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矫健优美的白头鹫,又名南方秃鹰,简称秃鹰,属于猛离类鹫目。据说鹫目动物眼睛的视力比人类的眼睛要锐利七倍。尤其是对移动物的反应视力,鹫类更是出类拔萃。它们凌空盘飞,放眼四野,真是明察秋毫,狡兔纵有三窟也难免在它的利爪之下碎尸万段。  相似文献   

2.
唐逸 《环境教育》2011,(6):17-18
鸟类是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动物,环境改变了,不适于它们生活,它们就飞走了。当然,环境改变了,又适于它们生活了,它们又会飞回来。  相似文献   

3.
不管是在冰天雪地的北极,还是在热带沙漠,都分布着不同类型的动物,它们以它们自己独特的方式,生存着。从本期开始,《动物地图》将开始这场奇特的新旅途,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访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动物,了解它们的习性、它们的生活方式。相信,在“行走”的过程中,你一定会发现很多非常有  相似文献   

4.
汪洋 《绿色视野》2014,(10):38-40
青藏高原拥有广袤的干旱草甸和干草原地带,其上活跃着一种极似藏羚羊的动物,它们被叫做藏原羚。藏原羚小巧玲珑的体态,以及那双又圆又大的眼睛,令观者心动。它们喜欢在草地上奔跑跳跃,那雪白的屁股,在阳光下熠熠闪光,像悬挂在身上的一面心形镜子。因此,藏原羚又有“镜面羊”之称。  相似文献   

5.
《环境教育》2004,(4):56-56
河马原来在非洲大部分深水河与溪流中都有分布,但由于栖息地遭到人类的开发利用,现在它们生活的范围正逐渐缩小。 河马的体重是陆栖动物中的季军,仅次于大象和犀牛,可达3吨。它全长3.8~4.6米,尾长0.6米,肩高1.5米。河马有两颗很大的下犬齿,重达3公厅。河马有一特点就是它的耳朵、眼睛、鼻孔都在一个水平线上。因此只要把头顶露出水面即可进行呼吸。它还有一特点就是皮肤非常敏感,如果长时间离开水,皮肤就会分泌出一种红褐色的液体,被称为“汗血”  相似文献   

6.
沉思 《环境教育》2004,(2):40-41
不管是在冰天雪地的北极,还是在热带沙漠,都分布着不同类型的动物,它们以它们自己独特的方式,生存着。从本期开始,《动物地图》将开始这场奇特的新旅途,和同学们一起去探访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动物,了解它们的习性、它们的生活方式。相信,在“行走”的过程中,你一定会发现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新鲜事。  相似文献   

7.
悲壮的旅行     
在遥远的北极草原上,生活着一种神秘莫测的动物——旅鼠。它们虽然个头很小,但数量众多,整个北极草原都是它们的天下。它们既能把北极草原搞得生机勃勃,也能使之死气沉沉。它们是那片草原生物链上的重要一环,因为它们肩负着为比它们大得多的动物提供口粮的重要任务:狐狸、猫头鹰等均以它们为大餐。  相似文献   

8.
骆驼妈妈     
有一个美国旅行者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看到这样的一幕:无人区里有一只母骆驼带着几只小骆驼一路低着头,不时地停下来闻着干燥的砂子。按照常识,美国人知道这是骆驼在找水喝。它们显然渴坏了,几只小骆驼无精打采地走着,在太阳的炙烤下,它们的眼睛血红血红的,看起来快要支撑不住了。旅行者还发现,小骆驼们紧紧地挨着骆驼妈妈,而母骆驼总是根据不同的方向驱赶孩子们走在它的阴影里。  相似文献   

9.
《绿叶》2000,(4)
一只非洲狮、两只狗熊和3只东北虎不仅生活在一起,而且成了好朋友,这是大连森林动物园里的新鲜事。原来早在它们几个月大的时候,饲养员就有意识地把它们安排在一起住。刚开始小家伙们还不太适应,时间不长,它们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深,真像一家人似地生活到了一块儿。如今6兄妹最大的两岁零三个月,最小的一岁半了。  相似文献   

10.
我热烈欢呼《绿色视野》的诞生。绿色,是生生不息的生机、活力、生命,是该永驻人间的善、美、和谐、幸福。自然要绿,人心要绿,社会要绿,世界要绿。我希望人们的眼睛是一双双渴求绿色、眷恋绿色的眼睛。我希望人人有一颗挚爱绿色的心支配着自己的手去创造无边无际的绿色。我希望全人类都能永远生活在绿色的自然之中、绿色的社会之中、绿色的世界之中。  相似文献   

