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3 毫秒
1.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和定电位电解法是固定污染源氮氧化物手工监测的主要方法,对NOx的总量减排统计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固定污染源中NOx的监测方法、干扰分析、监测断面、生产工况等对总量统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浅议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的现场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的监测是环境监测的一项重要工作,颗粒物采样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环境监测能否真实反映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真实状况.本文从采样仪器、采样点位的确定、排气参数的测定、运行工况等几方面提出了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现场采样中应注意的问题,以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固定源废气监测工作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监测工况、测点位置、采样过程、结果计算等几方面出发,结合实际经验,对大气固定污染源的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的监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综合了实验室分析、现场采样及生产工艺等因素,是环保管理部门监控、考核企业污染物是否排放达标的重要因子之一。本文从滤筒的选择、实验室称量、采样仪器、采样点位置、运行工况等几方面提出了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对实验室湿度和滤筒烘烤温度对滤筒称重的影响进行了测定,得出实验室的湿度应控制在两次称量土5%范围之内,同时应根据排气筒类型不同,选择不同的温度烘烤滤筒,否则会直接影响滤筒称量的准确度。只有做好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监测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才能获得科学、准确的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5.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是确保获取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监测数据的重要保证,是污染源监测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固定污染源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基本要求、监测前准备、现场监测、、测定数据计算以及数据和报告的审核。  相似文献   

6.
固定污染源监测作为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态环境监测改革的总体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面临新的问题。尤其是排污许可制度的全面实施,固定污染源监测数据质量提升日益重要,其准确可靠是“三个治污”的基础支撑,是污染防治攻坚战获胜的根本保障。在对影响固定污染源监测数据质量的因素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深入剖析的基础上,从完善制度体系、业务体系、技术体系和加强基层能力建设方面,提出持续提升固定污染源监测数据质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固定污染源监测作为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态环境监测改革的总体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面临新的问题。尤其是排污许可制度的全面实施,固定污染源监测数据质量提升日益重要,其准确可靠是“三个治污”的基础支撑,是污染防治攻坚战获胜的根本保障。在对影响固定污染源监测数据质量的因素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深入剖析的基础上,从完善制度体系、业务体系、技术体系和加强基层能力建设方面,提出持续提升固定污染源监测数据质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执行国家、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实施国家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 ,重庆市环保局于 2 0 0 3年 7月编制了《重庆市固定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试行 )》,并发出通知 ,要求各有关单位遵照执行。该技术规范规定了重庆市固定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组成、主要技术指标、安装、检测项目、检测方法、质量保证措施和验收等。重庆市出台《重庆市固定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试行)》@傅建绵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使得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工作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固定污染源废气中,会含有较多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通过对其进行监测,可以根据监测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进而减少固定污染源废气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但在实际的监测过程中,由于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我们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提升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污染源在线监测及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大连市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实例,介绍了固定污染源在线监测组成及其分析仪器设备运行管理方式;通过在线监测与手工检测数据比对,验证在线监测的可行性;研究系统在建设和实际运行中存在的监测条件和环境不规范及在线监测数据传输的不稳定性等为环境保护的自动化污染源监测全面实施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ISC长期模型在烟台市空气污染控制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次将ISCLT模型应用在烟台市空气污染综合控制规划中。研究在进行模式验证的基础上,模拟了SO2,NOx长期平均浓度,进行了城市空气污染特征分析及控制效果的预测。