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路 《安全与健康》2006,(11):51-51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有这样那样的不良习惯.要改"邪"归正,都会在心理、生理上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不适应期".如何平衡顺利地度过这个"不适应期",有以下六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性格是在个人态度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先天”和“后天”的结合。对性格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是社会环境及个人实践。现代社会需要人们有适应现代社会的健康性格。健康性格的主要标志是:一、现实的适应性。社会在变革,新观念、新经验、新方式不断出现。人们必须调整心态,适应现实,勇于成为“新生活大家庭”中的一员。二、见解的独特性。现代社会,人们思想活跃,喜好争论。对他人观点,你要有主见,有创见,不盲从。当然也需“自省”正视“已过”,理智“认输”。三、待人的善良性。人与人的关系,不应让金钱主宰。要珍重爱情、亲情、友情。关心“弱势”,心理善良,乐  相似文献   

3.
《江苏劳动保护》2011,(3):40-40
一、什么是习惯 习惯是由重复或多次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自己的习惯在工作、生活、与人交往或是思考问题。俗语说:“习惯成自然”,习惯的形成都是一个“渐渐”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要想上舞台,你就必须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练,不可能还有其他别的什么办法。当你只有这么一个选择时,你就不会想其他的了。”  相似文献   

5.
心态与脾气     
现代城市人生存压力大,随便哪一种关系处理不好,都是构成情绪郁闷的直因。这些原因若是班车族公汽族孙行者族或两轮族也就罢了, 若是“汽车族”,真得强调“请勿带情绪驾车”! 提倡驾驶者尝试培养一种仁者之心,或称一种“境界”。从心理上经常地“假装”上帝,俯瞰芸芸众生,你会发现这蚂蚁般忙碌不休的人类的可笑之处,你就会理解出租  相似文献   

6.
某单位正在检 修天车。厂长来到现场指着一个青工说:“你这个楞头青,怎么不戴安全帽?这个月不发你奖金!”不料“啪”的一声从天车上掉下来个螺丝钉,正好砸在厂长的光头上。那个青工得意地说:“嘿,这回不发奖金我有伴儿了。”“有伴儿了”@林东升  相似文献   

7.
欢呼短命     
请问,如果你写一篇文章,你是希望它流芳百世呢?还是希望它速取其死呢?按常理答案应该是前者,所谓的“文章千古事”嘛。而我却因为自己的一篇文章的短命而感到欢欣鼓舞。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勇敢者》,说是是不想方设法让孩子上重点学校的家长是勇敢者。他们不但要顶住世俗偏见的压力,更要有勇气和孩子共同承担起孩子前途的责任,而不是花一大笔钱,就把这付重担全压在孩子的肩上。“不上重点校确实需要勇气。这勇气来自对孩子的信心,更来自对事物本质的洞悉。”省教育厅有位已经退休了的潘处长看了《勇敢者》后激动地写了一封信,我这…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检修中,一个焊工随便拿了一小段未经脱脂的小铜管去连接输氧管。结果,因铜管上沾有油污遇氧自行猛烈燃烧起来。如果不是在场的同志及时发现和处理,后果不堪设想。事后,这个焊工惭愧地说:“我看铜管是新的,认为问题不大,未经除油脱脂就用上了,真危险!” 有类似思想的人,在生活中颇不少。例如,禁火区域规定不准抽烟,有的人却总不自觉;进入施工现场要戴安全帽,有些人却总不习惯;登高作业要系安全带,有些人却总怕麻烦。你向他指出,他便回你一句“问题不大”。甚至有的领导.同志也抱着“问题不大”的观点,对一些不安全隐患视而不见。 在人…  相似文献   

9.
错误,就是与客观实际不符合,不正确的事物、行为。“人非尧舜,谁能尽善”。世界上任何人都会犯错误,不存在不犯错误的人。在生产安全中,因为安全生产法规制度标准高、要求严,落实中有时难免会有不到位的地方,关键是要有正确态度和行动,及时加以校准纠正。有的人犯错误后,总喜欢寻找各种借口,为自己推卸责任;有的人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别人都是傻瓜,明知存在隐患,总是千方百计地遮遮掩掩,显出搞歪门邪道的“能耐”,以为如此这般,监管部门就不知道他的隐患。殊不知生活的辩证法恰恰是“大巧”即愚,欲盖弥彰。人不怕犯错误,就怕不认识错误,进而鼓足勇气去改正错误。一个人如果犯了错  相似文献   