11.
"砰!"这是17世纪80年代的一声枪响。而随着这一声枪响。一种生活在毛里求斯岛上的鸟类彻底灭绝了。他们就是渡渡鸟。是啊!他们本可以在岛上自由地生活,无忧无虑。可居心叵测的人们仍千方百计地想去猎杀它们。他们都想自由自在的生活呀!而  相似文献   

12.
鹊鸣乡间     
在我的印象中,乌鸦、野鸽和喜鹊是最常见的乡下鸟。它们虽然生活环境相近,形体相当,但羽色和鸣叫却有着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且有高山环绕,所以有着独特的干旱区野生动植物种类。它们是新疆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及人类经济文化生活中也起着巨大的作用。在生产发达的近代社会中,它们的大部分其作用有增无减。因此,预测野生动植物资源未来发  相似文献   

14.
泽文 《环境教育》2005,(12):52-53
在动物世界中,不同动物为适应不同生活环境,都有一套具有特殊功能的特殊器官:拿出它的护身术:从眼睛里喷出血来。这是因为角蜥蜴在受惊和发怒时体内血压急剧上升,体内血液会冲破眼球的毛细血管,喷向敌人,射程可达1米。蚂蚁──偏振光导航。沙漠中生活着一种蚂蚁,能按照最短路径  相似文献   

15.
黑河 《环境教育》2006,(1):51-51
在你生活着的地方垃圾避过你的视线偷偷生长当你发现它们的时候它们已经成精——你恨它们想消灭它们垃圾也有生命在它们没有出生之前你可以采取某种手段不让它们出现而今,它们长大成精你不得不尊重它们的生命你把它们放进垃圾袋里垃圾桶内然后,由环卫工人把他们送去焚烧……垃圾也有生命有它或长或短的一生你得默许它们的存在你得安排它们的一生垃圾也有生命@黑河  相似文献   

16.
母子情深     
《环境教育》2011,(1):86-87
上帝创造的爱都是一样的,虽然物质的身体不同!祝愿他们母子安康、能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自由自在的生活!请停止虐待、伤害、宰杀它们;它们跟人类一样也有痛苦、恐惧等感觉!  相似文献   

17.
如今很多人的眼睛都盯着水。从2012年7月1日起,我国强制实施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这个标准要求水质总体与世卫组织水质标准接轨。作为环保志愿者,南京两位市民——程渊和李春华,向全国32个城市的自来水厂邮  相似文献   

18.
光污染     
《四川环境》2008,27(2):4-4
逾量的光辐射对人类生产,生活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称为光污染。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污染。人们能直接感觉到的主要是可见光污染。可见光污染较常见的是眩光,如黑夜迎面射来的汽车灯光,强阳光下城市高在建筑物玻璃幕墙的反射光等。电焊弧光,溶融的金属液和玻璃液产生的强光均会对人的眼睛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19.
《环境教育》2006,(2):47-47
▲为什么动物的眼睛在黑暗中会发光?动物眼睛并不能发光,因为它本身不是光源但是你晚上走入树林,用电筒照一下,却可以见到围都是发光的眼睛夜出动物眼睛发光和马路上反光石发的理由完全一样这些动物的眼睛网后面,有一簇小子似的物体,在朦胧月光或星光下看东西,这种物体就反映月光和光,所以看起来像发光了。▲为什么鸟类在睡眠时不会从栖木上跌下?鸟类只要拳曲足趾,自然就紧紧地抓住树枝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动作。鸟一栖息,全身的重量使足踝关节弯下,使足部拳曲的筋,在鸟足踝的关节后面通过,筋就会将足趾拉成很紧的拳曲形状,牢牢钳着栖木。▲…  相似文献   

20.
余夫 《环境教育》2005,(6):12-13
避役是一类行为奇特的爬行动物,头上长角,身上有“刺”,人们常常把它当作“怪物”。它们的身体左右侧扁而短。头部较大,在头顶上有冠状或像盔甲一样的皮褶,有的种类在鼻吻的端部生有2~3只角。在它们的腹部和背部都披有并排的颗粒状的装饰鳞。由于避役主要在树上生活,长期攀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