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教育》2013,(7):36-36
本刊讯6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院主办,环保部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民间环保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联合承办的大型环保论坛"绿色能源与我们的生活"在北京举行。北京市电力公司对本次论坛给予了大力支持。环保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副司长邱江,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章少民,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晓,  相似文献   

2.
《环境教育》2012,(1):37-37
本刊讯2011年12月15日,由中国能源环境科技协会与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能源环境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11年第二届中国能源环境科技企业家年会"在北京隆召开。十一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第九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电力工业部部长史大桢,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常委、北京市第十届政协副主席叶文虎,环境保护部科技司副司长刘志全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正>以"改革承载使命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的"新华网2014(第四届)中国能源高层对话暨年度榜样企业发布"9月26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中国能源高层对话共分为"中国能源战略转型机遇与挑战"和"能源企业‘三个创新’与绿色发展"两个专业分论坛。来自政府部门、能源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方面的代表,将共同为中国能源行业改革创新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4.
《绿叶》2014,(12):84-85
正2014年12月4日,第十届"中国可持续能源记者之星"颁奖典礼在京举行。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各大媒体的17名记者(或团体),来自中国环境报社、南方能源观察杂志社、中国工业报社的3名社长总编获奖。"中国可持续能源记者之星"评选活动由能源基金会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智库伙伴和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联合举办,旨在表彰上一年度在中国可持续能源报道领域有突出贡献的记者,并通过这种形式鼓励更多的记者参与到可持续能源的报道中来。本次颁奖典礼上,能源基金会中国低碳发展项目主任胡敏致开幕辞。  相似文献   

5.
《绿叶》2007,(12):57-57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多年顺差加大了内涵能源的进出口幅度,使中国成为内涵能源的净出口大国。"内涵能源"是指产品上游加工、制造、运输等全过程所消耗的总能源。2004年起,中国进出口贸易总  相似文献   

6.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7,17(3):48-48
<正>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周建24日在此间举行的第三次亚欧环境部长会议上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针对本次会议主题"气候变化与可持续能源",周建做了题为"以环境优  相似文献   

7.
于卿婵  陈曦华 《绿叶》2012,(9):82-86
通过对美国的环境、能源与气候政策的学习,有助于我们了解如何结合管理体制来设计和实施政策。与此同时,我们也清楚的看到,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不同,环境治理的阶段也不同。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索适合于解决中国现阶段环境、能源与气候变化问题的方式与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球能源系统转型正处于化石能源阶段通向第三次能源系统转型的入口。基于第三次能源革命的特点和我国目前以煤炭为主、油气为辅的化石能源系统未来发展趋势,中国第三次能源系统转型是一次"新能源革命"。本文通过分析全球能源系统转型的观点、特点来探索中国能源系统转型的方向与目标,并提出中国能源系统转型在产业技术、电力系统弹性、管理体制和社会公众参与方面面临的挑战。为此,近期中国要实现"十三五"(2016—2020年)新能源目标和2030年减碳目标,需要做好五方面的工作;①做好需求响应分析,加大新能源产业技术政策支持力度;②整合新能源产业管理职能,以提高能源系统的弹性;③拓宽新能源企业的融资渠道,参与全球碳排放限额交易市场;④推进新能源相关立法并提高规划的时效性和协调性;⑤提高政策决策透明度,增强能源革命公众参与度。  相似文献   

