编码、协议调用和程序实现及流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优化方法,并搭建了一个完整的实时视频传输系统平台.实时视频传输系统通过将以太网与监控图像网以及监控数据网有机结合在一起,完成视频的数字化传输,以实现监控图像的联网管理和共享.  相似文献   

4.
王斌 《安防科技》2003,(9):38-39
相对于传统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而言,无线开路监控系统的主要特征在于传输的媒体介质.远程监控中的图像传输采用电磁波作为视频、音频、数据信息传输的载体.不言而喻,在布线有限制的情况下,采用无线传输是最方便的.由于微波通信具有容量大、质量好及传输距离远的特点,已成为一种重要通信手段而普遍应用于各种专用通信网和实时图像传输中.  相似文献   

5.
杨颖  陈之龙  黄杰  黄宛宁 《安防科技》2007,(3):24-25,62
介绍一种用USB摄像头作为采集终端的视频监控系统,用户在远程端可以监控USB摄像头获取实时视频,并能够控制云台进行转动.整个系统能够独立完成实时视频的采集、处理及传输功能,可广泛应用在远程监控系统、可视电话、工业控制等领域.  相似文献   

6.
李元臣  张鹏祥 《安防科技》2008,(3):20-21,52
利用GSM网络短消息实现对远程设备监控具有实时、方便、快捷等优点.文章给出了监控系统的硬件结构组成,并详细介绍了工作流程.利用GSM网络,结合单片机系统和串口,通过Delphi编写程序代码借助GSM网络发送AT命令,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和对设备的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7.
设计一个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系统的无线传输模块采用基于IEEE802.11g无线协议,视频的编解码采用成熟的MPEG4标准,流媒体传输采用RTP/KTCP协议,实现一个由软件完成编解码的实时无线视频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8.
加油站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研发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加油站安全监控系统采用分散监控、集中管理与网络传输的监控策略,不仅可实现传统的视频监控和记录功能,还对加油站进出车辆情况、收费情况、设备运行情况以及加油站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视和记录;在可实现加油站现场安全参数(如温度、液位、可燃气体浓度等)的实时采集与处理,对在加油站内部及周边动态安全状况实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警情设定自动作出相应的应急反应,如打开声光报警装置等;同时,对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包括死亡、重伤和轻伤等)进行模拟与分析,进而为事故的应急救援提供决策与支持。  相似文献   

9.
井明川 《中国安防》2012,(Z1):59-64
一、前言IP视频监控系统作为综合性多媒体应用系统,包含视频、音频、数据等多种数据类型,具有同时运行实时音视频编码/传输、音视频存储、历史视频回放以及实施音视频解码/观看等业务能力,在为客户提供更直观的交流及监控手段的同时也给承载网络带来了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10.
自4月20日起,福州市区35个路口电子警察正式启用。新系统具有图像实时监控、违法记录(含违法图片和违法过程录像)实时传输、违法车辆号牌自动识别等功能,自动抓拍逆行、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列车牵引力学条件下的铁路列车安全操纵问题 ,开发了一套可用于不同运行条件下的列车安全操纵仿真软件。重点介绍了系统的主体结构、功能模块以及列车安全操纵的计算模型 ,详细描述了在一个时间步长内如何确定列车的工况、手柄位以及停车制动的仿真算法 ,并在实际线路上对电力机车进行了实例分析。系统计算速度快 ,人工干预方便 ,效果良好 ,可以满足现场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2.
张新 《工业安全与环保》2021,47(3):26-29,33
提出了LoRa远程数据传输的有源RFID定位技术方案,实现矿井机车运行状态监测。基于nRF24LE1和nRF24L01+两种射频芯片构建RFID标签识别系统,利用电子标签标识对象唯一性和标签在巷道空间位置固定的条件,通过SX1278射频芯片开发的物联网远程接入平台传输数据,实现对矿井机车运行状态实时定位和监测,保障矿井机车运行安全。由于采用了LoRa物联网远程通信技术,降低了建设和运行成本,可靠性、抗干扰性和可用性都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铁路机车定位数据丢失时有发生的现象,阐述了以现有较成熟的GNSS/INS/DR(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Dead Reckoning)组合定位装置构建铁路机车定位的系统架构。在此基础上,针对海量位置数据,引入Hadoop技术,给出了采用HBase存储海量位置信息数据的方法,采用MapReduce校正位置信息数据及安全距离计算的方法。经实验验证,该方案在需要大量数据存取的情况下,采用MapReduce进行分布式数据分析效率更高,扩展性更好。  相似文献   

14.
机车双司机驾驶行为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人机系统可靠性理论与机车驾驶行为链的基础上,结合双司机作业特点,构建了基于感知、判断、操作元件及模块组的单司机及双司机驾驶行为模型。基于该模型,在确定单项器官元件可靠度测试与计算方法后,运用可靠性理论给出了功能模块可靠度、单司机驾驶行为可靠度、双司机驾驶行为可靠度模型,并对信息感知差系数、正副司机主次差系数等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从而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驾驶行为可靠性测试分析方法。最后对4组16名机车司机按事故与非事故组进行分时段连续测试与可靠度计算,其结果表明,双司机驾驶行为可靠性不仅决定于单司机驾驶行为可靠性,并且正副司机间的协调性密切相关,同时与作业时间呈凹函数分布。  相似文献   

15.
为了做好运输一线职工的健康管理工作,选择车辆、车务、电务、工务和机务系统参加健康体检的职工,以其2015—2016年体检数据为研究资料,分析了各系统"三类人员"健康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系统"三类人员"总胆固醇异常率为车辆系统最高(64.9%),车务系统最低(60.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率最高为机务系统(53.1%),车务系统最低(45.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率为车辆系统最高(32.2%),工务系统最低(22.1%);空腹血糖异常率最高为机务系统(47.6%),电务系统最低(39.6%);甘油三酯异常率为工务系统最高(69.0%),车务系统最低(65.8%);舒张压异常率最高为车辆系统(93.8%),车务系统最低(78.2%);收缩压异常率最高为车辆系统(80.8%),车务系统最低(68.6%)。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主要通风机在测风量过程中在线实时监测等问题,建立了以无线传输技术为基础的三层传输系统框架,并将改进的数据融合算法引入到风量值数据处理当中,通过选取阙值区间利用二次曲线函数来消除阙值点处相互支持的模糊性,取得最优融合传感器组,并对实测数据进行抗干扰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无线传输方式有利于风量数据的在线实时监测;改进的数据融合算法能及时有效地消除传感器的测量偏差、提高风量数据的测量精确度。研究结果对煤矿主要通风机风量在线远程监测具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机车行车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铁路运输的基本动力是机车,机车行车安全对整个铁路运输的安全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机车行车安全中,影响因素错综复杂且人为因素较多。针对这一特点,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出发,提出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机车行车安全进行安全评价,并通过机车冒进信号这一实例,探讨了层次分析法作为一种便捷有效的安全评价方法应用于机车行车安全评价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分布式模块化机车车辆智能火灾防控系统,该系统由车载主处理器、多个车载现场处理器、多个传感器和多个执行器构成,各控制单元可根据各种机车车辆车型灵活配置。车载主处理器通过BP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实现对火警的智能识别,可根据环境因素调节火警判断时的相关参数,适用性强,有效提高火灾防控的准确性,进而更好地保障机车车辆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