结果表明,ISCLT模型完全适用于在气象参数的获得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模拟大气污染物的长期浓度分布;部分主要高架污染源以及低架点源是烟台SO2污染的主要来源;在市中心区、环境空气中NOx浓度的2/3来源于机动车排放;实施综合治理方案后,区域SO2浓度基本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上海燃煤电厂空气污染日应急保障措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4月30日8:00~5月1日18:00启动空气污染日应急保障措施期间本市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状况,结合措施实行前后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对应急减排措施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估,并探寻了固定源污染物排放量与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水平关系。结果显示,本市应急减排措施效果明显;全市环境空气中PM10浓度与电厂烟尘、SO2排放量显著相关;应急减排措施实行后,脱硫电厂烟尘排放量有明显的下降,未脱硫电厂烟尘排放量则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3.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PM2.5采样方法综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我国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于2012年颁布并将自2016年起全面实施.为使新标准规定的细颗粒物(PM2.5)达标,各地需对固定污染源排气中PM2.5进行监测和控制,但目前国内尚无固定源PM2.5采样标准方法.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固定源PM2.5采样方法及相应的国际标准,包括直接采样法和稀释采样法,并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用于我国固定源PM2.5测量的可行性.为了便于环境管理和监测,建议确立基于虚拟惯性撞击原理的烟道内直接采样方法为标准方法,用于测定固定源排气中的可捕集PM2.5;为了评估固定源PM2.5排放对大气环境质量和健康的影响,建议同时确立以烟道外稀释采样为基础的标准方法,用于测定固定源排气中包括可捕集和可凝结的PM2.5.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日本专业监测评价公司的大气固定污染源监测技术的现状及特点进行评述,着重论述烟道气颗粒物等速采样的最新技术及设备。将各种类型的大气污染源采样技术进行分类比较,同时探讨专业监测机构及科研单位如何根据不同目的合理选择使用不同类型仪器设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便携式GC-MS快速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挥发性卤代烃方法,26种卤代烃内标定量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r≥0.985,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好,相对标准偏差2.33%~18.1%;准确度高,加标回收率为101%~134%;方法检出限为0.002 ppm~0.016 ppm.在实际现场监测固定污染源中挥发性卤代烃时,使用便携式GC-MS的速查(Survey)功能初步判断样品浓度,确定稀释倍数,并验证了气袋和玻璃注射器采样对挥发性卤代烃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CEMS,即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通过对固定污染源颗粒物浓度和气态污染物浓度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连续自动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和信息传送到环保主管部门,以确保排污企业污染物浓度和排放总量达标。本文分析了目前天津使用的烟气在线连续监测系统的三种主要技术方法,通过三种方法的比较,结合现场监测的实际经验,提出了今后CEMS运营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The 188 air contaminants designated as hazardous air pollutants, or air toxics, under the Clean Air Act Amendments of 1990 are associated with a variety of adverse human health impacts.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recently developed estimates of 1990 outdoor concentrations of 148 air toxics for every census tract in the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results for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evaluates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large stationary sources (point sources), small stationary sources (area sources), and mobile sources. The estimated air toxics concentrations in urban areas were typically twice as high as in rural areas. There were more air toxics with modeled ambient concentrations in excess of health benchmarks in urban census tracts than in rural census tracts. Ambient concentrations attributable to area sources alone exceeded health benchmarks in a majority of urban census tracts for several pollutants; similar results were found for mobile sources. For point sources, exceedances of benchmarks generally occurred in fewer census tracts.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reductions in emissions of air toxics from all three types of sources will be necessary to reduce anthropogenic air toxics concentrations to levels below the health benchmark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18.
固定源废气VOCs排放在线监测技术现状与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周刚  钟琪  赵金宝  杨凯 《环境科学》2013,34(12):4764-4770
结合我国"十二五"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要求和当前国内外相关监测管理现状,研究分析了适合我国固定污染源废气VOCs排放在线监测的仪器系统结构和技术特点,进而从系统采样预处理技术和分析测量技术两方面,提出了符合我国固定污染源废气VOCs排放在线监测技术特点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空气中NOx的污染现状及分担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鉴国外计算模型和方法,结合调查统计与现场测试,开展了上海市NOx排放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998年上海市各类固定源和流动源共排放NOx37.7万t,其中工业固定源排放占总量的71%;在中心城区,机动车排放已成为NOx污染的主要来源,占该地区机动车和固定源排放总量的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