9.
《环境教育》2012,(5):44-44
本刊讯2012年4月20日,第八届"中国可持续能源记者之星"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该奖项由能源基金会和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联合颁发,共有来自各大媒体的十三名能源环境领域的记者和一名总编获奖。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廖晓义致欢迎词。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刘青松致辞。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本刊为加强一线环境教育教学工作的交流与互动,特在校园栏目中开设了《教案》板块,陆续分享了中国、日本、韩国三国关于"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的优秀教案。2013年,本刊将继续分享中日韩三国关于能源的系列科普活动教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能源效率与环境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环境状况的工作重点中国若想从整体上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环境状况,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关键之一是要实行价格改革。能源价格一直被人为地控制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不能起到刺激最终用户提高效率的作用。●发电是一个要耗费更多能源、同时也能获得巨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过程,分析了目前国内外能源产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能源产业在可持续理念下的六大战略,即:(1)在发展模式上,要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实施科技战略;(2)在能源消费上,要立足中国实际,在能源结构调整的同时,实施煤、油、气等多能源并举的多样化战略;(3)在能源供给上,考虑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应当加大实施"走出去"的战略;(4)在能源生产上,要积极开发各种能源,尤其是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实施新能源战略;(5)在能源产业上,要做到开发与节约并举,积极开展节能活动,实施节能优先战略;(6)在全局发展上,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J际情况,要实施能源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13.
陈国强 《绿叶》2013,(1):142-145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化石能源的消费总量很难实现大幅度降低。为此,以能源系统改革来推动绿色经济的过程中,不仅要发展清洁能源,更需考虑能源清洁问题。发展和推动各类方案与措施,避免或减少能源开发、销售及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环境教育》2013,(5):59-59
本刊讯世界地球日前夕,第九届"中国可持续能源记者之星"颁奖典礼4月20日在京举行。十三名能源环境领域的记者和两名总编获奖。颁奖当天,恰逢"4·20雅安地震",所有与会嘉宾和记者为4·20四川雅安地震灾区遇难同胞默哀。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廖晓义指出,我们处于一种随时可能有灾难的环境中,我们对于这些灾难有足够的意识才有行动,而提升意识要靠我们的专家和记者  相似文献   

15.
基于粮食安全的生物能源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发展生物能源产业是缓解能源供求矛盾的有效手段,世界许多国家都先后不同程度地开发了生物能源产业。随着生物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当前粮价与石油价格的联动性日益增强,农产品的能源属性日渐显现。作为连通农业和能源的一个新兴产业,生物能源事实上面临着两端约束。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既解决了能源问题,也造成了能源与人争粮,对粮食安全形成了挑战。我们必须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关注能源安全,在协调粮食安全的同时寻求发展生物能源路径。  相似文献   

16.
于宏源 《绿叶》2012,(12):37-45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大背景下,清洁能源日益成为未来国际能源体系的支撑。2012年以来,中国的风电和光伏产业连续遭受欧美反倾销等制裁。清洁能源领域逐渐成为中美经贸摩擦的重要领域。这些事件的背后意图不仅是因为中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已经威胁到有关发达国家的核心发展战略和竞争力.而且折射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国家之间围绕清洁能源发展主导权的争夺日趋激烈。本文认为,在应对全球能源环境挑战中,世界各国既有全球主义下的合作也有功利主义下的竞争.推动全球合作才可能实现全球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芳  史慧敏 《中国环境管理》2020,12(4):104-111,88
基于要素资源配置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竞争效应,本文梳理了市场分割对长江经济带能源环境效率的影响机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发现:长江经济带能源环境效率随着市场分割程度存在显著倒"U"形关系;在规模报酬递减作用下,市场分割对长江经济带能源环境效率的影响从提升转变为抑制。未来破除长江经济带能源环境效率提升瓶颈的关键在于研发投入、对外开放水平以及市场融合。另外,分样本回归表明市场分割导致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能源环境效率存在"中部塌陷"的风险。由此,加强研发资金的精准投入、提升对外开放度和中游地区支撑力,以及增强长江经济带生态协同是长江经济带提升能源环境效率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环保产业》2012,(6):64-64
山东山大能源环境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4月,是以山东大学能源与环境研究所、山东省清洁生产中心、山东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为技术依托建立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与山东大学共同组建了环境热工过程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环保产业》2012,(5):69-69
山东十方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环境污染治理和生物质能源事业,是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主营业务为投资运营污染治理、生物质能源项目及为客户提供污水处理、水回用解决方案和工程技术服务。在沼气利用领域,公司拥有"垃圾填埋气收集净化发电工艺"、"垃圾填埋气集气竖井施工方法"2项发  相似文献   

20.
赵昂 《绿叶》2013,(1):127-133
中国能源工业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同时也对中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未来.中国必须推行以低碳、高效、清洁为目标的能源行业的变革,实现绿色经济。为此.能源决策的公众参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投资和电网改革是能源系统改革必须关注的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