10.
日常生活中,常会有热心人出面充当“和事佬”。如果将“和事佬”的这种方法无原则地搬到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来,为违章驾车者说好话、讲人情、抹稀泥,极力庇护,那恐怕就会变成“罪人”。大凡有“资格”充当“和事佬”的不处乎有两种人:一种是交警的“熟人”。什么七大姑八大姨、老婆同事的的小舅子等,这些人来“和事”,主要是以私人身份出现,对交警“动之以情,晓之以‘利’”,你就是青天黑老包转世也得放他一马,你说让交警为难不为难?还有让交警更为难的另一种人,就是上级领导,什么这“长”那“书记”,总之是关系到交通管理工作的“婆婆们”,他们  相似文献   

11.
笔者认为,对于违章操作,可以分为“无意违章”和“故意违章”两种情况。无意违章,是指员工个人对操作规程不了解或经验不足,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违章,此类行为主要发生在新员工身上。故意违章,是指员工出于个人目的或动机,如节省精力和时间等而违章,是一种“明知故犯”的行为,此类行为常常发生在企业的老员工身上,且容易发展成为习惯性违章。企业通过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和每年的计划培训,可以消除大部分“无意违章”。要控制和杜绝“故意违章”,企业需要在确保规章和操作规程的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前提下,提升安全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班组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班组工作抓实了、搞好了、上水平了,企业的整体工作就有了可靠的保证。要实现班组工作水平的提高,作为班组领头人的班组长就必须注重想事、谋事、干事。一是要用心想事。“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人的行为是受人的思想支配的,想事情是一个人确立人生坐标,明确奋斗方向的基础。不爱动脑筋想事情,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引方向的人,  相似文献   

13.
人失误(Human Error)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超出了可接受的界限。并产生不良的影响。威格里沃思(WiggleSworth)曾指出:人失误构成了所有类型伤亡事故的基础。即有一个事故原因构成了所有各类事故的基础,这个原因就是“人失误”。他把失误定义为“错误地或不适当地响应一个刺激”,图1是他绘制的事故模型。  相似文献   

14.
《韩非子一喻老》中有一则寓言:神医扁鹊见蔡桓公说:“您的皮肤纹理有点小病,不及时治疗恐怕要加重。”只见蔡恒公不屑一顾地说:“医生就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夸耀自己的本事”。后来,扁鹊衷告道:“你的病已到肌肉里”。蔡桓公不以为然。十日后,扁鹊又衷告:“你的病进入肠胃。”  相似文献   

15.
开心一刻     
勤劳的新员工进了一个新公司,职务是助理。作为新人,我自然要表现得勤快些。每天都第一个到公司打扫卫生,然后给桌子上的一盆花浇水,但是总不见那花长得更茂盛。有一天,一位同事对我说:"也不知道谁那么无聊,天天给假花浇水!"害差的女生一女生问:"你是处女?"另一女生很害羞地答道:"不告诉你,你是?"女生答:"我天秤!"  相似文献   

16.
人失误(Human Error)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超出了可接受的界限,并产生不良的影响。威格里沃思(WiggleSworth)曾指出:人失误构成了所有类型伤亡事故的基础。即有一个事故原因构成了所有各类事故的基础,这个原因就是“人失误”。他把失误定义为“错误地或不适当地响应一个刺激”,图1是他绘制的事故模型。  相似文献   

17.
甲:(唱)“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哇,往前走, 莫回头──”唉哟!乙:你怎么啦?甲:不小心把脚扎了。乙:上班怎么会把脚扎了呢?劳保皮鞋能扎穿 吗?甲:唉,我要穿的是劳保皮鞋就好啦,我穿的 拖鞋。乙:进车间穿拖鞋不是违反规定吗?甲:这你就不懂了,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只要你灵活掌握不就没事了吗。乙:那你这次怎么会把脚扎了呢?甲:人有错漏,马有失蹄。乙:好嘛,这位是“失蹄”。甲:我告诉你吧,别看我们车间生产环境十分 危险,上有天车来回跑,下有炉子在燃 烧,左有机器在飞转,右有成品在打包, 噪声大,温度高,一不小心要摔跤,可是 我进厂5年就没有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三不伤害”(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别人,我不被别人伤害)活动,是以我为控制中心,以不伤害为目标,把领导意志的“要我安全”,变为职工参与的“我要安全”.它是在吸取传统的事故分析和安全系统工程的“危险预测”的基础上,融汇贯通,激励人的正确动机以支配人的行为去实现“三不伤害”.  相似文献   

19.
人要淡泊,首先要有淡泊的心境,心境明净,不容尘埃。与淡泊相反的是“欲”,要冲淡它,就要靠一个人的修养。我们赤裸裸地来到人世间,尔后又将赤裸裸地离去。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我一朋友有私家车,他自觉做到开车不 饮酒,饮酒不开车。即使参加亲友的婚宴,新 人举杯也委婉地谢绝。新人知道他要开车回 家,理解支持不喝酒。对此双方,我以为值得 称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